信息技术辅助下的“以测为基,精准教学”
2023-03-24谢纯蓥万林峰
谢纯蓥 万林峰
【摘 要】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常态化“测试”能及时帮助教师了解学情,精准实施教学。以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一)》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常态化“测试”,可呈现“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为课堂调控提供基础”“为后继学习打牢基础”的课堂教学样态。
【关键词】精准教学;学情前测;信息技术
精准教学的核心在于“精准”,而做到“精准”的关键是对学情充分了解。“测试”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完全依赖纸笔的测试方式,使教师在阅卷、数据整理与分析中都投入较多精力,不利于有效“测试”的常态化。因此,可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展开“测试”,促进日常教学的日益精准。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一)》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前测、课堂教学和巩固练习测,实现精准教学。
一、信息技术辅助“前测”,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丰富的“搭配”经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需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搭配”的方法,有序地进行搭配。学生在课前对“搭配”究竟了解多少?能否有序地進行“搭配”?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为了精准地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选取了要进行教学的二(10)班的41个学生,对他们进行了前测。
前测题1: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请把所有组合情况都写出来。
前测题2:小明、小红、小东3个小朋友在拍照,选其中2个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请把所有“坐法”都表示出来。
前测采用线上的形式进行。学生在学校利用“作业整理”时间独自完成前测,并在线上提交。教师则利用前期设计的“小程序”,让计算机自动“批阅”学生的前测作业,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整理数据。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结合数据可以发现,第1题约51%的学生能够完整写出6个两位数,只有少数学生能有序地写出所有两位数。约39%的学生会写一些两位数,但出现了重复或者漏写的情况,其中约10%的学生不理解题意。有出现十位数和个位数重复的,如11、22、33;有出现三位数的,如123。第2道前测题,约有44%的学生做对,但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运用数字、字母、图画等形式将3个小朋友符号化,采用定位法、交换位置法有序地搭配出6种不同的坐法。其中约29%的学生能够写出6种不同的坐法,但是没有进行有序的搭配。约44%的学生在搭配的过程中有重复或者遗漏。还有个别学生不理解题意导致乱写,如三个三个排列的。通过对前测的分析,学生虽然对“搭配”已具备一定的经验,但并不太了解它背后的道理,且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大部分学生在“搭配”时难以有序思考。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及至少掌握一种有序思考的方法”。教师可以尝试先借助平板电脑进行现场操作,在丰富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收集整理学生作品的相关信息,从而聚焦学生个体差异,精准把脉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再结合“提问”和“交流”这样的经典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他们在操作、比较、辨析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思考的有序性。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课堂调控提供基础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测试”,不仅可以在课前使用以了解学情,也可以在教学导入、活动展开等环节使用,作为教师进行课堂调控的基石。
(一)教学导入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整体答题情况,并能精准地找到问题解答“又快又准”的学生,以及解答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学生,与他们进行课堂对话,引导他们对有序思考的方法有基本认识。
教师先让学生介绍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师:生活中,至少要有两种不同的事物才能完成“搭配”。那么,在数学中有没有搭配问题呢?
生:有的。数字和数字可以搭配。
师:这里有两个数字(课件出示数字1、2),要求搭配出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你能进行搭配吗?
学生运用平板电脑在平台上进行搭配,完成情况如表2。
教师在课件中展示学生的三种答案。
第一种:12、21。
第二种:12、21、11、22。
第三种:12、21、12。
师:哪一种是正确的?
生:第一种。
师:后面两种错在哪里?
生:第二种里面的11、22,不是数字“1”和数字“2”搭配,而是“1”和“1”搭配,“2”和“2”搭配。
生:第三种里的“12”出现了两次,重复了。
师:不错。数字“1”和数字“2”只能搭配出12和21。请你想一想,为什么数字“1”和数字“2”搭配出的两位数是两个,而不是一个或三个?
生:因为数字“1”和数字“2”可以左右交换位置,所以有两个。
生:因为数字“1”只能和数字“2”搭配,不能和自己搭配,“2”也是,所以只有两个。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1”和“2”两个数字搭配的时候可以互相交换位置,所以至少有两个。又要求没有重复数字,即不能自己和自己搭配,所以也只能有两个。
(二)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要想真正基于学生的现实基础,可以从“前测”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开始展开。“前测”题目与数据的再利用,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反思与重构。
1.交流三种不同的写法
师:这是我们在课前做的第一道题目(课件出示前测题1),有7个同学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了所有答案。
师:(课件出示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一种方法,想一想,这些同学是用什么方法写出答案的?
生:第一种方法是先写“12”,然后交换一下左右位置,变成“21”;再写“13”,同样交换一下左右的位置,写出“31”;最后写“23”,交换一下位置,写出“32”。
师:先写出一个两位数,然后通过交换个位和十位数字的位置再写出一个两位数,这种方法一般称作“交换位置法”。(板书:交换位置法)
师:有4个同学是用第二种方法做的,仔细观察,想一想,他们又是怎么写完整的?
生:这种方法是先在十位写“1”,然后在个位上写“2”或“3”,所以可以写出12和13;再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1”或“3”,可以写出21和23;最后在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1”或“2”,可以写出31和32。
师:简单地说,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再来写个位上的数,这样也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来。这种方法叫“固定十位法”。(板书:固定十位法)
师:有1个同学选择了方法三,这种方法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和第二种方法刚好反了一下,是先确定个位上的数,再来写十位上的数。
师:除了可以先固定十位,还可以先固定个位。这种方法叫“固定个位法”。(板书:固定个位法)
2.交流错写的情况
师:(课件出示图2)发现有同学是这样写的,大家仔细看看,说说你有什么看法。
生:他们有的重复了,有的漏掉了。
师:为什么会重复写或漏写呢?
生:因为他们太粗心。
生:因为他们没按前面同学的方法写。
师:是的。搭配时不仅要仔细,还要使用合适的方法,才能做到有序思考,从而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教师出示题目:在数字1、2、3、4、5、6、7、8、9中,任选3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师:请你选择3个自己喜欢的数字,用刚学过的方法写一写。(师生校对答案后,白板出示统计情况,如表3)
师:我们尝试过用这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搭配。那么这三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我喜欢固定十位法,因为我发现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数是有顺序的。
生:我喜欢用交换位置法。
师:不管是用“固定十位法”还是“交换位置法”,都能保证我们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讨论一个数字是0的情况
师:在刚才那道题中,我们发现任意3个数字都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像这样的3个不同数字都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呢?是不是无论哪3个数字都能组成6个两位数呢?
生:(齐说)能!
教师出示题目:如何用“0、2、3”这3个数字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
师:请大家想一想,写一写。
(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
师:怎么都只写出4个?
生:这里有个“0”。
生:因为“0”是比较特殊的数字,它不能写在十位上。
生:不是随便3个数字,都能摆成6个不同两位数。
三、信息技术辅助“巩固练习测”,为后继学习打牢基礎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测试”在巩固练习阶段同样适用。“巩固练习测”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及时调整,促进知识的迁移,为后继学习打牢基础。
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即时开展“测试”,能“精准”地诊断出学生真实的知识经验,使学情起点可视化。教师能依据“测试”来把握学情和教学起点,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效率。
(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重华小学 2.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