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我调节模式的持续性护理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影响
2023-03-24刘新红
刘新红,杨 盼,董 璠
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一种肾脏替代疗法,是无法及时接受肾脏移植的尿毒症病人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案,能帮助病人清除体内毒素,纠正其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状况[1]。但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高,需经常往返医院,且医疗费用高昂,为病人造成极大生理及心理负担[2],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心理干预十分重要。持续性护理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全面性的护理方式,适用于慢性疾病病人,可使其得到长期专业健康指导,有利于改善预后[3]。自我调节模式(Commonsense Self-Regulation Model,CS-SRM)是建立在自主和思辨基础上的一种健康行为模式,描述了病人为保持健康状态,改善病情,实施自我调节的过程,目前在我国临床研究尚不深入[4]。本研究采取基于CS-SRM的持续性护理干预本院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9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45~70(57.84±6.03)岁;病程3~15(9.31±2.72)个月;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5例,高中17例,专科及以上1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46~70(58.24±5.58)岁;病程3~14(8.79±2.46)个月;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4例,高中16例,专科及以上18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经血常规、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确诊为尿毒症;目前处于维持性血液透析阶段;签署知情同意书;认知正常,具备良好沟通交流能力。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免疫系统及感染性疾病;视力、听力障碍病人;恶性肿瘤疾病;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常规护理。为病人讲解血液透析期间饮食、生活习惯等相关注意事项,嘱病人适度运动,保持充足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劝导病人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每次入院透析时与病人加强沟通,实施心理干预。
1.3.2 观察组 常规护理+基于CS-SRM的持续性护理。①组建护理团队。包含1名主治医师、1名科室护士长(组长)、5名专科护士。干预前由科室组织全部成员接受本次护理相关培训,内容包括CS-SRM理论、持续性护理、血液透析护理等相关知识培训,全部成员需通过考核,具备扎实专业知识。②基于信息支持的心理调节。护理团队在医院附近酒店大厅内举办“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专题讲座”,时间2 h,要求病人及其一名陪护家属参与。主治医师负责讲解尿毒症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并发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方案等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护士长讲解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饮食、血管通路等相关护理知识,全面提升病人的疾病感知度,引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调节不良心理状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③自我监测。病人入院血液透析时与病人面对面沟通,指导病人依据讲座中所讲解的疾病和护理相关知识进行自我监测,全面评估其目前在饮食、生活方式、病情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病人发现自身存在的错误认知和行为,自主建立有效的应对方案,护理人员协助病人完善自我管理目标和细节,确定自我管理计划。④自我评价。病人每次入院血液透析时了解病人自我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由病人进行自我评价,护理人员详细记录病人自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病人不足之处,协助评估病人的执行效果。⑤自我回应。建议病人通过写病情管理日记记录日常自我管理行为,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饮食、运动、日常生活习惯、血液透析管理等内容,病人可通过日记观察自己的自我管理计划执行情况,对照医护人员提供的指导和建议,分析问题和产生原因。护理人员针对表现良好的病人给予肯定和表扬,与病人家属联合给予病人更多关爱和指导,使病人感受到鼓励和支持,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实施自我管理。两组均干预2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希望水平比较。干预前后采用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5]评估,该量表包含1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范围1~4分,量表总分分值范围12~48分,得分与病人希望水平成正比。其中12~23分为低水平,24~35分为中等水平,36~48分为高水平,得分越高希望水平越高。②两组应对策略比较。干预前后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6-7]评估,该问卷包含面对、屈服、回避3项,每项评分范围分别为8~32分、5~20分、7~28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越倾向于该种应对策略。③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干预期间记录两组病人贫血、恶心呕吐、酸碱平衡失调、水钠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④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后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pitzer Quality of Life,SQOL)[8]评估,该量表由健康感觉、活动能力、家庭及朋友支持、日常生活、对生活的认识5项组成,每项计分0~2分,量表总分为0~1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希望水平比较 单位:例(%)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应对策略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并发症情况比较 单位:例(%)
表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基于CS-SRM的持续性护理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希望水平明显提高,消极应对方式明显改善(P<0.05),说明基于CS-SRM的持续性护理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有积极作用。分析认为,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病人需依靠维持性血液透析来代替部分肾功能,维持机体正常运转[9]。但血液透析期间病人普遍存在严重生理不适,且伴随恐惧、焦虑、负担感等不良心理状态,病人生活质量低下,负性情绪严重,已对病人的健康行为造成不利影响[10]。CS-SRM模式是探讨认知和情绪如何影响应对行为和结果的一种护理模式,强调病人为自身健康问题的主要解决者,通过自我监测、自我评价、自我回应3个自我调节过程促使病人达到自我控制、健康改善目标[11-12]。持续性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常见护理模式,可帮助病人在院内、院外均得到专业护理指导,不仅能提升病人自护能力,且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13-14]。本研究在CS-SRM模式基础上为尿毒症持续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持续性护理,首先医护人员共同为病人提供疾病、护理和心理相关的知识教育,使病人具备正确的疾病认知能力,并基于此调整心理状态,拥有良好的心理基础,然后引导病人通过自身监测发现存在问题,形成正确的自我管理行为,并在后期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评价,持续性改进不足之处,同时通过病情管理日记实现自我回应,在反馈过程中建立良性心理状态,提高康复自信,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相关文献也指出,病人疾病认知越高,其越有可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自身状态调整越好[15]。
3.2 基于CS-SRM的持续性护理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指出,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与刘璐[16]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经CS-SRM下的持续性干预能提升病人治疗效果。本研究护理人员从并发症相关认知、自我管理行为、病情监测、密切监督4个方面入手加强病人并发症管理,为病人讲解并发症知识能提升病人的重视程度和早期识别能力,指导病人养成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病人自我病情监测能促使病人早期掌握病情变化,避免疏忽导致病情加重,耽误治疗,护理人员的持续监督指导则能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并发症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3 基于CS-SRM的持续性护理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CS-SRM下的持续性干预后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提示该护理模式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与尤静亚等[17]研究结果相似。在护理人员的全面自我管理指导下,病人透析期间的生理、心理状态均得到有效监管和护理,其身心状态显著提升,自然而然病人的生活质量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CS-SRM下的持续性干预能减少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提升其希望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同时能改善病人的应对策略。但本研究仍存在样本量小、样本选取范围局限等问题,期待今后能扩大样本量实施多中心随机研究,以获得更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