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绩效评价问题及应对举措

2023-03-23陈明明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36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财政

陈明明

(牙克石市融媒体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在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支出中仍然存在着项目支出管理不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尤其是在2022年国家推行使用预算一体化系统以来,将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操作基于预算一体化平台之上,这使得项目绩效评价更加透明、公开,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却也对项目绩效评价有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基层单位在项目绩效评价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优化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对财政项目支出活动,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使用先进、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对财政项目支出的活动获得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衡量,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尤其2022年推进使用预算一体化系统以来,更是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建立在此系统上操作,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变得更加透明,这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具有了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使财政支出透明化,减少舞弊风险,提升政府公信力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涉及金额都比较大。规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并基于预算一体化平台及时对项目的支出进度以及规范性进行评价监督,严格把控财政支出,实现了财政拨款与支出的透明化,有助于健全单位财务制度,规范财务工作流程,提升财务工作管理水平,从根源上杜绝了相关工作人员舞弊的风险,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为后续开展群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财政资金的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高速时期,各地区飞速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然而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资金缺口也不尽相同,如何优化财政资金配置,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成为各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基于预算一体化平台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操作系统,可以更好地监测资金的分配与流向,将本就不富裕的财政资金合理、充分利用到社会中,使社会的经济、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财政支出的综合效益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绩效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一)项目绩效评价理论知识匮乏,绩效理念薄弱

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知识匮乏,管理意识和绩效考核意识淡薄,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绩效评价的管理机制和人员,评价机制和方法也不完善,认为项目绩效评价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政资金只要合理合规使用即可,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没有将项目绩效评价纳入单位重点工作范畴。

同时,由于项目绩效评价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性强、覆盖面广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来进行,该项工作仅由财务人员按财政规定的时限填报,工作流于形式,而有些基层单位由于人员编制少等原因,财务人员皆为兼职人员甚至毫无财会基础知识的人担任,这就使得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更加难以推进,项目绩效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使财政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指标体系不完整

现有一体化系统中,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项目绩效目标填报时均采用统一的标准,一级指标主要由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构成,产出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效益指标下设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以及可持续影响指标,满意度指标下设二级科目为群众满意度指标,但是由于各行政事业单位职能不同,支出的事项各有差别,各项目产生的效益也不同,各项目的绩效目标也不应该采用同样的模板,同时由于设置项目绩效目标时,财务人员无法准确判断该项目的绩效目标,而具体实施项目的人员不懂各项指标的含义,各项指标之间概念模糊不清,财政部门也未对各项指标的含义以及权重做出更详细的解释,导致项目绩效目标缺乏准确以及合理性。

以宣传系统为例,宣传系统的主要职能为贯彻和宣传党的方针路线,财政建立项目也紧紧围绕该职能进行,然而由于宣传工作的特点,无法产生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因此无法填报这两项目标,而目前一体化操作平台中,强制要求各项二级指标之和需达到特定的值,这就不符合不同单位的业务特点,使评价指标缺乏客观性。

同时,项目目标设立的时间节点全部以年为单位,目标时间过长,如果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变动,项目绩效目标便会随之发生变动,则立项之初的项目绩效目标无法适应变动后的项目,项目目标的合理性无法得到保障。另外,有的项目绩效目标的设立,无法进行具体的衡量和测评,如群众满意度指标的设立,在建立项目目标时,无法具体保障群众满意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该项目标的设立就缺乏了客观性。

(三)项目绩效评价时,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且评价不及时

目前一体化系统中,所有项目绩效进行自评时,全部由财务人员在财政要求时进行手工填报,然而财务人员仅仅掌握财政拨款数据以及项目经费支出情况,对项目具体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情况并不充分了解,没有充分的数据支撑该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

例如,群众满意度指标,对该指标进行评价时,财务人员无法获得群众的满意度,因此指标的评价就容易由于个人主观因素与真实情况产生偏差,缺乏真实性。而定量指标,如效益指标,评价时只能反映资金的执行进度,而其他方面得不到及时有效反映,只能为了评价而评价。而且由于单位绩效评价工作仅交由财务人员或第三方机构进行,这部分人缺乏对项目执行过程和执行进度的了解,无法及时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更无法及时采取更好的方法实施项目,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得不到有限的反馈和处理,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效率得不到提高。

(四)项目绩效评价监控力度不够,评价结果得不到充分运用

在目前财政紧缩,提倡过紧日子的当下,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部门预算的良性循环。然而当前现状是有一部分单位由于工作需要,需要将项目的经费存入单位账户中,预算一体化平台目前未与银行中单位基本账户进行有效衔接,因此无法监测到该部分经费的具体支出以及执行进度,这就会导致财政拨款的资金在一体化平台中的支出与实际支出不符,增加舞弊风险,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无法准确反映项目的执行情况。

同时,单位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仅停留在评价报告上,并未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下一年度预算以及项目执行人的奖惩挂钩,评价结果得不到很好的运用,评价报告成了一纸空文,无法及时对项目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

三、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绩效评价问题的应对举措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水平,并不是财政部门自己的责任,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也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从加深认识,培养人才队伍,到完善指标体系以及加大监管力度,全方位推进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提高项目绩效评价的工作质量。

(一)加强制度建设,狠抓业务学习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视,强化本单位项目绩效工作相关人员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对项目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氛围,让绩效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吃透政策,提升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预算单位以及财政部门成立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小组,全面指导和协调本单位的项目绩效各方面的工作。评价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整改绩效评价工作的质量,预算单位应多加强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同时,可以实施奖励机制,组织相关的知识竞赛,巩固项目绩效评价知识,对成绩优异的人员可以进行适当奖励,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二)优化绩效评价目标,完善指标体系设置

设立项目绩效目标时,工作人员应养成正确设置绩效目标的思路,依据本单位的项目以及业务特点合理进行项目绩效目标的设定。

设立项目绩效目标时,首先,要树立一个这样的思路:先确定项目的总体目标,然后通过逐步分解,形成具体的绩效目标或者是指标,以确保不同层级的目标可以相互衔接,同时要将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过程区分开来,避免将二者混淆。

其次,应合理设置各项目绩效目标的分值与权重。目前财政一体化系统中,各二级指标的内容固定,不利于各单位依据自身情况进行目标设置。由于各单位业务特点的不同,项目产出的方向也不同,应打破这种固定的设置,各项指标内容及分值由各预算单位进行设置。同时,财政部门要及时更新指标库,便于不同行业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挑选参考。

最后,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时应依据时间长短进行设置,并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项目绩效目标的变动进行及时调整。

(三)提升项目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应有准确的数据支持,指标数据来源要客观、科学,并可核实,便于监控,预算单位应及时对项目的完成进度进行准确的跟进,做到按周、按月或季度进行上报,不能仅仅将项目的支出金额进度作为项目完成进度的依据。对评价容易获得或计算的指标,应该综合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而合理判断项目支出的执行进度,如数量指标、成本指标等可以量化指标的完成百分比等。

对数据无法准确获得的指标,预算单位应采取适当的评价方法或统一的评价标准衡量,按照统一标准核算出具体的评价结果,而不是仅由财务人员盲目填报。预算单位应将评价结果形成书面材料,经项目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在一体化系统中进行项目绩效目标评价时,绩效管理部门应要求各预算单位上传项目完成进度的佐证材料,以尽可能保证项目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的主观判断。

同时,考虑到部分预算单位由于业务需要,将财政资金取出后存至单位基本户的情况,应实现预算一体化系统中,项目绩效评价模块与单位会计核算模块的对接,使会计核算及时反映出项目支出情况,而不是仅从国库集中支付来判断项目支出的金额,这样既可以督促财务人员,及时对进行项目支出会计核算,也保证了项目绩效评价及监督时,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人为操作甚至舞弊的风险,大大提高了项目绩效评价质量。

(四)加大监管力度,充分运用评价结果,完善项目问责机制

绩效评价结果得不到充分运用,究其根本原因,项目的问责机制不够完善,无论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好坏,相关负责人都得不到相应的奖励或者惩处,导致其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流于表面。针对这种弊端,财政及预算单位的绩效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项目预算资金以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及时监控,并建立奖惩机制。

1.加大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首先,鉴于部分单位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将项目资金从一体化平台转入基本账户或者其他账户的情况,导致预算一体化系统直接生成机制凭证直接列为支出情况,财政应该要求预算单位严格执行收付实现制,并将一体化平台中单位会计核算模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模块与项目绩效目标评价模块相关联,便于财政对预算单位的项目资金实施及时以及准确的监控,减少项目绩效目标评价中资金使用用途的不规范以及进度不准确的可能性。

其次,对预算一体化系统中无法监控的部分,更是要从项目经费的支出和资金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审计,总结财政资金在项目实施和使用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提出审计整改措施和建议,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加强项目监控,完善问责机制,建立挂钩机制,强化责任意识

财政和预算单位的绩效管理部门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单位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抽查,并对项目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通报,对项目执行情况良好的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进行表彰及奖励,对项目执行结果较差的单位及个人进行批评,并与预算单位的单位考核、领导的晋升聘用以及下一年度预算挂钩,根据情况削减财政拨款并收回财政资金。这样不仅使绩效评价的结果得到了充分运用,而且使项目执行情况更加透明,增强了基层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完善了各级领导的责任链条。

四、结束语

项目绩效评价机制是我国财政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只有不断优化项目绩效评价的手段,打造“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管理机制,加强项目绩效评价的规范化、专业化,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才能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能,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才能推动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为实现中国财政体系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财政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