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推断文言字词含义的三种方法
2023-03-23王秋雨曹光芳
王秋雨 曹光芳
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并理解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这些做教育工作的人就像探险家,要探道而行,寻路而进,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今天,我就通过探讨文言文中一些个别字词的含义,帮助大家掌握推断文言字词含义的三种方法。
一、结合事理来推断文言字词的含义
事理,就是蕴含在事情中的道理。明事可知理,懂事可晓理。事有大小、轻重、缓急、难易之分。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事理有助于推断词义、把握意象、了解人物、领悟道理。因此,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根据事理来分析、推断字词的意思。
例句:
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日/殖(杞梁)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我們需分析这个语段的断句是否正确。这个语段里一共出现了三个人物。杞梁是齐大夫,随齐侯在攻打莒(jǔ)国时战死。齐侯要为他举行郊吊,却遭到了杞粱妻子的拒绝。因为古礼规定,只有贱者才受郊吊。通过分析,可知“敝庐在下”的句读有误。由地点“郊”,我们可以推断出“敝庐在下”有误。这是在郊外,再往“下”该在何处?文章中也没有交代人物站在高山上。所以,“敝庐在下”有悖于事理,此处的断句有误。“下”是一个谦词,“下妾”是当时妇女的自称。所以,应该在“下”之前断开,即“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
二、结合事物的因果关系来推断文言字词的含义
有因必有果。正如在“根深叶茂”一词中,“根深”是原因,“叶茂”是结果。没有“根深”这一前提,也就不会出现“叶茂”的现象。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依据因果去推断字词的意思。
例句: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译文: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他。
难词释义:年,即庄稼成熟,指丰收。
有“侵入平原界辄死”这一直接原因,才出现“岁屡有年”这一现象,才会有“百姓歌之”这一结果。由“百姓歌之”这一结果来倒推,我们就可以猜出“岁屡有年”是百姓希望看到的。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的“年”字都像是一个人头戴(顶)稻穗,边走边舞,无比高兴。《说文解字》中提到:“年,谷孰(熟)也。”后来,虽然“年”字的字形变化很大,但其意义倒没有多大变化。禾熟为年,二者密不可分。在ト辞里,年、禾二字往往是通用的,是一组同义词。所谓年成、年景,都是指谷物收成。《春秋·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此处的“大有年”即大丰收。《穀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结合“年谷不登”“岁丰年稔”等词,我们也能推断出“年”的意思是丰收。
除了“年”之外,还有许多词与庄稼成熟有关,如稔(rěn)、熟、穣(ráng)等都是“年”的近义词。不过,“年”与“稔”更侧重于表现结果,即庄稼成熟这个事实,其反义词有“饥”“馑(jǐn)”等。“熟”更侧重于表现作物成熟的过程,其反义词为“生”。“熟”的范围更大,除了指谷类成熟之外,还能指其他植物的果实成熟。“馕”则侧重于表现果实之多。
三、结合“对文”来推断文言字词的含义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同学们还要注意“对文”。对文,即句子中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数相等(或大体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对应的词组和语言片段。在位置、词性、词义、成分等方面对应成文,能增强语势,也能突出矛盾。当然,大家也要注意区分对文与连文:构成连文关系的词语是连续出现的,中间没有间隔;而形成对文关系的词语则是不连续的。
例句:
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译文: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害民等几件事。皇上感到惊恐,采纳了他的进言。
难词释义:僭,意为触犯。蠹,意为祸害。
“欺君僭上”“蠹国害民”同是动宾式的联合结构。我们可以由“欺”入手来理解“僭”(触犯)的意思,从“害”入手来理解“蠹”(祸害)的意思。这是根据对文的特点来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欺君”是原因,而“僭上”自然是结果。由因及果,我们就能推断出“僭”就是“触犯,冒犯”的意思。“祸国殃民”与“蠹国害民”不仅结构相似,而且意义也相同,可以相互替换。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蠹”是“祸害”的意思。
“僭”的本义是“越礼”。“越礼”了,被“越礼”者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越礼”了就算“过分”,于是又引申出“过分、超过”的意思;非常“过分”,就会显得“虚假”,于是又引申出“虚假、不实”的意思;由于“越礼”并非初衷,又引申出自谦之意,有时作谦词,指自己做某事不合“礼”。例如:“僭述管见,类列于后,与同志者商略之。”(出自张炎的《词源》)
总之,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结合事理、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对文”来推断字词的意思,突破难点,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本文系山东省张店区教育科学规划集体教研课题《部编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编号:2022YJ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齐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