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设探究 巧妙质疑 促进建构
2023-03-23张丽华
张丽华
[摘 要] 在新授知识后,教师需要编制变式问题引领探究,诱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质疑问难,通过问题的解决巩固、深化和整合新知,实现意义建构。研究者结合“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在新知教学后基于“以学定教”的思想设计變式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间的链接,并透过学生的质疑揭示数学本质,使学生在浓郁的“数学味”中,发展思维、高效建构。
[关键词] 探究;质疑;建构;三角形内角和;习题
一、提出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知识并非依靠教师的输送即可,而是需要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和深入探索,以此完成自我认知建构。同时,在认知建构初期,学生还会处于一个不稳定、困惑、动摇的磨合阶段,此时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扫除认知障碍,逐渐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在知识新授之后,教师需要编制变式问题引领探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深化和整合新知,实现意义建构。下面,笔者结合“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过程,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即从知识的初步理解到质疑问难,再由质疑问难到反复强化,最终消除疑惑,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助其完善认知结构。在这样的经历中,既有教师的因势利导,又有学生的深度思维。
二、呈现精彩过程
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安排,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各种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由于整个探究过程都是由学生亲身经历的,结论是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而发现和归纳的,也就是说“三角形的内角和一直保持180°不变”的结论,是由学生自己“做”出来的。新知讲授过程十分流畅和自然,学生几乎没有出现思维卡壳的现象,这与笔者的预设十分贴近。但到了本节课的高潮——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的学习便不再顺畅,出现了一些问题。
习题1:一个三角尺的内角和为180°,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尺拼出的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习题2:利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试着折一折、填一填。
正方形的内角和是( );第一次对折后,得出( )形的内角和是( );第二次对折后,得出( )形的内角和是( )。
师:现在我们分为两组,一组做习题1,一组做习题2,做完后,请派代表回答对两道习题的探索情况。(探究如火如荼地展开,学生兴趣浓厚)
生1:我们完成了拼三角尺的活动,结果发现,拼成的较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师:你们是如何得出的?
生1:我们是观察发现的。拼成的较大三角形,有两个角是原三角形的角,都是45°,拼成后的较大角为45°+45°=90°,这样一来,较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为45°+90°+45°=180°。
生2:我们是将三角板的两个60°角靠在一起,得到一个120°角,再加上其余两个30°角,得出大三角形内角和为120°+30°+30°=180°。
师:非常好,你们不仅观察得出了结果,还运用原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验证了结果。其他人有不同意见吗?
生3:用来拼摆的三角尺的内角和都是180°,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为什么内角和还是180°呢?岂不是180°+180°=180°吗?我不能理解。(笔者一愣,生3提出的问题较为棘手,已经完全超出了预设,对于这种认知挑战,该如何处理)
师:生3大胆表达了他的想法和疑问,如何才能解开他的心结呢?现在我们把这份疑惑暂时搁置,先解决习题2,好吗?
生(齐):好!(生3也表示赞同)
生4:大家看,这个正方形有4个内角,每个都是90°,所以内角和为360°。现在将它对折,变为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为45°+90°+45°=180°。(边解说边演示)
生5:也可以换一种理解方式,其实就是360°÷2=180°。
生4:不错,再继续对折,变为四个小三角形,且每个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5°、90°、45°,得出的内角和还是45°+90°+45°=180°。(继续演示和解说)
生5:刚才对折成两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容易理解。现在继续对折,不应该是180°÷2=90°吗?为什么还是180°呢?我怎么想不明白呢?(生5边说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师:现在生5也有了疑问,联系刚才生4的疑问,是不是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难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吗?(学生都陷入思考,教室里鸦雀无声,偶有学生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生6: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我们一起画了各种各样的三角形,量了大大小小的内角后计算和证明得出的,不可能有错。
生7:对啊!刚才不管是拼、是摆,还是量,得到的三角形内角和一直都是180°。
师:那到底为什么呢?为什么拼的过程中会出现180°+180°=180°,折的过程中又出现180°÷2=180°呢?(学生激烈争辩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师:(点拨)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拼摆和折叠的过程中,角的个数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5:我明白了!在拼摆的过程中,从两个三角形的6个角变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其中,2个45°角拼成了一个90°角,两个45°角没有变化,另外两个90°角变成了一个平角180°,就这样消失了,也就不存在这两个三角形的六个内角了。
师:嗯,在拼的过程中,原来的六个角,分成了3份,每份两个角,一份的两个角保留下来了,另一份的两个角拼成了一个角,还有一份的两个角合为180°消失了。
生8:我发现了,在折叠的过程中将一条边变成了两个直角,刚好就是90°+90°=180°,这两个直角并不是原来三角形的内角。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在摆和折的过程中,不管如何变化,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始终是不变的,都是180°,这是三角形的一个定理。
生9:在拼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看作是180°+180°=180°,因為有两个内角已经合为一个平角,且不是新三角形的内角,所以需要减掉180°。在折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看作是180°÷2=180°,将一个大三角形变为两个小三角形的过程中,有一条边被折为两个直角,因此每个小三角形里,新生成一个直角90°,两个锐角依然分别是45°,三个角的和为180°。
师:生9解释得非常清晰,大家都明白了吗?这是大家一开始就感到疑惑的知识。生3,你现在理解了吗?
生3:理解了。(其他学生也连连点头,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三、感悟与反思
1. “以学定教”是实现主体建构的前提
就本质而言,数学学习应该由学生自主建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再沿袭传统教学中“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并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一步落实教学,这就是“以学定教”。本节课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剪、画、拼、量、算等方式,获得对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的充足体验和感悟。整个过程中,教师承担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归纳结论的重要责任,更重要的是在结论生成时,教师重点强调结论的普遍性和不可变性,即“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完成认知建构,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完成结论的归纳概括。
2. “诱导质疑”是实现主体建构的根本
因为课堂教学是通往未知领域的旅行,这段旅程必定是充满荆棘的。这些荆棘并不是学生认知建构的绊脚石,很大程度上是助推学生形成认知结构的有效推手。在课堂中,教师应直面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暴露问题,并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精设问题去引导、点拨和启示学生,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向纵深发展。教学新知时学生没有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表现出一丝怀疑,但当练习中呈现动态变化的图形时,学生的各种疑惑便随之浮现,各种想不通的问题一一被提了出来。此时,教师充分展示了教学智慧,继续深化了内角和定理。教师没有回避学生的质疑,而是将其牢牢地把握住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进一步诱导、点拨和指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妙,自主消除疑惑,以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消化了问题,从而可以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实现对新知更加稳固的理解。
3. “发展思维”是实现主体建构的关键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学生虽然已经知道了,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采取了如下策略,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和讨论:有什么办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教师让学生先拿出课前准备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再拼一拼或摆一摆或量一量或折一折,然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时,教师要求学生互相倾听,启发学生一问多思,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两道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由、自信思考的基础上,借助合作交流,分享其他学生的想法,拓展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外延,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 “引领探究”是实现主体建构的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建立在三角形特征和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的,学习它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足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对此,通常应做到“三注重”:
一是注重情境创设,营造探究氛围。为了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应精心创设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萌生一定要了解其中奥秘的想法。
二是注重小组合作,助推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使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有多种途径。学生在学习小组里验证后,再在全班交流,让全班学生都能分享到不同的验证途径。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进一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是180°,使学生体验到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全班交流的价值,尤其能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三是注重习题设计,激发深度探究。设计的习题需要由易到难,难度逐步加深,利于学生探究。本堂课呈现的两道习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中等偏上,涉及知识的直接应用与间接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数学思维。
总之,每一节课中,教师都需要在新知教学后,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刻价值,基于“以学定教”的思想设计变式问题,建立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透过学生的质疑揭示数学本质,使学生在浓郁的“数学味”中发展思维、高效建构、生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