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数”“形”相融,发展几何直观
2023-03-23郑名银
郑名银
[摘 要] 针对学生在运用数学公式解决图形问题时存在的“数”与“形”脱节的现象,文章以三年级“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为切入点,强调数学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概括等活动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展现“数”与“形”动态相融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既促进了学生的认知理解与思维融通,又帮助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活动经验,更是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实现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长方形的面积;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空间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图形与几何”是学生感知生活空间的重要工具,也是描述图形特征并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时,除了要能清晰地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还要能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促进自身的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实践发现,当学生遇到求解有关图形面积、图形体积题目时,往往先是回忆对应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已知条件完成数据代入与计算,如解决有关“长方形的面积”问题时,学生先会在大脑中提取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然后找到问题中长和宽的数值,最后依据公式计算面积大小。这样的解答,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结果,图形在这里起不到任何辅助知识理解的作用,“数”与“形”完全被割裂,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更是降低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基于教材,辨析数学认知误区
图形的面积计算本质就是对二维面积的度量,三年级学生从对一维长度的度量到对二维面积的度量,在认知上是一次质的飞跃。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感悟二维面积的度量本质,人教版教材设计了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经历观察、辨析等探究性体验活动,力求帮助学生厘清面积概念的含义,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形成面积单位表象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学习,是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为研究其他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提供了基本原理和方法[1]。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初步感知、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等探究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供了活动经验,但为什么在后续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中会出现“套用公式”“数形脱节”等现象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断层式认知
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起始阶段,学生通过用多个面积单位的小正方形测量长方形,发现小正方形个数恰好是长方形的面积数,这为后续厘清“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然而,这样的探究过程并未真正演绎因果联系,只是恰好符合规律,很多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认知上是断层的,导致学生对图形的面积计算变成了公式的记忆与运用,却难以将图形面积概念的本质与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融通。
(二)误导式建构
在研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开始是利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对大长方形进行覆盖,初步感受“一行有几个,有这样的几行”的模型,最终归纳得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学生在求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如:课桌、铅笔盒)表面积时,又要先分别测量一维的长度和宽度,再计算二维的面积,这就让原本的面积问题变成了数值计算问题,导致学生对面积的概念理解和二维建构始终是不到位的。
二、认知理解,体验数学实验任务
张奠宙教授曾提出,“面积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测量’部分的概念,它具有‘数’的基本属性,即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数对其属性进行描述”。他认为,数方格的过程就蕴含了面积的“有限可加性”这一基本特征。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线动成面”这一理念来认识什么是面积,让图形“动起来”,充分体验“面积”的内涵。
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过程中,学生早已知道了长方形面积公式,但对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是‘长×宽’,为什么测量的是长度而算出来的却是面积,如何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等问题,还需要再思考、再研究。鉴于以上分析,笔者尝试如下教学,以供参考。
(一)探究学习
教学实践发现,要促使学生理解“长度乘长度就等于面积”是有一定难度的。教材在设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教学环节时,充分利用了直观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感知“长几厘米,每行就摆几个小正方形,宽几厘米,就摆几行”的原理。学生经历从一维的长度数值转化为二维的面积单位个数的过程,从“长乘宽”的公式中架构长方形面积的过程表象。基于教材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开展如下教学:
(1)直观呈现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尝试用数格子法或用面积单位法进行面积的测量,并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经历两种面积计算的方法:一种是数个数法,“1个1个地摆,共摆了15个,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另一种是乘法计算法,“每行摆5个,就是5平方厘米,共摆了3行,面积5×3等于15平方厘米”。(3)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用多个面积单位拼摆长方形的活动,并用表格记录对应的长、宽和面积。(4)观察与分析面积单位的个数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归纳概括得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认知延伸
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实践,都是师生共同经历思维碰撞、智慧生成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某一知识点时,提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瞻前顾后,把握教学的“度”。三年级“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知识的学习,其本质是“度量法”的渗透,即: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用“长×宽”来计算的。从长度到面积的学习,空间形式的认知是一次飞跃,容易造成学生对图形认识和测量上的混淆。因此,需要增设面积的拓展内容,借助数形结合、比较辨析、知识梳理等活动过程,幫助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本质。
1. 动态演示
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空间观念的建构,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识培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学生自身对生活空间的观察、感悟等活动经验的积累。借助“几何画板”,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讲授和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呈现图形的动态演示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探究“长7cm、宽5cm的长方形面积计算”为例,尝试如下教学:
(1)学生猜测:根据已有认知,认为面积是7×5=35cm2(如图1)。(2)直观教学: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对图形进行动态演示,观察并分析图形的变化情况,a. 一共摆了21个,每个面积是1cm2,长方形的面积是1×21=21cm2(如图2);b. 每一行有7个小正方形,一组7个面积是7cm2,有这样的三组,那就是3个7cm2,列式为7×3=21cm2(如图3);c. 观察变式图形,分析并开展讨论,达成共识,长方形的面积是7×3=21cm2(如圖4)。
2. 课件推导
学生经历以上环节的学习后,自然地会由经验积累联想到公式背后的推导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运算的意义理解,寻找面积公式推导的依据[2]。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借助课件辅助教学。学生经历“平移”“累加”等直观感知过程,想象、体会整个长方形的形成过程,理解“线动成面”的内涵,进而进一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概念本质。借助课件,推导“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课件出示:将一条长为7cm的“线段”逐渐变粗,最终转变成宽度是1cm的“线段”,这条“线段”的面积是7cm2(如图5)。(2)将“线段”向下平移,形成2条这样的“线段”,得到的图形面积就是2个7cm2,列式为7×2(如图6)。(3)“线段”继续向下平移,形成3条长为7cm的“线段”,所占平面的大小是3个7cm2,列式为7×3(如图7)。
(三)思考总结
传统教学模式下,面对“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教学内容,尽管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纵然追寻着渐进式的探究学习,但仍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新课后的知识补充”还需要另加课时,但也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教师在开展基础内容教学时,借助几何直观,动态呈现图形的变化情况,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回顾小结:将每一行看作是一条“粗线段”,每条“粗线段”的面积是7cm2,3条“粗线段”累加的面积就是整个长方形的面积(如图8),即3个7平方厘米,列式为7cm2×3=21cm2。因此,长7cm、宽3cm的长方形,它的面积计算列示为7×3,进一步解释了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
课堂最后,教师提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就是我们学过的哪个数量关系式?学生思考,回答:每份数×份数=总数。课件出示问题:每份数就是(宽为1cm的“线段”的面积),份数就是(宽为1cm的“线段”的数量),总数就是(面积),并引导学生尝试回答、讨论。
当学生的思维经历从一维运动到二维运动的演变之后,下一次面对某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时,其脑海中呈现的就是该图形的动态形成过程,即:一条有宽度的“线段”的平移,并将得到的几条有宽度的“线段”进行累加,而对应的面积计算公式就转换为求“几个几”的和,也就是“每份数×份数=总数”。如此一来,面积计算公式就与平面图形动态融通了,既省去了学生记忆公式的烦恼,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收获启示,促进数学思维养成
几何图形的本质就是“点的积累、线的积累、面的积累”,也就是求“几个几”累加的和是多少。教学实践发现,要促使学生深入地掌握有关“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需要借助几何直观,抓住问题的本质,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抓住本质,实现“数”“形”相融
儿童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对问题的同化与顺应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尤其是思维的发展需要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演变过程中得以不断的丰富与发展。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充分地感悟数形结合思想,在积累“线动成面”的过程中,理解“求长方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几”的单位面积,并加以灵活运用。
很多时候,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时,都要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转化”为已学的旧知识来尝试解决,在沟通、交流与整合中,实现数学知识的重构与融通。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充分利用“数”与“形”相融的优势,以“形”直观表达数,以“数”对应阐述形,将抽象的问题变具体形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数学公式,更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积累相关数学活动经验。
(二)建构意义,培养空间观念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由图形表征到算式表征的顺向思维过程,再由算式表征到图形表征的逆向转化过程,不断加深学生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图形中求长度、面积、体积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求“几个几”的问题,其数量关系式就是“每份数×份数=总数”。根据平移累加的原理,在操作“线动成面”的过程中,线的叠加就成了面,对面进行压缩就成了一条线,学生感受了客观事物之间的变化情况,理解了辩证统一的思想。
学生经历“观察感知”“图示表征”等过程后,获得从图形到算式的“抽象化”经验,并形成从计算逆推到图形的意义建构。今后在面对求某个图形的面积时,学生的脑海中首先呈现的是几条有宽度的“线段”平铺而成的面,完成由一维长度到二维平面的动态演变,透过面积公式的表达形式,发展空间观念。最终,学生不仅能灵活地运用具体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还能真正地领会面积公式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总之,基于几何直观的数学教学,教师要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帮助学生搭建探究性学习的平台,启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积累实践活动经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自然生长。
参考文献:
[1] 杨慧娟. 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育人价值——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为例[J]. 小学数学教师,2021(09):72-75.
[2] 王芳. 走向思维通透的深度阅读——“梯形面积公式联想”教学实践与思考[J]. 小学教学参考,2021(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