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教学领域的创新成果

2023-03-23白晓晶

中国教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研修成人经验

白晓晶

读过张铁道先生的新书《教师研修2.0:理念、路径与方法》后,感觉被“点捻”了。《教师研修2.0:理念、路径与方法》是张铁道先生用30年时间探索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全书立足教师实践,伴有许多鲜活的案例与研究过程的生动记录,用教师发展的实际经验说明作者对教师发展规律的认识。本书所展示的教师研究的理念、路径与方法,不但契合教育本质,而且抓住了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是一部集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可读性于一体的教师教育杰作。

张先生是我在北京开放大学的老领导,时任副校长的他曾经带领我们与美国新媒体联盟合作开展“地平线报告”的引进、翻译、研究与推广工作,我还有幸跟随他参与了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委托的“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课题研究。在我读博期间,先生欣然接受了清华大学的邀请,成为我的兼职导师,让我有了更多机会聆听他的教诲并在多个教师研修现场感受他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精神。这次先生邀约写读书心得,我在诚惶诚恐的同时也有一种特别的兴奋,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因为我知道这本书是他扎根教师研修几十年的耕耘成果,体现了他的职业理想与追求,是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成果,我特别想系统学习并从中深化对成人教学应有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同时,我也知道他特别希望能够激发我在混合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算是教师对学生特有的教育传承与期待。

张先生常说,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是评价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标准。在开放教育领域工作十余年,我也时常困惑于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职成人,与K-12、普通高校甚至职业院校的学生截然不同,正如英国开放大学前校长约翰·丹尼尔提到的,传统高校的学生有时间,但开放大学的学生有一种财富是普通高校学生没有的,这就是经验[1]。系统读过本书后,我深切体会到聚焦成人经验的教学是我们的短板—而它本应成为我们的特色。我们对成人经验的重视以及围绕成人经验的教学活动组织、课程开发、成效跟进等迫切需要进行扎实的研究与探索。先生针对教师研修形成的案例、成果与心得无疑为尊重和利用成人经验开展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户”,提供了难得的思路和范例。

一、成人经验具有极强的资源价值

张先生在书中多次强调,教师研修应遵从成人学习规律和他们的既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提出,无论是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经验,还是普通教师的实践探索,都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只有尊重并深刻认识他们的经验所具有的资源价值,才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教师学习活动。这也呼应了成人教育学家林德曼所强调的“成人学习者的活教材……正等着被使用”,以及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所提出的“成人积累了一个不断增长的经验蓄水池,它成为越来越丰富的学习资源”[2]。

不难发现,成人经验所形成的资源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来自相似群体的经验更能唤起他们的有效参与,并成为自身改进实践的重要力量。正如书中提到的,教师在日常实践中积累了各自的教学专业知识,但是缺少与同行交流分享的机会,而通过教师研修的成功案例可以感受到,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激发了彼此之间的认同、问题解决意识及改变意愿。心灵与心灵碰撞所产生的火花,甚至会激发对职业素养及职业境界提升的志向追求。因此,成人经验需要被重视与挖掘,以发挥其教学价值,并最终让学习者获益。

二、成人经验的价值体现需要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选择什么样的经验,以何种形式挖掘这些经验,如何发挥这些经验的价值?这其实并不简单。书中提到经过长期实践与摸索形成了 “巧在设计、重在实施、成在后续、落在资源、赢在成效”的团队研修策略。这其中包含几个关键的举措。

首先,要通过“需求诊断”回应真实问题。在职成人参与专业学习一般都具有明确的动机,期待所学内容及学习方式与其既有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及面临的问题、肩负的任务相关联。明确问题就需要“需求诊断”,了解现状、把握需求。张先生第一次在甘肃张掖做校长培训前连续走访了5所小学,在做女童教育项目时深入三个贫困县的15所实验学校听课,在中国援助南苏丹教育技术合作项目中提前一周到昌平职校考察等。深入现场充分调研,才会对真实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正确的判断,才能契合学习者的现实关切。

其次,要设计好“问题链”,通过搭建“脚手架”挖掘有价值的共享资源。书中提到,研修课程的组织者应当善于根据研修任务或主题和对象群体需求,设计由浅入深的、让参与者有话可说的问题链。比如,在挖掘地理特级名师王能智的教书育人经验时,从王老师的个人特点、为师特点、教学特点等逐步展开讨论到如何发挥“王能智青年教师研修工作室”的作用与影响,让参与者能够围绕共同的话题,从不同角度阐述见解、深刻感知、深入反思,形成大家认可、赞同的经验共识,并最终沉淀形成有价值的共享资源,为后续开展教师研修、发挥工作室作用提供了宝贵思路。

再次,要通过“体验式”的互动建构“生成”学习资源。教师研修是团队合作性质的互动学习过程。成人学习不适宜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学习途径,而应更多地借助他们自身既有的经验建构認知,并借此发展实践能力。通常以聆听领导和专家报告或观摩课为主的教师培训方式,教师的参与感和针对性往往会大打折扣。全员参与、平等交流、多方互动、互补优化、能者为师、有取有予、共同分享等体现了互动建构的要求,同时书中多次强调创设体验式的经验,“把体验的功夫做足”才能充分激发和引导出群体经验,并升华为共同发展的宝贵资源。可以发现,资源是伴随着研修过程逐步积累、“生成性”的,是学习者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迪的重要成果。

最后,要通过“实践”深化经验对专业能力成长的价值。教师研修作为对教师行为的积极干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知识获得、观念更新、行为改变等都必须依靠学习者主动持续的实践方能奏效。书中提到了“夹心面包式”的研修模式,即“研修—实践—再研修—再实践”,就是希望学习者能够利用宝贵的集体经验持续改进自身实践。在“北航附中教师系列研修”案例中可以发现,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课改实验并形成校本特色,在不同推进阶段针对关键问题开展了五次研修活动,研修形成的宝贵经验指引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几个学期的持续课改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三、研究与开发基于成人经验的课程并提供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成人经验的价值,持续汇聚、总结、推广、应用,针对一个主题、任务、领域等不断形成相对系统的资源体系并开展教学,可以为更大范围的实践者立足岗位、提升能力发挥作用。张先生介绍了他以课程形式组织开展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培训项目、幼儿园新教师系列互动研修项目等。作为亲历者,我见证了当成人经验通过精心的组织、打磨、优化、重组成为课程内容,通过在线自学、互动交流、线下活动、实践作业等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推进,通过团队进行内容与技术支持和指导,通过计入继续教育学时等机制保障所产生的影响力。它不仅可以成为教育服务品牌,也可以成为培育名师、孵化教育教学成果的基地。

在“教师研修工作建议”部分,书中提到基于成人经验的课程需要回应技能习得,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学员能够通过学习达到“围绕所学技能做到认识清楚、规范实践、成效明显”,把“以知识传承为本”的教学拓展为“以岗位实践关键技能发展为本”的教学。这对于服务成人学生,在更具职业和实操特点的专业和课程建设及教学开展方面极具借鉴价值。

四、培养教师具有成人教学的理念与能力

书中有专门的一章“学生视角中的为师之道”说明教师要真正理解“受教育者”,有“学生观”,而不是想当然地判断。张先生曾送我《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一书,书中有大量孩子们通过画笔诠释的他们对好教师的理解的绘画,我十分感动,也很有启发。先生提出在规划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要把关注和回应儿童学校生活的实际体验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绩效的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从他本人的微信头像就是其中一张画就可以看出他把“以学生为中心”时刻放在心上。在开放教育领域从事成人教学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成人学生的实际体验是否有足够的关注?是否认识与回应了学生的需求?我想,这种体验与儿童及青少年阶段完全不同,它扎根于成人特有的社会生活尤其是职业生活所形成的丰富体验与经验,正等待着教师去感受、去发现、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张先生在书中引用了他的恩师、当代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的一段话:“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可以说,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需要有特殊的资格和专业发展要求,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群体。而对于专业能力与素养,书中提到“引领”能力,即能够将参与者的经验进行有意义的归纳、收敛、呈现,这本身就是考量成人教师专业能力的一项基本功。同时,一名成人教师,还应该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善于体察、循循善诱、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增强学习者信心、具有超常学习力等。我想,这就为开展好成人教学、成为一名受成人学生认可与欢迎的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挑战。当然,书中所呈现的优秀教师的职业素养与鲜活故事,以及先生投身教师研修所展现出的专业精神与极高素养都极具穿透力,让人敬佩,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五、教师研修的精神与方法对改革成人教学的启发

教师研修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精美的封面上有一条由远及近、磅礴发展的路,先生说这是“用教师研修密码铺就的路”,里面的关键词正是教师研修的目标、策略、方法、态度、分工以及精神的体现。有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但是不系统读书,又怎会有这种感受?如果简单概括教师研修的启发,我想就是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尊重成人学习规律,在研判实际情况与需求前提下,有方法、有策略地引导和启发成人学生通过集体经验进行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我理解的教师研修的精神内核就是尊重成人学习规律,发挥成人经验的价值。

作为开放教育的领头羊,国家开放大学提出了“创优提质”的发展目标,作为一所服务终身学习的新型大学,我们的学生以在职成人为主,但是我们的课程内容、学习资源、课程教学模式等基本沿袭普通高校,教学质量不高、不契合学习者需求等受到社会诟病[3]。可以说,成人教学特别是学历教育没有探索出取得共识、普遍实践并取得成效的适合成人学习需求与能力发展的有质量的教学模式,而开放大学要实现“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大学”[4],必须尊重和理解开放教育所服务的成人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实事求是地按照成人教育规律进行办学。本书所呈现的对成人教学规律的认识及成功案例对于进一步推动开放大学转型发展,改进教学实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极具借鉴价值。

同时,《教师研修2.0:理念、路径与方法》这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论视角,方法论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中介,在成人教育理论和成人教学实践中间,如何“得法”“事半功倍”“会做事”,在书中能够得到启发并找到答案。当前,立足于开放大学的实践沃土,在各地开放大学更名转型、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落地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我们对于成人教学规律的探索,形成自身的成功实践案例,并由此形成符合国情的开放教育成人教学理论,一定会对我国终身教育高質量发展作出切实贡献。基于此,我想特别推荐从事成人教学的各位同人阅读此书,也许下一个成功案例就是你我呢?

参考文献

[1] 陈丽,郑勤华,林世员.“互联网+”时代中国开放大学的机遇和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7(1):15-20.

[2] 雪伦·B.梅里安,罗斯玛丽·S.凯弗瑞拉.成人学习的综合研究与实践指导(第2版)[M].黄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53.

[3] 吴遵民.21世纪成人学习者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9(1):1-7+13.

[4] 李桂云,刘增辉.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办成支撑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新型大学[EB/OL].(2022-12-29)[2020-02-25].http://edu.china.com.cn/2020-02/25/content_75743007.htm.

(作者单位:北京开放大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研修成人经验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成人不自在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Un rite de passage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