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联合综合护理改善门诊输液患儿疼痛评分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
2023-03-23李慧
李慧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小儿综合内科门诊,辽宁 大连 116037)
儿科门诊输液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小孩生病情况下很多家属陪伴在旁,小儿抵触、抗拒情绪明显,家属焦虑、抑郁心理强烈,都会影响输液治疗工作的开展情况[1]。结合门诊输液护理经验,发现小儿的疼痛感主诉强烈、心理负担较重,均会影响输液治疗的依从性、安全性以及效果[2]。所以,加强门诊输液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门诊输液患儿为例,评价人文关怀+综合护理干预对患儿疼痛、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为2019年至2020年,均为输液治疗小儿。纳入标准:①获得小儿家属知情同意,监护人具备配合能力。②小儿生命体征平稳。③小儿均为慢性疾病。④基线资料完整[4]。排除标准:患有皮肤疾病、重症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5]。对200例患儿进行分组护理对比,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患儿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50±3.50)岁。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患儿年龄1~12岁,平均年龄(7.80±3.20)岁。两组小儿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儿常规护理。予以本组输液患儿输液前准备、输液注意事项告知、输液后按压等护理。
1.2.2 观察组 给予患儿人文关怀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2.1 人文关怀护理 重视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理念培养,院方、护士站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无痛注射技术,做好穿刺前准备,扎止血带不宜过久、过紧,不影响输液治疗的同时尽量维持患儿舒适体位,穿刺选择血管粗直、弹性好且充盈的手背静脉。选择好血管后快速进针直刺血管,以减轻患儿疼痛。患儿与家属于门诊部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沟通中根据其理解能力介绍疾病知识,告知日常生活中饮食、运动等相关注意事项,从多角度并以多形式予以患儿关心,予以家属情绪安抚,以拉近与患儿、家属之间的关系,提高其配合程度与依赖程度[6-8]。
1.2.2.2 综合护理干预 改善注射室环境,陌生的环境导致患儿有明显的身心负担,为了稳定患儿情绪、提高舒适度,可以根据患儿的年龄段特点、喜好等改变传统注射室装修形式,墙面、地面装饰卡通形象、色调柔和,输液室播放动画片,以放松患儿输液过程、转移注意力;建立良好注射氛围,患儿心理易受环境影响,可以通过为其建立轻松愉快的注射氛围,达到减少哭闹、增加依从性等效果,以勇敢的孩子作表率树立榜样作用,调动患儿参与的积极性;患儿心理干预,根据患儿不同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紧张型患儿有神情胆怯、脸红等表现,护士亲切与患儿交流缓解紧张气氛,以微笑感染患儿,恐惧型患儿有哭泣、退缩行为等表现,以鼓励、安慰性语言缓解患儿的情绪,抗拒型患儿有哭闹、挣扎等表现,护理人员可以以其他小朋友作榜样予以患儿安慰、鼓励[9]。
1.3 观察指标 统计门诊输液患儿的护理效果,包括疼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风险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评分标准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儿的心理状况[10]。以中文版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估患儿的疼痛状况,包括面部表情(faces)、腿步活动(legs)、体位(activity)、哭闹(cry)以及可安慰度(consolability)[11]。
1.5 数据统计学处理 门诊输液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风险发生率(计数资料)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以χ2值检验;SAS、SDS、FLACC评分(计量资料)以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的形式描述,以t值检验。P值小于0.05情况下,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计数资料分析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门诊输液患儿的风险发生率情况与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门诊输液患儿组间计数资料分析[n(%)]
2.2 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门诊输液患儿的SAS、SDS情绪评分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患儿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门诊输液患儿组间心理状况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门诊输液患儿组间心理状况评分对比(分,)
2.3 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门诊输液患儿的疼痛评分情况见表3。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患儿面部表情、腿步活动、体位、哭闹、可安慰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门诊输液患儿组间疼痛状况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门诊输液患儿组间疼痛状况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常用治疗方式,治疗药物、电解质等直接送入静脉迅速补充机体所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状态、症状体征[12-14]。小儿是输液治疗的特殊群体,基于小儿胆小、疼痛敏感度高、自控能力差、配合能力差等特点,导致小儿输液治疗不依从、输液期间脱管、留置针堵塞等问题,增加了穿刺、输液治疗难度[15]。所以,要求在整合护理经验的基础上优化、细化护理工作,以满足小儿的输液治疗需求,提高小儿输液依从性、安全性、效果[16-18]。人文关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优化护理工作,以满足患者与家属的护理需求,成功建立彼此和谐的护患关系,确保输液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19]。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改善注射室的环境,放松患儿输液过程中的紧张情绪,转移注意力、减少哭闹、增加依从性,通过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穿刺、输液的依从行为,进而提高小儿的身体舒适度[20-22]。通过落实人文关怀与综合护理干预,在提升了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基础上有效满足了患儿与家属的护理需求,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减轻了患儿的心理负担与疼痛感,提高了小儿输液的安全性,促进小儿输液治疗预后[13]。有研究指出,小儿静脉输液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助于降低患儿哭闹、不良输液事件,满足患儿家属护理服务需求,护理满意度高[23-24]。
本文结果与李亚琴和陈进清[25]研究结果有一致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输液患儿的面部表情、腿部活动、体位、哭闹、可安慰性疼痛评分更低(P<0.05),穿刺依从性更高(P<0.05)。
综上所述,门诊患儿输液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疼痛感,提高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促进治疗预后,获得家属的理解、配合,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