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经济时代的智能产品平台创新

2023-03-22王毅

清华管理评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情景精准情绪

王毅

智能革命正在展开,人类因此将更多地生活在“精准经济”(Precision Economy)之中。在精准经济中,万事万物将变得更智能、更紧凑,而且会更多地被创造出来。面向精准经济的发展前景,公司产品能够用传感器收集实时数据,以便更有效率地分配产品及相关资源。产品被创造性地转变成为智能产品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新价值。本文首先阐释精准经济时代如何重新定义用户价值,然后阐述产品转变成智能产品平台的三个要素,再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构的途径,最后为我国企业实施智能产品平台创新战略提出管理建议。

重新定义用户价值

精准经济时代,产品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某一种或几种功能,而且能让用户随需享用产品功能;对产品功能的享用既可以来自用户的主动操作,也可以来自产品感知之后的主动服务。产品和用户的匹配是差异化产品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精准契合,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实现的。

例如,房间灯具的发光功能(包括亮度调节、发光效率、光线颜色、打光面积等)可以与用户个性化需求匹配。房间灯具何时点亮、能耗如何、何种颜色、光线朝向等,可以随窗外光线、用户情景(会客、阅读、喝茶等)、用户情绪等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房间灯具在感知之后自主执行,也可以由用户主动操作调节。灯具成为提供室内光氛围的智能平台,从空间、时间和主体三个维度按需营造光氛围。在空间维度,根据空间功能变换和光线空间分布来设置光氛围,如根据会谈、读书、闲聊、健身等空间功能的需求变化光氛围,并把不同亮度的光线限定在需要的空间里(比如阅读光柱)。在时间维度,根据时间变化来设置光氛围,如清晨、日间、夜间等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光线情况下的光线调节。在主体维度,根据主体意愿和主体状态来设置光氛围,如根据主体提神、醒脑、放松、活跃、安静、睡眠、高兴、激动等意愿或状态来变化光氛围,光氛围也可以随着主体的移动而变化。使用过程中,灯具随空间、时间和主体三个维度的变化调节光氛围,用户从光氛围的变化中获得价值。用户不再按传统灯具来定义其价值,而是从空间、时间和主体维度的光氛围提供来重新定义灯具的价值。

与灯具用户价值的重新定义一样,精准经济时代的用户价值,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在用户的使用情景中从空间、时间和主体三个维度来定义。

按需享受空间

产品使用发生在特定空间之中,也就是說用户在空间中使用产品。产品使用过程中,可以让用户按照需要享受使用情景中的空间,让用户更好地掌控空间,从而为用户提供价值。用户空间价值可以来自空间感知、空间环境和空间使用三个维度。

空间感知

从空间感知来看,用户价值可以来自位置信息感知、情景识别、空间状态监测等多个方面。

位置信息感知包括绝对空间位置和相对空间位置感知两个层面。绝对空间位置指的是用北斗卫星定位等方式获得的位置信息。越来越多的产品拥有绝对空间位置感知能力,如汽车、船舶、共享单车等在空间中移动的交通工具,随用户移动的可穿戴设备或随身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以及需要提供绝对位置信息的产品(如可追踪的鞋子、带绝对位置信息发送的物品)。绝对位置信息的感知和发送,价值大到可以救命,如在人烟稀少的野外,发送绝对位置信息能提高获得救援的可能性;小到能提供物品查找,如发现附近停放的共享单车。相对空间位置感知能提供物品之间的位置信息,在交通工具、室内定位等领域用途广泛。例如,汽车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来对车外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感知,从而能够辅助驾驶或者自动驾驶。无人机、无人配送小车、移动机器人、移动小车等,都需要相对距离感知。毫米波在室内定位中可以用于人体位置感应,也可以用于物品货架位置发送,实现对物品的快速查找和存在性确认。绝对空间位置和相对空间位置感知的结合,可以使位置信息感知在高精度、低延时、传输便利性等方面得到提升。

情景识别包括对空间特性的判断,如对餐厅、会议厅、游乐场等公共功能性情景的识别,对室内客厅、书房、卧室等私人功能性情景的识别;也包括对情景进行人为设定,从而在产品功能发挥和空间情景之间进行一致性匹配,地铁列车设置女性专用车厢就是典型的情景设置。情景识别是在位置信息感知上的进步和发展,涉及的维度更多,识别更复杂,相对于空间位置信息感知,应用的难度和门槛会更高。

空间状态监测是对产品使用时所处空间中的物体、人、动物等静止和运动状态的主动感知。例如建筑物里的视频监控系统能通过人脸照片输入来追踪某个进入建筑物的特定人员的轨迹,也能够对建筑物里人员的状态进行判断(如是否非正常跌倒),发现意外情况及时进行系统报警,还能监测空间中物品的非正常移动、状态变化(例如发生烟雾明火或者位置移动、物品消失等)以及动物(例如宠物或者外部闯入的动物)的状态变化,并进行报警提示。空间状态监测能够带来更为丰富的空间感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成熟,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数据传输提速降本,空间状态监测在产品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

空间环境

从空间环境来看,用户价值可以来自对所在空间的光、声、空气、装饰和标识等方面的调节和设置。

光环境可以在空间自然采光的基础上,通过灯具来进行调节。如前所述,目前已经有全屋智能灯光解决方案,可以由人主动也可以由系统自动调节光环境。

空间声音调节包括整个空间的环境声音和个体入耳声音两个层面。空间包括大型公共空间(如体育馆、演出场所、大会堂等)、小型的公共空间(如会议室、教室等)、私人空间(如起居室、卧室、书房、健身房、轿车等)以及一些移动的公共空间(如高铁车厢等),不同空间的声音调节和设置都要向个性化定制方向努力。例如,随着旅行者对声音环境要求的提高,高铁推出安静车厢,希望可以减少公共空间中因为对声音环境需求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个体入耳声音的调节可以通过耳机来实现。自动降噪等技术可以用来调节环境背景声音,骨传导技术可以用来调节入耳声音中环境背景声和音响设备声音的混合。如果能把空间环境声音和入耳声音调节联合起来,并且增加更多感知自动调节和个人自主调节的设置,声音环境设置的用户价值会更大。

空气环境调节至少包括质量、湿度和温度三个方面。质量主要关注空气中的尘埃浓度、湿度关注空气中的水分、温度关注空气中的能量。尘埃、水分和能量可以分立调节,也可以一体化调节,发展趋势是一体化调节,如由空调来完成空气净化、加湿除湿、冷气热气供应。个人对空气环境尤其是温度的需求存在差异,每个人都希望空气环境按自身需求设定。飞机/车辆等公共空间可以靠每个座位空间的出风口来实现一定程度的差异化;家用空调可以通过出风口的调节来实现两个空间的差异化;大办公室的中央空调可以通过出风口的设置和调节来实现不同工位的空气环境个性化定制。空气环境随主体需求的智能调节,特别是公共空间的分区个性化调节,是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空间装饰和标识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其中空间装饰和标识的动态变化是用户价值提升的重要方面。以动态显示屏和电子标签为例,显示屏上的信息变化带来的价值不言而喻,标识的动态变化对于公共空间的高频共享尤其有价值,如教室/会议室等,如配置可以改写内容的墨水屏电子桌牌,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美观。

空间使用

空间使用是空间用户价值的核心。空间使用包括整体变换使用和分享使用两个层面。

整体变换使用的主体不变,是对空间功能进行改变,通过空间环境、空间感知等多方面的变化,提供符合需求的空间。公共空间如体育场馆等,可以实现运动会、演唱会、大型会议、展示博览、集体活动等多重功能。这种变换节奏是相对较慢的,变换的成本也较高,因此,不论是加快变换节奏还是降低成本,或者二者同时实现,都能够为公共空间带来价值。一些小型的公共空间如餐厅或咖啡厅,在晚上转换为自习室或旅游者的临时休息点(这种转换有时并非主动,而是与空间主体相关联的用户群体的自然选择),也能为空间增值带来机会。对于私人空间如一个房间,如果能在起居室、书房、茶室、卧室、办公室、亲子互动空间等多个功能之间快捷便利低成本切换,这个房间的价值就会大幅提升。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感知技术、空间环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整体变换使用会越来越常见,功能变换所需时间和成本都会降低,主体在同一物理空间享受的功能多样性会提升,空间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空间分享使用包括空间分隔和分时共享两个维度及其组合。空间分隔使用比较常见,如大型办公空间内的办公隔间,可以不同程度地实现环境个性化设置及变换调节;大楼走廊中的隔音舱等,可以成为公共空间中的独立空间。另外,一些共享办公空间的即时预订使用,一些公司内部的办公工位共享,图书馆的座位预订等,可以同时实现空间分隔和分时分享。空间使用价值提升的核心,是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及空间使用的多样化程度。

随着空间感知的提升、空间环境的多样性增加、空间使用效率的提高,来自空间感知、空间环境和空间使用这三个维度的空间价值量增大,大到一定程度,享受这些空间的主体就可以实现空间自由,随地享用、享用随地。

随时享受服务

产品使用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内,也就是说用户是在一定时间内使用产品的。产品使用过程中,可以让用户按照时间需要享受产品及服务,让用户更好地掌控时间,从而为用户提供价值。用户时间价值来自随时匹配、同时使用和分时使用三个维度。

随时匹配

随时匹配是通过时间感知,精确计算主体需要产品提供某种服务的时间,按时自动匹配服务,做到让主体对时间无感。

时间感知包括绝对时间感知和相对时间感知。绝对时间感知是对时间点的准确接收或计量,这两者也可以结合。例如,定位系统的“授时”就是接收、计时系统对时间进行计量。通过绝对时间感知,产品可以按照预设时间为用户提供服务,如定时熬粥、烧热水,定时浇水,定时点亮和关闭路灯等。变化可以通过预置指令来实现。

相对时间感知是对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段进行计算与计量,从而准确控制产品提供服务的时间点,做到主体需要时间和产品提供服务时间的精确匹配,既提高主体的时间效率,也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以高楼层电梯的随时匹配为例。当感知到主体进入服务区的时间(一般是进入一楼大厅时的人脸识别),就会在主体的手机上显示坐哪部电梯,在主体走到电梯口的时候,电梯就到了。对主体来说,整个过程是无感高效的。在电梯闲时服务时段可以做到主体等待时间为零,在电梯繁忙服务阶段可以通过计算实现所有人的等待时间最小、电梯载客效率最高。除了公共物品的随时匹配之外,相对时间感知也可以用于私人物品。例如,家庭空间环境、车内空间环境等,在感知到使用者需要的相对时间后,能够提前准备好使用条件,包括空间环境调节、食品饮料制备等。跟基于绝对时间感知的随时匹配相比,基于相对时间感知的随时匹配难度更高、更有效率,能带来更多價值。

同时使用

同时使用是主体实现对两个以上产品的服务调用。同时使用的一种方式是通过互联网或蓝牙等网络技术连通产品,如手机和汽车中控台相连,实现手机音乐同步至汽车播放。随着产品互联互通技术的发展,同时使用多个产品越来越便利。

另一种方式是在不产生冲突的条件下,主体同时享用多个产品的不同服务,如骑行时通过骨传导耳机听音乐、休闲阅读时听歌、坐高铁飞机时用电脑工作。同时使用的产品之间没有网络连接,但需要彼此相容甚至能相互促进。同时使用能够让主体在给定的时间内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或更丰富的生活体验,从而带来更多价值。

分时使用

分时使用是让产品在不同时间段为不同主体提供服务。一类分时使用不需要技术支持,如将雨伞放在公共位置,用户自由取放,这需要的是主体的道德水平来支持;也可以由专人来管理物品的取放并进行收费,如传统的汽车租赁、出租车服务等。

另一类分时使用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如大家熟知的共享单车。单车要能定位和连接通信网络,用户需要通过手机取放和结费,还需要通过车锁来实现相应功能。汽车可以通过类似于共享单车的方式来实现分时共享,自助取放。自动驾驶可以把汽车的分时使用发展到更高程度。乘客不需要有驾照,只用通过手机呼叫自动驾驶汽车,就能到达目的地。基于自动驾驶的分时使用会让汽车的使用效率大幅度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联网调配,在汽车随时匹配、同时使用(例如同路线乘客并行服务)、分时使用方面会带来一个飞跃,在提升用户主体价值的同时提高汽车使用效率。

随着随时匹配向零等待发展、同时使用向无穷多产品发展、分时使用向零间隔发展,来自随时匹配、同时使用和分时使用这三个维度的时间价值量就会增大,时间效率大幅提升,可以帮助主体实现时间自由,随时享用、享用随时。

随心所欲匹配

产品使用过程有主体情绪相随,也就是说用户是在一定情绪之中使用产品的。产品使用过程中,可以让用户随情绪来享受产品及服务,让用户在精神上更好地掌控产品,从而为用户提供价值。用户情绪价值可以来自情绪感知、情绪匹配和情绪调节三个维度。

情绪感知

情绪感知是产品能够通过主体信息输入或者主体状态监测感知用户的情绪。主动告知、状态监测、语言和行为判断是情绪感知的主要渠道。

主动告知是在产品的控制信号中增加情绪输入选项,让主体把高兴、悲伤、低落、激动等情绪告诉产品。状态监测是让产品通过摄像头、脉搏计、温度计等传感器获得数据,以此来判别主体的情绪状态。情绪感知可以在产品和用户主体之间建立起情感连接。正在发展的脑机接口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领域,可以实现情绪感知的低延时、全信息、零失真。随着ChatGPT等大模型的发展,在主体和计算机的语言交互中,主体的情绪也可以被感知;主体网络行为的数据聚合,也可以成为情绪感知的一个途径。

情绪匹配

情绪匹配是产品在情绪感知之后,提供与主体情绪相匹配的服务。比如室内灯光可以感知情绪予以匹配,让灯光氛围映照主体情绪,增加环境的舒适度,从而为用户带来价值。灯光系统还可以在感知用户躺在床上的疲倦程度和睡意后,打开睡眠模式,自动关灯和关窗帘,为用户营造安眠氛围。整个过程都可以让用户无感。

产品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情绪提供食品、娱乐、健身等各方面的具体参数匹配,如健身涉及的运动类型、运动时长、运动强度等。情绪维度及其变化范围的组合数量,对产品状态变化提出了要求,有足够多的产品围绕主体情绪提供服务,随心而动,才能为用户精准提供情绪匹配价值。

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产品在情绪感知之后,提供可以改变主体情绪的服务,力图让主体达到预设的最佳情绪状态。如果说情绪匹配是产品随情绪而动的话,情绪调节就是让用户情绪达到“所欲”的状态。情绪匹配是对主体情绪的强化以及对现有状态的维持,情绪调节是对主体情绪的弱化以及向另一个更佳状态的转化。例如,在感知主体情绪低落时,播放正能量或是轻松的音乐来使其感到振奋或放松,提供更多正面刺激来提高主体对此时此刻的热爱程度和享受程度。这种调节的手段和效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而需要在情绪感知和情绪调节之间建立快速反馈循环,接近预设状态。预设最佳情绪状态,是情绪调节的难点和关键点,可以根据主体自身的预设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迭代来不断挑战。VR/AR和脑机接口技术可以为情绪调节带来重大突破。

产品随心所欲,主体和产品之间的交互更为丰富和便利,情绪感知、情绪匹配和情绪调节高效实现,可以让用户实现情绪自由,随心所欲、所欲随心。

精准价值

如图1所示,精准经济时代的用户价值是精准匹配之下,产品让用户实现对空间、时间和主体状态的掌控。空间维度可以用空间自由度来衡量,时间维度可以用时间自由度来衡量,主体维度可以用情绪自由度来衡量。这三个维度形成产品的精准价值。空间、时间、主体三个维度的多样性越强,也就是空间自由度、时间自由度、情绪自由度越高,精准价值量就越大,用户价值越高。

從用户主体的主观体验来说,从空间、时间、主体三个维度感知到的精准价值,就是产品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高效;更高的境界是主体对产品的存在无感,却体验到空间自由、时间自由和情绪自由。

从产品到智能产品平台

产品精准价值量的实现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多种情景下的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因此,产品需要转化成智能产品平台,创新重点从功能设计转向平台创新,即平台化创新。平台化创新是1+N的创新,1个平台实现N种情景下的使用需求,创新思维是把产品功能平台化。之前的产品主要是实现一种或几种功能,现在可以变成一个平台,在平台上实现N种情景下的调用。N种情景可以随地、随时、随心调用,从而实现精准的情景匹配。

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变,是从产品到智能产品平台的典型例子。功能手机主要实现语音、短信等通信功能,智能手机则是提供通信、生活娱乐、高效工作的智能产品平台。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网络连接、传感感知、APP应用等三个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网络连接来看,经过3G、4G、5G,智能手机的数据通信带宽成倍数飞跃增长,WiFi、蓝牙等连接不断丰富发展,最近还发展到卫星直连。从传感感知来看,卫星授时定位、重力感应、压力感应等感知不断丰富,走向精确;如果再配上智能手表、手环等配件,还能增加对血压、脉搏、体温等更多生理指征的感知。APP应用平台让手机可以通过数百万APP实现海量情景的使用,人与手机之间的交互更为丰富、便利和高效。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任何产品都可以像手机一样,转换成智能产品平台。例如,独立使用的台式机床转变为在线的共享互联网机械加工平台。智能产品平台是由软件定义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至少包括实时在线、物联感知、智能执行三个要素。

实时在线

产品转换成智能产品平台,需要让产品实时在线。5G通信的发展、WiFi的普及、卫星通信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蓝牙等产品之间的直连技术,使得产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技术实现实时在线。共享单车、汽车(不只是电动汽车,燃油车也可以通过中控台来实现)、船舶等交通工具可以实时在线;机床、锻压、铸造、炼钢炉等生产设备可以实时在线;彩电(或者智慧屏)、冰箱、洗衣机、空调、加湿器、热水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可以实时在线;灯具、门锁、窗帘、马桶等家居用品可以实时在线;手表、手环、眼镜等随身穿戴产品也可以实时在线。随着在线产品规模的增长,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实时在线模块的体积、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都会进一步下降,越来越多的产品会实时在线。这种相互作用会形成实时在线网络的正反馈发展,从而推动一波又一波的指数增长。

物联感知

产品转换成智能产品平台,需要在平台上增加传感模块,与实时在线一起,实现物联感知。例如,用于大型楼宇配送快递和外卖的机器人,从楼宇门口移动到某个房间的办公桌旁边,不仅需要时间、空间等感知,而且需要跟电梯实时连接通信,呼叫和操作电梯运行,为用户提供物品空间移动的便利。再如,在仓库货架上的存货物品,可以定期发送毫米波来表明物品的存在,系统通过毫米波接收器,可以感知到哪些物品还存在,这样就能显示仓储物品的实时变动,随时随地了解仓储情况。生产线上的系统可以实时在线采集设备参数,对生产线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基于视觉传感等感知),从而实现对整条生产线状态的实时感知,为生产线的实时调整提供基础。矿石成分感知用上了CT技术,能够通过多层扫描知晓矿石内部结构。随着传感器的品种更为丰富、成本进一步下降、安装更加方便,以及一些技术原理的突破(例如脑机接口技术),物联感知的颗粒度会进一步变小,物联感知会更为丰富、快捷和准确。

智能执行

智能执行是智能产品平台的输出特征,包含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两个环节。智能决策是在物联感知的基础上,根据决策模型给出执行指令。决策模型是关键,是精准匹配的核心技术,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执行是根据智能决策的指令,通过执行机构来完成相应输出,让主体获得相匹配的产品服务。例如,自动驾驶已经用于码头货物搬运车、矿山场内货车等相对封闭的情景,这些货车能自己决定启停、运行速度、停靠位置等动作,流畅地完成场地内的货物移动任务,具备智能执行能力。矿石CT机获得内部图像之后,人工智能算法判别出矿石有效成分含量,把没有冶炼价值的矿石通过高压气流精准驱离。大型楼宇的视频监控可以通过图像感知,综合人脸识别、体态、行动轨迹等,自行判别出小偷等可疑人员,锁定其位置进行跟踪,并报警给保安人员。全屋智能灯光系统能够智能匹配出灯光方案,执行窗帘闭合、灯具状态调节等。

智能执行跟匹配的情景一样,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考虑到成本问题,智能执行要在情景全覆盖和核心价值情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情景全覆盖下人人都是用户,每个人都能用到其中的某些情景,非消费的人群会减少甚至消失。核心价值情景只考虑某些特殊情景,如矿山和码头的货车自动驾驶,就是发挥已有自动驾驶技术的最大价值,并在使用中迭代和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然后扩展到其他应用情景之中。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构

企业要完成从产品到智能产品平台的转变,需要进行技术创新能力重构,在已有产品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智能产品平台的创新能力。智能产品平台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需要实现实时在线、物联感知、智能执行等基本要素。因此,企业要完成智能产品平台的构建,在技术创新能力重构方面,至少要做到三个方面:已有能力要素的数字化、增量能力要素的智能化、能力结构转型。

已有能力要素的数字化

从产品到智能产品平台,产品形态和功能会扩展,在产品技术原理没有变化的条件下,产品的已有技术要素都要被包含在智能产品平台之中,如底盘、发动机、货车车厢等都会继续包含在自动驾驶货车里面。已有技术要素要跟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平台融合在一起,开发的产品技术和开发过程都需要进行数字化。从自动驾驶轿车的开发中可以看到,如果在已有轿车基础上改造,车顶上的雷达和摄像头系统会比较庞大,驾驶执行系统也会相对笨重。经过一体化设计的全新自动驾驶轿车,原有的车身、底盘、传动系统、发动机及控制系统等跟新增系统融合,从外观、车内空间舒适程度到自动驾驶的流畅性,都有很大的改进。

已有能力要素的数字化,一方面是实现已有产品设计形态的数字化,另一方面是产品开发流程的数字化。很多企业都是从产品开发流程的数字化开始,以便跟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匹配。产品设计形态的數字化以产品数字模型的建立为目标,挑战比较大,是更为深入更为重要的数字化。基于产品数字模型实现产品到智能产品平台的转换,会有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例如,某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搭建基于数字模型的产品研发设计数字化技术体系,实现装备与环境的融合建模仿真,构建涵盖产品、车间、隧道的地下工程装备全生命周期数字模型。基于模型的产品定义,该企业全面推进基于模型的产品数字化研制,开展产品全三维设计,将标注、工艺、制造、质量、服务等信息集成到产品模型上,建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唯一定义依据和以数字为载体的传递管理模式,实现无图纸、无纸质工作指令的三维数字化集成设计。这样,该装备制造企业完成了已有能力要素的数字化。

增量能力要素的智能化

产品向智能产品平台转化,需要增加智能执行,其中很重要的是智能决策,需要新增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一些能力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增量能力要素的智能化可以通过平台企业或一些专业技术企业来实现,但需要有整合和系统设计能力。例如,具有人脸识别支付能力的无人智能售货机,可以成为一个公共场所的售卖平台。售货机制造企业不一定需要有人脸识别技术、手机支付技术,但是需要把这些技术集成到智能执行模块之中去。企业也可以选择自建智能技术能力,尤其是有规模的大企业。例如,某家电龙头企业为了让中央空调更智能,建立了一支专业的软件和智能技术队伍,为中央空调的智能化提供技术能力基础。很多大型产品制造公司会采用这种新建能力的方式,但在能力融合方面会面临一些挑战。

能力结构转型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向智能产品平台开发能力转型,是在已有能力要素数字化和新增智能化要素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全新的能力结构。能力结构转型不只是能力要素的调整,更是能力结构的调整。能力结构调整的挑战比能力要素的改变要大,因为结构性惰性很强。

例如,一些传统汽车企业投资新创的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企业,自动驾驶作为一个新增部件配置在车中,被投资的新创企业以“增强式外挂”的形式成为汽车企业的一部分。这种结构对传统企业能力结构转型的挑战最小。更进一步的能力结构塑造是合资。拥有自动驾驶技术的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车企成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承担制造和销售。两个企业的能力融合需要时间,因此,这种能力结构塑造方式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开发过程是以自动驾驶为中心还是以汽车车体为中心,由谁来做决策。这个能力结构会成为委员会形式,产品会走向中间路线,丢失一些产品特色。再往前走一步,是由拥有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提供技术方案并主导汽车开发。很多传统汽车企业不会进行这样的能力结构转型,因为担心失去对汽车开发的主导权。这种能力结构的挑战不在能力本身,而是在赢得用户的认可方面。

对新创的电动汽车企业来说,由于创业者往往来自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产业而不是传统汽车产业,完全新建的能力结构就是以软件定义产品平台的,所以用户在这些公司的汽车上率先看到的是大显示屏的中控台,这本身可以成为一个开放应用开发的汽车功能和生活娱乐平台。对传统制造企业来说,能力结构转型更多的是新增能力要素和已有能力要素的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实现智能产品平台的创新,技术迭代、组织迭代、开放包容是能力成功转型的关键。

实施智能产品平台创新战略的管理建议

精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产品都有转变成为智能产品平台的可能性。智能产品平台创新将成为制造企业在精准经济时代的创新范式,这样才能让产品为用户提供精准价值量,满足精准经济时代的用户需求。智能产品平台创新的根基是具有全新结构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平台是载体,精准价值是在无限多样的用户情景之中提供服务。因此,智能产品平台创新范式是由能力—平台—价值构成的三层次模型。我国企业实施智能产品平台创新战略,可以说是一场深刻变革。为了应对变革挑战,企业至少需要完成以下三个转变:从关注用户群体转向关注使用情景,建立精准价值思维;从关注产品转向关注智能产品平台,建立产品平台思维;从关注技术创新能力组合转向关注能力结构,建立能力结构思维。

建立精准价值思维。从关注用户群体转向关注使用情景,目标用户群体的特征最终指向用户使用产品的情景。使用情景的颗粒度越细,使用情景越具体,对产品匹配的要求就更细致。企业要对使用情景的价值而不是用户群体的价值进行判断。使用情景的价值既是用户的也是企业的,供需双方在此完成匹配,这是精准价值思维。在此基础上,可以探索或定义产品的精准价值量,完成对智能产品平台的定义。

建立产品平台思维。从关注产品转向关注智能产品平台,精准价值的实现在于平台。智能产品平台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智能产品平台自身能够满足的使用情景,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哪些用户情景可以由用户自己或第三方来丰富和提供。智能手机是消费品平台思维的典范。提供给企业使用的产品系统给用户和第三方留出平台接口,为新出现的用户情景需要提供服务。开放可扩展是产品平台思维的精髓。

建立能力结构思维。从关注技术创新能力组合转向关注能力结构,能力要素的组合本身不是能力,实现结构化运行才能支撑智能产品平台创新。企业可以在各个层面安排人员承担能力架构师的职责,做好能力匹配、互联和相互促进。新旧能力结合成为有机结构之后,能力要素的各个部分是相互生成的生态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能力结构思维的关键是能力要素之间的互惠。

我国企业可以抓住精准经济时代的机遇,率先谋划和布局转型,实施智能产品平台创新戰略,引领制造业的变革,从微观基础来推动产品使用效率提升,在提高用户价值的同时,降低成本,减少物质和能量消耗,走向既智能又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情景精准情绪
情景交际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精准的打铁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楼梯间 要小心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