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教学基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2023-03-22李春忠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6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主干命题

李春忠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仅靠灌输,要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联系和运用知识,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备考中,要贯彻和落实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需要坚持“三立”“三定”“三抓”。

一、三立: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各级考试命题机构要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组织中、高考命题,评估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这为高考复习备考教学指明了方向。在高三教学备考中,只有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科学基础。学习备考中应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深入理解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这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唯物史观,引导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运用于历史学习与探究中,对具体的历史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提供了基本指导。

教材不仅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载体,也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之一。纵观历年高考真题或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题,均以教材为基础。例如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的第42题考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在选择性必修1第14课的“学习拓展”栏目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内容和意义”。学生如果在日常复习备考中关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就能更容易应对这一题了。

要让教学效果更实,必须研究学生。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与学习相匹配,以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要做到适时适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二、三定:定时间、定空间、定方向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时序性和空间性。学生学习历史学科思维时需要建立清晰的时间概念,考虑每个历史问题时要注意它所处的时间背景。历史发展也与一定的空间相关,国家、地区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特定的空间中展开。要准确理解历史,需要确定时间、空间和研究方向。

定时间,不是要记住每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而是要抓住重要历史阶段,重要历史阶段一般都是社会转型时期。例如中国古代史的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明清时期等。

定空间,从世界史角度主要以大国史为依托,关注美、德、英、俄(苏联)等国,中国史主要关注长江、黄河等大河流域、历史上的都城、西北、东北等边疆和东南沿海地区。

定方向,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多角度看待、分析历史问题为方向。

三、三抓:抓主干、抓核心、抓特征

主干知识可以在历史中最重要、最基础地体现历史阶段特征,处于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重要地位的知识点或群。掌握主干知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有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考试成绩,是历史复习中的核心。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主干知识并不一定都是出现在教材正文中,也有可能出现在“历史纵横”等辅助栏目中,比如古田会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等就是在“历史纵横”栏目中呈现的。

历史阶段特征是某个历史时期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呈现出的与其他阶段明显不同且具有普遍性的独特特点。运用历史阶段特征教学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巩固知识,启发他们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其思维品质,使其能够自如、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三教学要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与人类、社会和国家(民族)命运相关的历史史实,以主干知识、核心概念为切入点,对重要历史阶段或国家进行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主干命题
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整合内容 构建高效课堂——开展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
全国主干公路网交通安全监控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