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发现”引领语言深度学习

2023-03-22郭建昌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3年6期
关键词:发现文本语言

郭建昌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教师进修学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发现”一词有诸多表述,可见“发现”这一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从敏锐感受语言、审慎判断语言、适切筛选语言“三个步骤”和“多个支架”等内在品质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发现”能力并让“发现”引领语言深度学习的问题,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对深度研习语言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发现”相关表述

《课程标准》有15处关于“发现”的表述,其中关涉到语言运用的有:

1.在“基本理念”中,讲到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2.在“课程目标”中,讲到“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

3.在“学习任务群6”中,讲到“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

4.在“学习任务群13”中,讲到“有意识地在义务教育和高中必修阶段积累的基础上,发现与汉字、汉语有关的某些问题”。

5.在“必修课程学习要求”中,讲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6.在“学业质量描述”中,有以下几处:

第一层级描述:在理解语言时,能……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第二层级描述:运用多种方法整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发现其中的联系……能发现语言运用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并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予以纠正。

第三层级描述:在扩展和整理自己语文积累的过程中,能发现联系,探索规律。

第四层级描述:在梳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探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

第五层级描述:能发现所学的语言文学作品中的各类联系……能从多篇文本或一组信息材料中发现新的关联。

从以上表述中不难看出,“发现”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的一种能力,在诸多学习任务群中,都有对“发现”能力的专门要求,在“学业质量描述”的五个层级中,“发现”也呈现出不同的能力梯度。

二、如何“发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的前提就是发现问题,没有发现,就不能提出、不能研究、不能解决。那如何进行发现呢?传统的做法是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笔者认为,这些都近乎屠龙之技,中看不中用,并且都是从外围找支架、想招数,一旦遇到实际语言问题,学生还是发现不了,难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练就“发现”之眼,引领学生走向语言深度学习,通过“三个步骤”,经由“多个支架”,是发现语言美好的有效途径。

第一步:敏锐感受语言——适当沉浸、初定方向

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也是在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比较直接、快速地感悟并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比如,学习必修上册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时,当沉浸其中,读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分析:为何不用“夏水” “秋水”而用“春水”?这样就初定了思考的方向,然后可领悟“春水”潜滋暗长、绵绵不绝的意境,用来形容“愁”更符合李煜当时的处境和心理。

第二步:审慎判断语言——触发纤细、多向思考

初定方向之后,就要抓住语言细节,深入思考,进行审慎判断,尤其是对那些内涵意蕴丰富、可作多种解读的语言,更要如此,不可浅尝辄止。那么,如何深入思考语言、深度学习语言从而有所发现呢?

1.在想象涵泳中去发现

想象联想、反复揣摩是鉴赏文学类文本时常用的一个手段,能让读者对事物的认识更形象、直观,也有助于体会文字的深层含义,从而发现文本的美好与内涵。

在必修上册《荷塘月色》一文中,笔者发现,有一句话是常教常新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什么特点?学生如果借助想象涵泳,便能发现新的境界、新的特征。比如,“舞女的裙”是什么样子?舒展、有动感、飘摇多姿。如此一来,我们思维的“洞天石扉”,便“轰然中开”,新的境界就发现了。

又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我们结合相关词句,反复涵泳,就可以发现文中的反复手法形象、逼真、细腻地刻画出日本兵进村时小心翼翼、贪婪无比、惊诧万分、守财怕死的丑陋形象,在刻画人物上着实很有效果。

2.在矛盾关系中去发现

在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一书中,提到“矛盾处” “不合常理处” “审美变异处”的概念。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往往能把人的思维引向纵深。

比如,必修上册《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认为牵牛花蓝色、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按照常理,淡红色的花怎么会最下呢?这就是一个看似矛盾、不合常理的表述。在此处进行深思,便能破解矛盾,体会散文语言的精妙,发现表述越不合理情感越是凝聚的语言规律。作者喜欢“清、静、悲凉”的秋味,作为暖色调的淡红色不符合作者对秋味的认知,自然是最下了;而蓝色、白色清静淡雅,当然为佳。

又如,2023年全国乙卷古代诗歌阅读《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该词中有“蜡屐登山真率饮”一句,大意是穿着木屐登山、率真饮酒。语言敏感者可以发现,穿着木屐登山有悖常理,但唯其如此,才能体现词人的闲适心情。诸如这样的矛盾处常需细品才能悟得,浅层阅读难窥其妙。

3.在文本特征中去发现

以诗词为例,诗词多留白,多跳跃,这是诗词的文本特征。抓住诗词的文本特征,多思多想,还原补充,往往能补上思维空白,丰富思维空间。

比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古代诗歌阅读《寄江州白司马》:“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解答第16题“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有两个答题角度:一个是认可这个观点,一个是不认可这个观点。若第二句按照委婉劝告理解,也是说得通的,联系最后两句进行梳理:惠远和尚曾经住过的东林寺你住了没有,那里常常组织佛教集会,你不要沉溺其中,相信自己还会有青云直上的前途。如此理解,第二句就含有对白居易住在寺院中的劝告之意了。若第二句不作委婉劝告理解,换一个角度,联系前四句梳理,可以理解为:你近来平安吗?被贬到江州之后,去东林寺住一段时间没有?到那里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吧,同时也看看附近的风景。这是对朋友的担心和安慰,如此理解,第二句就不容易体会出住在寺院中的劝告之意了。

4.在纵横比较中去发现

鉴赏文本,往往需要比较,无比较不涉深,在比较中去发现,发现会常做常新。

比如,必修上册《我与地坛(节选)》一文第一节中的六个“譬如”——“譬如……落日……譬如……雨燕……譬如……脚印……譬如……古柏……譬如……暴雨……譬如……落叶”,历来是思维的痛点和难点。这六个“譬如”所描绘的场景具有什么共同特征?从中能看出作者史铁生对于“生”的问题是怎样想的?对这样的问题、这样的语句,无捷径可走,非反复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可。通过景物特征比较、景物的共性比较、景物与作者的关系比较,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困境中的奋起、坚持、坦然。思维的痛点和难点就得到了破解。

又如,2023年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分析。该题问的是多元物象浑然一体这一艺术效果的营造手法,解答时同样需要纵横比较,才能发现那些外在和内在的营造手法。通过比较过程可发现:人、牛、犁都很老旧,饱经岁月沧桑,从而融为一体,此为横向共性比较;人扛着犁,犁压弯了人的脊梁,通过动作的互相施受融为一体,此为关系比较;犁满身的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具有高度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融为一体,此为相关或相似比较。人扛犁、犁压人、人赶牛、牛牵人,三者融为一体。诸如这样的语言材料,不在纵横比较中去发现特征,难以窥见语言之妙。

5.在去蔽与解惑中去发现

有些语句读起来让人费解,也让读者很困惑。此时,我们要前后联系,合宜思索,去除蒙蔽和困惑,才能发现洞天。

比如,必修上册《插秧歌》一诗:“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五六两句描述了正在劳作的农家夫妇低头不答,而最后两句“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又颇像是在谆谆告诫,到底是谁在说话?潜心思考后,可知前六句是在客观陈述一家人紧张的劳作,最后两句实为农家夫妇对送饭之人的告诫,这样一来,就拨开云雾见本质了。

又如,2022年全国甲卷古代诗歌阅读《画眉禽》一诗:“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后两句诗同样让不少学生深感困惑:到底是怎样一个“如在千岩万壑中”?其实是公庭事少,比较清闲,加上画眉鸟的动听鸣叫,让诗人感觉如同身处山谷,置身于大自然。

6.在抠索字眼中去发现

许多语句有表层意义、深层含义、背后意义,关键词语会超越字典意义,在具体语境中具有特殊意蕴。

比如,必修上册《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中有“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一句。如果细细抠索字眼,当会发现“此刻” “仅能” “征服”都颇具意蕴。“此刻”表明他日还可再攀高峰;“仅能”表明今日努力已到尽头;“征服”则表明是主动挑战并非被动。

又如,必修下册《祝福》一文中“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这句也耐人寻味:已经嫁给了他人,为何还要叫她“祥林嫂”?“仍然”一词微妙而极具讽刺性地道出了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的根深蒂固!

第三步:适切筛选语言——适宜选择、掌握分寸

在第二步审慎判断、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如果遇到了意蕴丰富、向度较多的情况,就要适切筛选以发现更合宜的,不要一窝蜂地照用。

比如,选择性必修下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可能产生的意蕴有忘不掉过去、过去与现在血脉相连、战争割裂不断中华民族的历史。那么,哪一个更合宜呢?联系“风雨如晦”一词和文章落款“1942年写于昆明”可知,文章写于外敌入侵的年代,“我”与山村的“意味不尽”,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永续发展。至此,哪一个更合宜便不言而喻了。

以上“三步”和“想象涵泳” “矛盾关系” “文本特征”等“支架”,在深度研习语言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让“发现”的眼光引领我们将语言思维走向深入,引领我们更为精准地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发现文本语言
语言是刀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有我语言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