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束微光,烛照全篇
——2023年新课标Ⅰ卷文学短评题评析及备考启示

2023-03-22贺树军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3年6期
关键词:河流散文角度

贺树军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

2023年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自陈村的散文《给儿子》,第9题给出两组关键词,要求考生选择一组写文学短评的思路,这一创新题型扣合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这一学习任务群。考试是对教学的回应,“文学短评”写作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是指对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的篇幅短小的文章。对于中学生而言,写作文学短评多指着眼全篇,选择作品中的一个点进行品析或阐发,进而得出评论性的观点。写作文学短评能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提升审美素养,促进学生从浅层次的问题思考向深层次的思维探究转化,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题的文学评论受限于考试这一特定情境,更具特殊性。下面,笔者试对2023年新课标Ⅰ卷文学短评题作简要评析并谈几点粗浅的备考启示。

一、试题评析

1.情境巧

“无情境不教学,无情境不命题”,情境创设是《课程标准》中的关键信息,也是开展学习任务的第一步。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活动的真实发生。作为考题的情境创设同样重要,是学习活动情境的延伸和拓展。好的设题情境能较好地激活考生思维,引领考生在文本阅读时积极梳理、探究和创造。

2023年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以“读书小组” “写一则文学短评”为情境,“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题中的情境也几乎等同于是任务,“读书小组”是“三新”改革以来学生极为熟悉,也是经常开展的一种语文学习组织形式。这一情境的巧妙创设将考生置于真实而熟悉的场景中,而写“文学短评”或类似的文本分析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也常有涉及,且试题要求只需写出短评思路,能较好地消除考生应试时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利于考生主动思考,积极作答。

2.角度小

文学短评的“短”决定了文学评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取小切口,进行深挖掘,就像是钉钉子,唯有着眼于一点,垂直用力,才能钻得深、扎得透,所以评论角度的选择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所选的角度可以是文本阅读时的感悟点、动情点、疑惑点,也可以是异于自己或众人观点的相斥点,这个点也可具体到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行文构思、语言特色等,甚至还可细分出更小的角度,可以说文学短评的小角度增强了写作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试题中给出了两组关键词:一组是“未来·回忆·成长”,一组是“河流”。写作方向明确,内容更加聚焦。“未来”和“回忆”是散文的核心内容,有对往事的“回忆”,更有对“未来”的想象,而“成长”一词则指向了散文的主题,是连接“未来”和“回忆”的关键,也是考生在阅读文本时最容易受到触动的点。这组关键词可关联全篇,可谓小而实,精而巧。“河流”一词是文中重要的意象,就如诗歌中的意象,具有丰富的意蕴,细读文本,就可以发现“河流”在思想内容、情感意蕴和文章结构上的挽结作用。虽说切口小,但可总全篇,抓住“河流”展开文学短评写作,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3.指向明

高中阶段的文学短评写作,指向学生语文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学生要写好文学短评,需要对文学作品深入阅读理解,掌握不同文体的文学特征,还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文学短评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文本信息读取能力、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文字表述与情感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而这种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将导引学生走向语文的深度学习。文学短评写作既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集中反映。

文学短评进入考题较为少见,从各种资料来看,即使是短评,也往往要求字数在300字左右。这决定了在考题中直接呈现文学短评写作的难度。然而,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文学短评题仅要求考生写出文学短评的思路,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题,且很好地体现了文学短评写作关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指向。此外,因散文《给儿子》一文情感真挚,构思新颖,贴合生活实际,能够让考生更好地理解父辈对子女深沉的爱,感悟成长的真谛,两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和“河流”将考生的解读和感悟具体化、明晰化,将阅读的“输入”自然转化成写作的“输出”,很好地实现了语文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限制低

这道文学短评题虽有较明确的命题指向,但题目的呈现形式却较为灵活,也没给考生作答设很高的“门槛”,考生可以从两组关键词中任选一组写短评思路,可以说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该题答案也仅提供示例,考生可围绕关键词作个性化解读,只要思路清晰,言之有理,均可得分。命题人尽量降低了这道题的难度,对考生来说可谓友好。

当然,这道题的限制或者说要求是内隐于文字背后的。比如,考生需熟知“文学短评”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而“思路”一词暗示了答案要点之间需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此外,考生要将自己的知识储备、阅读感受与关键词有机整合并清晰表达,这也具有一定难度。下面,笔者对两个答案示例作简要分析。

甲组答案示例:

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简析:结合散文开篇“你总会长大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分析可知,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但作者在文中设定了儿子旅游的目的地,即自己做学生时下放劳动的漕河,很自然地引出自己对过去的回忆,虚与实映衬,未来与过去交叠,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对儿子成长的期许巧妙地融为一体,期待儿子也能够用心感悟生活,在其中找到自我。

甲组答案示例偏重于散文内容、结构和情感的考查,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整体阅读能力。

乙组答案示例:

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简析:作者想象儿子回到自己曾经劳动过的漕河的整个行程,“江堤” “长江” “河水” “板桥” “漕河”等意象渐次呈现,与之相关的很多故人和往事也逐渐清晰,可以说文章诸多抒情意象中,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者的许多记忆和生活感悟都与河流有关。文中还有河流“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等句子,河流明显带有时间、空间、情感及文化等特征。

乙组答案示例偏重于散文意象和主旨的考查,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筛选、整合、概括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还涉及“河流”这一意象所蕴含传统文化的内涵。

试题中的文学短评写作题从小处切入,向深处挖掘,设题灵活,题目简洁,限制较小,指向明确,关涉文本主要内容和特征,着眼于文本的情感价值和育人功能,窥全豹于一斑,沿波而讨源,短评就像一束微光,可以烛照全篇。

二、备考启示

1.明确文体

写文学短评可从阅读感受出发,但不能止于写感受,否则就极容易将文学短评写成读后感,也不能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客观转述,从而丧失“自我”。文学短评重在“评”,需要用简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换句话说,作品是“评”的根基,“评”是对作品的理性思考。

文学短评有其突出的文本特征,“评”表明文学评论是议论文。文学短评的写作过程是作者基于自选角度,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阐释、推导、论证,进而得出自己观点的过程。写文学评论主要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叙”是指对作品的引用、介绍、复述,是手段,也是为了更好地议论;“议”是目的,也是对“叙”更好的深化。叙议结合,能让说理有理有据,表达清晰,令人信服。因此,明确文学短评的文体特征,是写好文学短评的第一步,而考题中的文学短评思路的拟写,也应体现出叙议结合的特点,既有对文本客观信息的提取,更应有理性观点的精练表达,这是详细展开文学短评写作的纲。

2.溯源教材

统编教材写作文学短评单元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构建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品评优秀的古代诗词作品,领悟创作、鉴赏规律,提高文学审美能力,但文学短评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在这一单元学习后就一蹴而就,其写作训练应贯穿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教学的始终。教材是培养学生文学短评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石。比如,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散文短评)、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剧评)、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小说短评)、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人物短评)、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古典诗词鉴赏),虽然每个单元有其独立的学习任务群,但如果能以文学评论的视角去审视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阅读审美能力。

在教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充分挖掘评论角度,尽可能做到文学知识和鉴赏能力的全覆盖。比如,展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散文短评写作训练时,每篇可选取不同的评论角度,《故都的秋》可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南北方秋的对比、秋的文化意蕴、关键词“清、静、悲凉”、审美情趣等切入;《荷塘月色》可从“理想”与“现实”两个世界的关系、散文圆形结构、意境之美、修辞之美、语言特色、重点句品读等角度切入;《我与地坛(节选)》可从母爱主题、人与自然关系、生命哲思等角度切入;《赤壁赋》可从情景关系、典故运用、水月意象品读、情感脉络、文赋特点等角度切入;《登泰山记》可从游踪线索、炼字技巧、文化内涵等角度切入。当然,作为散文鉴赏评论,有些角度是共通的,也是重心所在,众多选点或多或少会指向这个重心,比如“形散神聚”的特点、情与景的关系等。

3.多维训练

前文提及,文学短评写作是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体现。文学短评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专注于一砖一瓦之事。因此,文学短评写作的训练应该是多维的。

首先,应在知识储备上下足工夫。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特征,这是文学阅读和鉴赏应该抓住的关键。小说阅读应熟知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环境描写、叙述角度等知识;诗歌阅读应掌握意象、意境、语言等知识;戏剧重在把握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对白、潜台词等戏剧知识;而散文因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要特别理解掌握散文的行文结构和描写、抒情、记叙、议论几大表达方式的知识。不同体裁文学的必备知识是考查重点,也可有效指导文本的阅读和鉴赏。同时,不同文体知识之间也是彼此相通、互相关联的,可以进一步整合为内容形象、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行文构思、语言特色等多个维度,这些维度既可为学生阅读文本提供支撑,也可为学生选择短评角度提供方向。

其次,应在阅读训练上下足工夫。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扎实的阅读过程是文学短评写作的前提,不同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向和重心各不相同,文体必备知识的支撑下的阅读才会更有实效。根据需要,阅读还可采用精读、泛读、通读、跳读、对比阅读等不同形式,扎实有效的阅读能促进筛选、整合、概括、推理等关键能力的形成,只有持续不断深入地阅读“输入”,才能积累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也才能产生独特富有创意的个性“输出”。

再次,应在思维训练上下足工夫。文学短评虽“短”,但作为议论文的特殊形式,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短评须逻辑严谨,语言缜密,日常教学中既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在想象和联想中拓宽思维的广度,更要突出抽象思维的训练,在综合、分析、演绎、归纳、对比、推理等方法中推进思维的深度。思维的训练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所在。此外,考生除了注重议论文的三要素和逻辑推理,也要重视短评要有新的评论角度,要提出独到的见解,写出独到的认识,表达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都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

最后,考生还需要加强短评结构技巧、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这是优质文学短评得以最终呈现的重要保障。

笔者认为,就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第9题的考查形式来说,考题中一般不会考查完整的文学短评写作,但文学短评思路或提纲的拟写是基于考生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和短评的总体构思,也是文学短评论点、论据、论证的高度提炼,设题概率大一些。古语说得好,“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学生只有多积累、勤练习,方可在考试时从容应对,言之成理,论之有据。

猜你喜欢

河流散文角度
神奇的角度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河流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流放自己的河流
角度不同
人啊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