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蓄势中的西藏话剧舞台艺术探求
——西藏话剧艺术从“高原”迈向“高峰”路径探索

2023-03-22潘晓曦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原西藏戏剧

潘晓曦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思想领航的指引下,我国戏剧事业在党和政府相继出台文化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创作机制和体系不断优化,呈现出剧场、院团基础建设扎实投入,戏剧人才队伍生机勃勃,创作热情澎湃高涨的良好局面。广大戏剧工作者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探索舞台艺术的新思想、新手法和新的审美追求,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获得了艺术水准上的整体提升。但我们依旧要清醒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针对浮躁的文化氛围一针见血的话语,“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不容忽视,在戏剧生态不断优化的当下更显得尤为紧迫。

西藏自治区文化底蕴深厚,在与各民族传统文化互鉴交融的漫长岁月中,形成了特具风貌且富有活力的西藏文化艺术。西藏话剧团60余年的发展,不仅让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在西藏人民群众的心中扎下了根,还立足本土化、民族化题材,在戏剧主题性创作领域取得出类拔萃的佳绩,排演剧目在全国范围广泛演出并获得好评,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一、守正创新,弘扬新时代西藏优秀文化的传承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文艺创作坚定目标方向,以优秀作品回应时代需求,从“高原”迈向“高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所谓守正,我们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真理性认识的科学态度,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时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是对西藏发展方向的战略指示,也是西藏文艺发展道路的行动纲领,以文艺创作的力量凝聚自治区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充分发挥精神引领的巨大作用,助力推动西藏地区“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的切实落实,是西藏文艺工作者必须始终坚定的首要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我们要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正向理念,是守正的第二重深刻含义。关注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图景和人生命运,建立与人民群众紧密的情感联结和感悟体会,用质朴的语言和真诚恳切的态度投入创作,戏剧工作者才有可能创作出获得人民群众真心接纳的优秀作品。

西藏话剧团2018年首演的《八廓街北院》,塑造了生活在八廊街北院的藏、汉、回等多民族邻里在时代命运变迁下市井生活的真实画卷。背负着旧社会铁匠遭人歧视内心阴影的其美,渴望通过争当大院组长和收获爱情寻找幸福,却只能无奈背负抛弃亲儿的苦痛;回归尘世的葡萄,因为对唐卡画技的热爱几次遭受不公,始终心怀善良和“一切都是命”的隐忍;急于摆脱“外地人”身份的敏感自卑的巴松,在时代浪潮下抓住机遇下海经商,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在拉萨站稳脚跟;饱受身世困扰的普珠扎习惯用拳头和冲动反抗周遭事物,经历一败涂地的命运捶打后,延续葡萄的梦想成为唐卡绘画技艺传承人;退休归乡的老知青杨志,难以割舍雪域高原才是自己心安归处的眷恋,再次回到西藏教书育人……小院落中承载的丰满人物群像和浓郁的西藏风情,充分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鲜活的生命力和独到的表现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中华文化基因理念体系的重要意义。坚守传统艺术规范和价值观念,科学研究文艺理论脉络,是守正的第三重深刻含义。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尊重戏剧艺术的科学规律和创作经验,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和创作能力,是戏剧工作者顺应时代要求,推陈出新的坚实基础。

(二)“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创新是动力

创新是所有艺术形态生命之树的长青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的讲话指示,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了明确的道路和方向。

新时代视野下历史文化立场理念的创新是创新探索的内在驱动。身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新时代的戏剧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深刻认识社会、文化及历史的新理论、新联系和新规律。我们要清晰认识到“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西藏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和睦宗教和顺、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新华社,2023-11-10 http://www.scio.gov.cn/zfbps/zfbps_2279/202311/t20231110_778519.html的西藏地区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以“见人皆所见,思人所未思”的洞察力,系统梳理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立场,在艺术思想和观念上实现创新。

基于对新时代人民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美学表达和舞台呈现的创新是创新探索的外在推动。戏剧工作者要以敏锐的觉察能力和共情能力深入生活,捕捉时代新生活中的新故事和新人物,结合不断更新的美学新理念、科技新技术和舞台新形式,融合相通艺术门类的创意构想和美学表达,大胆尝试,精心打磨,创作与时代相契合的新作品。如西藏话剧团2019年第四次复排的《不准出生的人》,将故事时间线延展到2019年,同时增加故事主人公尼玛80岁时返回西藏民族大学,向新时代的青年讲述自己故事的段落,故事脉络更加清晰,增强剧作更多的现实意义。360度全景旋转舞台和投影技术对舞台效果的视觉效果补充,将视觉的元素有机融入舞台艺术形象的塑造过程。以时代全新视角切入舞台语汇的解读和呈现方式,强巴送出的定情信物,由原先版本的铜戒指改为红色的五角星,极为巧妙又合理地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深刻内涵与剧情的推动完美融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融合东方哲学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学理念的智慧,铸就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的辩证统一,要求戏剧工作者在尊重和传承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根基时,通过与时代性和现代性的有机融合,吸引更多的观众群体,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时指出,西藏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贯穿西藏历史发展始终。这一点,是我们不断拓展对西藏文化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时,尤其是在进行西藏题材戏剧创作时,必须准确把握的指导思想。

二、精益求精,以高质量戏剧创作吹响西藏新时代号角

西藏话剧从“高原”迈向“高峰”,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精品力作的目标是戏剧工作者的第一要务。话剧是一个需要凝结主创人员大量智慧和心血,躬身聆听人民心声,潜心创作反复打磨,在尊重创作个性基础上倾力论证分析,并将创新求索的创作态度贯穿始终的系统工程。本文题材选择、创作方法以及美学表达等层面,结合优秀舞台经验和西藏实际,本文从以下四方面创作路径进行探讨。

(一)红色戏剧的主题立意与当代表达

“无垠戈壁绿一丛,历尽沧桑骨殷红”,发端于70多年前西藏和平解放战士们与恶劣大自然斗争的艰难之旅,众多为解放西藏和建设西藏献出生命的英雄儿女见证着雪域高原的崭新篇章,“老西藏精神”铭刻于一代代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基因中,建设西藏、巩固边疆,红色血脉在赓续中化为深入骨髓的民族信仰。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有太多值得书写、感天动地的光辉事迹,西藏地区的戏剧工作者应充分挖掘这些为绘就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人物,提炼加工成优秀的艺术作品。

近年来,契合时代需求,红色题材的戏剧作品创作不断增多,在主题立意和当代表达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突破。

追寻红色历史人文精神与当代观众的心灵契合,从创作方法上寻求创新。在全面系统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站在当代文化的立场追寻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涵,创作者通过建立与所塑造人物精神世界的同频共振,实现对历史题材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全新诠释。

切入微观视角展现宏观主题,聚焦人物命运选择,从叙事结构上寻求创新。创作者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或传记结构,不刻意全景式展示,而是通过扎实丰富的历史真实,细节刻画支撑的命运冲突等元素,以更符合当代观众欣赏习惯和思考模式的通过小视角切入大事件的方法,展现磅礴的重大主题。

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可亲、可敬、可爱的人物激发观众的共情与共鸣,从艺术表达上寻求创新。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人性开掘,营造写意抒情的戏剧情境,让观众更好地感受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同时注重人物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构建诗化现实主义的艺术表达,实现既传达了信仰的力量、又有浓郁的烟火气的叙事魅力。

(二)人民至上,精准扶贫主题的戏剧创作

精准扶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上的伟大创举。精准扶贫主题的戏剧创作,是人民至上创作导向的集中体现,而西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是为戏剧作品的深入开掘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精准扶贫题材的戏剧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展示贫穷、落后、传统和保守等现实问题与共同富裕和时代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还有更为复杂的交通不便、教育培训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边防安全、生态环境脆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实际困难,如何梳理问题冲突中的主次矛盾、正确处理群众在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是戏剧工作者在投入创作时需要仔细推敲的。

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是精准扶贫题材的戏剧作品不落入套路和概念化的首要前提。由于精准扶贫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广泛推行,相关戏剧作品的创作很容易就沿袭着相似的冲突路径和人物矛盾成为面目模糊的“标准答案”。深入生活,扎根人物真实生活空间,切实感受和了解人物的丰满个性和事迹的典型特征,是创作者判断形象塑造和戏剧主题能否成立的基础。不论是选择“第一书记”或农牧民代表作为核心人物,创作者需要清晰地梳理好时代背景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区分传统落后意识和客观现实问题在冲突矛盾中的不同解决方式,既要展现时代发展、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也要深刻挖掘人民群众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不断感受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只有遵从艺术规律,人物形象的塑造才能实现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有机融合,成为拥有鲜明人格的独立个体。

在美学内涵和表现形式上,精准扶贫的戏剧作品还需要遵循通过善良、高尚、至诚的情感表达触动观众心灵,依托真实、丰满、可贵的人性魅力感染观众情绪的审美规律,以精神感召力深化故事主题;同时在表现形式上尽可能简约、质朴,达到形式和内容表达的内在契合。

(三)文学作品创造性转换的戏剧改编

将文学作品创造性地改编为戏剧作品,有利于剧本文学性品质的提升,同时文学作品自身的深刻底蕴也为舞台性所需的独具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了丰厚的情境基础。近年来,无论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当代经典和现实题材,还是风靡于年轻读者群体的网络“爆款”,都不乏表现亮眼的成功案例。

自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西藏当代文学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西藏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翻身农奴生活境遇的巨大转变,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魔幻现实主义,再到新世纪关注普通人命运的现实题材,展现了西藏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描绘了西藏地区各族人民的真挚情感,以及在与各民族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不断走向繁荣的现实生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自觉意识下,涉藏题材作家融合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精神纽带,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和叙事策略。“西藏文学总有一种族群经验,侧重写族群隐秘的精神史、心灵史。读西藏作家的作品有一种直击心灵、灵魂拷问的感觉。虽然写的都是日常,但总是让你感受到生命的一种质量,引发我们思考生命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问题。这是西藏文学最独特也是最有魅力的地方。”①张妮.《成熟、平和、多样化……藏族作家笔下的神秘与现实》,环球网2021-08-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199900173349537&wfr=spider&for=pc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77部文艺原创精品作品”等奖项的《祭语风中》、获鲁迅文学奖的《西藏最后的驼队》和《放生羊》、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项的《幸存的人》《绿松石》《西藏古风》《昨天的部落》等,以及国内外读者广泛关注的扎西达娃的《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等作品,均展现出西藏文学独特的个性化叙事和审美文化价值,是西藏戏剧创作可以依托的璀璨宝库。

依照戏剧原理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转换,“取舍”之道是最关键的。戏剧改编是一场耗费心智的艰苦历程,需要改编者与原作者在心灵层面的完美契合和共识。文学作品铺陈于字里行间的虚拟世界,通过阅读在每个读者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憧憬与想象,改编者只有清晰把握到文学作品精神内核的核心要义,才有可能保证舞台呈现空间不会缺失文学作品原本的精髓和味道,让观众产生观看的不适和落差。故事情节的解构和重构则需要遵从改编者所要表达的创作诉求,在梳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后,如何找到戏剧叙事的端点是成功的关键。此外,“取舍”时改编者还需要考虑如何触发场面的戏剧性和结构性张力,戏剧冲突是戏剧呈现中极具力量的舞台行动,文学作品中沉积在人物内心或文字中流淌的情绪,需要在改编过程中找到裂变迸发的时机或意象表达形式。

将文学作品天马行空的畅想或千回百转的细腻入微,通过舞台物理空间内的掌控立体呈现,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转换时的精髓的重点将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意象,物化地浓缩为人物和观众共同沉浸的空间,是戏剧舞台的优势,舞台设计对空间构架元素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营造出帮助观众解读情节或人物内心的情境氛围。其次,舞台行动的创新表达,戏剧创作者在改编过程中需要创造出符合文学作品精神内核的舞台行动,作为解读人物内心的关键钥匙,这也是戏剧改编作品最终是否能够真正在舞台上“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下”的点睛之笔。

(四)文化认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挖掘西藏民族文化中传统美学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以创新的戏剧舞台作品讲述新时代的西藏故事,构建民族共同体叙事主题的舞台尝试,也是西藏话剧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探索路径之一。

传统藏戏是西藏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形态,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沉淀至今,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其融合曲艺、舞蹈、演唱及故事讲述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身的戏剧智慧和表演观念,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神秘主义元素,充满意象之美的表演环境和即兴表演传统形式等,都可以作为西藏话剧汲取养分的文化资源宝库。

新时代藏族题材的电影创作者们,挖掘原生态美学共识和民族文化,寻找并建构西藏自身的精神地理视觉空间,结合超越性的人类共通情感体验作为个体嵌入时代的通道,形成了民族共同体新的叙事策略。这种融合了中国地缘文化精神和民族美学意蕴的创新表达,符合中华文化多元构成的现实存在,体现出构筑文化认同叙事的积极尝试,亦可以作为西藏话剧探索的可能。

三、为艺术创作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高原”迈向“高峰”,在专注提高戏剧作品质量的精品打磨之外,还需要遵循艺术规律,为艺术创作提供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

(一)注重全方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文艺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

西藏话剧团成立至今,与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合作,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年龄结构覆盖老、中、青不同阶段,具备一流舞台创作团队的竞争实力。但目前在主创团队选择上较为依赖特邀和外部合作,本团创作活力调动不足,创作实力难以获得充分提升。增加创作题材储备,丰富创作题材类型,在创作排演过程中建立特邀及领军人才和本团人才梯队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创作孵化体系和良性竞争的机制,均可以有效带动人才建设的开展。

(二)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培育观众群体,增强戏剧市场活力

近年来,“线上戏剧”在《“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的扶持下,逐渐成为各剧场和演出机构积极探索的新方向,话剧这种小众艺术形态通过跨媒介传播突破了剧场的空间局限,拥有了获得更广泛观众群体的可能。尤其对于西藏地区话剧演出市场而言,“线上戏剧”的快速发展,有效突破了地域偏远对演出场次的限制。同时,社交媒体时代背景下,通过构建以观众为核心的整合推广模式和以品牌形象为核心的观众社群打造,可以有效帮助地区话剧团体在观众群体增长和商业价值增值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应。目前,中国国家话剧院还正式推出了线上剧场品牌“CNT现场”,为戏剧市场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

线下演出,目前西藏话剧团主要是在拉萨和日喀则等地进行区内的巡回演出,以及不定期为边防驻军和高原农牧民下乡演出,演出场次不多,演出剧目丰富性不足,都局限了当地戏剧市场的发展。建立小剧场巡演体系,依托本团创作力量,在不同地区签约合作场地,周期性轮换剧目短期驻演;深度展开旅游资源协同合作,寻求演出新空间的开辟,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探索戏剧表现形式的创新形态,都是值得积极推动的尝试。

(三)重视文艺评论,倾力打造戏剧创作的灯塔航标

优秀的文艺评论,可以为创作提供辨善恶、鉴美丑、促繁荣的精神支撑,为戏剧精品的涌现提供助力和信心,为创作者开阔视野并提供导向指引,是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征途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西藏话剧团可建立签约专家库,以项目结对子的模式让专家团队深入创作的全流程,有针对性地深度参与到戏剧创作的不同环节,为作品的精雕细琢保驾护航。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文化部援藏干部服务机制,让专家队伍深入西藏当地艺术评论力量的建设培育工作,打造自身的艺术评论专业能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西藏话剧艺术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实现,必须秉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责任感,内部力量驱动和外部力量推动多措并举,才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圆梦“登顶”的壮举。

猜你喜欢

高原西藏戏剧
都是西藏的“错”
有趣的戏剧课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神奇瑰丽的西藏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