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桃花源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研究
2023-03-22苏永昌何茜冯君阳王雪冰
苏永昌 何茜 冯君阳 王雪冰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
目前我国足球运动总体实力不强,足球后备人才相对薄弱,制约了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困境,国家鼓励开展校园足球,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掌握足球技术,提高足球运动水平,为足球人才的有效选拔打好基础。然而,缺少师资力量,足球运动场地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在当今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这些都制约了校园足球的良性发展。
随着我国对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视和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足球运动在我国全民体育运动中掀起热潮,并且在校园体育中,足球是适合大规模开展,能够帮助提高学生体质、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项运动[1]。近年来,为了探索足球改革新路径,推动全区足球运动蓬勃发展,2021年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出台实施了《广西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广西足球场地建设规划》等系列文件[2]。
研究表明,无论是足球课程教学,还是足球课余体育训练以及校园各级足球联赛,都离不开足球场地、器材、设施等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的保障[3]。对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在竞赛制度、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4]。另外,研究表明,日本的校园足球培养体系、管理模式都已经足够完善,足球教练员人才资源丰富,为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5]。
现今国内校园足球的开展多数仍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6]。研究发现,城市校园足球专业教师不多,师资短缺比较严重,另建一处占地面积较大的足球场地难度较大,这使得校园足球发展不充分[7]。该文对南宁市桃花源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该校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该研究对于南宁市其他地区小学开展校园足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和提高学生足球训练水平,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文的研究目的,通过中国知网、百度等网站查阅有关校园足球研究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核心期刊,为该文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持。与此同时,为了解全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情况,查阅了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官方网站,并通过官方网站查询相关政策文件。
1.2 问卷调查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桃花源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设计了《南宁市桃花源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调查》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主要发放给学生及家长填写。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有限,问卷需要家长在旁边协助学生完成。问卷最终填写人数为116名学生和109位家长。
1.3 实地考察法
对南宁市桃花源小学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了解该校校园足球开展情况,特别是场地设施、训练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1.4 访谈法
访谈对象为小学足球校队教练、兴趣班教练以及学校管理人员。访谈分为面对面访谈和线上访谈两种形式,主要对桃花源小学校园足球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了解。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南宁市桃花源小学情况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的桃花源小学,曾于2017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并在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中,连续两年分别获得男子乙组(U12)冠军与女子乙组(U12)冠军,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的支持。其次,有关南宁市小学校园足球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以某一所小学作为个案进行调查的更不多见。为此,该文以南宁市桃花源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校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对今后南宁市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以促进南宁市小学校园足球良好发展。
2.2 学校对校园足球的重视情况
经过咨询采访,桃花源小学的足球教练表示,学校比较重视校园足球的开展,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校园足球中来,学校每周为每个班级安排一节足球课,并在每学年为每个年级举办一次班级足球比赛。另外,通过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足球宣传,展示近年来校队在校园足球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表彰鼓励他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足球。与此同时,学校将上级主管部门每年拨出的专项经费全部用于支持校园足球的开展,主要购买足球训练器材和运动装备,以及用于足球场地整修。
2.3 桃花源小学校足球队情况
桃花源小学一共有4支足球队,U10男队和女队,U12男队和女队,每支队伍有16人,队员多由足球兴趣班选拔出来,对于学校足球课上表现优秀的学生,教练也会带领他们到球队参加选拔。球队基本每天都要进行训练,除非遇到恶劣的天气。训练在下午放学后开始,每次训练时间为2h;在假期中,球队只在赛前一个月进行训练,每天早晨和下午都有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2h。球队每年都会参加市区或城区举办的足球比赛,近2年来,平均每年参加2次足球比赛,主要参加的比赛有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小学足球联赛、南宁市中小学足球联赛和广西“千里杯”校园足球联赛。
2.4 桃花源小学足球兴趣班的情况
桃花源小学足球兴趣班按年龄段(U7、U8、U9、U10)分班,每班10人。在每学期结束之前,兴趣班会对球员进行评估,成绩优异的球员将被选拔到学校足球队。
主管桃花源小学足球兴趣班的教练是体育院系足球专业出身,没有足球教练员等级,从事了一年的足球教练员工作,近3年参加过2~3次足球培训和进修。其带队训练的出发点是提高队员的足球技术水平,为桃花源小学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以促进学校校园足球的开展。
2.5 桃花源小学足球训练教学情况
据调查,桃花源小学没有足球专业体育教师,该校体育教师大多为田径专业出身,足球技术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足球理论知识,对足球训练缺乏了解,教学方法陈旧。该校体育教师在足球课上采取的教学方法仍是先讲解后示范,再让学生模仿练习,长时间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下降,足球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该文对该校学生对教练员在训练中运用教学方法的丰富性认识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教练员在训练中运用教学方法的丰富程度
从表1可看出,认为教练员在训练中运用的训练方法不太丰富及非常不丰富的学生占42%;选择丰富程度一般的学生是最多的,占调查总人数的37%,说明该足球教师在训练中应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注重细节,将专业足球领域的训练方式减量简化后再融入校园足球训练中,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8-9]。
2.6 桃花源小学校园足球场地的情况
桃花源小学全校仅有一块足球场地,长为75米,宽为56米,用人造草皮铺设,为标准七人制足球场。关于学校足球场地的问题,校足球队教练表示,目前桃花源小学的足球场不能满足校足球队和足球兴趣班训练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以当前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来看,想要扩大或新建一个占地面积更大的足球场并非易事。
2.7 桃花源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桃花源小学有两位教练员主要负责校足球队训练,年龄均在30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这说明其身体素质和文化程度都较好,不足之处在于两位教练都没有足球运动员等级,并且都不是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带队训练的出发点是为学校取得荣誉,推动学校校园足球的开展。对于桃花源小学开展校园足球,他们表示非常支持,也非常关注校园足球的开展。
主管桃花源小学校足球队男队的教练并非足球专业出身,但他曾是高校足球队的一名队员,足球教练员级别为D级,具有3年的足球教练员工作经历,他在足球训练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为主,近3年来,参加的足球培训和进修次数超过3次。
主管桃花源小学校足球队女队的是一位由体工队出身的女教练,但其不是足球专业出身,没有足球教练员等级,从事足球教练员工作已有1年。近3年来参加过2~3次的足球培训和进修。
2.8 桃花源小学参与足球项目的学生情况
2.8.1 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情况
由表2和表3表明,桃花源小学学生大多是在学校足球课及足球兴趣班中参加足球训练,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47%和37%。这说明学校在每班开设的足球课,使学生每周可参加1~2次的足球训练,为学校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表2 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方式
表3 学生每周参加足球训练的次数
2.8.2 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对学习的影响
表4显示,有40%的学生表示参加足球训练不影响学习,有33%的学生认为参加足球训练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可见,桃花源小学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足球训练并不会影响自身的学业,甚至还有对学习促进的效果,说明桃花源小学对足球训练时间及训练量的把控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能够使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之间找到平衡点。
表4 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对学习的影响
2.8.3 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原因
表5显示,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0%的学生是为了锻炼身体、磨炼意志而参加足球训练的;有29%的学生因个人爱好参加足球训练;有17%的学生是为了交更多的朋友参加足球训练,这说明大多学生认同足球训练能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意志和具备扩展自己的社交范围的方式,从而选择参加足球训练。
表5 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原因
2.9 学生家长对足球的认识及支持程度
2.9.1 学生家长对足球的认识
如表6所示,学生家长对足球的喜欢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在被调查的家长中,有94人喜欢足球,占调查总人数的86%,可见桃花源小学大部分学生家长都喜欢足球这项运动,保障了家长对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支持率。
表6 学生家长对足球的喜欢程度
由表7可知,参与调查的家长中,有98位家长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支持率高达90%,这证明桃花源小学学生家长对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支持度很高,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积极性。
表7 学生家长对小孩参与校园足球的支持程度
2.9.2 学生家长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原因
表8显示,家长支持孩子参加校园足球的原因主要是锻炼身体、培养特长及兴趣爱好,其次是交友和升学,这说明家长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原因存在多元性。但同时也说明学生参与校园足球具有多重功能,以此为出发点,对于加强校园足球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表8 学生家长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原因
2.9.3 学生家长不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原因
由表9可知,近半数接受调查的学生家长不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原因是担心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此外,由于足球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运动,孩子极易受伤,这是家长不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第二大原因,占调查总人数的22%。有17%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因为足球运动未来发展空间小;有15%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喜欢足球。因此,该校可通过以下途径推广校园足球: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运动时间,预防和减少学生运动损伤,以及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2]。
表9 学生家长不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原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缺少足球专业教师
桃花源小学现有的体育教师大多是田径专业出身,他们的足球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相关的足球理论知识,对足球训练教学缺乏了解。该校缺少专业的足球教练员。
3.1.2 足球训练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桃花源小学体育教师仍然采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法。在教授足球技术动作时,教师通常是先演示动作,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而实现教授足球技术动作的目的。由于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耐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在足球训练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3.1.3 足球训练场地不足
当前城市建设发展中,城市土地除了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外,还被用来建设发展,其目的是提高城市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伴随着城市的建设,可用于开展校园足球的土地资源不足,足球运动场地缺乏标准化,这已成为制约南宁市桃花源小学校园足球良性开展的因素之一。
3.2 建议
3.2.1 充实桃花源小学校园足球的师资力量
建议桃花源小学通过招收足球专业毕业生,扩大足球专业体育教师队伍,进而提高校园足球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2.2 鼓励体育教师提升足球训练教学水平,完善足球教学体系
学校应重视足球教学,有效地实施足球教学计划,鼓励教师投身于足球训练教学创新实践,提升自身足球授课水平,逐步完善学校足球教学体系。
3.2.3 解决小学校园足球场地不足且不规范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推动校园足球的开展,城市发展建设规划需要为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留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