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师PCK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3-03-22肖丽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山西省体育教师

肖丽娟

(山西省晋中信息学院体育部 山西晋中 030800)

当前我国多职能部门为致力推进各级学校体育教学成效,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分别提出了校园阳光体育、体育新教程教材改革和体育素养教育理念等多种形式的学校体育教学研究与推广策略。但根据教育部近年来发布的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当前高校学生除身体形态指标获得较好发展外,其身体素养正面临着BMI、速度、耐力和心肺机能的快速下降及不健康生活作息、心理健康问题,这不仅为高校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埋下了隐患,更对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及《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等文件,均提出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特别强调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层级培养教学骨干、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优化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而学科教学知识是当今教育界公认的教师能力和素养发展中最为有效的部分。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eal Content Knowledge,PCK),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PCK被认为是教师知识的核心,在教师的职业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PCK是指体育教师将自己掌握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创新应用,形成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和学习成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PCK理论明确了教师不仅要了解自身所传授的知识,更要掌握教学实施方法,要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3]。体育作为高校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探索高校体育教师的PCK发展策略,不仅决定着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知识丰富程度和运动技能教授水平,更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该文通过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山西省30所高校体育教师PCK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高校体育教师PCK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三大中文专业论文网站和三大搜索引擎上,以体育教师PCK、PCK理论、我国体育教师学科知识现状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1.2 专家访谈法

以山西省30所高校60名不同运动项目体育教师的PCK知识结构、学科知识内化能力、体育学科知识与能力素养教学整合能力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拓展能力、教具教法及体育游戏创新能力和动态化人才培养策略为PCK主要构成要素内容进行访谈,调查高校教师当前的PCK现状并收集其在施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问卷调查法

对上述来自30所高校,由60名教师任教的300名公共体育选修学生,就其教师在执教过程中的体育学科内容知识、教学经验、教学情境、体育游戏、教具教法设置能力和人才培养策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关于一线体育教师PCK各个维度的差异情况。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体育教师在理论认知、教学设置和实践环节缺乏PCK理念与应用意识

体育教学是一项重运动技能、教师经验与活动组织的学科,所以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认知、体育人文整合水平和教学设置、教学实践组织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教师学科知识能力构成要素,此次问卷根据PCK理论设置了体育理论,人文精神关照,特色教学方案关照,精神对话活动创设,教学及育人策略过程化、体系化等学科知识维度的关照度,作为考量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PCK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主要考核指标,每个指标的关照度满分均为100%,山西省体育教师PCK五大维度关照度现状见表1。

根据表1的相关数据,不难发现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人文精神关照能力,特色教学方案制定能力,师生精神对话关照度,教师的教学及育人策略过程化、体系化能力均提出了要求,不再局限于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和自身的体育人文知识素养,对体育教学策略和实施能力提出了创新要求。

表1 山西省体育教师PCK五大维度知识与能力结构关照度调查表

虽然参与问卷调查的体育教师对现有的体育课程整体规划与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运动项目、体育素养教育目标和育人结果等关系体育教学整体发展和学生素养成长目标的教学理论能够进行整体关照与阶段化细化设计,但注重教学实施过程性教学方法,能够进行个性化设计的教师占比过低,高校体育教师在整体上缺乏PCK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构建意识,对教学对象的关注不深,不能恰当地设计教学情境,对教材进行变通性使用,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地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有目的、有变通、有过程、有结果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在课程设置环节,较少注重体育知识与体育运动技能教授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动变通教学手段和授课方式,突出不同教学场景的知识呈现成效,创设学习主题与情境的能力薄弱。学生运动能力与体育知识学习成效差异关注度低,难以找到最佳运动技术呈现方式和体育运动理论与体育运动技能之间的融合方式。在教育实践环节,缺乏相关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境化设置意识与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难以形成一个动态的、重实践探索的过程性教学实施方案,难以让学生实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发展与创新,阻碍了学生个体社会适应力能力的发展等素养的形成[4]。

2.2 尚未关注并实施教师学科知识与教育的动态化、成长化、整体化结合策略

舒尔曼的PCK理论针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构建,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教师知识的独特性与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他将PCK发展为PCKg,即由静态的Knowledge转变为动态的Knowing,深刻认识到教师对学科及教学知识,关于教育目标、目的、价值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和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这4种知识的综合理解、整合与建构过程对教师成长和教育策略实施的重要价值。学科教学知识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生成与创新的动态课程样式,更是一个主动将学科与教育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体育教师的学科教育知识的建构,不仅需要自身在学科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成长,更需要从教育的视角与立场审视体育学科知识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价值,关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对体育与教育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寻求最佳结合点[5]。

但根据专家访谈结果,当前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未充分关注自身学科知识的主动成长,也未将学科知识融合教学能力、人才培养能力进行动态化拓展。上述问题已影响到学生群体的满意度和体育教学参与的兴趣。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山西省各区域高校体育教师PCK在教学目标知识、学生知识、教学内容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法知识、教学评价知识6个维度的评价得分统计结果见表2。

根据表2的访谈评价结果不难看出,太原、临汾、晋中三大城市主要区域高校体育教师的PCK在施教过程中施教能力呈现显著的校际与区域差异,这对区域高校体育教学成效和教学工作的长期开展是不利的。

表2 山西省高校教师PCK6维度能力学生满意度统计结果

3 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PCK发展策略方法探析

3.1 基于学科教学特色,构建体育教师PCK考核机制,优化认知,提升成长力

根据上节的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当前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的PCK能力构成在知识优化和教学实施转化过程中仍存在短板,其施教能力和育人能力仍亟须提升。之所以出现上述两大问题,主要在于当前高校在教师人才成长策略和教师素养发展方案中,未充分重视体育教师的PCK结构分析和培养机制的构建,导致体育教师普遍缺乏基于本学科教学要求和能力发展要求的PCK学科知识能力、构成认识、构成要素成长意识,在体育教学内容、教学经验、教学情境或体育游戏创设、教具教法设置和人才培养策略5个维度过于注重学历、学科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提升,忽视了与教学结果密切相关的其他维度知识结构的主动学习。

因此,探索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PCK发展策略方法,应立足学科和育人要求,进行学习制度和考核机制的构建。首先,应从制度上进行PCK考核机制的构建。制度构建可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教育六大维度上的学科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素养,从而保证体育教师队伍知识和素养,能力和责任的全面化、系统化、均衡化成长,夯实并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基础和体育课程施教结果,从而真正关心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与内在品质、心智的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等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注重教师PCK理论认知、教学设置和实践环节的监督策略探索[6]。PCK不是一个静态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动态的,基于教学实践不断获得新认知、新能力的复杂形成过程。因此,关注体育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动态化成长过程,注重教学策略实施的有效性监督,强调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性、个体性,是提升体育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落实PCK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施教转化能力,发挥教学主动性、创造性和承担高效课堂责任的重要途径。可激励体育教师利用现有的线上线下、校内外教学资源,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机会,丰富教学实践呈现形式,将高校体育教学由静态的知识与程式化的运动技能训练向动态的、融合化的课堂转变,以丰富学生体育运动体验,并能在教学实践参与过程中巩固所学体育运动知识、人文知识,从而不断提升个体的体育素养。

3.2 在培养策略上,构建区域学科知识与教育动态化、成长化、整体化发展策略

根据文献检索到的高校体育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高校体育具有基础介质作用,是实现融合教学和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上述定位使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典型的综合化、成长化和创新化的时代特征和教育要求。因此,探索高校体育教师的PCK成长策略,仅靠体育教师们自身所具有的过硬的专业运动技能和丰富的体育、教育教学知识是远跟不上时代要求的。体育教师必须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加速自身成长能力构建,才能快速顺应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最终达到胜任教书育人任务的多重能力要求。因此,在教师PCK培养策略上,必须注重效率和效益,形成竞争力。根据问卷调查,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PCK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所呈现出的区域差异和地区差异结果,笔者认为可充分利用区域差异,构建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区域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成长差异化发展策略。

第一,通过政策与资源优势倾斜,形成区域教师竞争力。在太原与临汾2个区域,借助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进行区域学科知识联合培养策略研究。充分整合区域内的骨干体育教师,形成研究型、实践型两大类型的体育教师PCK培养路线,发挥研究型和实践型体育教师专长,从而打造区域型体育教师PCK资源优势[7]。

第二,在教学上构建区域学科知识与教育动态化、成长化、整体化发展策略。通过第一层面形成的资源优势,在第二层面进行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的动态化、成长化探索,从而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间的融合推进能力,为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的成长打下基础,为山西省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体育教学实践变革提供智力保障,保证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4 结语

基于相关文献检索,我国高校正在深化开展的多学科融合教育与素质教育比较结果认为,体育教学无论从教育成效,还是从学科发展、师资能力成长等方面,与其他主学科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而根据其他学科的PCK发展成效可知,只有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施教策略和人才培养能力,才能真正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朝向纵深发展。该文基于舒尔曼PCK理论,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和教学要点,探讨了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在理论认知、教学设置和实践环节中所缺失的PCK理念下的主要能力,并基于山西省多区域的体育教师PCK现状,从学科知识成长视角提出了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的PCK发展策略,拓展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的成长渠道,强化教学成长途径,以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素养及清晰的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为山西省高校体育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山西省体育教师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品读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