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程学习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以数据库理论及应用课程为例
2023-03-22王海凤石宝
王海凤,石宝
(内蒙古工业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80)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1],到2025年,将专业学位硕士(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如何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专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2-3],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4],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一般只有一年,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是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专业学位培养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5-7]。数据库理论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专业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8],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该课程为例,分析目前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整体方案,包括调整课程教学目标,梳理和优化教学内容,建设和完善课程教学案例库,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
1 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缺少针对性,简单套用学术学位教学模式
过去,我校计算机学科点的数据库理论及应用课程,因为学生总体人数不多,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安排在一起上课。后来,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虽然分班授课,但还是没有考虑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不同的培养目标,仍然套用学术学位的课程教学模式。偏重对学生数据库理论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缺少针对性。
1.2 教学内容陈旧且偏重理论,实际演练内容少
数据库技术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目前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新技术新方法的篇幅较少,不能紧跟数据库发展趋势,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另外,现有教学内容偏重数据库理论教学,没有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特的教育模式,缺少实践与实验内容,学生实际操作演练不多,与专业学位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不一致。
1.3 缺少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学生知识应用转化能力差
目前在教学环节中缺少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和讲解,学生对数据库相关的抽象概念和原理没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学生数据库实践应用能力没有明显提高,知识转化应用能力较差。
1.4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课程基本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课程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这些都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感不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发挥出学生的潜力,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2 依托数据库理论及应用课程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整体方案
2.1 调整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2.1.1 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数据库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是现代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技术。数据库理论及应用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和关键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据库理论知识和关键技术,解决数据处理和信息系统方面实际的应用问题。为了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调整和修改后的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掌握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数据库设计方法学,能够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分析和设计合理的数据库模式。(2)熟练掌握1-2 种主流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库设计和开发工具,具备研制和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3)掌握高级事务处理技术和原理,包括事务调度、各种并发控制协议和方法、数据库恢复技术和策略等,具备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性能调优能力。(4)紧跟数据库技术和应用开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能结合实际应用提出新问题、新思路和新方法。
2.1.2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重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前沿性[9],凸显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新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也做了适当调整和优化,主要包括三大知识模块,具体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见表1。
表1 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
知识模块一,学习关系数据理论和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依赖理论、关系范式理论、模式分解理论、数据建模、数据库设计、数据操纵语言SQL、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和实验演练等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据库理论,该模块会结合大量实例进行讲解和案例分析。案例贯穿数据库理论分析、建模、设计到实际系统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让学生深入体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知识模块二,学习事务处理高级技术。本科阶段的数据库课程已经学习了事务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因此该模块主要深入学习事务高级主题技术。主要包括事务调度中冲突可串行化、视图可串行化、基于封锁的并发控制、基于时间戳和基于有效性确认的并发控制方法、数据库恢复中故障种类、恢复实现技术、恢复策略和数据库安全等内容。该模块虽然涉及大量抽象理论和算法,但是实践性也很强,因此要求学生至少熟练掌握一种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将该模块知识在实际系统上进行实践和验证,培养学生管理、维护和优化大型数据库系统的能力。知识模块三,学习数据库新技术。在当前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库技术也面临空前挑战,新技术和新系统层出不穷。该模块内容主要有XML 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NoSQL数据库、NewSQL 数据库等,培养学生关注领域前沿知识的习惯。
综上,针对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块一和模块二都增加了大量实例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练项目,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数据库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模块三数据库新技术内容更新较多,讲解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的最新发展和前沿技术,为学生从事大数据管理和信息系统研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构建教学案例库,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数据库理论及应用课程涉及大量抽象的概念、原理、数据模型和方法,这些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大。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抽象的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有必要建立内容丰富的课程教学案例库。将复杂抽象的理论融入形象直观的教学案例中,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显著提升课程教学效果[10-12]。
2.2.1 教学案例收集和整理原则
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所采用的教学案例,因此教学案例的筛选至关重要[13-14]。课程教学案例的选取,要注意系统性、合理性、关联性、工程性、前沿性。教学案例尽可能涵盖课程各知识模块的教学内容,可以将课程各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重难点知识,可以设置有针对性的特殊教学案例,比如事务调度、性能调优的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如何将看似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服务于数据库管理,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案例库中绝大多数教学案例工程性很强,从真实的应用场景中选取,让学生深切体会如何应用复杂抽象的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推动下,数据库技术发展很快,教学案例的选取一定要联系当前数据库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跟踪最新技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的能力。
2.2.2 教学案例库分类
依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收集与整理原则,构建三类教学案例库: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类案例、数据库系统管理类案例与数据库新技术新应用类案例。
(1)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类案例。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类案例涵盖数据建模、数据库设计、数据规范化处理、数据库访问和数据库SQL语句等知识点。此类案例可以选自与研究生学习和生活贴近的应用场景,比如研究生科研业绩管理系统、研究生复试管理系统、研究生课程管理系统、学科点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等。
(2)数据库系统管理类案例。
数据库系统管理类案例涵盖数据库查询处理和优化、数据库事务处理、事务调度、事务并发控制与数据库恢复技术等知识点。此类案例可以选自大型数据库系统的性能调优、参数设置等实际的应用和管理工作。比如在Oracle 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控制文件、管理重做日志、管理归档日志、配置各种系统参数、制定恢复策略、制定备份策略、备份和恢复配置等。
(3)数据库新技术新应用类案例。
数据库新技术新应用类案例涵盖云计算、大数据、NoSQL 数据库、NewSQL 数据库等知识点。此类教学案例可以从学科点的大数据科研项目、主流电子商务平台或大数据平台等进行选取,对学生进行介绍和展示。
2.2.3 教学案例的结构
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引入教学案例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教学案例由案例目标、案例背景、问题描述、关键问题和技术、关联的理论知识点、解决方案、案例实现等部分构成。案例的收集和编写工作量非常大,需要教学团队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精心的设计,才能逐步建成符合教学要求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库。
2.3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性和参与性
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新的课程考核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性、参与性、过程性和互动性。课程最终考核成绩由以下四部分构成:案例分析问答成绩占20%;小组讨论报告成绩占20%;实验演练成绩占20%;期末试卷成绩占40%。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相关教学案例时,面向问题阐述数据库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且巧妙设问,以问题导引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和讨论中,将学生的表现记录在册,作为案例分析问答成绩。因课程学时有限,有些模块的知识点也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报告式学习,从报告内容的难度、PPT 制作、逻辑性和条理性、成员分工与合作、讲解与问答等方面进行评分,作为小组讨论报告成绩。为了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课程知识模块一和模块二安排了实验演练项目,但因为课程学时有限,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同时将实验分析与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效果等内容以实验报告形式提交,作为实验演练成绩。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核心理论可以采取期末试卷形式进行考核。
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贯穿基础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与讨论、小组合作汇报、实验设计与演练等环节,最终建立课程知识体系全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程学习,不仅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同时提升了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 结语
课程学习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托数据库理论及应用课程,从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案例、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角度,阐述了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整体方案。本研究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