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中工程测量课程为例

2023-03-22李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3期
关键词:实训考核建筑工程

李娜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0300)

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1],这使得专业群建设得到有力推进。专业群建设是实现就业导向与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专业建设复杂性所需要的新指导方法。专业群建设能够提高学校专业的办学质量,并能促进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

2016年6月,中国正式签订了《华盛顿协议》,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序幕。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3],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强调持续改进。该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才,是推进我国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我国工程技术领域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4]。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并结合专业群建设的总体思路,本次对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测量进行改革,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5]。工程测量课程在教育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6-8],例如在教师方面,教师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未形成“1+N”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教材方面,课程教材内容较多,无法合理进行课时分配;在教法方面,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实验实习,并未遵循以工程认证为导向的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未满足“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要求。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及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概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云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骨干专业,也是云南省特色骨干校建设专业,专业依托云南省多家建筑企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多年的教学累计,已逐步形成专业特色,在各类行业比赛中也有喜人成绩。在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以学校现有专业为基础,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秉承着“领域相容、岗位相关、技术共用、平台共享”的基本原则,带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工程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4 个专业发展,使专业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并且能够形成一定的合力。

在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应聚焦区域建筑行业产业链关键节点,明确对应的岗位群集,明晰专业群与岗位群的映射关系。而云南省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总产值迈上6 000亿元新台阶,完成增加值2 664 亿元,占全省GDP 的11.5%,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3.6%,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贡献税收约240 亿元,从业人员达200 万左右,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数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20年,云南省建筑业总产值稳步上升,建筑企业单位和建筑企业从事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从产业结构看,建筑工程产值占比最大,占总产值的90%以上。云南省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幅度和产业结构构成如图1与图2所示。

图1 2015年-2020年云南省建筑业总产值

图2 2021年上半年云南省建筑业各工程产值结构

根据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建筑业的产业结构构成,结合学校现有的专业开设情况,确定了专业群建设的基本方案,并明确了专业群与岗位群之间的映射关系[9],具体专业群与岗位群映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与岗位群映射关系

2 课程改革设计

2.1 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划分授课单元

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工程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在工程建设中基本的测、绘、算的技能,在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的毕业生来说,掌握测量技能是从事现代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10-11]。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中工程测量总学时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中工程测量课程学时统计表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与岗位群映射关系,分析不同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划分授课单元,不同专业根据专业需求选择不同模块进行教学,能够整合教学资源,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12],具体单元模块划分如表2所示。

表2 工程测量课程学习情境

2.2 打造“1+N”课程教学团队

在课程建设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对于课程改革来说,教师团队的打造也是关键一环。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每门课都只由一位授课教师主讲,这样不能更好地利用教师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教师所长。所以打造“1+N”课程教学团队能更好地整合教师资源,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

学校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团队现共8 人,由学校专兼职教师共同构成,具体职称和学历构成如表3所示。

表3 工程测量课程专业现有师资队伍基本数据

根据教学团队教师的专业所长和教学特点,将8位教师两人为一组,针对不同模块进行教学。其中A、B 两位教师,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故安排其讲授测量学基础。C、D 两位教师,职称均是中职,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工程测量有一定的见解,故安排其讲授工程测量基础。E、F 两位教师,职称均副高以上,拥有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工程施工测量尤其擅长,故安排其讲授施工测量技术(综合实训);G、H 两位教师,中级职称,其中一位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毕业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测绘工作,对于水利工程测量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一定的认识,故安排其讲授水利工程测量(综合实训)。具体教师模块分配见表4。

表4 工程测量课程学习模块教师分配

2.3 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2.3.1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课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可以引入中国大学MOOC 平台、超星学习通和腾讯课堂等平台,将课件、授课视频、测量仪器模拟器、测量规范、专业图片、习题集等以课程资料、题库等方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2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从实际案例入手,还原工程一线工程工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2.3.3 虚拟+现实的教学模式

测量实践课经常受限于室外天气变化的影响,遇到雨、雪等极端天气时需调整教学内容,打乱了教学节奏。而虚拟仿真平台的引入能够使学生有多感知、沉浸式、交互性、构想性等体验,可满足学生数字测图、水准测量、全站仪等仪器的实训项目的要求,满足不同工况下工程建设的需求,有效地解决了高端仪器不足和极端天气变化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矛盾,实现教学的智能化、信息化,也能为后期实训打下一定基础。

2.4 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工程测量课程评价体系由素质考核、理论考核和项目考核三部分构成[13-14]。由于工程测量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在考核分数分配上,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60%,主要包含了四个基础实训项目和一个综合实训项目。其中四个基础实训项目共占40 分,综合实训项目占20 分。考核主要检验学生对测绘项目方案设计的正确性、测绘工具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以及任务的完成度等,根据多方评价综合评分体系确定。素质考核占总成绩的20%,主要参考学生的课程出勤率,并考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是否具有工匠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由教师在学期末综合给出。理论考核在学期末组织,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核工程测量课程理论部分相关知识,采用线上考试的方式进行。工程测量具体考核分值分配见表5。

表5 工程测量考核分值分配

工程测量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完成了工程认证导向下的“1+X”证书元素的课程设计,以及技能大赛导向下的工作任务驱动设计。对于“1+X”证书的考核成绩,可以直接认定为期末的过程考核成绩。并且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也可根据获奖等级进行过程考核成绩的认定。具体认定办法见表6。

表6 获奖等级与过程考核分数认证表

以上过程考核成绩的认定,可以增加学生对考证和参加技能大赛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3 结语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改变,是提高学生吸收知识能力的必行之路。在专业群建设的背景下,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群中的互通课程,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目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进行了课程改革。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从专业群典型工作任务入手,重构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打造“1+N”的教师团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构建最优的学生培养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实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实训考核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