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生态实践”的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类课程创新改革研究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2023-03-22汤辉郭意
汤辉,郭意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000)
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发展的“千年大计”,公共卫生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政策的工作重心不断向社区基层倾斜下沉,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持续转型升级,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使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1]。立足当下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需求与背景,风景园林作为构建人居环境的重要学科[2],作为关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提供城乡空间公共安全体系、提升人类福祉与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支撑,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创新育人模式,培养顺应社会需求的时代新人,成为学科教学体系改革的迫切任务。为了响应新形势下国家对公共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结合华南农业大学(下称我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实际情况,对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类课程创新教育改革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有效解决我校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类课程面临的问题,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1 “社会—生态实践”背景下风景园林学科教学出现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学科门类的界限正逐步被突破,以往学科间泾渭分明的无形壁垒逐渐转为开放交叉。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社会学、规划学、管理学等协同发展。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布尔迪厄、福柯等开展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探索[3,4],促进风景园林的空间认知逐步从以往静态的关注艺术审美的物理空间转向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空间,即关注影响物理空间生成的社会动因以及人在其中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态实践”为一个系统,与周围世界的其他系统相互联系,且可涵盖人类行为和社会过程的六个不同但又相互交织的种类——规划、设计、建设、恢复、保护和管理。以“社会—生态实践(socio—ecological practice)”为核心的生态实践学(ecopracticology)进一步消除了学科理论与社会实践的鸿沟,为理论教育及实践探究提供了衔接途径[5]。具体而言,“社会—生态实践”成了风景园林学科立足生态智慧与社会可续发展的新兴学术领域,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学科体系教学如何深化多样性与多学科的交叉,深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将“自然—文化”“社会—生态”“观念—实践”融入学科体系教学,成为亟待改革与突破的重要方面。
2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类课程的现状
2.1 教学方式逐渐从单一“图纸设计”转向多维度空间思维培养
我国早期的风景园林学科教学思路以“布扎体系”[6]和“包豪斯体系”[7]为主,强调培养学生的图形化设计能力以及通过动手实践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这种以形式美为法则的教学体系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重设计轻理论,重形式轻人文[8]”的弊端。风景园林学科建立以来,各大院校立足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内本土特色与社会需求,从精神空间[9]、生境空间[10]、社会空间[11]、生态空间[12]等维度拓宽风景园林学科的教学培养方式,通过对风景园林多维度、多义性的探讨,培养学生从整体观、系统观来处理复杂问题的科学思维。
2.2 空间观培养与历史观、生态观、价值观的培育缺乏有效融合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奠定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培养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专业观念及社会责任感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院校的基本要求[13]。风景园林学科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维护公众利益方面具有重要社会意义[14],对学生的观念培育更应是从基础类课程开始抓起。然而,目前风景园林学科的设计基础类课程过于注重对空间形态、图纸表达等技能训练,对培育学生历史观、生态观、价值观的研究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对物体事件关联看待的辩证观,缺乏对自然环境、人文社会敏锐理性的观察力。设计基础类课程群间的各门课程缺乏明晰的脉络衔接,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15],导致对学生的观念培育只能是“蜻蜓点水”的程度。
2.3 未能与社会及行业发展前沿接轨,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设计基础类课程的开展形式大多是“教师—学生”单向式自上而下的理论讲解,低年级学生缺乏从抽象到具体的理论实践机会[16],导致课程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学生实践能力薄弱,以课堂图片展示为主的教学过程导致学生缺乏对真实空间环境场地尺度的把握,缺乏对社会环境因素对场地影响的观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不连贯,甚至被动接收一些过时的信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不了就业市场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如何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从知识技能的表面认知到融会贯通的系统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对环境、社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善于汇报与有效协商,并思考如何在设计时进行结合本土特色的创新创造,以正确的专业观服务社会,是进一步完善、深化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类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3 基于“社会—生态实践”的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类课程创新改革策略
3.1 改革内容
3.1.1 理论教学改革:基于“社会—生态实践”构建“四维空间认知”知识体系
课程引入“生境—社会空间认知”理论体系,以“生境空间认知”促进学生对园林空间自然构成要素的观察、记录,通过植物生态学的应用思考场地恢复与再利用的能力;以“社会空间认知”引导学生从人的社会生活行为入手,关注空间与人相互作用机制和空间背后的文化社会性。以观察、记录、感知先行的手段结合传统教学中“物理—精神空间认知”理论体系,全方位、多维度建立学生“四维空间认知体系”,即把诸多问题事件置于同一空间同时予以思考,训练学生非闭合发散式的逻辑思考能力与对风景园林空间多义性的价值观认识,进一步丰富风景园林教学体系的深度与广度。
3.1.2 实践教学改革:结合社会服务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改革内容实现从传统课堂教授方式到以“现场教学、社会服务”教学为主的实践体系改革。总体来讲,实践改革将城乡社区各类微空间作为教学实践场所,通过自然观察、社会调查、场地调研、参与营造等实践活动,加强高校师生、社会公益组织、城乡居民、政府及企业的多方联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精神和社会服务精神,使学生走出课堂,服务社会,凸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教学特色。
3.1.3 观念培育改革:推动“空间观—价值观—社会责任”的全方位人才培育
以促进学生对空间的多维度思考为导向,以开展自然观察、社会调查、场地调研、营造实践为依托,培养学生对环境、社会敏锐的观察力和理性的感知力,结合参与社区营造的实践活动,通过社会服务的方式组织学生对社区微空间进行更新设计与营造实践,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在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社会服务”的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教学完成从空间观培养到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衔接与升华,形成“理论—实践—观念”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
3.2 实施方案和方法
基于“理论—实践—观念”的教学模式改革,对以往讲解的内容和计划进行梳理,借鉴国内外相关院校风景园林教学改革优秀案例,结合我校2021年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厘清设计基础类课程的理论体系知识模块和教学实践知识模块,根据知识模块制作调研问卷,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分析。针对调研分析结果,重新确立具体知识点比重,最终形成设计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体系框架(见图1)。
图1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
3.2.1 优化课程理论体系
首先,对课程理论体系进行优化,改革后的教学理论框架由基础理论体系和“四维空间认知”理论体系两部分组成,其中以建立学生“物理—精神—生境—社会”多维空间认知设计思维为核心目标。较之传统的教学理论体系,此次改革基于“社会—生态实践”的学科转型背景,引入“生境空间认知”和“社会空间认知”设计思维,培养学生从“风景园林形态史”向“空间社会—生活演变史”的史学视角转变,加强学生对自然要素、空间生成机制、文化社会性以及人与空间的作用机制的探究和关注。其次,将知识模块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及对应的实践训练内容,调整理论模块与教学实践的协同关系。
3.2.2 实践训练改革
一方面对原有的实践方式进行改革,增设实践内容并延长实践学时,强化社会实践教学,具体实践训练改革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通过“案例教学+示范教学”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对本地风景园林经典案例进行实地考察,其中包括现代行业优秀设计案例和岭南传统私家园林案例,注重培养学生对案例的历史、布局、设计思维方法、营造思想的总结;同时强调教师为学生亲身示范设计操作过程,通常以板书、图纸的示范讲解形式建立学生二维—三维空间的互构,让学生直观感受设计。
第二阶段:第一部分,组织学生对小尺度(庭院空间)进行实地调研、测绘,具体包括对空间的平面布置、立面轮廓、空间构成要素的实地调研和测绘,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感,以此巩固强化“物理—精神空间认知”设计思维,此阶段训练可以分为图纸绘制训练和模型操作训练。第二部分,组织学生对中尺度(社区微空间)进行调研与观察,培养学生以“形态—社会生活”空间演变的史学视角深入调研观察、感知空间自然要素、社会生活情境、空间形成机制、文化社会性以及空间与人的作用关系,强化“生态—社会空间认知”设计思维,此阶段突出以“口述+图解”的形式对调研结果进行优劣势分析,加强对学生设计思维的逻辑性培养。
第三阶段:第一部分,通过本校师生团队联结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开展社区营造类工作坊,由高校师生团队、风景园林设计师以及社会工艺匠人对城乡社区居民、儿童进行现场实操教学指导,开展社区营造实践活动,以达到以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的自然教育目的和培养学生社会价值观。第二部分,对学生参与工作坊的实践成果进行展出,采取“校企联合指导评审”的方式,把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相关企业或政府部门的专家请到我校来开设专题讲座,进行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经验交流。第三部分,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专业竞赛,实现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展,培养学生针对具体社会问题以“四维空间认知”设计思维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培养学生完善的空间价值观。
4 改革创新与成效
4.1 以“社会—生态实践”丰富设计基础类课程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基于“社会—生态实践”的学科转型背景,引入“生境—社会空间认知”设计思维,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演变的史学角度深入观察空间的自然要素、生成机制、人对空间的作用关系和空间的文化社会性等方面,深化融合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物理空间认知”和“精神空间认知”设计思维的培养,形成体系完整、回路闭合的空间逻辑思维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将原本分散式的空间认知整合成四维空间认知体系,全面培育学生对风景园林空间思考的交叉式思维,即把诸多问题事件置于同一空间予以“同时”思考,训练学生非闭合发散式的逻辑思考能力与对风景园林空间多义性的价值观认识,进一步丰富设计基础类课程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4.2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学
相比于以往的设计基础类课程相关实践教学,本项目更加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与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空间设计成果与实际社区营造项目相结合,通过为社区更新营造做方案设计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和开发学生的设计、材料选择、营造施工、活动组织、成果管养等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
4.3 以社会服务促进“实践育人”,强调学生价值观培养
“教学走进社区”作为风景园林教学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打造风景园林学科教学的社会实践育人特色,发挥现有的与相关社会组织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的平台优势,将专业教学与实际项目、社会服务相结合,把社会实践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为社区更新项目提供方案设计、施工营造及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巩固和深化学生对“物理—精神—生境—社会”四维空间体系的认知,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的责任,使低年级学生能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与服务的重要力量。
5 结语
基于“社会—生态实践”相关理论,专业教学与实际项目、社会服务相结合,应用在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类课程教学中,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成果。学生空间设计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建立起了“学生与居民”“高校与社会”的多元交流平台,其实践成果也具有较好的教学展示与实践、自然教育及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