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媒体课件的线上教学互动模式探究
2023-03-22徐丽丽
徐丽丽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山东济南 250000)
目前,线上教学开始成为各高校常态化教学的一部分,线上教学也面临更深层次的挑战。然而,不同于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要求,帮助高校教师正确面对线上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2022年2月11日,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维护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秩序,教育部等五部门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旨在规范教学秩序,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为解决线上教学期间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方法、态度、心理、期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解决新问题,全力保障线上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学院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对线上教学提出了要求。然而,通过直播的形式把课堂讲授简单搬到线上,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质量一直是线上教育令人担忧的问题[1]。由于线上教育师生分离、学习过程受控度较低,线上教学效果确实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原因在于线上教学大多借助了传统教学的方式,如采用直播课、讲授课等模式,但是这些教学模式活动少、问题少、缺乏趣味性,导致线上教学因互动不足而呈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需要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采用适应线上教学的方式、增加在线互动等,让在线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1 相关研究
随着线上教学的展开,围绕线上教学的状况和质量展开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成果陆续公布。胡小平[2]等人基于全国57 所高校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质量报告及福建和山东省的课程平台数据,分析了在线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各方面情况,对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和问题都进行了详细阐述。杨海军[3]等人通过对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发放问卷来收集数据,分析了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基础条件,并对之后的在线教学发展进行了展望。王彩萍[4]在《提高高校在线教学质量的探索与研究》中指出由于受网络、授课场景等的限制,在线教学的模式无论从教师、学生及平台本身的限制,都还存在各方面的不足,提升在线授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互动是关键。李丽霞[5]在《在线教学师生互动的意蕴、问题及改进》一文中指出提高在线教学师生互动的质量,教师应精心设计互动问题。万力勇[6]、吴建红[7]、张立新[8]等人指出互动失衡是大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互动失衡包括人机互动失衡、师生互动失衡,将导致学生在线学习情绪低落、参与度底、成就感低等学习倦怠情况的发生。同时,从教师自身的授课感受以及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来看,互动失衡成了影响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 线上教学互动失衡的影响
互动失衡很有可能引发学生烦躁、失落、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导致学生出现各种消极的学习行为,结果是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不强、对待学习任务态度消极,最终导致学生自我效能感降低、学习成就感不强。如果线上学习的这种互动失衡持续存在,将导致线上学习发展陷入不良循环。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成为高校常规化、常态化的教学形式之一。相比于2020年初因疫情开展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常态化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显现出实施路径多元化、操作方式弹性化、组织形式融合化等特点。但在教学本质上,常态化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与疫情期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是一致的,大学生常态学习也不可避免存在互动失衡和学习倦怠的问题。
因此探索在课堂中融入互动[9-10],消除互动失衡对学生线上学习的影响,采用多平台联用的方式,让线上线下教学无缝切换,减少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切换的不适应感,避免学生学习倦怠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11-14]。
3 线上教学互动失衡的解决路径
3.1 总体框架
一方面,将教学互动融入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其中互动数据要求可采集,为学生课堂表现数据分析提供依据,为教师过程性评价及形成性评价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在线上直播时,将多媒体课件融入线上直播;在线下授课时,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为展示载体,做到同一套多媒体课件完成线上线下的无缝切换(如图1所示)。
图1 线上教学互动失衡的解决路径总体框架
3.2 互动数据的采集方式
互动数据是学生学习状态的真实反映,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佐证,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因此如何采集互动数据,互动的结果如何呈现,如何更好地对互动状态进行监测,也是嵌入互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普及、5G 技术的推广,移动终端逐渐成为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工具,成为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工具。当前智慧型教学工具已经走向成熟,而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教学软件,具有上传资料、作业、考试、讨论、问卷、统计等丰富的功能,教师通过这些功能所设计的互动或者活动的运行数据又是可以动态采集到的,为教学活动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智慧树、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
3.3 在多媒体课件中增强教学互动的有效方法
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呈现知识内容,是黑板的电子化替代品,它是一种单纯的知识载体,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工具。而多媒体课件发展至今,随着单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变迁发展,其功能不断完善。将教学互动融入多媒体课件,避免学生在上课听课课件和互动平台之间手忙脚乱地切换,以最简单的方式,在一个界面中完成听课、标记和互动,让网络听课更流畅、学生听课注意力更集中、课堂效率更高、氛围更融洽。在这一功能的技术实现上,雨课堂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它以插件的形式完美地融合了Powerpoint,教师可以直接在Powerpoint 中设计活动、开启授课,同时绑定微信,通过微信提醒学生上课等。学生只需打开PPT 即可参与上课互动,比如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主观题等,同时可以标记笔记、举手提问等。
与此同时,互动数据可采集课堂人数、每道互动题目的正确率、多媒体课件中点“不懂”的页数和页码等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可实时展现给任课教师,方便教师对学生学情实时掌握。这些教学数据同时也是形成性评价、教学规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和教学质量诊断的重要依据。
3.4 线上教学多媒体课件与直播平台有机融合
线上教学实践反映出学生往往需要同时使用手机与电脑,更需要在多个软件间来回切换,切换过程会造成大量的带宽占用,而且有可能造成直播的退出等意外情况的出现,导致学生手忙脚乱。因此将具有较强互动功能的多媒体课件与直播平台有机融合,将大大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节省带宽,让直播授课更流畅,学生学习更轻松。
针对部分学生无法全部到教室上课的情况,面向跨区域教学等融合式教学需求,腾讯会议开放平台的API 接口与应用入驻功能,能实现直播平台与智慧教学产品的无缝融合,为教学提供流畅的互动教学体验。例如“雨课堂×腾讯会议”,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同时教学,即教室里同步远程教学:教室里的学生课利用雨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参与互动;远程学生则只需要登录腾讯会议就可以开始上课,在腾讯会议中,可直接使用雨课堂中的多媒体课件参与互动,无须来回切换就可以实现跟教室学生完全同步听讲、互动、答题。
4 结语
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自然融入互动,解决线上教学互动失衡问题。基于超级多媒体课件,融入教学互动,让互动数据可采集、互动结果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可量化、教学策略调整有依据,解决线上授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失衡的问题。超级多媒体课件可融入直播,让学生在直播间即可完成多媒体课件中的互动任务,无需切换界面,解决线上教学人机互动失衡的问题。线上线下互动均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解决线上线下教学无缝切换的问题。通过教学互动的有机融入,降低学生学习倦怠的概率以及线上线下教学切换时为学生带来的不适应等情况。
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持续融合,课件的交互形式也被寄予厚望,基于课件的学习、沟通、分享带来的数据沉淀,让课件走向智能交互,实现线上教学由千人一面向千人千面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