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之路: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03-22王悦黄时进
王悦,黄时进
(华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经受住了来自内部与外部多方面的风险挑战和考验,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6。在创新领域,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来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创新之路。
一、创新新格局:领域突破、战略结合与协同并进
“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2]需要战略性功能的在场。作为战略安排的创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实现了多重飞跃。地位上,创新成为科技领域发展的动力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是引领发展、催生新机的重要手段;要素上,深化了在“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业态、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3]17,打造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协同创新体系;路径上,充分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逐步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新时代以来,创新战略遵循战略沿用和增量发展的基本路向,呈现出显著特征。
(一)创新战略的作用领域完成了从星点式到系统化的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前,创新战略主要集中于科技领域,呈现出星点突破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战略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突破探索,呈现出系统展开的态势。创新战略的演进不仅在地位上得到提升,在内容上也更加全面系统。
一方面,创新战略的地位系统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使用“关键支撑”“牛鼻子”“新引擎”等一系列提法来阐释科技创新对于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创新的要求拓展、延伸至社会发展全领域。2014年在致浦江创新论坛的贺信中,习近平指出,“科技引领发展,创新改变世界”[4],将创新与发展直接关联。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习近平创造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5]。这一重要论断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得到进一步阐发,突出了创新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作用。
另一方面,创新战略的内容全面拓展。党的十八大以前,我们虽然也强调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社会各领域创新相辅相成,但侧重于强调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等其他领域的创新为科技创新服务,而创新战略的落实与否主要以科技创新成果表现出来。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强调,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6],创新关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3]9,必须不断加以推进。不仅重申了科技创新与社会其他各领域创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将社会其他各领域创新不再视为科技创新的辅助性功能,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创新要求来看待,与科技创新一道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其中,理论创新筑牢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制度创新提供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科技创新打造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支撑,文化创新延展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产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推进样态,可以从事关国家战略及事关社会发展的科技力量出发审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领域的适用。
从事关国家战略的科技力量创新来看,加大力度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由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行为探索与实践推进提供重要指导,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就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项目和创新方式作出了有针对性的部署,随后在不同场合就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事关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行为探索与实践推进提供了重要遵循,为政府主体发挥整个公共性资源重要配置作用和市场主体发挥创新动能指明了方向。
对于事关社会发展的科技力量创新,党和国家尊重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着力探索“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这一模式首先明确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非政府主体在创新体系中不同的功能定位,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支持跨部门、跨主体、跨学科的科研协同创新,鼓励非政府主体在结合本领域实际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前进。就高校而言,找准统筹国家发展愿望和国家安全需求的科技创新平衡点,以教师“自主式”探索与单位“组织性”科研相结合的模式激发院校科研工作的活力与动力。就科研院所而言,进一步明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的国家引领力量,锚定世界先进水平,联动共建高水平研发平台,重点突破基础性研究的创新。就企业而言,一方面,发挥中央企业和国家企业的“领头羊”作用,把握重大、前沿和基础,最大程度提升市场化领域的原始创新。在党和国家政策引领和战略驱动下,以央企和国企带头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系统融合,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增强民营企业的参与度,“着力培育‘瞪羚’企业与‘独角兽’企业”[7],与央企和国企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层面的决策与部署是循序渐进、稳步进行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嵌入非政府主体实践的路径亦是循序渐进、稳步进行的。
(三)创新核心地位的形成是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协同并进的结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8]。历史经验与现实成就表明,创新是实现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动态平衡的关键。然而,内部自主创新的有限性与外部创新合作的约束掣肘了国家创新动能的释放,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成为突破这一困境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指出,创新发展需要科技与体制机制两种动力共同支撑,借助二者共同创新的合力,才有可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3]65。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确立、发展与巩固离不开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作用。正式规则是指党和国家以最大限度激发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为目的,通过公权力来保障实施而制定的有关法律、制度或规范。随着正式规则的日趋完善,创新在科技进步、社会改革、思维变革中的作用愈发明显,且经过前期累积与积极创新行为,创新的第一动力被逐渐认可和接受。概言之,正式规则对创新实践产生着积极影响。
非正式规则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9]。非正式规则作为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对约束创新行为的正式规则破除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是对正式规则中与创新实践不相适应部分的大力改革和缺失部分的有效补充。但是,与具有稳定性、连贯性的正式规则不同,非正式规则变迁往往需要长期的积淀,一般始于自发行为、根植于某一地区或群体的传统。受非正式规则影响的改革思路往往缺乏对即时性、全局性创新的思考,需要与正式规则一起发挥协同作用。
二、创新之路的基本意涵:基本遵循、价值目标与具体体现
发展战略关系党和国家发展格局及其未来走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1]28,“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1]52-53。创新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器”。系统回答走出一条怎样的创新之路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课题。
(一)基本遵循: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牢牢把握了战略主动,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1]33,关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指出,创新之核心地位的坚持是党中央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的冷静研判,是“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10]作出的战略决策;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创新之核心地位的坚持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要集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蓄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11]。
不管作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路径选择,还是作为一项攸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均构成了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核心议题。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1]33的部署可以看出,创新的战略意义和动力价值已然跃出科技视域而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所必须选择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归根结底都要落地落实于坚实地走好创新之路。创新不仅牵动科技创新事业,更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
(二)价值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
明辨和把握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首先要准确厘定与把握推进创新的价值目标。创新最直接的目标指向在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2]。严格说来,面对国内发展需求与外部环境要求,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并非始于新时代。自改革开放后,不仅在理论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实践中也一直坚持这一遵循。然而,相对于党的十八大以前的创新要求限定于“科学技术”领域来说,创新之核心地位的界定是党中央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之问给出的明确答案。
无论是新发展阶段的国内环境变化,还是新冠疫情所导致的世界局势紧张升级,内外部环境变化均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党和国家对创新作用和地位的把握以及对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进行的历史性调整,其根本在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环境正经历着由“量”到“质”的变化。当我国国内经济形势与外部环境的“风高浪急”显著增加,甚至有可能达到“惊涛骇浪”的程度的情势下,作出有别于以往的实质性战略谋划则成为历史的必然。
明确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基于更深层次的考量得出的结论。在我国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不仅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科技围堵和打压,国内改革的阵痛也增加了现代化建设的不稳定性,前者甚至有演化为威胁国家安全的可能。随着安全对于发展保障意义的增强、发展对于安全的基础功能的尽显,统筹发展与安全、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是走好创新之路的重要目标任务。质言之,只有站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才能将重心放在构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动力的基本盘上。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就其远景目标来说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现实目标则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
(三)具体体现: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三位一体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需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进行谋划,需要找到保障这一要求实现的支撑点。关于这一支撑点的选择,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用“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33来阐明教育、科技和人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系,表明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走好创新之路的关键支撑。
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三位一体的建构,至少可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三位一体与创新之路的关系。走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之路需要进行教育创新,在既有的框架内引入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教育理念,重新建构高质量教育格局,“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13],更好地以科技创新保障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的要求。尤其是“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1]71,为走好创新之路注入创新型人才的力量,增加使命感、增强感召力。首先,充分重视教育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之路中的作用,既需要着力改革阻碍创新动力进一步发挥的教育体系,也需要着力建构支撑创新动力进一步发挥的教育格局。要认识到作为变革性力量的教育是走好创新之路的前提,起到基础性作用的教育体系革新会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带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现实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要在注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对培养内容的和培养手段的创新。作为一种实践动力,创新之路要求是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人才的创新与科技的创新,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形成会更好地促进创新之路的跃迁。最后,发展演进中的创新之路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供给,也需要实践层面的累积。虽然,我们所要走好的创新之路不能简单化为科技创新之路,但科技创新仍然是创新的最主要方面。
综上所述,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相统一的内在要求与可能建构是走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之路的支撑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系统释放创新的原动力,必须统筹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的创新优势,形成创新合力。
三、创新之路的实践路径:把握目标、明确要求、安全发展
走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之路,要把握新目标、明确新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从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中把握创新之路的新目标
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时代背景。立足这一时代背景考察我国创新之路所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最突出的是通往创新之路仍然面临巨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为此,我们要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1]26。
就国际看,世界发展格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动荡。历史性开局相对于以往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最大不同在于“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1]60,世界历史的未来走向将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不仅国际力量对比出现大国竞争加剧的调整,而且经济全球化逆流与霸凌行径、单边主义抬头等对世界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发展关系构成严重威胁。就国内看,“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1]25,我国已转向新发展阶段,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创新动力尚未全方位激活,脱贫攻坚成果仍需巩固,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仍需完善,而且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任重道远,各种突发事件不确定性增强,网络生态情况复杂等。
作为历史开局关键时期要着力坚持的核心任务,走好创新之路当然要立足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一实际,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我国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来自多方面考验的重叠性,时刻把握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战略机遇,及时防范国际秩序大变局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积谷防饥、曲突徙薪,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二)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握创新之路的新要求
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了走好创新之路的现实目标。历史性开局起步正处在大变革与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文化激荡、文明交锋更加频繁,走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之路需要因势利导、精准施策,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坚持完整、准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辅相成的支撑性、战略性作用前提下,以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走好创新之路。
我国现代化建设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1]60,国际形势严峻复杂,风险挑战接踵而至,机遇的把握和风险的识别难度明显加大,需要在战略上保持平常心态,在战术上未雨绸缪。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球发展格局深刻调整,我国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并跑”和“领跑”,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转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新领域新赛道的开辟与新动能新优势的塑造上。面对国际国内各种矛盾、风险、变化、挑战相互交织,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通过更加有效、更加务实的举措做好教育、科技、人才政策的统筹衔接,凝聚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的合力,才能既打好突破“卡脖子”的大仗硬仗,又打好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主动仗。
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推动力,走好创新之路当然要立足历史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站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充分估计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在谋划发展的同时精心谋划好安全,努力实现以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保证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
(三)以教育安全、科技安全与人才安全三位一体走好创新之路
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开局意味着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不同于以往,要把发展和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谋划走好安全发展的道路。坚持将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一起擘画与部署,在走好创新之路的全过程、各环节营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注重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走好创新之路的现实目标,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加快落实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的三位一体,需要特别关注教育安全、科技安全与人才安全。
首先,维护教育安全:走好三位一体创新之路的支点。站在走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之路的教育、科技与人才支点上看,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教育安全不仅是科技安全和人才安全的基础,而且为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提供战略支撑;教育安全不仅事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且关乎现代化建设全局。
就教育风险自身而言,其所涉及的社会利益广泛,直接关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其中,教材风险是教育风险的重要方面,防范警惕教材风险对于教育事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意义自不待言。如202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高度重视,在通报中强调要确保全国中小学教材教辅和进入校园课外读物的插图及内容“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14]。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建设,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15]。因此,走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之路必须首先统筹好教育发展和安全,把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三位一体的支点建立在教育安全的基础上。离开了教育发展和安全这个前提,科技与人才的发展和安全将难以保障。
其次,维护科技安全:走好三位一体创新之路的保障。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安全是走好创新之路的重要保障。这不单单是因为科技安全从支撑创新之路的“潜力量”逐渐成为国家安全的“显力量”,也是因为科技安全正在发展为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当前,各个国家都根据自身科技发展特点和规律不断调整竞争格局,特别是在大国之间,正在形成对科技的控制与反控制、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此外,科技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倘若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有可能对创新之路形成阻碍,甚至会危及全社会的良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强调必须警惕科技的“双刃剑”作用,坚决防止科技领域风险的扩散与转化,要求科技创新与发展必须建立在国家安全维护和保障的基础上。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主要面临着科技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卡脖子”现象以及信息技术、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发展状态不可预知性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国家为维护和保障科技安全实行了三维驱动。在创新驱动方面,围绕统领科技安全总体布局,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科技存量再创新的能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安全其他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如工业安全、农业安全、国防安全等。在关键技术驱动方面,维护科技安全的“硬”通货,增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跨领域研究和研究成果转化的水平,提高中国创造的影响力和品牌力。在制度驱动方面,完善和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举国体制,划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质言之,我们只有将科技发展的前提建立在科技安全的基础上、将科技安全的保障维系在科技发展上,围绕科技创新进行战略部署和制度改革,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方能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新篇章。
最后,维护人才安全:走好三位一体创新之路的基础。人才是创新的重要主体因素,在国家整个创新体系中居于基础环节。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才有保障。人才安全是走好创新之路的起点,造就创新型人才是保证发展和国家安全大局总体稳定的基本前提。
具体来说,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上,锁定科技安全人才、军事安全人才等在内的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人才,明确重点培养保障国家安全的科技人才;在人才战略的运用问题上,锁定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的事业,如在军事安全保障方面明确施行人才强军战略;在以什么方式实现国家总体安全的问题上,要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事实上,从某种意义来讲,正是因为我们统筹人才发展与安全,夯实了人才创新这个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安全的基础,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1]8,我国成功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