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避免打骂孩子

2023-03-22乔能俊

新班主任 2023年1期
关键词:亲子解决问题女儿

朋友问我打过孩子没有,我说当然打过。她很惊讶:“你这么有耐心的爸爸还会动粗?不敢相信……”

毫无疑问,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父母动手打孩子都是不对的。说实话,打了女儿之后,我会内疚很久,有时好几天都提不起精神,犹如遭受了一场酷刑。在家庭中,父母打孩子的另一个隐患是:这几乎是向所有人宣誓,“强权”回归了。孩子出错后,爸爸打孩子,妈妈也许会想:既然爸爸能打,那我下次也打吧。如此一来,家庭长期建立的价值体系就会土崩瓦解,孩子会在打骂中变得不知所措。

如何避免打骂孩子呢?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需要反省的是“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自己”

父母打孩子的动机,基本上不是为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发泄自己愤怒、焦躁的情绪。说到底,父母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才动手的。

打了孩子以后怎么办呢?对孩子认真负责的父母,在动手之后容易陷入自责,觉得自己不是个好爸爸、好妈妈。其实,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会有冲动的时候。再说,好爸爸、好妈妈并不是在教育中不犯错,而是犯错之后知道如何改正错误。因此,如果父母做错了事,那就勇敢承认吧。等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之后,我会郑重而真诚地对她说:“刚才爸爸打你是不对的,希望你能原谅我。不管怎样,你要相信爸爸是爱你的。”

那么,今后怎么做到不打骂孩子呢?

为了不让自己重新犯错,当看到孩子表现不好时,我们需要一段时间让头脑冷静下来。我们可以到卫生间洗洗脸,可以到阳台上给植物浇浇水,可以去便利店买点东西,等等。情绪好转之后,我们再回到孩子身边,与他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如果孩子依然比较抗拒,我们可以看着他的眼睛严肃地说:“你让我非常生气,我们都先冷静一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不理智的举动。一般来说,理性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理性的孩子。

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是教育的起点,更是父母的必修课

有人说,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孩子是普通人。许多父母对孩子是否普通是存疑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自己的孩子很有天赋”。这当然没有错,对孩子怀有美好期待是人之常情。“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父母给予美好期待时,孩子就会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心中产生一种满足感、信任感。为了保持这种感觉,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按照父母的期待来改变自己,从而成为父母所期待的样子。

毋庸置疑,期待、信任肯定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但在现实中并非完全如此。问题出在哪里呢?可能在于:父母的期待与孩子的实际能力之间有较大的落差。当一次次热情的期待落空后,父母就免不了“抓狂”、失望。因此,父母需要转换视角:因为孩子不完美,所以更值得我们期待。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美好的期待才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不是亲子双方沉重的负担。

一个打心底里接纳孩子“平庸”的爸爸,当他看到孩子一篇平淡无奇的习作时会怎么想呢?

○这小子比我小时候写得好,问一问他在写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让他教教我。

○写得还不错,至少句子都是通顺的。我来问问他,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我这里有一篇优秀范文,如果他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比较两者的不同,然后试着改一改作文,让它更棒。

基于“普通孩子”的视角,父母至少可以避免发出这样的吼叫:“你的脑子让猪拱了吗?”“写了3个小时就只写成这个样子?”等等。基于现实水平之上的尝试,如果孩子愿意做,那就是一次突破和成长,就是“赚了”“赢了”;如果孩子不愿意做,父母也要接受,并相信还有更合适的学习机会在后面等着。“普通孩子”的视角,让父母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他们从不完美中看到更多生命的可能,这恰恰是亲子陪伴中最美妙的部分。

允许孩子自我辩护,预留妥协的空间,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

我一直主张,孩子做错了事情应该给他们辩护的机会。犯罪嫌疑人都有自我辩护权,为什么孩子就不能有呢?让孩子为自己辩护至少有这样几点好处:第一,有利于父母了解事情的真相和细节,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二,创造了一个矛盾冲突缓冲区,便于双方及时调控情绪。第三,可以从中窥视到孩子的内心感受,便于在后续交流中共情,有效避免争执。第四,可以促使孩子反思、自省、自察,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什么有的父母不让孩子自我辩护呢?根本原因是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会说谎,甚至觉得这种做法会助长孩子“诡辩”的能力。不相信孩子,本质上是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强权”思维。显然,这无助于解决问题。

在处理矛盾时,有些父母的做法也值得商榷:绝不妥协,以孩子认错为目的。在过去,无论对错,家长的权威必须得到维护,孩子的感受、想法显得无足轻重。这在今天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处理矛盾的方式会加剧亲子间的冲突。与其逼着孩子接受家长的“道理”,不如启发孩子多思考“在当时情景下如何做更合理”。

有一次,我被告知女儿在学校欺凌同学。我询问了一番,当时就判断,这不是什么欺凌,而是同学间的恶作剧。但为了给女儿一个教训,我还是逼着她向同学道歉。后来我反思,女儿并没有从这件事中得到任何教训,我当时最应该做的是引导她思考:在她看来是好玩的事情,怎么在同学的眼里就变成了欺凌?欺凌与恶作剧的区别在哪里?今后怎么把握开玩笑的尺度?只有这样步步引导,女儿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关注自己的言行与他人感受之间的关联,找到与人交往的分寸,而不是在我的威胁下丧失对这一领域的探究与学习,做个糊涂的“乖乖女”。

打骂既不是教育,更不是爱。在执着于打骂孩子的家庭中,生病的一定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猜你喜欢

亲子解决问题女儿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女儿福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