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散养仔猪养殖技术
2023-03-22刘飞燕
刘飞燕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陕西榆林 718400)
在整个养猪行业中,散养猪是受欢迎的一种,但在仔猪的散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散养的养殖方法关系到仔猪能否成活,对于一些散养的仔猪,如果不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殖和管理,在其生长阶段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此外,农村仔猪养殖,以散养形式居多,虽猪肉品质高,但却易于造成污染,并且仔猪成活率较低,尤其是在当前非洲猪瘟高发的背景下,众多散养户深受其害,损失巨大,严重打击养殖积极性,探索健康高效的散养仔猪养殖模式成为一项关键性工作。
1 散养初生仔猪养殖技术
1.1 接产护理
母猪生产时,养殖户要认真做好接产管理工作,保证仔猪的成活率。仔猪出生后,养殖户需及时将其口腔、鼻腔中的黏液用干净毛巾掏出,避免进入呼吸道窒息。同时要将仔猪体表的羊水及黏液擦拭干净,促进仔猪血液循环。接着整理并用消毒的剪刀剪掉脐带,禁止生拉硬扯,避免仔猪大出血致死。如断脐时留血,可用手指捏住出血部位1~2min 即可停止出血。
1.2 防冻防压
初生的仔猪,要做好防冻防压工作,1 日龄内的仔猪温度应保持在34~35℃,后期每天降温2℃,1 周后将温度保持在21℃左右即可,冬季气温低时可适当增加温度至23℃左右。同时,初生仔猪前3d,要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养殖户要及时查看仔猪情况,避免仔猪被母猪压死或踩死[1]。
1.3 及早吃乳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免疫球蛋白,及早吃乳有助于帮助初生仔猪获得被动免疫抗体,提高抵抗力,降低死亡几率。基于此,在仔猪初生后1h,养殖户应及时帮助其吃上、吃足初乳,满足仔猪生长发育需要。
1.4 固定乳头
仔猪吃初乳时,养殖户应帮助其固定乳头,避免出现相互争夺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弱仔应固定在前乳头,强仔应固定在后乳头,确保每一头仔猪都能够吃足初乳,每间隔2h 引导仔猪吃乳1 次,1周后即可让仔猪自由吃乳,保证全窝仔猪生长发育均匀。
1.5 尽早补饲
仔猪出生后1 周,养殖户即可开始补充饲料,每天补料3 次,每次控制在30min 左右,补料的同时需喂食少量的青料及清洁的饮水;10 日龄后即可引导仔猪强迫补料、饮水,4 次/d,每次60min;10~20 日龄的仔猪,每天补料量控制在0.2kg 左右为宜;20 日龄后开始逐渐增加补料量,5 次/d,每次1.5h,每天补料量控制在0.4kg左右为宜;30 日龄后每天补料量增至0.5kg。要合理控制好补料频率、补料量,保证所补充的饲料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此外,补料时,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铁元素,每天7mg,防治仔猪贫血。
1.6 适时去势
去势是仔猪养殖的一项关键工作,如仔猪没有及时去势,后期会对食欲、生长速度、食用价值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养殖户要高度重视去势工作。一般情况下,育肥后的仔猪,公猪大多在20 日龄时去势,母猪大多在30 日龄时去势,去势后需做好护理工作,避免创口感染。
1.7 顺利断奶
仔猪长至1 月龄时,即可进行断奶,养殖户可将母猪赶入其他圈舍,让仔猪继续在栏中生活1 周,然后将仔猪赶入保育舍,逐渐适应没有母乳、母猪的环境。断奶时应适当喂食饲料,任由仔猪进食,逐渐完成断奶工作。针对个别瘦弱的仔猪,可让其继续吃乳一段时间,上膘后再断奶即可。
2 散养仔猪日常养殖管理技术
2.1 科学配制日粮
散养仔猪日常喂食时,要科学搭配日粮,保证日粮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提高采食量。养殖户可使用自配料,降低饲养成本,要控制好各类物质的比例,可参考配方:玉米63.5%、豆粕24%、鱼粉1.6%、葡萄糖2%、麦麸5%、豆油1.5%、磷酸氢钙1.8%、食盐0.2%、小苏打0.4%,满足仔猪生长育肥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农村散养户要重视对资源的利用,如:白菜、酒糟、红薯等。如果懂中药,可将益母草、节节草等中药材晒干后喂猪,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2.2 提供清洁饮水
当前,部分散养户在仔猪养殖时不重视饮水管理,随意让仔猪饮用雨水、污染水,增加了仔猪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基于此,养殖户要做好饮水管理工作,保证饮水清洁卫生,如:自来水、井水等。冬季气温低,要对饮水加温后再让仔猪饮用,防止刺激胃肠道诱发疾病。饮水时,有条件的养殖户可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电解多维、葡萄糖等物质,提升仔猪抗病力,确保仔猪健康生长。
2.3 控制饲养密度
仔猪饲养密度是否合理,是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当前,由于农村散养户栏舍有限,因此大密度养猪的现象极为常见,高密度养猪背景下,栏舍环境差,极大地增加了猪病的发生几率。所以养殖户要结合仔猪日龄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一般情况下,断乳仔猪每头占地0.3m2、青年猪每头占地0.6m2、育肥猪每头占地1m2。
2.4 保持环境卫生
散养仔猪养殖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至关重要。首先,应控制好温度,由于散养户条件、设备有限,因此可通过通风等方式降温,或设置门帘等方式保暖,营造舒适的圈舍环境。其次,要控制光照,环境过暗或过亮,均会对仔猪生长造成影响。所以在建舍时应控制好朝向,以坐北朝南为宜,保持适当光照即可。最后,要控制空气质量,保持圈舍有良好的通风,及时排出圈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避免影响仔猪呼吸系统。同时要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水,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形成,为仔猪生长营造卫生、舒适的环境,确保仔猪健康生长[2]。
3 散养仔猪疫病防控技术
3.1 科学免疫
农村散养户在仔猪养殖时,往往并不重视免疫工作,增加了疫病的发生几率。所以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养殖理念,明确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当地猪病流行特点、趋势、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程序并严格执行,保证免疫操作的规范性。养殖户应从正规途径采购疫苗,避免采购劣质疫苗。要做好疫苗的储存管理工作,防止疫苗失效。使用疫苗前,要检查疫苗有效期、是否有杂质、是否破损,禁止使用过期疫苗和有杂质有破损的疫苗。要控制好疫苗接种时间、方法、剂量,确保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仔猪免疫接种方案可参考:20 日龄时接种猪瘟弱毒苗,30 日龄时接种仔猪副伤寒菌苗,40 日龄时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60 日龄时接种猪口蹄疫(O 型)灭活疫苗。需注意,接种疫苗前后2 周,禁止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对疫苗接种效果造成影响[3]。
3.2 定期消毒
散养仔猪疫病防控工作中,消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定时定期的开展消毒工作,能够有效杀灭栏舍及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降低对仔猪的威胁,保证仔猪健康生长。养殖户应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明确关键消毒部位,结合不同的位置、器具选用合理的消毒药剂,提升消毒效果。需注意,哺乳仔猪因日龄小,因此禁止使用液体消毒剂,养殖户消毒时可使用干粉消毒剂,在消毒的同时,保持栏舍的干燥性。仔猪断奶后,即可使用1:200 的过硫酸氢钾消毒液定期带猪消毒。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消毒,可使用5%漂白粉溶液。被污染的地面、槽具消毒,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仔猪出栏后,可使用高锰酸钾+甲醛对圈舍进行蒸熏消毒,为后期生猪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控制好消毒频率,消毒气温高,细菌病毒快速繁殖,此时可增加消毒频率,每周消毒3~4 次,冬季气温低,可每周消毒1 次。要轮换使用消毒药剂,防治产生耐药性[4]。
3.3 重视驱虫
当前,部分散养户在仔猪养殖时不重视驱虫工作,增加了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阻碍仔猪生长发育,影响养殖效益。基于此,散养户要充分意识到驱虫的重要意义,制定驱虫计划,一般在仔猪断奶后30d 即可进行首次驱虫,后期每年春季和秋季各驱虫1 次,驱虫时可采用拌料驱虫法或肌注驱虫法。散养户应合理选用驱虫药,不同的驱虫药其作用效果不同,要优先选用广谱、低毒、高效、安全的驱虫药,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苯达唑等,可有效驱除仔猪体内外的寄生虫。驱虫前,应让仔猪禁食1 顿,然后在次日清晨空腹投喂驱虫药,要保证驱虫药拌料均匀性,避免出现用药过多或过少的现象。最好联合使用驱虫药,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同时也能够避免因单一使用某种驱虫药出现抗药性的现象。同时,为避免出现重复、交叉感染的现象,散养户应对全部仔猪进行驱虫,保证仔猪安全生长。此外,驱虫后仔猪所排出的粪便,应统一进行堆积发酵处理,杀灭粪便中残留的存活寄生虫及虫卵,防止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扩散。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是农村地区广大农户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针对当前农村散养仔猪成活率低、生长发育缓慢、疫病发生率高等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加强散养仔猪养殖管理工作,掌握散养仔猪高效养殖技术要点,提高散养仔猪成活率,降低疫病发生几率,加快生长发育速度,提升猪肉品质及养殖效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养猪业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