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蛋鸡养殖模式,推广“124”养殖技术应用实例
2023-03-22徐四毛韦小林陈利红
徐四毛,韦小林,陈利红
(1.湖北浠水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 湖北黄冈 438200;2.湖北浠水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湖北黄冈 438200;3.湖北浠水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湖北黄冈 438200)
1 蛋鸡养殖模式改造背景
位于洗马镇的浠水县接令桥牧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12 年,有栏舍6 栋,设计养殖蛋鸡6 万只。原栏舍简陋、设备陈旧,出粪污难、处理粪污更难,无防雨、防渗、防溢的设施设备,粪污污染严重,养殖效率低下,饲养者劳动强度大,资源浪费严重。如何使蛋鸡养殖场的粪污不污染环境,提高蛋鸡养殖效率,做大做强蛋鸡养殖产业,节约土地、人力、电力等资源,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浠水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一班人通过近几年的调查走访,不断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探索出了因场制宜的新路子,对栏舍较大、养殖数量较多、栏舍基础较好、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蛋鸡场进行养殖模式升级,改造成“124 模式”[1]养殖场,以期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2 改造方案
将接令桥公司一栋原半封闭式可饲养1 万只蛋鸡的栏舍改造为全封闭式蛋鸡栏舍,将原阶梯式鸡笼改为层叠式鸡笼,原栏舍长(60m)、宽(14.8m)不变,高由原舍3.2m 升高1.2m 后为高4.3m,原阶梯式4 列3 层,改后为层叠式5 列4 层。混泥土填充栏舍下粪槽与地面相平、混凝土填充栏舍外大面积粪池与地面相平,建雨水沟,预留污水池(用于淘汰蛋鸡时清洗栏舍处理污水)。改造后蛋鸡养殖数量为3.2 万只左右,采用喂料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集蛋机四机配套。其余5 栋均参照此例改造。改造前单栋栏舍饲养蛋鸡1 万只,6 栋6 万只,改造后单栋3.2 万只,6 栋19.2 万只。
改造推广主持单位:浠水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改造推广技术指导人员:陈利红,张春飞,韦小林,徐四毛。
改造时间:2020 年5 月—10 月。
3 改造技术要点
1)品种要求。选择优良的高产蛋鸡品种。
2)规模要求。根据老栏舍的长(60m)、宽(14.8m)不变,升高老栏舍高度至4.3m(即长60m×宽14.8m×高4.3m),按照五列四层层叠式养殖蛋鸡3 万只以上。
3)机械配套。采用喂料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集蛋机四机配套。
4)生产养殖。“两段式”生产,无抗养殖。按照前期集中育雏育成,后期层叠式笼养进行饲养,生产过程遵循"全进全出"制度,产蛋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发酵制剂等替代抗生素或化学合成兽药对产蛋鸡进行疾病防控和日常保健,做到无抗养殖。利用天然植物饲料通过菌酶协同发酵代替等量玉米,达到健康养殖,确保蛋鸡产品质量安全。
5)疫病防控。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求,根据高产蛋鸡品种、品系特点,结合本地区蛋鸡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免疫程序表》并严格按程序注射疫苗,定期对注射的疫苗进行抗体检测,对抗体不达标的及时进行补免。
6)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蛋鸡养殖新技术培训学习、研讨会、交流会,提升综合素质,开拓视野,做大做强蛋鸡养殖产业。
4 改造后产出目标
500 日龄蛋鸡只均产蛋21kg,产蛋期死淘率9%以下,产蛋高峰期230d 左右,饲料利用率提高0.5%,料蛋比2.1~2.15:1,蛋鸡只均年增收10 元以上。
5 改造后养殖效果目标
1)提高自动化水平。设备配套较完善,除人工整理鸡蛋和管理清粪外,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
2)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饲养人员每天的工作量主要为集蛋、巡栏。
3)改善养殖环境清洁。传送带清粪工艺鸡粪干燥,便于粪污收集与处理,减少蛋鸡养殖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养殖环境条件大为改观。
4)提高饲养密度。传统三层阶梯式1 栋1 万只需鸡舍800多m2,养鸡11.5 只/m2;而1 栋124 模式3 万只鸡舍同样也只需800多m2,养鸡36 只/m2,单位鸡舍面积饲养密度可提高3 倍多。
5)充分利用老旧鸡舍资源。除鸡栏舍升高外,栏舍其余部份投资建设较少。减少了栏舍建设的投资,有利于一般养鸡户的改造。
6)提高生物安全质量。封闭养殖减少疫病传播风险。有利于疫病防控。
7)提高劳动效率。普通栏舍大多1 人管理蛋鸡0.5 万~0.6 万只,124 模式1~2 人管3 万只以上,效率提高3 倍左右。
8)节约管理成本。普通栏舍2 万只通常4~6 人管理,年工资(人均2,000 元/月)支出9.6 万~14.4 万元,124 模式1~2 人年4.2 万元(3,500 元/月),年少支出5 万~6 万元。
9)引领示范作用。淘汰落后产能,带动洗马镇蛋鸡规模养殖场整改升级,辐射周边县、乡镇蛋鸡规模养殖场整改升级,为蛋鸡养殖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6 改造升级后达到的效果
该改造技术自2020 年5 月开始启动,2020 年10 月完成改造开始进鸡饲养,2022 年5 月蛋鸡淘汰出笼出售,饲养周期570d,现对改造升级后的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1)全面实现了智能自动化。自动化设备配套完善,除人工定时巡栏、集蛋外,全部实现“人管机,机管鸡”自动化控制。
2)全面提高了劳动效率。可1 人管理1 栋鸡舍,每天的工作量主要为巡栏、集蛋、记录生产情况、操控自动化系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与鸡直接接触的频次。
3)全面解决了粪污污染问题。破解了粪污处理难题,粪污不落地,直接上车外运由第三方代为处理。既减少了粪污对养殖场及周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粪污产生氨气对舍内蛋鸡的影响,使养殖环境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养殖场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的提升,养鸡工人环境舒适,饲养的蛋鸡生产环境健康。
4)扩大了饲养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传统三层阶梯式养鸡11.5 只/m2;而124 模式养鸡36 只/m2,单位蛋鸡饲舍面积饲养密度提高3 倍多。
5)充分利用老旧鸡场资源。除鸡栏舍升高、废旧的笼舍更新,添置4 机配套外,栏舍其余部份投资建设较少。减少了新建栏舍建设的投资,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浪费,减轻了一般养鸡户改造栏舍所需大量资金、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
6)封闭养殖减少了疫病传播风险。舒适的养殖环境提高了蛋鸡防疫免疫能力,防疫免疫抗体效果明显提高,生物安全质量得到保障,有利于疫病防控,感染疫病风险降低。排除了外界对蛋鸡的干扰,可严格控温、控光、控恶劣天气,避免蛋鸡产蛋期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导致的产蛋率下降。
7)防止了昆虫的叮咬,阻断了因昆虫叮咬引起疫病的传播。栏舍内无蚊子、苍蝇等各种昆虫,有效地防止了疫病的传播,减少了驱除蚊蝇等昆虫资金的投入,保障了蛋鸡的正常生产。
8)节约了管理成本。一栋栏舍一人管理,减少了人力支出,一人一年需付工资3.6 万元,其它费用0.2 万元,共计3.8 万元,比普通栏舍养同等数量的鸡每年至少节约人工、其他费用等7 万元。
9)节约了运行成本。一栋栏舍风机改造前需用电230 度/d(1万只鸡),改造后需用电460 度/d(3.2 万只鸡),平均少用电0.0086度/d,即饲养3.2 万只蛋鸡少用电275 度/d,减去湿帘用电10 度/d、集蛋机用电27 度/d、喂料机用电15 度/d,实际少用电223 度/d,节约电费200 多元/d。
10)增加养殖收入。改造升级后减少饲料浪费、鸡蛋洁净度高,售价高出市场价8 元/件,一减一增,一只鸡一个养殖周期可增收11 元,一栋栏舍一个养殖周期增收30 万元。
11)优良的品种。选择适合本地区优良的高产蛋鸡品种,不盲目地选择不适合本地区的蛋鸡品种。确保了蛋鸡高产稳产。
12)实现了蛋鸡无抗健康养殖。加大用料、用药管控,提高了用料、用药质量,通过多轮的抽检、送检均未检测出含有抗生素等违禁品,确保了鸡蛋产品质量安全。
13)做到了蛋鸡养殖全进全出。蛋鸡淘汰时一次性出笼出售,切断了传播途径,防止了疫病传播。
14)改善了养殖环境。蛋鸡生产环境大幅提升,栏舍内夏天温度30℃、冬天15℃,舍内通风换气效果良好,达到了蛋鸡最适宜的生产环境,使蛋鸡能够高产稳产。
15)提高了产能。500 日龄蛋鸡只均产蛋22.5kg 左右,产蛋高峰期260d,饲料利用率提高0.6%,料蛋比2.1:1,产蛋期死淘7.8%,淘汰鸡均重1.89kg。
16)可大力推广改造。改造升级蛋鸡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原养殖场老旧栏舍,改造方便,栏舍长宽可因场、因地制宜,栏舍长不超过90m,宽不超过14.8m,高不超过4.3m,笼舍可5 列4 层、4 列4 层,整合了养殖场现有的资源,减少了浪费。蛋鸡养殖模式改造技术成熟、先进,推广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模式针对性强,工期短,改造快,养殖效益提高,符合现行标准,无环保压力。
7 小结
通过改造升级带动了洗马镇及周边县、乡蛋鸡养殖场改造升级,带动洗马镇养殖场改造41 户,改扩建11 户,新建7 户。现有规模养殖户72 户,较2016 年减少199 户,现有存笼蛋鸡256.35 万只,2006 年存笼蛋鸡86 万只,养殖场减少了,养殖数量翻了几倍。简易栏舍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蛋鸡粪污通过第三方进行了处理,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现在的水更清了,地更绿了,空气更新鲜了,养殖户的收入更高了,蛋鸡养殖场改造后发展前景更好,效力更高,创造的价值更大。它将会持续地带动洗马镇及周边县乡蛋鸡养殖更好地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8 存在的问题、改正的方向
1)机械集蛋的破损率有所上升。一要从鸡的饲养管理着手,提高鸡蛋的品质;二要从集蛋的机械着手,加大技术改进。使破损率降到最低水平。
2)鸡舍内供电系统需进一步改进。夏季长期高温,电机同时长期工作,可造成发热断电,甚至引起火灾,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将鸡舍内的配电设施设备移出至鸡舍外,单独建造配电室,安装空调降温。使养鸡场在高温季节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