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域下静脉输液中应用标准化病人的临床体会

2023-03-22

经济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操作者输液标准化

●李 抗 马 蓉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作模拟病人,是指(Simulate Patients)在医疗机构中参加过系统化标准化培训后,能够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抑或是病人。众所周知,护生在学习进程中,静脉输液始终是护理操作和临床护理的重要手段。在对护生进行教育培训中,静脉输液时基础护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与内容,在其成为护士后的工作路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静脉输液的水平高低,能否“一针见血”,关系着护士在患者眼中的可信度与受到尊重与否的程度。因此,每一个护生都必须认真学习,严肃对待。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当遇到偶尔一次静脉穿刺失败,抑或是患者出现输液不良反应时,护士极易遭受来自患者以及家属的侮辱、谩骂、甚至暴力。究其原因,恰恰是由于护生或护士未能一次穿刺成功。由此可见,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对护生或护士静脉穿刺技术充满了期望,如果每一次都能够“一针见血”,就会受到患者与家属的交口称赞,处理起其他工作来就都能够得心应手;反之,则以后再做啥都比较麻烦了。

因此,新时代视域下作为一名护生,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好的状态做到高质量的静脉穿刺,无疑是重中之重。而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生静脉输液的准确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一、标准化病人在静脉输液中的职能

(一)模拟病人

何为标准化病人?无疑是模拟病人。所以在静脉输液中,标准化病人最主要的职能也是模拟病人。在静脉输液操作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增加了护生与病人的交流,提高了临床案例的真实性,使操作者更好地选取静脉进行穿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二)充当指导者

对于操作者来说,病人的充分配合是成功穿刺的关键一步,实际穿刺过程中,如何正确地排气、如何选取静脉以及如何进针都显得尤为重要。而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当操作者在穿刺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影响穿刺效果时,标准化病人可以更好地纠正操作者所出现的问题,督促操作者改正问题,从而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

(三)提供考核依据

当操作者进行操作时,标准化病人与操作者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反映操作者所出现或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所反映的问题了解操作者的理论和操作水平,因此可以全方面地评价操作者的综合素质。21世纪初,美国相关部门在起草USMLE的过程中,首次在第二部分中采用了SP的考试方法,具体要求参试者在考试过程中,必须完成12个病例,同时要求这些病例都要在模拟医生办公室内完成,而医生办公室里有符合操作的各种设备,参试者在各个考点有15分钟接触1位SP,并且要求参试者根据每一位不同患者的病例,对他们询问病情、体格检查等流程,同时,参试者使用纸笔抑或是计算机记录各项询问与检查的结果,考试结束后交卷,再对下一名患者进行问诊。如此循环,完成12位病例的检查。之后,由考试组织者根据考官对参试者的表现、患者病史纪录与体格检查结果,特别是结合SP对参试者的综合评价进行最后评分,确定最终成绩。同时也是标准化病人最重要的临床应用。

二、在静脉输液中采用标准化病人的优点

(一)提高护生自学能力

一般而言,当护生面对病人时,都会感觉到自己压力增大,当护生有较高求知欲时,都会以正确的“三观”,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向老师学习,通过刻苦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从而在面对各种患者所带来的压力时,能够从容面对,以“精、准、轻、快”的高超技术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运用马斯洛人的五项需求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从需求上满足了护生的自我实现价值,从而促进了护生的自学能力。

(二)提高护生口头表达能力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名合格护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在传统的学习中,护生往往容易忽略与病人的沟通,只关注操作的过程。但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促使护生不得不根据病人的基本体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以此了解病人的现状;同时,标准化病人也可根据自身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出护生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利于护生及时改进。并使护生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的痛苦,增加护生爱护患者的责任心。

(三)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临床环境中,我们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那么如何培养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呢?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及时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是护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提高了护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际操作,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标准化病人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与效果

(一)标准化病人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标准化病人逼真的扮演,结合临床上各种情景进行集中教学,护生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学习,因此,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临床处置的能力。

(二)标准化病人在静脉输液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有着自己重要的地位——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护生应熟练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问题。而考核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一项基本内容,对相比较传统技能考核而言,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标准化病人静脉输液专项培训中的应用

在静脉输液专项培训中使用标准化病人,可以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规范操作执行率上升,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升了护生的综合能力和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实践中的衔接,将标准化病人用于静脉输液的操作中,有助于护生更好地接触临床实际。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病人都坚持让有经验的老护士进行静脉输液,而不去选择实习生,由于医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而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恰好解决了这一现象,有助于医学生的培养。同时对于考核来说,标准化病人使考核标准统一化,考核更加具有公平性。总而言之,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为医学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条件,有助于培养新一代高水平医护人员。

猜你喜欢

操作者输液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操作者因素对Lenstar测量眼轴长度可重复性的影响
双腔管插入操作者手卫生依从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