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塑公司的上市之路
2023-03-22桑园
●桑 园
华塑公司坐落于定远盐化工业园,占地面积390公顷,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振兴皖北、皖东经济的“一号工程”。华塑公司是省级盐化工园区龙头企业,省国资委首批20户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单位,滁州市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公司创立于2009年3月,2011年10月投料试车,2013年6月正式投产运营。从孕育到成长,华塑公司经历了项目筹备期、公司初创期、全面建设期和大力发展期,逐步成长为安徽省三大化工基地之一。
一路走来,华塑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过一次痛苦蝶变,成功实现了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对化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节能、降耗、环保、安全越来越迫切地摆在化工企业的面前,华塑公司同样面临着这种困境,需要作出科学回应。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破解我国发展难题的破局之举,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意义重大而深远。当时,全国各个行业都进入转型和升级阶段。在化工行业,像华塑公司这样单纯依靠产能来实现增长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转还是不转,怎样转?公司上层面临着一次艰难抉择。
(一)面临理念转变的艰难
作为煤炭转型企业,创立伊始,华塑沿用了传统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式,拼资源,对标先进化工企业,发展理念跟不上。不想变、不敢变、不知怎样变,因循守旧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把市场调查放在首位,也没有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更没有改变自己的营销管理模式,因此企业要转,理念必须首先转,思想必须要解放。
(二)面临资源、环境、安全的压力
化工企业是资源消耗性行业。存在着原料投入多、利用率低,资源压力较大问题。随着中央对化工企业提出的能耗排放的新要求,华塑必须进行节能降耗,这对设备、技术、人员、资金投入都提出了新要求。
化工企业是高污染风险行业。众所周知,化工企业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化工企业排放出的废水、废气等都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环,华塑要做到零排放就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加生产成本。
化工企业是安全生产高危区。化工生产处理的物质往往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和有毒害物质多等特点,且生产装置趋向大型化,一旦发生事故,波及面很大,所以,安全问题就成了重中之重。华塑作为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就象一把利剑时刻悬在头顶,成为华塑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华塑公司迎难而上,进行了艰难探索。2016年,为深入破解发展难题,华塑公司顺应国家大政方针的要求,下决心进行改革,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出实招、迈稳步,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二、寻路
为了转变观念,他们加强学习。走出去学。公司组织取经团,分别前往新疆天业、陕西北元、内蒙君正多家先进企业学习取经。多形式学。党委中心组带头学、线上线下学、长短期结合学,全方位提升思想认识,转变观念。
实行分层级培训。公司共有员工2587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6人,本科学历517人,大专学历101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员工总数的60.2%,员工平均年龄34岁。公司根据这一特点,采取分层级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成效。
建立培训管理体系。明确牵头负责人和层级培训、层级考核标准。抓好“两级职工夜校”和“华塑读书会”,成立15个专业技术学习小组,边学习边研究。
为了加强科研,他们加大投入。加大研发资金投入。近年来,公司实施研发项目9项,投入研发经费1.61亿,投入比例逐年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固定用人与流动用人相结合、专职用人与兼职用人相结合、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等方式。先后从黑龙江、新疆、河南、山东、淮南等省市,引进高级技术人才70多名,同时还建立了40多人的外部专家人才库。公司共有高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8人,助理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48人,夯实了研发基础。加强科研攻关。为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和能力,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科研技术部门,统筹协调抓好科研攻关。加大与科研院校项目合作。与省内外多家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完成了多项科研创新项目。几年来,科研成果得到了有效转化,加强了技改力度,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了反渗透浓水改造项目,每年可处理高沸物1000吨;净化灰处理改造项目,开创了电石、水泥行业净化灰应用的先例,有效防止了粉尘污染;全密闭管道输送项目,彻底解决了二次扬尘和环境污染,同时,每年还可创效1200余万元。目前该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
为了加强管理,他们大胆改革。公司全力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通过建立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体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推行民主管理方式,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做实人文关怀,创建华塑股份“家文化”,凝聚起广大党群、干群的强大合力。通过强化经营管控,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实现了降本增效。严抓预算管理和成本管控,加大外委转自营力度。如电石厂电石一车间出炉、维修和氯碱PVC包装实施外委转自营费用同比减少316万元。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建立完善利润考核机制,明确职能部门和基层厂的权责关系,提高了管理效率。加强对标管理改革。通过抓好产能利用率对标、成本费用对标、信息化对标,提高了企业发展质量。
为了节约资源,进行工艺改造。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来发展循环经济。如氯碱厂实施《复合分散剂对PVC树脂颗粒形态影响的研究》,使PVC颗粒形态更加均一,提升PVC质量;实施《超低固汞触媒工业化应用的开发研究》,使触煤单耗从1.085kg/tVCM降到0.95kg/tVCM;电石厂通过《密闭电石炉尾气深度净化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实现年节约用水3.2万立方。通过设备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完成了4#空压制氮站富余气体的回收利用改造和乙炔6台下渣机改造工作,实现节约电力约500万千瓦时。
为了保护环境,实行防治结合。华塑公司实行常态化管理。公司把大气、水、噪声、固废和土壤等污染作为防范重点,将267项隐患纳入体系考核,每月进行考核通报。进行提标改造。通过提标改造,对污染隐患进行治理,既使各项指标达到相关部门环评标准,又提高了资源的二次利用率。如实施二期净化灰改造,年直接综合利用净化灰约1.2万吨;实施电石渣缓冲仓除尘改造,年综合利用电石渣约660吨;实施电石炉前除尘系统改造,年减排粉尘约35吨等等。进行环保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先后投资523万元建成17个站点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检测站,提高了有毒有害气体风险预警防控能力;投资37万元建成精馏尾气VOCs自动监控设施,提高了VCM和乙炔回收利用率。
华塑公司坚持以高度自律的态度抓环保,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几年来,公司顺利通过了中央环保督察,通过了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省级专家评审并荣获B级企业称号,圆满完成聚氯乙烯项目二期工程(一阶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为了安全生产,推进体系建设。华塑公司引进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深入推进安全体系建设。实行党委抓总、行政负责的安全机制,制定重大危险源日常管理与异常管理处置标准,认真落实“三防、三加强、两规范”。重新修订八大特殊作业管理程序,明确各层级审批权限,压实监管责任。加强承包商管理,完善准入、监督、考核制度,实现安全管理向纵深推进。
三、成效
“没有产量就没有效益”。公司狠抓生产过程管控,产量及优等品率不断攀升。在能耗下降的前提下,产量稳中有升。PVC优等品率月度最高达100%,大型备机完好率达97%。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仅2021年就实现了利润9.5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公司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建成了“华塑股份—南开大学”氯乙烯合成技术研发中心,开展无汞触媒工业化试验;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盐勘察设计院等机构合作开展盐矿资源利用率研究;与安徽大学开展边坡治理研究,实现了强强联合。信息化建设见成效。进行氯碱厂烧碱车间数字化车间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信息化监控水平全面提升。对重大危险源、特殊作业、风险分级、隐患排查整治、人员车辆等进行了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在线实时监测。科技创新见成效。先后取得12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级科技成果,1个省级自主创新项目,成功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安徽省氯碱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创新不断深化,经营管理在精细化、挖潜力中取得实效。经过几年的努力,企业规范性建设成效逐渐呈现,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新型管理制度在推进中逐步成熟。激励机制经过实践检验,正在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内部市场化激励,实现了多劳多得、多贡献多得,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随着人才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逐步建立起了一支高质量的研发和管理人才队伍,实现了“引得进、留得住”。
“环保、安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公司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大大降低了环保和安全事件发生。积极落实《水俣公约》和碳中和、碳达峰战略规划,全面打响环保狙击战。连续多年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年度复审,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查、省市级环保检查。落实重大危险源源长制,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在国家应急管理部重点县专家服务与指导中获得好评,顺利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达标验收。
四、展望
展望未来,华塑踌躇满志,信心满怀。华塑股份将牢牢抓住主板上市这一宝贵机遇,始终坚持乘势而上、阔步前行,借势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打造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始终坚持锐意进取、担当作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坚决扛起社会的期盼、股东的期盼和员工的期盼,以卓越的业绩担负起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