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弱化原因及对策探析

2023-03-22崔华洁

经济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实效性思政政治

●崔华洁 彭 捷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会直接影响到自身未来的发展,所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素质教育以及学生的专业教育的统一,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西方国家的一些思想也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当前高校需要不断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地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一、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弱化及其产生原因

(一)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娱乐主要形式,在丰富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新媒体严重冲击传统思政教育的形式和效果。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立德树人,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都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的形式,而当前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冲击。再加上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很多高校都只能采取线上授课的教育方法,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效果。

2.新媒体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使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与此同时也会导致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产生过度依赖,而这种依赖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使大学生丧失生活技能或者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过于追求享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当前我国有许多大学生每天在网络世界中和其他人沟通交流,但是却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与他人沟通,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3.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挑战。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具有全新的目标,因此教师也需要跟随社会的发展,掌握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且会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新媒体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而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常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新媒体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难以提起兴趣,进一步弱化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而言,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性,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1.市场经济导致一些学生缺乏人生目标和理想。一个学生确立了自己人生的目标与理想,才能确保在生活中积极向上,不断奋斗,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与个人修养。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金钱至上以及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导致一些学生失去了道德感与法治观念,失去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影响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市场经济使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对学生产生了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一些学生逐渐受到了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将金钱看作一切。在这个错误的意识下,导致一些大学生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急功近利,逐渐失去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在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开始追求一些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例如奢侈品与名牌商品等等,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市场经济中的不良现象影响了思政教育氛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有许多不良商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始将一些内容不够健康的刊物传播到校园中,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被破坏,从而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人文关怀缺失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不利影响

1.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疏导的忽视。我国的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疏导所展开的工作,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重视程度比较低,高校在教育工作中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专业的学科成绩,而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视度严重不足。根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伤害他人或者自己的事件不断上升。无论是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还是女生宿舍被舍友盗取财物,从而引出宿舍纠纷的事件都酿成了严重的后果,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过大而产生自杀行为,本质上都是由于高校对于学生心理问题不够重视,没有及时疏导所导致的。通过这些惨痛的教训能够得知当前高校的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大学生的身心保持健康,并且对大学生进行疏导,让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防止出现恶性事件。教师在日常工作之中,通过探究心理疏导的模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被边缘化,避免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误,而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2.统一教育导致大学生失去创新能力。每一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性格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也不同,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式较为单一,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导致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逐步丧失了对于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课堂上被束缚,最终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实效性被弱化。因材施教的含义就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特征给学生制定出更加符合其需求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大学生在通过学习后能够真正运用在生活之中,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忽视课外实践教育活动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作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教材知识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课外实践,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弱化。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课外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的开展,才能更好培养大学生的情操,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防止大学生出现焦虑烦躁的心态,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弱化的对策分析

(一)将中国梦的价值观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中国梦的内涵就是指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这一价值观念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巨大的帮助,通过对其内涵的运用,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水平。因此教师要将中国梦的内涵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梦的实际含义,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正确的政治信仰,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除此之外,通过中国梦概念的运用还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以及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大学生体会到自身对于国家以及社会未来发展所担负的责任。因此将中国梦的价值观念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让大学生加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知,让大学生能够真正明白,只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艰苦奋斗,不畏艰险才能使自身的人生梦想得以实现,确保自己能够为了祖国的发展而做出贡献,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二)发挥出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之中的用途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冲击,但是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技术与自身的教学模式融合在一起,就能够使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现阶段互联网应用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已经十分普遍,随时可见的各种信息在互联网之中的传播,能够使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的运用掌握更多的学习资源。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意识到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价值,通过运用高校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使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且使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还能使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新奇性,从而提升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学习兴趣,克服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过于枯燥导致的学生逆反心理。通过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搭建出全新的教育平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并不是相悖的,而是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排斥全新的技术与思想,要真正意识到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可以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融合在一起,上传到高校的论坛,让大学生去自主评价和探讨学习的模式,使大学生能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获得参与感,激发出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

(三)保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时,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当前高校的大学生通常性格独立,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差异较大,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牢牢的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中,要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个性化教学,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提高对于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在差异化中还要做好普遍化教育,既要对于大学生的特殊性进行考虑,还要考虑到整体的教学工作开展,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但是要保持集体教育为根本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式,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应用情感教育,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这样才有效提升教育水平。首先教师要了解到学生对当前教育模式的接受度,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消除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抵触心理,并且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与心理诉求,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通过沟通了解当前的教育模式是否能够被学生所接受,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对于自身的方式方法进行改变,从而真正提升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兴趣。在校园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提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教育工作开展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情操,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校园文化氛围,充满正能量。而高校也要举办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实践能力,并且让大学生感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除此之外,高校还要意识到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发挥出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通过人文精神以及历史传承的建筑和教学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使大学生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这也是有效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弱化的一个重要措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要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对于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影响,进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为根本,还要明确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提升自身的工作时效性,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防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弱化。

猜你喜欢

实效性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