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气球
2023-03-22徐健英
□ 徐健英
“不好了,不好了,小楷又发脾气了!”刚吃完午饭,我就听到小慧火急火燎地喊。我加快脚步走到教室,只见小楷满脸通红,瞪大了眼睛,举起椅子要往同学身上砸。
“小楷,怎么回事?”我迅速夺过椅子。小楷铁青着脸不说话,将拳头捏得紧紧的。小楷是个少言寡语的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开启“疯狂模式”,无法沟通。看了不少心理学的书,尝试了一些方法,但他爱发脾气的毛病仍让我束手无策。
国庆节到了,大家用国旗与气球装点校园。在用打气筒吹气球时,我灵光一闪,决定上一节微班会。
“孩子们,这是什么?”我扬了扬手中的一包气球。
“气球!”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小楷,你上来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气球。”小楷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很开心地上台选了一个橙色的气球。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说着,我开始给气球充气,“请大家仔细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
“气球变大了!”“气球越来越大!”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
“徐老师,赶紧停下来,气球要爆炸了。”小涵激动地站起来,指着我手中膨胀到极点的气球。
我停下来,看向默不作声的小楷:“小楷,你觉得还可以再充气吗?”
“可以的。”带着一丝调皮的神色,小楷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于是,我继续用力充了3次气,气球已经快有足球那么大了。
有的孩子甚至不敢再看,双手抱着头大喊:“不能再吹了!不能再吹了!”
“这可是你最喜欢的气球哦。”我看着小楷,他有些紧张地低下了头。
“同学们,如果把气球比作我们自己,那么这个气球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问全班同学。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别有深意地看了看气球,又看了看小楷。
小承举起手说:“奶奶经常说气大伤身。这个气球告诉我,人要管好自己的脾气,不然就有可能让自己炸毁,还会伤到别人。”听了他的发言,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小楷,你觉得是不是这样?”我和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向小楷,小楷愣了两秒,然后重重地点点头。
“所以,你以后会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冷静下来再做决定,是吗?”我问道。
“是的。”他郑重地回答。
我将手一松,气球顿时瘪了。我问:“气球里加什么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价值?”
问题提出后,我有点后悔了,担心这个问题太难。这时,小朱站起来说:“我觉得要在这个气球里加入志气!”
他的回答让班上的同学精神一振,大家都挺直了背,眼睛变得明亮起来。
我用力地给气球充了3次气,顺势说道:“是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在你们身上我还看到了正气!”
“还有勇气。”“还有大气。”“还有和气。”大家争先恐后地补充。
我带着激动与惊喜的心情给气球充气,并由衷地赞叹:“你们的才气让这个气球以最美的姿态呈现出来。”
孩子们更开心了,小楷的背更是挺得直直的,大大的眼睛里闪现出坚定而喜悦的光。
这次微班会后,小楷偶尔也会发脾气,但很快会冷静下来,因为他自己说过,不想做一个“爆炸的气球”。(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点评:
借“吹气球”开展教育活动,顺势而为。徐老师在教育小楷要控制好脾气后,将思考方向转为“气球里加什么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价值”,孩子们的回答令我们惊喜,“志气”“勇气”“大气”“和气”,当然还有老师补充的“正气”“才气”。这个课例启示我们,同样的题材可以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丁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