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3-03-22张书银
文/张书银
引 言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策略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具有显著的目标性和深刻性,其教学指向集中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和高阶思维方面。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阅读教学内容的语言特点,从小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系统优化和整合,在深入浅出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思维逐步深入发展,为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指向深度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征
相较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指向深度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借助教师的教学引领让学生逐步深入阅读文本内涵,在自主阅读和思考分析中感悟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想,在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高效达成语文阅读的深度学习目标。在实践教学环节,指向深度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一)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集中性
指向深度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突出强调学科教学目标的集中性,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学习状态,在深度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强化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具有教学时间局限性较大和学生学习兴趣不稳定两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师在指向深度思维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当前学生实际学习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入手,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细化,为学生深度思维的锻炼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借助细化的阅读教学任务可以让学生逐步达成阶段性的阅读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对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及价值情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丰富性
作为学生语言综合能力锻炼和提升的有利途径,阅读在教学环节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从某种程度而言,语文阅读的教学优化举措就是指教师基于以往教学经验对教学课堂进行重构,在丰富的阅读文本辅助下对学生语言技能与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对于深度思维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课堂活动可以简要分为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维度。首先是教师“教”的维度。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当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特点,突出阅读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深入发展。其次是学生“学”的维度。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的进步和提高,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指向深度思维的语文阅读学习活动强调学习内容的结构性、深度性。因此,优化后的教学设计应当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提供媒介和平台。这种综合性的教学设计既能够从教师视角出发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性,又可以从学生视角出发提高阅读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将原本单一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变得更丰富、更高效。
(三)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语文阅读深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阅读教学方法也要突出个性化特征。教师要立足学生当前实际学习情况,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互助合作学习,在拓展课堂教学容量的同时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步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正在逐步趋向多元化。情境教学、问题导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的普及应用也为教师优化教学提供了更多思考和借鉴的空间。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实际的学习兴趣,灵活选择阅读教学的方法,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和合作探究。
二、指向深度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引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
相较于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指向深度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情况。教师要围绕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元的课堂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主动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学习,为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做好铺垫和准备。
首先,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角度出发进行优化和创新。指向深度思维的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单纯地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的剖析,它是在学生有效参与基础上的高阶思维过程,强调学生在有效阅读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能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阅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技能[2]。以《自相矛盾》这篇文言文为例,由于担心学生自主理解能力有限而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师会不厌其烦地将文本内容“揉碎嚼烂”后再进行教学,看似具体细化的教学方式却并不利于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在指向深度思维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感悟,将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做好批注,以便为课堂有针对性的教学明确方向,最后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阅读学习过程逐一突破和掌握。这种教学设计既可以转变学生被动“学”的状态,又能够提高教师“教”的质量。
其次,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兼顾不同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在高效推进语文阅读学习活动的课堂上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教师通过设计这种层次化的阅读教学策略,能够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深度学习,自主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二)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迁移运用
指向深度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情况,从学生实际学习出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和灵活迁移应用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打破传统教育思维对教学活动的桎梏,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为学生深度学习构建平台。单元整体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思想,突出以语文单元为整体进行系统的阅读教学设计,紧扣单元教学主题,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相较于以往单篇阅读的教学方式,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教师教学资源的整合和配置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系统化的阅读教学设计中,能够使学生高效完成语文阅读学习。就当前语文课本教材的编排特点而言,各章节学习内容主要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合的单元设计结构,将不同类型的语文教学资源整合为一个单元整体,突出了学科知识点的系统性特征。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然后基于教学目标的引领,细化各章节教学活动,在整体与部分的巧妙结合中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
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阅读文本由《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四篇课文组成,单元知识板块由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以及快乐读书吧等组成,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设计,势必会将学生阅读、习作以及口语交际练习活动割裂。而在单元整体的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就可以基于单元学习主题的引领,将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和以上几个板块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突出各板块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例如,小说故事文本的内容情节以及情感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共鸣。在这种单元整体的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的兴趣,使学生在逐步深入的语文阅读学习体验中,自主感悟小说记事和写人的特点,并从自身阅读和生活体验出发,仿照文本内容的记事形式进行记录和表达,在提高学生实践迁移能力的同时实现读写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驱动学生思维深度发展
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指向深度思维的语文阅读教学重在突出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阅读、探究、思辨、验证以及应用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思维的提高和深化。因此,在优化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增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在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带动学生文学欣赏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例如,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入元认知策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元认知策略是一种经典的学习策略,重在突出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以及学习结果的监视和控制,使学生在自我总结和反思中不断促进学习活动的深入[3]。
以《桂花雨》这篇课文为例,单元教学主题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编排设计,阅读训练要素在于通过本文阅读的学习过程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表达方法,在具体事物的描写过程中渗透作者浓厚的感情,从而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引发读者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作者借助对桂花的描写体现了童年时期生活的乐趣,表达了对家乡以及童年生活的怀念。在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初读课文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在初读基础之上提出导学问题:“结合阅读理解,想一下桂花带给了作者哪些美好的回忆?”然后进一步设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喜欢桂花呢?”教师通过明确设问题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主动探究和思考,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阅读实践中,自主总结作者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的写作技巧,在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达成思维深度发展的学习目标。
(四)完善教学评价模式,深化语文阅读育人价值
教学评价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总结和诊断,同时也是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指向深度思维的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实现更高层次的阅读教学目标,突出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引领作用。因此,在优化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和完善教学评价模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阅读学习的指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生阅读学习的始末。立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了突出教学过程对学生思维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也要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程,通过元认知策略引领辅助,提高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师评价、自我反思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中不断优化学习过程。其次,引入综合性评价,突出语文阅读的育人价值。综合性评价既包含纵向的学习能力考核指标,又包含横向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核指标。
在教学实践环节,教师要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阅读过程参与态度、课堂互动积极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教学评价和总结,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育要求,不断为学生深度学习和思考注入内生动力。
结 语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阅读学习的最终结果,同时也要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思维进行有效引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和思考习惯,奠定深度学习的思维基础。在实践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突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借助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质量,借助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活动引领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在深度参与的语文阅读过程中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科学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