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探究
2023-03-22李淑端
文/李淑端
引 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教学课程,核心素养理念不仅赋予了其更为丰富的内涵,还对其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按照核心素养理念的具体要求,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更为有效的优化与创新,以此实现对学生语言构建素养、思维素养、审美鉴赏素养及文化素养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策略作为最为关键的教学因素,不仅关系着课堂的多元化呈现,还影响着课程改革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在核心素养理念得到广泛普及的教育形势下,针对核心素养理念对课堂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教师应顺应理念要求,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优化与创新[1]。
(一)应注重教学策略中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成为最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主体性原则的指引下,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与实施,不仅要鼓励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此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还应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以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来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应注重对教学策略进行灵活性的把握
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重要平台,教学的过程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和自主生成性,很多教育契机是可遇而不可求、转瞬即逝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灵活地进行教学策略的运用,才能更加科学、及时地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秉持灵活性的原则,依据不同的内容、对象及时机,进行具体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以增强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自主生成性。
(三)应注重对教学策略进行多样性的设计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是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服务的。而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丰富多彩,同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也更趋多元化。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多样性的设计与实施[2]。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需求,来对教学策略进行多样性的设计,从不同的层面、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应注重教学策略中适用性原则的具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众多,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更加有效地发挥其教学优势,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秉持适用性原则,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对象对教学策略进行因人而异的选择与实施,这样就能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探究
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育内涵。而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课程,其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体现为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培养与提升、艺术审美与鉴赏、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主要维度。因此,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围绕这些维度,有效实施教学策略,以此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围绕语言构建及运用素养,进行教学策略的实施
语言构建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素养形式,主要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中形成。因此,在以“语言构建与运用”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构建及运用机会,使学生能积累更多的语言实践运用经验,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构建及运用的能力[3]。
首先,教师应积极实施诵读教学策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方法。通过诵读,学生不仅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记忆,丰富知识储备,还能在诵读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及情感的共鸣,以此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策略是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学校的情感,富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就能在朗读中获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进一步体会到文中语言描写的生动性,以此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其次,教师应注重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进行语言吸收、感悟的过程,而写作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运用进行情感表达的形式,两者的结合能有效地实现学生语言能力内化,是培养学生语言构建及运用能力的重要形式。因此,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地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文章展开仿写训练,让学生能及时地将自己在阅读学习中所学的文章构思、文字构建等技巧进行实践性的运用,在模仿、创新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实现自身语言构建及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围绕思维培养与提升素养,进行教学策略的实施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不足,展现出了形象思维占据主体、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发展特征。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只能对浅层次的内容进行理解,而对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情感却无法透彻理解,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效果。因此,在以思维培养与提升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结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积极实施以思维训练为主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循序渐进的培养与提升。
首先,教师应注重问题导向教学策略的实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给予有效的引导。而问题导向教学策略是一种以课堂提问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积极思考,以此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就可以进行“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这反映了老屋怎样的品质?”等相关问题的设计,使学生结合教师的问题来展开阅读和思考,并在正确阅读思考方向的指引下,正确地理解文章主旨,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师应注重合作探究教学策略的实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不足,仅凭自己的能力很难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互动合作关系能帮助学生有效达成启迪智慧、完善认知的学习目标,以此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展开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并在后续的合作探究、讨论中,分享与讨论自己个性化阅读感受。这样学生就会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思路,丰富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合作中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围绕艺术审美与鉴赏素养,进行教学策略的实施
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德、智、体、美、劳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而美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升学生审美情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同样注重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围绕艺术审美与鉴赏这一核心素养维度,对语文学科中蕴含的美学因素进行挖掘,并通过相应情境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实施,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语文课程中的语言美、情感美,以此实现对学生审美意识的有效培养。
首先,教师应积极通过视听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对语言美的审美体验。小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体,对形象、生动的内容及场景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因此,在以艺术审美与鉴赏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形象性的视听情境来还原文中描写的场景,以此强化学生对文中语言美的感悟与体验。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因为很少有学生真正见过海底世界,这就影响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想象,使学生无法通过阅读感受到描写场景的优美。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现海底世界的优美景物,使学生能伴随视听情境进行文章内容的阅读,这样学生就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的语言美和场景美。
其次,教师应积极进行体验式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对情感美的体验。学生对美的感知与体验往往来自亲身的经历。在以艺术审美与鉴赏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为学生创设具有体验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扮演文中人物时入情入境,在人物的代入中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以此更加深刻地感受情感美,提升自身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围绕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进行教学策略的实施
语文是我国母语——汉语言的教学课程,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历史重任。因此,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具有文化意义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其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意识,以此实现对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活动教学策略的实施,通过富有文化内涵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实践的方式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一故事创作背景的介绍,来进行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引入,促使学生加强对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道德的宣传与传承。同时,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领略登高、插茱萸、赏菊等习俗,感受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在充分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同时,受到传统道德意识的熏陶。这样就从实践的角度实现了对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及传承意识的培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必然发展趋势,不仅需要教师及时进行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还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选择与实施。因此,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围绕语言构建及运用、思维培养与提升、艺术审美鉴赏、文化理解与传承等核心素养的目标,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多样化、灵活性、适用性的实施,以此来加强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