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与设想
2023-03-22王玲
王 玲
(六安市第一中学 安徽六安 23700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语文学科与时俱进,迎来了翻天覆地式的改革。新课改将语文教材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同时明确了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明确了语文教学方向——新课程目标。为了实现此目标,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发现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语文课堂缺少精彩;二是语文教学缺少实践活动;三是高三复习机械式;四是整本书阅读课难上。下面就这些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反思与设想。
一、语文课堂缺少精彩
真正的语文课堂,是所有语文教师的终身追求。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却参差不齐。一些语文课堂缺少精彩,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个人魅力,学识不够渊博。正如一句俗语“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才行”。没有积淀深厚的知识储备,教师怎么教学生?课堂讲授不精彩,描述不生动形象,如何吸引学生聚精会神听课。南京大学丁帆教授提出:“语文教师一定要全面吸收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要主动积累哲学思想和历史知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现实中,语文教师大多是拿着《教师用书》和各种相关教案去上课,缺乏深入钻研教材的意识,课堂教学中规中矩,缺乏激情,极少出彩。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受高考影响语文老师喜欢布置大量的习题训练学生的分数,这就导致语文教学有不少时间是花在分析试卷上的,忽略了必修教材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的课文教学。
二、语文教学缺少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由此可见,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关键在于语文活动实践。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语文课堂的丰富多彩,甚至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家校之间的联系,无不呼吁语文活动参与进来。语文实践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内和校内,要大胆地将语文活动与生活、家庭、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目前学校能够组织的相关语文活动微乎其微。校图书馆、校报形同虚设;文学社团不知道在哪里办公,组织什么活动;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雷声大雨点小;走出校门,去社会上参观、访问、游学更是无从说起。当然,学校也举行过几次与语文相关的竞赛类活动,不是主题内容宽泛空洞,就是激不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老师将其当作任务强行布置下去,学生也是应付了事。名著类书籍在家长,甚至一些老师看来就是影响学习成绩的“禁书”。如此,怎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展开语文活动?语文活动不展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三、高三复习机械式
高三复习时,学校老师基本不按教学计划安排上课,而是自行安排各项教学活动。究其原因,大家皆认为专题复习内容与月考试卷无太大关联。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按专题进行复习,打磨每个专题的基本题型、解题技巧、专题训练,表面高效,实则枯燥乏味,收效甚微。学生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不够扎实,相关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加之大量重复性习题训练,得到的结果只能是物极必反——考低分。在此过程中,学生问题无法暴露出来,也就得不到解决。在平时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询问语文方面的问题极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惯性思维,分析从练习或试卷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但发现学生的个性问题极难,师生之间因此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深入交流沟通。如此,更无从谈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高三语文复习课其实就是纸上谈兵、枯燥乏味。纵观历年全国卷,不难发现试卷题型基本固定。发现此点,易让授课者的思维、方式方法受束缚,以致自由发挥的空间受限,更无从谈及灵活多变。可想而知,高一高二都没大刀阔斧地纵情授课,到高三,被高考指挥着,“受困”老师教授的高三复习课达到的效果只能是低效的。而学生在课堂上机械式地接受所谓的技巧,师生之间互动极少,学生基本没吃透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当然做不到运用自如。
四、整本书阅读课难上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出,要把整本书当作主体,把单篇短章拿来辅佐。温儒敏认为,提倡整本书阅读,是因为现在的学生读书少,特别是很少读完整的书,而网上阅读也多是碎片化的,微信、微博、小视频等自媒体阅读,更是火上添油,弄得大家焦躁得很,学生静不下心来读书。要求整本书阅读,首先就是‘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养成好读书的习惯。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重要阅读方式需要进行推广,以便解决当前高中语文阅读碎片化、浅显化、功利化、边缘化等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中指出,整本书阅读可安排在两个学期中,课堂内外时间应集中使用,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更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阅读一本经典著作。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每读一遍可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有些地方应该仔细推敲,有些地方可以略读或浏览,阅读要有笔记,记下自己思考、探索、研析的心得。
由上可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静下心”去阅读经典著作。可从现实来看,学生整天忙于刷题,刷试卷,满心分数、名次,极少互相讨论整本书阅读。以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为例,学生普遍反映看不懂,太枯燥,不愿意看。笔者教学时,为了方便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特地从网上寻找相关解读,相关的大纲条理等,并印发给学生,以辅助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可到真正讲解该书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仍是没有阅读。如此这样,怎么去“读好几遍”,怎么去解决“一两个问题”,学生怎么写“阅读笔记”呢?写阅读笔记既能辅助学生广泛阅读,又能促进学生个体创作。笔者布置阅读笔记任务时常常不限制范围,可是每当查看学生笔记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阅读一本书,甚至是一篇文章,笔记中心不突出,条理不清晰,仅是读后感或复述原文内容而已。没有思考的阅读怎么能写好阅读笔记!若此,新课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能实现吗?
五、解决问题的设想
以上是所有语文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有了问题我们不应该躲避,更不应该任由问题扩大而变得越来越严重。其实,以上四点看似孤立,实际上揉到一起,就是牵涉一个根本问题——语文如何教。这个问题如何有效解决,笔者有以下三点教学设想。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情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要教师去深刻研磨和领会,在课堂内外科学并有效地处理问题和组织相关活动,最后将研磨成果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认真研磨教材的指导思想、内容体系、框架结构、知识点的内涵外延,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只有对教材了解准确清晰后,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相互补充,才能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针对教材中的课文阅读不一样的教学目标,怎样教使学生不难学,在课堂内外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这是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做到的第二个点。实际操作有些困难,但笔者认为,教师只要去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去研究明白对他们来说有难度的地方、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再去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如此去思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才会有精准的教学预测,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课堂教学更合理,教与学才能更好相长。
(二)学生为主,教师引导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两大主要构成因素。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任何提问都是先从疑惑发端,有疑惑恰恰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惑一定要去解决,正因为要去解决疑惑,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渴望。因此,笔者在授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自学教材内容,并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提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这样会增强课堂效率。
教学以学生为主,有利于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高中教材内容几乎都是阅读教学内容,包括高考语文大多也是阅读内容。那么,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比较阅读等。总之,学生阅读习惯良好,自觉进行阅读并能长久的保持,其一定能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三)兴趣引导,培养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兴趣,才会愿意学,高兴学,这样的教学才会有效。而情境导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刚接触课文时,对课文里的信息很陌生,若将学生熟悉的信息导入课文里,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比较,这样学生比较乐于接受教材里的信息。
笔者常常用想象、联想、比较、辩证等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如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黄河画面:黄河如万马奔腾般向前流去,波涛汹涌;著名的壶口瀑布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如此雄壮的画面,让学生惊叹不已。然后再展示镜中人的头发由青丝变成白发的瞬间变化,此画面又让学生唏嘘不已。再将这两个画面与诗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相联系,让学生仔细联想,反复揣摩,深刻体会李白的豪迈。有关青丝变白发的内容,让学生凭借自己对人生、社会知识的理解,揣摩出这两句是在表达时间流逝之快,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在此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要素,然后经过联想比较,让学生有画面感,这大大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一堂课组织多项活动,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语文课堂怎能不生动!
综上,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与创造,增加师生互动,师生互相促进,互相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