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养成
2023-03-22陈静
陈 静
(阜阳市第二十中学 安徽阜阳 236000)
日常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问题:课堂纪律很差,学生不喜欢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喜欢自己玩自己的;有的学生故意毁坏键盘,把键盘上的键位随意调换;有的学生不愿意自己思考问题,喜欢跟随老师的演示来亦步亦趋等。这些问题都折射出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不合格,没有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发挥。怎样才能让课堂效率提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知识呢?经过认真思考研究,笔者认为主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上抓起。
结合笔者的自身教学实践活动,日常工作中将初中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着重对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探索、分析、改进。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和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因为人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大的力量支配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并形成定向思维,想再去改变就会很困难。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由此看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更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一、培养遵守纪律的习惯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孩子们刚进入机房,就会大声问老师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比如:
“老师,我可以上网吗?”
“老师,我可以打游戏吗?”
“老师,我可以看视频吗?”
“老师,我可以听音乐吗?”等等。
在他们看来,信息课就是让他们来“玩”的,而不是来学习的。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老师被问得多了,回答也变得闲散了。所以在给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开学第一堂课最重要的任务是给学生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也是一门课程,不是游戏课,也不是用来放松的,我们也有专门的教材。然后告诉他们上信息技术课的要求和制度,进入微机室后必须遵守相应的校规校纪。养成课堂常规习惯,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首要问题。
信息技术课堂纪律和要求:
1.排队进入机房,不许大声喧哗,有问题举手;
2.按时上课下课,不能随意迟到、早退、旷课,有事不能来上课的必须写请假条;
3.认真听课,勤于做笔记;
4.按号就座,安全检查电脑,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5.课堂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6.不允许在机房玩游戏;
7.不在机房喝水、吃零食和乱丢垃圾;
8.下课时将电脑关闭,凳子放好,轻声离开机房。
上课纪律有了明确的规定,接下来上课,学生就不会再问这些与教学无关的问题,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高效很多。
二、培养阅读教材的习惯
学生都知道上什么课会拿什么书,可是一到上信息技术课,学生两手空空就冲进计算机教室。虽然笔者曾多次提醒上课一定要带课本和笔,可是学生依然我行我素。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是安徽省义务教育初中非零起点教材,教材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教材专家们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结构精心编写而成的,注重生活化,同时还注意突出了地域特色;趣味性和挑战性也结合得很好。绚丽的图片、明亮的色彩、漂亮的版式,教材中设置的工作坊,对示例作品进行分析和创作,把具体的操作步骤介绍得详细规范,有的还设置了图片标注,清晰明了,一目了然。让学生阅读教材不但可以省去大量的演示讲解时间,而且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好教材的使用价值,而不是把它束之高阁。初中生都喜欢小组比赛的学习方式,每次上课先让学生把教材翻到多少页,告诉他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先带着问题把课文内容阅读一遍。第一个找到答案的就给他所在的小组加分,为了给自己的小组争光,他们都认真快速地阅读教材,找到答案后,一个个都欢呼雀跃起来。长此以往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课堂教学自然就轻松起来。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还要提醒孩子们仔细观看课文标题,并设法提出问题。
比如“班级相框巧设计”“策划方案巧编排”“班级证书速生成”“团体奖项妙统计”等,标题中的“巧”“速”“妙”等字眼,都设置了悬念,当看到标题时,就想快点了解本课的内容。
以“影片效果巧添加”为例,这时我们可以提出下列问题:影片可以添加哪些效果呢?怎么做到“巧”添加呢?
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就会很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想知道答案就要仔细阅读教材,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很快就把学生带入课堂中来。
平日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还要培养学生在教材中查找答案的习惯。信息技术是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一门学科课程,学生喜欢先观看老师的演示讲解,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模仿操作。老师演示过后,学生有时会忘记老师演示的步骤,于是就不停地问:“老师,下一步是怎么操作的?”“老师,这个图片从哪里打开的?”“老师,这个符号我找不到在哪里。”等等,一节课下来,老师不停地巡视帮助学生,很辛苦,但是效果却不是太好。其实学生的很多问题,在教材中都有答案,只是他们不喜欢去翻开书本仔细阅读,有时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都没有打开过课本。因此,当学生问这些问题时,笔者就让他们在教材中找答案,还让他们比赛谁最先找到。在任务的驱动下,大家就纷纷打开课本认真地阅读,在教材中寻找问题答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他们会很开心兴奋,并会高举右手大声呼喊:“老师,我做好了。”相比老师直接告诉答案,他们也更容易记住解决问题的办法。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再像以前一样茫然,第一反应就是到教材中找答案,问题解决了,他们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三、落实规范操作的习惯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老师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老师,我的电脑被同桌关机了。”“老师,我的电脑黑屏了。”“老师,我的作业做好了,但是忘记保存了,现在找不到了怎么办?”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笔者曾经很是头疼。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时督促他们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去关别人的电脑。因为有的学生比较调皮,他自己做不好作业,看到同桌完成了作业,就会恶作剧,关掉同桌的电脑。
2.要养成良好的保存习惯,这样才不会因为意外情况导致作业丢失。有的学生没有养成保存的意识,有时候没有保存作业就不小心关机了。
3.在平时上课时,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比如有的学生在打字的时候,喜欢一个手操作,另一个手托住腮帮或者装在口袋里。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了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及时提醒他们,提醒的次数多了,慢慢地习惯就养成了。
4.教育学生要正确开关机,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电脑,它才可以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四、建立同帮互助的习惯
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实用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教育学生当同学需要帮助时,要热心地伸出援助之手。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还可以更好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作为城市薄弱学校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计算机操作很熟练,有的很少接触到计算机。如在学习“初用我的电脑”这一课时,要使用“计算器”软件进行快速计算时,笔者认为这是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操作即可,但在巡视时却发现有同学没有动手操作,便来到该生身边询问原因,并低声鼓励她慢慢学。可是她还是坐在那里低头不语,原来她是不会操作。其实像这样的学生,班级里有很多,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来教,这样一来也影响了教学的进度。看到一些同学已经完成了任务,笔者说:“谁愿意当一回小老师,帮助一下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这时有几个同学踊跃举手,对没做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对于这些热心的同学,笔者及时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在他们的帮助下,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很快学会了“计算器”这款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把学生每四个人分为一个小组,小组内谁最先完成任务就可以去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同学,然后比赛。哪个组最先完成,哪个组就会获得相应的分值,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活动任务。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还提高了交往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情,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让我们的课堂高效起来。
五、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如果先告诉学生任务怎么操作,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自学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反之,教师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看教材、探究如何操作,遇到不会的操作时,老师再讲解他们遇到的共性问题,学生就会认真地听课,特别会专心地听讲他不会的内容。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以下这个例子足以见证。
例如,在学习“多种媒体助表达”这课中,需要给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并设置幻灯片放映时,可以隐藏声音图标,让学生通过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探讨如何设置。在巡视学生操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第一组同学设置的方法和教材中不一样。笔者让他们组派个代表来给大家演示讲解、他们通过探究交流发现,把声音图标拖动到幻灯片两旁的空白处,在幻灯片放映时也可以实现隐藏声音图标的效果。
教师总结归纳: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发现!通过大家的探究学习,同学们找到了和教材中不一样的解决问题方法,你们真是很会动脑筋思考问题。笔者对他们这种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给予肯定和赞美,学习过程从“向老师学习”变成“带着问题探究学”,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更加认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进一步加深,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保证了教学效果。学生有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对老师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