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教学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以统编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为例

2023-03-22江平平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期
关键词:工业化高三历史

江平平

(合肥市第九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统编版历史教材改变了传统的专题史编写,打破了时空界限,更强调能力立意和素养提升,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知识的逻辑性,但跨度大、内容多、理解有难度,这就更需要将孤立的知识整体化、专题化。主题教学,即以一个主题切入教材,把相关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专题,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围绕提炼的主题进行知识的串讲、脉络的梳理、问题的分析和情感的升华,这样不仅重点突出,线索明确,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笔者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经常运用主题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五点粗浅的见解。

一、提炼教学主题

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提炼出一个主题,该主题应以课标为依托,可针对单元、单课或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教学主题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师传授的内容和行为的核心,反映教学的线索,影响着教学的策略和评价,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成效。正如於以传老师所说:“一堂好课应该有中心、有重心、有核心、有灵魂,而不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和漫无目的地展开。”没有主题的历史教学容易出现史实随意堆砌、逻辑结构混乱、重难点模糊,尤其在高三复习课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主题教学,学生可以从中直接获得单元或单课的核心观点,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与前后知识进行联系,直接有效地巩固并掌握知识,把握高考方向。主题的确立不是任意的,是需要与课程标准紧密结合,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条件下加以提炼。

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为例,如按常规复习课分为“探索”与“失误”两部分处理,从中总结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遭遇的挫折,吸取经验和教训,也能让学生准确把握考点,但是难免“炒冷饭”,学生在复习课的深度上很难得到提升。所以笔者采用了主题教学方法,先提炼本课的教学主题。

首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基于此,确立本课的重难点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其次,笔者借鉴了於以传老师的“寻新法”,从三个方面厘清思路:一是结合近年来史学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从中梳理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力是工业化,它不仅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更是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二是联系两次工业革命、苏联改革、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结他国与近代中国历史上对工业发展问题的处理;三是搜集并学习大量优秀的历史教师关于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

最后,分析高三学生的认知水平,最终确立了本课的主题——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进程。

二、设计课堂导入

如何在短短几分钟内激发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呢?课堂导入很关键。主题教学下的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要能做到导入话题与教学主题的衔接,实现与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高三学生虽学习了大量的历史知识,但缺乏整合,体系不完整,结构混乱。主题教学下的复习课导入,更应该体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网络。可以提问式导入,迅速调动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思考,有效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

以本课为例,课堂导入环节,笔者选择直接从主题入手,以“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时政引出教学。点出工业化主题后,再设计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工业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①近代工业化(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1949年);②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1949年至1978年);③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1978年至2020年)。

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初步认识到近代工业化的努力并没有完成工业化任务。近代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体系不完整,从而工业化的任务由我党和人民承担。此外,笔者还适当引出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近代中西方工业化的不同道路,这样不仅强调了单元复习与专题复习的联系,而且突出了知识点之间的纵向比较。

三、选取主干知识

课堂导入后就要进入主干知识的教学。历史主干知识通常是指对社会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思想主张或典章制度,但在复习课中,主干知识主要是指契合教学主题的知识点。主干知识的选取,需要根据教学主题进行整体谋划,可以淡化知识层面的梳理,整合原有知识体系,有所侧重。

本课从教学主题的角度分析,重点是处理经济建设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关系,所以设计上按时间顺序可以把经济建设分为以下七个方面:“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文革”,再以时间轴的形式标出相应时间。此设计的意图是突出时空观念,将逐一分析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影响。

四、设置探究问题

高三历史复习课不仅要回顾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还要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鉴于高三学生已能掌握的必备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主题教学可以在教学主题的统领下,基于主干知识选取适当史料,设计探究问题。探究问题的设计要符合教学主题,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并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值得他们深入探究,而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梳理,必要时可以补充相关材料,让学生在总结中分析问题。主题教学下的史料选择要围绕主题,在形式上多样,内容上要直接易懂,不能生涩难懂。

比如“国民经济恢复”时,通过阅读材料,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很容易得出新中国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此处因教材涉及较少,我们可以提供史料进行补充,具体设计如下所示。

据统计,1949年,全国私营工业企业有12.3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4.6%;全国私营工业企业生产总值6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3.2%;私营商业为402万户,占全国商业总数的98%。

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编。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农业:土地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

(2)土地改革对工业化的作用是什么?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一定障碍。

(3)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合理调整?

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经济恢复的表现及意义。

表现:到1952年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意义:为逐步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这样环环相扣的提问,学生可以认识到即使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生产力水平低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仍将工业化作为重点,理解采取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讲解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便于理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架构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历史教学不仅离不开史料,更离不开基于史料的问题,但教学中我们多侧重于对史料信息的提取和概括,缺少整合,设计的问题探究性不强,主题不鲜明。

五、注重唯物史观

主题教学的优点在于线索明确,但主题毕竟是我们提炼的,在历史教学中难免有主观性,然而历史“不只是以精心结构故事的形式,具备中心、主题,还有完整的缘起、发展和结局来展现自我供人探察的”。因此,历史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科学法则,以唯物史观来引领。

中学历史课程在我国承载着明确而重要的使命——立德树人。历史教学不仅要尊重历史,关注历史,传授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唯物史观,对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解决历史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本课为例,如处理不好,容易让学生过多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过程中的曲折与失误,贬低工业化的必要性,这就与历史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认同民族历史、民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因此,笔者在复习课结尾以开放性试题的形式,注入了唯物史观的教学,以达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具体设计如下。

材料:

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化道路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因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禀赋、自然条件、比较优势的不同,工业化道路也会不相同。……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道路,在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时代迈进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是行不通。因此,后发国家必须不断探索新的工业化道路。

——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根据材料,结合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工业化的相关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做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通过开放性观点阐述的形式,让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们的认识有:

(1)工业化因国情不同而道路不同,如中国与西欧的工业化。

(2)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道路是因国情需要而选择的。

(3)单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道路在当今社会行不通,我国应探索新的工业化道路。

本开放性试题的优势在于通过开放材料、视角、观点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思辨性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复习课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着学生看待历史、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影响到学习的体验和质量。历史教学任重道远,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主题教学如何发挥应有的实效,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工业化高三历史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高三·共鸣篇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我把高三写成诗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