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日本传统曲艺“落语”论中国曲艺“相声”的传播

2023-03-22

戏剧之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曲艺资源化文艺

江 玉

(四川旅游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一、文化资源学

近年来,“文化资源学(Cultural Resources Studies)”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在日本备受关注,2000 年4 月,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成立了文化资源学科,文化资源学的目的是将世界各地散在的、以各种形式流通的、被埋葬或者即将消失的“文化资源体”作为有用的资源,进行发掘、考证、评价、整理和保存等,并研究文化资源的形成过程。某个时代的社会和文化的贵重资料的总体被称为“文化资料体”,它包括美术馆、博物馆和资料库以及电脑数据库收集和收藏不了的建筑物、都市景观以及传统文艺等,也包含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山下晋司指出,普通事物的文化资源化有以下三大类别[1]:

(一)日常生活场所中的文化资源化(在家庭、职场、学校、社会等环境下,语言、服饰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在无意识中被人们资源化)。

(二)国家主导的文化资源化(国家通过文化宣传、学校教育等方式有意识地进行文化资源化)。

(三)市场主导的文化资源化(以经济为目的,将有文化价值的一切事物作为有经济价值的商品进行开发利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笔者拟用日本文化资源学的视点论述日本落语和中国相声的“传承”与“传播”。首先,对日本“落语”和中国“相声”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述,让大家了解日本落语和中国相声的相似之处。其次,从发展历程来梳理二者的相似性,并综合笔者实地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通过教育资源化的理论来研究论述其“传承”与“传播”诸问题,并得出对中国曲艺发展有益处的结论。

二、日本“落语”与中国“相声”

日本落语与中国相声都有悠久的历史,虽然二者属于不同国度,有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二者皆是传统语言艺术,有着相似的历史变迁和相像的艺术形式。落语不属于日本宫廷文化,其一直在日本民间流传,深受日本平民喜爱。而相声也属于中国大众文化,在中国民间深受民众喜爱,在艺术属性这一点上,日本“落语”与中国“相声”极为相似。

中国相声在历史的长河里起起伏伏,历经风雨。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艺政策,中国曲艺界才开始正规系统地整理相声文本,并对旧相声进行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相声进行改良与创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有关部门还对全国各地四百多个曲艺艺术品种进行了汇总,并按其最主要或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段,将其大致分为以说为主、以唱为主、以韵诵为主和以说、唱相间为主的四大曲艺艺术门类。以大体相近的体裁和样式划分,四个大的曲艺艺术门类又可以分为以下十二类:评书类、相声类、咏诵类、弹词类、时调小曲类、渔鼓道情类、单弦牌子曲类、琴书扬琴类、走唱类、杂歌杂曲类、少数民族曲艺类[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相声在各大电台、电视台、舞台、专业以及业余文化活动、娱乐活动中大放异彩,并有学术研究机构出版了关于曲艺理论研究成果的书籍,使相声得以复苏。

笔者在对日本落语与中国相声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时发现,日本“落语”与中国“相声”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都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在近现代的发展进程里,中日两国都出现了文化多元化与娱乐方式多样化等情况,日本“落语”与中国“相声”这两门传统艺术在这些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都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们遗忘。

2018 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举办的有关西南地区地方曲种创作及评论人才培养的培训,培训期间,中国曲艺界的名师名家们进行了授课,还与四川曲艺从业者们进行了交流,这使笔者对西南地区的曲艺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西南地区曲艺种类繁多,但大多都和其他地区一样,以说、唱、诵、学、做为曲艺表演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并根据曲艺艺术节目内容,形成了以说、唱、诵等形式为主,以学和做为辅[3]的表演形式。在两个阶段的学习里,笔者与西南地方曲种创作及评论人才培养项目里的老师以及学员们,就四川曲艺各类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并去彭州市与遂宁市进行了采风。在采风活动中,我们实地考察了四川曲艺各个艺术团体的情况,还对一些四川地区的曲艺老艺术家们进行了采访,收集了许多宝贵的一手资料。

在整理采访资料时,笔者开始深思,在21 世纪这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在文化多元化、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大环境下,如何用文化资源化的视点让中国相声得到有效传承,让中国相声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

三、大众媒体参与的重要性

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发现,日本电视台里经常播放歌舞伎、落语以及各类传统文艺,但收视率很低。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收视率一旦低下,广告商和电视台就会撤换节目。笔者曾好奇地问过日本神户学院大学中日戏剧研究方向的中山文教授:在日本都没人看的传统文艺,为什么电视台还在一直播放?中山文教授给笔者的回答是:“这是日本政府批准的,由民间组织买断了播放权。在当今社会,传统文艺大势已去,已不再是主流,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但是,当今的我们至少不能让本国人不知道本国的传统文艺是什么,不停地播放,总会有一部分人看,我们能够保留这一部分的收视率就足够了。如今还看传统文艺频道的人,会带着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看,也会去剧场观看。这些年轻人里面,将来也许会出现曲艺工作者,即便他们不成为专业演员,也会成为一个喜欢看传统文艺的人。如果说,有一部分人真的不喜欢传统文艺,也没关系,至少他们也会知道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传统文艺,这就足够了”。中山文教授的一番话,让笔者深思中国传统曲艺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后,传统戏曲和曲艺历经风雨变迁。改革开放后,在文化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冲击下,传统戏曲和曲艺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们遗忘。在当今文化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相声工作者除了要在政府的支持下抢救传统文化,收集保存资料,传承舞台上的表演形式以及声腔艺术外,还要借鉴日本落语的发展经验,不仅考虑舞台上的“传承”,更应该考虑全方位的“传播”。

本章中笔者所提到的“大众媒体参与的重要性”,无疑是源自笔者对中国相声现状的忧心。笔者所谓的“忧心”,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对曲艺艺术“传承”方面的忧心,而是对舞台下的“观众培养”的忧心。虽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相声开始在各大电台、电视台、舞台、专业以及业余文化活动、娱乐活动中大放异彩,并有学术研究机构出版了关于中国相声理论研究的书籍,但中国相声在快速复苏的同时,还是留有一些“后遗症”。这里所说的“后遗症”不仅包括艺术形式继承方面的“中国相声从业人员”的断链,更有“观众层”的断链。“演员”与“观众”本就像理论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一样相辅相成。无论多么好的艺术,如果没有观众懂得欣赏,就会变得曲高和寡。

当社会大众都对中国相声漠不关心的时候,中国相声便失去了高台教化的意义,也失去了在当今社会“活”下去的理由,中国相声就有可能成为“僵尸化”的文艺形式。弃之可惜,留之也只能作为“遗产”,作为一种曾经有过的文艺形式被保留下来。由此可见,在当今社会,“观众的培养”远比“演员的培养”更加重要。政府以及中国相声工作者可以利用大众媒体(新媒体),先做好最关键的“传”,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在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有相声、小品等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让社会大众对中国相声有所了解。在大众媒体的参与下,中国曲艺不仅要以“培养演员”为重,更应该注重让中国相声为公众所知,做好中国相声的“传播”工作。

四、教育资源化

大众媒体的参与会让社会大众对中国相声有所了解。“观众培养”这件事任重道远,是一个持续性的大工程。在日本留学期间,笔者发现日本小学、中学、大学都有文艺赏析课程。这种课程并不是每天授课,也不是让学生们学习各类传统文艺,而是以一个学期或者一个月为周期,组织学生们聆听各类演员对自己所从事的文艺的讲解,在听完讲解后,学生观看日本以及海外的文艺表演。另外,在日本的大学里,都有“部活(课外活动)”。大学的部活有落语部、漫才部、日本舞俑部等,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部活,然后聚集在一起,学习各类日本传统文艺,参加各种社团表演。

以日本教育界对传统文艺的参与来看,中国教育界对中国相声的参与对相声的发展至关重要。1900 年,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雄于地球而国雄于地球。这虽是一百多年前的话,但用于思考当代中国相声现状也是适用的。当代的中国相声工作者不仅仅要在舞台上演出,更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历史变迁及表演形式有全方位的了解。中国相声工作者们要将中国相声带入教育界,以由简入繁的方式向不了解传统曲艺的在校学生宣传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进行普及性的教学,再让其观看中国相声表演,感受中国相声的魅力,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未来中国曲艺的“演员”和“观众”培养埋下希望的“种子”。在教育界的参与下,“少年”这颗种子会在社会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样一来,中国相声便有了“承与播”的基础。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曲艺进校园”等一系列惠民演出活动已为中国相声的观众培养与社会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中国相声从业人员在大众媒体传播方面付出了不少努力,笔者相信,中国相声事业将会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当“演员”和“观众”能够产生共感和共鸣时,真正的“传承”与“传播”便会在中国社会落地生根,为中国相声开创一个全新而又美好的时代。

五、结论

以上根据日本落语与中国相声的历史与现状进行陈述与对比,发现了二者的相通性,再以日本落语在日本社会的传承情况为参照,提出当今社会“培养观众”的重要性。通过对二者进行分析与对比发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各类人士的努力下,中国相声的“演员培养”工作已初见成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通过大众媒体的参与使中国相声被大众所熟知,继续保持其大众文化的艺术特色。与此同时,要将传统曲艺带进校园,带进年轻人的世界,将中国相声开发为“教育资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中国相声的未来撒下“种子”。当“演员”和“观众”能够处于平衡状态时,当中国相声得到全方位的“传承”与“传播”时,当中国相声能够让大众产生共感和共鸣时,中国相声就将迎来一个“文化自知、自信”的全新局面。

猜你喜欢

曲艺资源化文艺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1942,文艺之春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文艺范
基于Flash技术的曲艺动画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