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利卡静物油画构图形式规律研究

2023-03-21田文卓张修亮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构图

田文卓 张修亮

摘 要:阿维格多·阿利卡(Avigdor Arikha)是以色列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富有独立艺术精神,他的静物作品以极具松弛感和画面构图的独特性而吸引观赏者。总结阿利卡静物油画构图中的禅意、秩序感、趣味性特点,结合阿利卡的经典静物油画作品展开分析,从而总结阿利卡静物油画构图形式规律。

关键词:阿利卡;静物油画;构图;形式规律

一、阿利卡静物油画构图中的禅意

阿利卡是当代具象绘画的代表艺术家,他的作品以与众不同的构图和奇特的生活观察视角带来的生活气息极为浓厚的画面氛围深深吸引着观者。20世纪中期,他的抽象画作品已经给他带来显赫的声名与艺术地位,但他认为具象绘画更能直观地表达画面传递的情感,所以毅然转向具象绘画。

我们在欣赏阿利卡静物油画作品时,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简单”或“单纯”,因为他画面中的物象没有细致刻画和描摹,但又十分具有表现力。其中的关键在于,阿利卡画面中的“气”,像中国写意画中大气磅礴的笔法,而非描摹细节的绘画方式。阿利卡的静物油画构图就极具中国写意画留白式的禅意。

“禅意”一词犹“禅心”,通俗的解释为清空安宁的心,也可以解释为源于内心的知道。也就是说,在阿利卡的油画画面中,能够获得一种直观感受。这种感受是阿利卡面对观察对象的一种观察方式。在观察过程中,直观面对观察对象从而直接呈现第一感受,减少二次构想和主观重组物象的过程。阿利卡在创作中注重的更多是观察而并非想象。

除去对阿利卡的画面感受这一主观方面,从客观来说,他的构图形式也是充满禅意的。极为凸显这一特点的画面语言形式,就是画面适当的留白和大面积色块的处理。在他的画面中,画面的视觉中心点是否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时候阿利卡会把画面的重点部位放在边角,甚至非全面呈现或除去画面中的主体物象。阿利卡通常会采取画面留白的方式呈现。而这种大面积留白和大色块的形式非但不会让画面空旷和缺少细节处理,反而会让画面具有强烈的松弛感。

例如阿利卡self-portrait系列之一,这是的置处理为在层次感和丰富程度上没有那么强烈的画框,只有右侧三分之一的位置用来塑造人物。人物在此画面中既不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又在画面中占面积较少,然而这样的处理非但没有减少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画面的平衡感,反而加强了画面的视觉层次和空间感受。在这种画面构图下呈现的这幅作品极具故事性,突破了传统写实性绘画的构图形式,不再追求画面的稳定程度和画面的视觉中心点。阿利卡的画面更像是日常生活中抓住的一瞬间的视觉感受,充满瞬间定格下的戏剧性和偶然性。画框的塑造占画面面积的三分之二,人物仅占画面的三分之一,但通过人物表情和人物与画面中画框的相互联系,观赏者会对人物未呈现部分甚至画布中呈现的画面,产生无限的想象和好奇,这便是画面中的禅意。

阿利卡经典静物油画作品《山姆的勺》(图1),整幅画面只有桌布上的一把勺子,画面中有大量的留白,简单的布褶构成了画面中的稳定关系,而物象勺子就是画面的视觉中心点。画面的留白部分既凸显了主题物象的呈现效果,又带给画面无限的延伸感和空间想象。

阿利卡的油画作品具有跟速写一样的自由感。他注重对描绘对象的第一感受,追求艺术创作的真实显现。中国美学“以澄明之心观物”也带给阿利卡极为深刻的影响,所以他的画面中蕴藏着中国艺术中的“气”。这种“气”来自阿利卡对画面的掌控力。画面一气呵成,不做刻意修饰和修改,不做刻意设想。画画就是画画,也不多定义它的价值和内涵。这便是禅意。

二、阿利卡静物油画构图中的秩序感

阿利卡的静物油画极具松弛感,形体和构图都看似自由和随意,但这种松弛的内容中一定是“乱中有序”的,即“松弛有度”。画面中存在一定的秩序规律,才会具有美感。

“秩序”这一词原本的含义就包括了“有条理”“有规律”,也是指社会中人或者事物运转有固定的规律和法度。这种秩序感是一种存在于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抽象概念,无论感知或者未感知到它的存在,它都是一种规律的体现。藝术的表达更离不开秩序。这种表达更体现为画面的平衡感和画面节奏韵律的表达。画面离不开审美表达,而这种美的体现更是一种存在于画面中的秩序感。这在阿利卡的静物油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阿利卡静物油画中体现秩序感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画面中的视觉平衡。画面中的平衡感,受多种绘画元素的影响,例如主体物的数量、摆放的方向、颜色的构成等,因此,画面中的视觉平衡可以由多种方式获得。从《楼梯上的鞋子》中,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到一双绿色的鞋子位于画面的右上角。正常来说,画面的中心位置是常规的视觉中心点,而阿利卡的这幅静物油画作品却不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这是因为阿利卡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木质阶梯的横线视觉效果和纵向感觉,也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楼梯的重色,以至于浅绿色的鞋子不会导致画面有下坠感,从而让整个画面得到了一种视觉上的平衡。阿利卡画面中仅利用了三整块的颜色,运用了大面积的重色和小面积的亮色,从而使观赏者感受到作为亮色的主体物要更明显一些。再者,通过楼梯横线条向上倾斜延伸抵消了人的视觉不自觉加重下方物体重量的感觉,形成了一种视觉平衡感。在这种平衡感中,观赏者才能充分和直观地感受到,画家在描绘这种生活痕迹时的内心活动和情感表达。

这种秩序感的另一个体现是阿利卡静物油画中的节奏韵律。通常“节奏韵律”一词是用来表达声乐抑扬和谐的感觉,而在阿利卡的静物油画作品构图中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感觉。画面里的节奏和韵律会赋予静物强大的生命力,阿利卡在进行创作时,感受到了这种生命力。他通常能抓住生活中的一瞬间感受,将其融入画面里,例如散落在楼梯上的鞋子、搭在黄色沙发上的牛仔裤,以及放在角落里被压出褶的皮包。这些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在这种场景下,物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会对画面产生很大的影响,而阿利卡能在这种场景下找到这种绘画秩序。色彩和构图和谐的节奏韵律,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书和信封》(图2)是阿利卡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幅静物油画作品。他在画面中用了三种极具冲突的、亮眼的颜色,但是背景中大面积的灰白色,会让极亮眼的红色、掺了些许熟褐的黄色以及纯度较高的蓝紫色之间,获得一定的缓冲。整个画面的上半部分就有两个极亮眼的红色和黄色,而在这两个颜色中间,阿利卡构入了白色的信纸,给予画面以呼吸感。阿利卡通过这种构图让画面中的色彩相互配合和制约,让画面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构图和颜色的相互配合所产生的节奏韵律,使画面和谐舒适。

阿利卡的画作充分体现了简约却不简单的特点。在他的画面中,观赏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生命力。阿利卡将这种感受融入画面的秩序感中,秩序感也给阿利卡画面中微小的事物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

三、阿利卡静物油画构图中的趣味性

绘画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创作需要突破规律和秩序,找到自己独特的绘画视角和生活观察视角。阿利卡曾说:“当你即兴作画时,需要的条件是你必须从观察对象的趣味中去衡量和协调所有的比例关系,由它开始辐射到整个画面,海浪般地向四周蔓延,一旦你从外部开始就会不准确……我从一个点开始,扩展开来,并不知道最终怎样完成。”

阿利卡静物油画作品往往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极其微小的事物。一把放在餐布上的汤匙、三件整理得并不完美的衬衫,以及刚做完饭未整理的案板等,都是阿利卡画面中的“主角”。这些在我们看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情景,在阿利卡的笔下显得格外生动有趣。阿利卡对生活的描摹并不单单是简单的记录与写实,而是对生活场景的“截取”。

我们在欣赏阿利卡的静物油画作品时,会发现他的作品里很少出现传统意义上的稳定构图,即古典油画中经常出现的三角构图、梯形构图等。他说:“在我的眼睛里就好像有着隐形的经纬,使我能用笔触来丈量及保持比例的正确,所以我不会画出相同的苹果或相同的脸。因为在我看和画它的过程中,它只能是这个苹果,这个人的脸,不是一个与笼统的概念相对应的范本。因此我从一个点开始让它蔓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开始的点已经包含了全部的画面。”如静物油画作品《打字机》(图3)中,阿利卡并没有把主体物打字机放在画面的中心,而是放在了画面的左上方,并用了大面积的黑色,给人非常重的感觉。阿利卡又非常有趣且巧妙地利用了一个白色信封,并把它放在画面的下半部分。极度亮眼的白色,使整个画面得到了一种视觉上的平衡感。阿利卡画面构图的趣味性,来自他对生活独特的观察视角。例如《打字机》这幅作品中,阿利卡并不把打字机当作整个画面的中心,而是把它融入整个画面的场景中去。主体物在画面中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物品,只是截取了一部分。这样的作品想要传递的意义,并非只有对静物描绘的纯熟技术,而是让观赏者从这样的画面中充分理解画家内心的触动及画家留下痕迹的内在动力。

阿利卡静物油画的画面中有种紧张与松弛并存的趣味性。在他的画面中,物象总以一种不完整,或者说瞬间的形式呈现。这种矛盾的、不完整的、瞬间的描绘方式,让阿利卡的画面更加具有艺术趣味。

四、结语

阿利卡是当代具象表现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具象绘画中具有强烈的当代意味,其中构图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和文化融合性。

众所周知,阿利卡艺术生涯的前期一直追求感性和表现形式的抽象绘画,后来转为具象绘画。他的静物绘画作品能够带给观赏者简单而不失表现力的画面效果,其中,中国美学带给他的影響是巨大的。阿利卡接受并理解“道”和“禅”的美学思想,后来又学习了谢赫的六法论、石涛的“一画论”等绘画思想,所以阿利卡的静物绘画作品极具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洒脱随性的留白式构图。

阿利卡的观察视角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感悟,他的静物油画作品几乎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景象,如画室一角、工作桌面、沙发一角等。阿利卡的画面构图,从不刻意追求画面主体物象的完整性和画面视觉中心点的平衡性,更多是追求物象一瞬间的“动势”,所以主体物象在画面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残缺”。这种“残缺”的“截取式”构图不仅不影响画面的整体美观,反而还增加了观赏者对画面外物象的延伸感受,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态感,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阿利卡独特的构图形式和绘画特点对当代具象绘画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因他对生活独特的观察视角而呈现出来的构图形式,以及画面体现出来的情感状态和艺术价值等都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阿利卡打破了传统静物油画固有的构图形式,突破了画面带给创作者的禁锢。他立足于日常生活,追寻最真实的生活感悟和绘画的本质,给当代绘画带来强有力的生命活力,也为未来静物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许江,焦小健.具象表现绘画文选[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天津: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田文卓,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张修亮(通讯作者),硕士,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构图
新媒体环境下摄像构图技巧要点探析
汉代画像石对现代造型艺术的影响
画面的运动和变化
纪录片中摄影机的移动对动态布局的影响
纪录片的视觉节奏与动态布局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略谈风景油画教学中的色彩训练方法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