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港

2023-03-21责任编辑李柏彦美术编辑赵霞

求贤 2023年1期
关键词:天津市职业技能天津

责任编辑/李柏彦 美术编辑/赵霞

天津市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 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近日启动

近日,天津市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项目——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启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天津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基地同日揭牌。

M0 新型产业用地是指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多样性、灵活性、定制化等都是该类用地的特色。在启动活动上,华芯智能、索思医疗、海河生物、圣君宇生物等12家科技创新企业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签约,成为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该项目的启动,是天津经开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持续提升产业能级,主动先行先试,打造人产城融合园区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成为滨海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行动的重要举措。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颁奖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天津市选拔赛暨第三届天津市“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于近日颁奖。

本届大赛采用“1+5”模式,主体赛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2 个项目组,5个专项赛分别为青年创意专项赛、劳务品牌专项赛、乡村振兴专项赛、博士后揭榜领题赛和海外人才赛。大赛突出“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导向,重点关注项目的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以及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等社会价值,共吸引2317 个创业项目参赛,最终117 个项目获奖,涌现出“全球首个‘共享+水下智能’项目”、“滨海湿地石油污染土壤低碳微生物修复技术研发”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投资价值明显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项目,已有多个与天津市产业发展契合的优质创业项目团队正在洽谈落地。

天津市发布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

近日,天津市人社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天津市规划资源局、天津证监局、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科技局联合印发《市人社局等六部门关于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行境外职业资格认可工作的通知》,发布天津市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2022年版),明确规划、金融2个领域的国际专业人才,可按照相关规定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展专业服务。

持有目录内境外职业资格的人员可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提供专业服务,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其中,持有规划领域境外职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工作,符合相应职称系列(专业)层级基本标准条件的,可对应为高级工程师。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将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评价激励等方面对相关人才给予支持和保障。

天津出台全国首部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规章

日前,天津市政府颁布《天津市职业技能培训规定》,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第一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省级政府规章,也是天津市首次从法律层面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规范。

近年来,天津市深入实施“海河工匠”工程,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积累了重要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71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3 万人。此次规章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大力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为2023年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提供法治保障。天津市将以《职业技能培训规定》实施为契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高水平办好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浓厚氛围,促进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天津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

天津市推动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2022年投入帮扶资金28.51亿元

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获悉,2022年,天津市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8.51 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197个,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取得新成效。

立足结对的15 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天津市从财政援助资金、社会动员资金、产业扶持政策、专技人才选派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补齐重点帮扶县短板弱项。针对甘肃省874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启动71 个项目,援建63 个帮扶车间,吸纳劳动力就业2700 余人。对口支援,需要扶资、扶志,更需要扶智。为此,天津市持续深化互派干部挂职、学访培训、实地调研等交流,做好“全链条”式教育帮扶,“组团式”支教、“讲师团”送教和大学生支教,发挥天津市职业教育优势,打出“职教协作支援”品牌;巩固“组团式”、“院包科”、“师带徒”医疗帮扶成果,推广“互联网+”健康医疗帮扶模式,为结对地区引入优质医疗资源。

东丽区首家民营企业在北交所成功上市

日前,天津凯华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这是天津市首家在北交所上市民营企业和东丽区首家上市企业,为东丽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天津市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东丽区坚定不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一大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增加值均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东丽区将以民营企业成功上市为新的契机,继续加大对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紧密结合企业所需所盼,提供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强化全过程跟踪、全方位协调、全身心服务,实现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带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创中国——AI赋能千行百业河北区之行”举办

日前,“科创中国——AI 赋能千行百业河北区之行”成功举办。

活动中,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清华教授围绕无人机视觉计算与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促进校企合作作了专题讲解。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教授围绕培育产业创新生态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专题报告,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答疑解惑。华为中国政企昇腾生态发展部部长史沛围绕智算聚“津”朝、创新赢未来的主题,详细解读了天津智算中心的发展方向。主办方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广大科技企业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向,以及中小企业如何在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实现转型发展。未来,河北区将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助推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步入快车道,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天津市评出创新型中小企业2770家

近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外公布了《天津市2022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公告名单》,2770 家中小企业上榜。这是天津市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在2022年首次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的结果,为天津市建设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优质中小企业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组成。企业只有被评价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才能继续申报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认定成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才能继续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鉴于此,天津市在2862 家申报企业中挑选出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2770 家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据了解,在这些创新型中小企业中,有2184 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拥有经认定的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的企业有153 家。

猜你喜欢

天津市职业技能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