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新闻编辑的转型路径研究

2023-03-21◎赵

传播力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受众

◎赵 平

(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 太原 030000)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闻传播形式也由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发展。现如今的新闻传播形式,大多数是以网络为载体。因此,新型新闻传播形式与传统新闻传播形式相比,因网络为载体的新闻传播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和影响力,使我国传统媒体新闻发展有了较大的突破。在此种发展背景下,传统媒体可以保留自身的传播优势,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传播新闻功能的挖掘,如此不仅能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而且还能帮助我国受众群体更客观详细地对新闻进行解读,对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但是网络上大量的信息存在无序、碎片化、失真等问题,使新闻编辑在融媒体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新闻编辑一方面是“挖掘者”,即新闻媒体的编辑。新闻编辑要抓住新闻热点,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把重点和深度报道结合起来,满足受众了解新闻信息的需要。第二个方面是新闻媒体的“再造者”,即新闻编辑。新闻编辑运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新闻材料的“二次创作”,使具有内容、温度和视觉效果的新闻作品得以展现,从而满足传媒的特定传播需求。第三个方面,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把关者”的角色。新闻编辑是积极的传播者和指导者,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都要求编辑进行判断和核实,力求做到真实、准确、客观,保证受众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获得新闻资讯。这对传统传媒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新媒介时代,各大传统媒体都在不断地向新媒体领域迈进,如何在新媒介时代把新闻编辑工作做得更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媒介时代,做好新闻编辑工作,既可以突破传统媒体的困境,又可以推动新媒介时代的到来。

二、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

在各种新媒介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出现以前,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每天都可以通过阅读、收听、收看的形式了解国家的最新动态。随着智能手机、iPad 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对新闻的接收方式发生了变化,一些小型的地方报社已经难以维持基本的生计,报刊的销量也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

与新媒介相比,传统新闻的时效性较差。由于新媒介可以随时为受众提供资讯,而传统媒体在搜集到正确的新闻资料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如传统报纸媒介在编辑、校对、审核、印刷等程序完成后才可以发行,受众才会对新闻资讯进行阅读和了解,而通过新媒介,受众却能够更快地了解到有关新闻资讯。因此,传统媒介在时效性上不如新媒介,这也是导致传统媒介难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新闻媒介面临着受众年龄偏大的问题,由于许多优秀的新媒介都具有快速、新颖、有趣的特性,因此年轻人都会对这些新媒介的内容进行更多的阅读和了解,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有每日读报的习惯。同时,年轻一辈在面对海量的资讯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新媒体的互动性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传统新闻媒介受到限制。传统的电视和报纸,往往都是一块大屏和一张很大的纸,普通的杂志虽然面积很小,但因为体积的原因,它的便利性也并不高。同时,传统的新闻媒介所发行的图书也存在着地域限制、现场感薄弱、反复阅读的缺陷。

总之,我国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没有依托网络媒体形式发展之前,传统媒体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网络媒体新闻的影响,导致传统媒体新闻的受众数量逐渐减少,很多都成为了网络新闻行业的受众群体,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受众数量减少虽然对传统媒体新闻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但也是传统媒体新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的特点

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新闻采编工作形式更加多样。新闻内容逐渐由单纯的文字发展为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增加了新闻的展现形式。同时,在新闻采编结束之后,工作人员也可以凭借不同的媒体平台,开展新闻内容的传播。媒体平台的有效运行,使各个平台优势互补,扩大了新闻的传播范围,更加凸显出新闻采编工作的实际意义。

(一)采编方式技术化

在大数据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的特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新闻工作人员进行采编工作时,需要负责新闻信息的收集、整理,并且按照报纸的格式进行排版。在传统时期,新闻采编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有着较为全面的能力,针对新闻的内容进行有效编辑。在21世纪,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编辑软件层出不穷,极大地提升了新闻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Office 软件针对收集到的图片、视频进行保存。通过爱剪辑、快剪辑、bilibili 云剪辑等软件将新闻素材进行剪辑组合,有效地增加了新闻的表现形式,也可通过剪辑的方式突出新闻内容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的新闻采编工作中逐渐加入了360 度全景拍摄以及虚拟技术等,使得新闻内容更真实,给予人们更大的震撼力。

(二)信息来源全民化

在数据时代下,人们的信息传播速度不断提升,每个人都是信息数据的接收者,也是信息数据的生产者。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进行新闻采编工作时,信息来源逐渐实现全民化。受众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下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抖音等线上平台的快速传播,增加了新闻信息的来源。在此情况下,任何受众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在新闻工作人员进行新闻采编工作时,所得到的数据信息与我国受众息息相关,使得更多的受众加入新闻信息制作和传播中。

(三)信息内容复杂化

在新闻信息来源全民化的趋势下,会增强受众对于新闻工作的参与感,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新闻的种类,提升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在新闻采编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根据信息的内容评判信息的重要性,以此来确定新闻信息在模块内所占据的范围。因此,新闻信息种类的多样化,使得新闻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更加复杂的新闻数据筛取工作。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新闻的要素内容,针对新闻的侧重点选取对应的材料,体现新闻数据的重点。在新闻信息来源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有很多信息的真实性有待查证。同时,也会出现思想观念较为偏激的新闻内容,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新闻媒体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重视新闻内容的正确性,避免信息数据中出现消极负面的内容。因此,新闻编辑工作人员需要到实地进行考察,收集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新闻工作者在进行信息搜集时,需要具有极高的职业素养,不带有个人情感,全力将新闻的真实内容报道出来。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呈现出信息内容复杂化的态势,需要工作人员针对信息内容进行判断,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实时性。

(四)采编成果多样化

在采编工作结束之后,工作人员需要针对采集到的新闻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在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后,才能进行新闻的播发,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需要针对新闻的传播渠道进行考量,新闻工作人员针对采编的内容以及主要的受众群体进行分析,改变以往的新闻传播方式,增加新闻的传播渠道。并且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年龄段选择更为合话的传播平台,受众群体为青少年的新闻内容,可以通过QQ、微信、抖音等各类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而受众群体为中年人的新闻内容,可以通过优酷、爱奇艺、趣头条等线上平台进行传播。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短视频平台、长视频平台以及相关的信息资讯平台都可以进行新闻内容的传播,从而吸引更多的新闻受众群体。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新闻采编成果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利于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新闻内容的实际影响力。

四、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的路径

(一)积极满足受众需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满足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应注重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转向,将互联网思维模式应用到传统媒体新闻工作中。而以往的传统媒体新闻很少对受众的需求进行调研,在媒介融合视域下,互联网技术为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式和手段,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在内容的选取以及选题、制作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受众群体的需求,在保证新闻内容质量的同时,提高新闻的受欢迎程度,增强新闻内容的互动性,积极满足当代社会下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二)提高传统新闻作品质量

新闻媒体工作者在开展新闻推广和传播工作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新闻作品质量,还要注重提高新闻的受欢迎程度,为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受众打造全新的阅读模式。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意识到传统媒体的新闻对于受众来说,不具备较强的便捷性和互动性,而网络新闻形式具有碎片化的特点,新闻工作者要借助网络新闻发展的特点和功能,将传统媒体新闻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使传统媒体新闻与网络新闻不断融合。新闻编辑工作者在编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新闻播报内容的精简性,为受众群体突出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要点,同时还要将传统媒体新闻重新编排,缩短播报时间,方便传统媒体新闻受众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观看。

(三)重点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综合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整合能力,是影响我国电视新闻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首先,要有效掌握受众的新闻需要,转变以国家或社会视角为主的传统媒介的观点,克服电视新闻报道的单一化,借鉴新媒体的特征,挖掘以受众视角为基础的新闻资讯,关注民生状态,设置娱乐热点等专题栏目,增强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其次,要提高整合和创新媒体资源的能力,坚持真实性、及时性和客观的基本原则,构建多元化的新闻视角,提高捕捉热点、营造热点、烘托热点的能力,并在第一时间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筛选,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内容。最后,要加强现代资讯科技与新媒介技术的结合,在整合资讯资源时,要善于利用现代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资讯资源进行分析、甄别,以增强资讯资源的时效性、独特性,并积极利用网络媒介,扩大电视新闻编辑的范围,使新闻更具吸引力。

(四)增强新闻采编人员搜集信息的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基础。因此,编辑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数据收集能力。网络的使用给编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网络信息并不是万能的,有些网站上的信息并不一定都是对的。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对新闻内容进行有效的甄别与筛选,为受众提供有用的资讯。

(五)培养新闻专业人才

传统媒体新闻在发展过程中,要意识到互联网平台为传统媒体新闻的发展提供的重要机遇,传统媒体新闻领导者要与时俱进,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形式和内容制作形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保留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制作方式和传播形式,并将传统媒体新闻工作的优势与网络媒体发展优势相融合。传统媒体在创新工作模式和内容的过程中,要注重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使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符合传统新闻媒体编辑转型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者到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仅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收集,而且还需要密切关注各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来完成。因此,传统媒体新闻领导者要根据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提出强化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同时,新闻编辑工作者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效率,提高新闻的受欢迎程度。

五、结语

在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媒体平台逐渐增多,媒体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加新闻信息的采集内容,在日渐复杂的新闻内容中选择出最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实际意义。希望我国新闻工作者,可以认识到媒体融合对于新闻采编工作的影响,秉持新闻工作者专业的素养,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有效的情况下,扩宽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促进我国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