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角色转换研究

2023-03-21◎吴

传播力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受众信息

◎吴 晶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山东 滨州 256600)

新闻编辑角色转换不仅有助于提升新闻质量与传播效率,而且还有助于新闻编辑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融媒体时代,无论是编辑的流程还是编辑内涵均发生了转变,这便要求新闻编辑也要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以便应对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提升编辑工作和新闻质量,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一)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融媒体改变了受众的习惯,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受众转变以往的信息获取习惯与方式,更多地借助新媒体来获取信息。面临这种情况,新闻编辑应敢“闯”敢“创”,积极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借助融合手段来寻求更好的发展[1]。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则要转变以往“内容为王”的思想观念,更多地结合受众的需求与受众的习惯开展新闻编辑工作,这样才能打造出更受受众欢迎的新闻节目。另外,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形式也更加多样。传统模式下以文字为主的新闻形式已经难以吸引受众的关注,需要新闻编辑转变思想观念,编创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为一体的新闻。现代社会科技快速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技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闻编辑工作开展过程中合理运用这些现代科技,可以极大地提升新闻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新闻编辑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新技术学习,并在工作中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二)编辑内涵发生变化

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新闻编辑工作量进一步增大,并且在融媒体背景下,对新闻编辑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正面临着新媒体带来的严峻考验,在这种形势下,新闻编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新闻编辑不仅要具备传统的文字、音频和视频编辑能力,而且还要掌握和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来提升新闻质量和新闻信息传播效率。同时,随着融媒体的发展,新闻编辑工作中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需要新闻编辑能够熟练应用各种高科技技术和设备[2]。例如,在现场直播过程中,需要新闻编辑人员熟练操作EFP,实现对电视节目的现场制作,这样才能保障现场直播的效果。由此可见,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内涵更加丰富,新闻编辑工作不仅涉及到文字编辑、标题写作,而且还会涉及到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并且编辑人员还需要更多地借助新媒体形式开展工作。

(三)编辑流程发生变化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在新闻编辑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报道方针,在此基础上明确节目类型。其次,要对节目进行编辑加工,然后对节目内容进行审核。最后,播出节目,同时收集节目播出效果,并总结编辑经验,不断完善编辑工作模式。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效率更高,这使得新闻线索以及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新闻编辑工作的重点也会更加倾向于新闻线索的搜集,并提升新闻编辑工作效率,实现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另外,在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更强,这也促使编辑流程发生变化,新闻编辑需要更多地与受众互动,关注受众的反馈,不仅可以结合受众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新闻编辑工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受众的反馈发现新的新闻线索。在新闻节目播出过程中,有时会适当穿插受众的评论内容,因此新闻编辑既要提前做好新闻编辑,也要在新闻节目播出过程中进行画面编辑。这样一来,既需要编辑人员具备较高的编辑专业素养,也需要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并且还要养成泛阅读网络评论的习惯,这样才能结合节目内容合理穿插受众评论。这既使得新闻编辑流程发生变化,也会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新闻编辑角色转换策略

以往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多为“幕后英雄”,而融媒体时代则需要新闻编辑更多地走到“台前”[3]。以往新闻编辑主要负责文字编辑、视频编辑和音频编辑等工作,但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内涵以及流程等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也使得新闻编辑逐渐由幕后走向前台,更多地参与到新闻节目前期制作中。这既是新闻编辑职能的延伸,也是新闻编辑角色的转变。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新闻编辑角色定位已经无法满足新闻事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新闻编辑积极转变自身角色。

(一)由编辑者转换为创新者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面对新形势与新挑战,新闻编辑应积极转换自身角色,实现由守正者向创新者的转变,借助创新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编辑工作的开展应更多地关注受众的需求,结合受众的习惯调整节目配置方案。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受众群体的习惯与需求,并精准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受众特点,以此作为新闻编辑工作的参考依据,在合理安排新闻节目配置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在稳定原有受众群体的同时,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不断强化新闻的影响力。除此之外,新闻编辑还应积极借鉴其他媒体形式的先进经验,来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以此推动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4]。以报纸新闻为例,为提升新闻资讯的传播效率,报纸新闻通常会采用对比式、集纳式等方法进行新闻报道。在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便可以借助报纸新闻编辑的方法与技巧,结合新闻内容和受众需求,合理调整排版,创新新闻形式,在提升新闻资讯传播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由编辑者转换为解析者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信息量骤增的同时,信息传播效率更高,为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新闻编辑应把握新旧媒体融合要点,具备敢“闯”敢“创”精神,将自身由以往的把关者转变为解析者。以往新闻编辑更多地扮演着新闻内容和质量把关者的角色,确保新闻内容合理,保障新闻节目质量。而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更多地扮演解析者的角色。在新闻编辑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更多地借助信息技术广泛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好新闻解析,帮助受众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新闻内容,使其能够透过表象认识到新闻的本质。同时,新闻编辑扮演好解析者的角色还有助于新闻线索的挖掘,有助于丰富新闻内容和新闻形式。在信息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人们阅读和浏览信息的方式则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点。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变也意味着传统的新闻编辑模式需要发生转变,为维护受众群体,新闻编辑需要做好角色转换,既要严把新闻节目的质量,也要做好新闻解析工作,提升新闻节目质量,使新闻节目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融媒体时代涌现出了大量的“公民记者”,这些“公民记者”的专业素养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因此会更多地站在特定群体的视角发表看法与意见,甚至有时为了博眼球还会采用夸张等方式进行宣传,容易对受众造成误导[5]。面对这种情况,新闻编辑更需扮演好解析者的角色,深入分析各方观点,对新闻做出客观评价,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权威性强的优势,还原事实真相,帮助受众正确解读新闻信息。

(三)由编辑者转换为管理者

新闻编辑工作开展过程中,新闻编辑要善于取舍,做好新闻信息采集、编辑整理以及新闻资讯传播等方面的管理。在新闻管理过程中,要创新工作方式,科学分析新闻节目的主题类型和收视效益等,深化新闻节目主题,带给受众更加深刻的影响,提升受众的关注度。另外,新闻编辑要结合受众需求,做好新闻内容的管理工作,优选更具价值的新闻内容,这既能体现出新闻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与引导性,也能更好地保障新闻质量,提高新闻的影响力与受众认可度。优选新闻内容,新闻编辑一方面要注重体现新闻信息,找出核心内容进行报道,做好取舍,缩减新闻篇幅,避免新闻资讯过于冗长影响受众阅读效率;另一方面要做好新闻信息的筛选,坚决杜绝虚假信息,选择那些受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强的新闻内容。同时,新闻编辑还要做好新闻报道方式的管理工作,加强新闻报道过程中与受众之间的互动[6]。加强对新闻客户端的管理,借助新闻客户端实现与受众的高效互动,这既能帮助受众解析新闻内容,也能广泛接受受众的反馈,同时强化新闻传播效果,进一步巩固舆论阵地。

(四)由编辑者转换为信息提供者

在信息时代,新闻编辑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新闻编辑应转变以往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利用互联网等主动搜集信息,并进行筛选和加工,将其打造成为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进行传播。借助新闻编辑专业性强的优势,帮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有助于强化新闻信息的时效性。通过对信息的搜集、筛选、加工和传播,使得新闻编辑转换为信息提供者的角色。为更好地向受众传递信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新闻编辑还要注重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借助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平台等进行信息传播。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不仅更加符合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而且也有助于提升信息传播效率,使新闻编辑更好地扮演信息提供者的角色。

(五)由编辑者转换为舆论引导者

舆论引导是新闻的价值体现,同时也是新闻的重要责任,尤其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更应发挥新闻媒体权威性强的优势,加强舆论引导。作为新闻编辑则要扮演好舆论引导者的角色。扮演舆论引导者首先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再对新闻信息进行编辑。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础,也是对新闻的基本要求,保证真实性才能避免对受众造成误导,才能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在融媒体时代,大量“公民记者”涌现,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使得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同时,受众缺乏对信息的正确判断能力,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而作为新闻编辑,则要做好信息的甄别,及时向受众传播正确、正面的信息,牢牢占领舆论高地,起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尤其疫情防控期间,虚假信息更容易引起恐慌,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新闻编辑更应扮演好舆论引导者的角色,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六)由编辑者转换为公共论坛的协调者

公共论坛是受众发表看法,探讨问题的主阵地。受众具有差异性,即使对待同一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因此很难达成共识,甚至还会引发矛盾。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新闻编辑扮演好公共论坛协调者的角色,协调者的角色也可以看作是公共论坛“主持人”的角色,新闻编辑借助自身的专业优势,成为普通受众与专业人士沟通的纽带与桥梁,确保沟通的高效性,在保证充分交换观点与意见的同时避免出现矛盾。一方面可以借助公共论坛来广泛征询受众的意见,并加强与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整理受众的关切和问题,然后将专业人士的回答进行整理归纳,最后将专业人士给出的答案与意见反馈给受众,帮助受众解决关切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新闻编辑扮演着协调人或者主持人的角色,可以更好地维护公共论坛的秩序,同时也能在此过程中收集受众的意见和关注点,并且借助专业人士的回答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七)由编辑者转换为活动策划者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应将自身转换为活动策划者,通过活动策划可以进一步丰富新闻素材,并且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新闻编辑应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策划中,为社会活动建言献策。同时,也能直接收集第一手新闻材料,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也能更好地保障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例如,针对少数民族特色节日的报道,新闻编辑便可以将前线记者采集到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进行编辑,同时配上文字介绍,并做出客观的评价,然后通过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等渠道同步传播。这样一来,既能使社会活动以更快速、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也能更好地展示民族文化,同时也能帮助受众更加系统地了解相关事件的始末。新闻节目播出后,新闻编辑还应广泛收集受众的意见与看法,并将受众的观点进行整理和总结,将其反馈给活动的策划者与活动的组织者,为其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升社会活动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扮演好活动策划者的角色可以充分发挥新闻编辑的优势与作用,既有助于提升社会活动的效果,也能丰富新闻素材,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

三、结语

编辑是新闻节目制作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影响新闻质量效果的主要因素。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应结合时代特点以及新闻事业发展要求,积极转换自身角色,由以往单纯的编辑者转换为创新者、解析者、管理者、信息提供者、协调者和活动策划者等角色,从而促进新闻质量和传播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受众信息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订阅信息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