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发挥内审效能提升电网企业固定资产信息质量

2023-03-21王瑞金国网丽水供电公司

环球市场 2023年8期
关键词:实物电网资产

王瑞金 国网丽水供电公司

一、电网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及特征

电网固定资产是电力建设发展的基础,是支撑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项目,也是衡量电网企业是否经济、合理发展的重要指标。电网建设过程中既有新建项目的投产前的投资需求也有部分遗留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电网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电网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保证电网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电网固定资产有效利用,加强电网资产日常管理规范与提升资产管理水平。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标准流程,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保管及合理使用;保证资金流动和资产安全以及实现保值增值的要求。同时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了电网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各供电公司根据电网设备管理的新形势和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网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分散、更新周期快且资产价值与实物分属管理等特点。(下文提到的资产一般特指固定资产)

(一)资产种类多样

电网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重资产企业,拥有庞大的固定资产,且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涉及输、配、变线路及设备、信通设备、计量设备、自动化、工器具、不动产、运输车辆等15项大类,60项小类,700余项明细,固定资产价值一般占总资产价值70%以上。

(二)资产分布分散

电网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可以说从市区到郊区,从平地到山坡,遍及电网辖区的每一个角落。

(三)资产更新周期快

电网企业设立项目储备库,为保证坚强电网的战略目标,每年都通过新建、技改、零购、检修、报废、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更新大量的设备资产,导致设备更新周期比较快。

(四)资产价值和实物分属管辖

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一般情况下设备部管理实物,财务部管理账面价值。但实际运行过程中,财务账面信息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各种实际的变化。

(五)资产卡片数量多,运维难度大

以浙江电网为例,目前浙江总卡量在215万张,县级公司一般在1-3万张左右,地市级公司一般在8-15万张左右,庞大数量对卡片信息的日常运维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资产信息质量审计核心问题

在常规审计过程中,电网企业部分固定资产账卡物不能一一对应是审计常见问题,也固定资产信息质量的核心问题。鉴于上面提到的固定资产特征,导致实物资产管理信息和财务账目价值信息完全一一对应与匹配,在管理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近年来国网也上了PMS系统与ERP设备联动、实物ID信息定位标识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部分管理问题,但实际审计中,账卡物信息不对应的问题依然大量存在,固定资产信息质量仍然不够透明,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和财务账面资产信息的准确性是值得推敲的,资产信息质量的风险延伸出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因此审计过程应重点推敲和关注。

三、固定资产信息质量表现不良特征

电网企业审计过程中,固定资产信息质量不良主要表现为实物存在但账卡不存在,账卡存在但实物不存在或账卡和实物都存在但信息不对应等三种情况,具体来说表现如下。

(一)实物存在但账卡不存在,形成表外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已走账目报废,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实物资产已经提足折旧、超期逾龄,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由于其历史成本与累计折旧相等而未能体现出净值。输变电线路、输配电设备、房产等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部分设备超期逾龄,账目进行了报废,但实际设备未及时退役,仍然使用,造成在运资产未显示。

2.部分房产、土地未能办证形成表外资产。由于政策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房屋虽已竣工,但不能正常验收,资产未能及时入账。

3.市县公司存在长期借调设备,权属未及时变更,导致信息不一致。比如一些县公司长期借市公司的特种车辆使用,但市公司又未划拨该资产,导致县公司账目不存在该资产。

4.该资本化的项目被费用化。一些电网项目该资本化入账建卡,但立项时就是被界定为费用类,这种情况很常见,导致大量的设备、线路等资产在账目的卡片上未反映,但实物中存在,给后续资产管理带来种种困难。

5.本应建卡做固定资产却被当成低值易耗品一次性摊销。部分设备完全具备固定资产的特性,但由于管理方面或其他因素,被当成低值易耗品来处理,故意混淆低值易耗与固定资产的概念。

(二)账卡信息存在但实物不存在,表上虚增资产

1.已报废退运或拍卖的资产未及时走报废流程。部分设备或线路已经完全报废或退运,但实物管理部门未走报废流程,导致账目上该固定资产依然存在。

2.实物进行了调拨,但账务未处理。如上述第3点原因涉及的特种车辆,在县公司层面是物在卡不在,但在市公司层面就是卡在物不在。

3.工程验收盘点确认不准。一些项目工程材料单上的设备与实际工程应用的设备数量或型号完全不对应,但结算或决算时未实地盘点,导致账面上有设备,而实际项目缺少该设备,资产移交清册从项目转资时就存在差错。

4.虚拟资产卡号的建立导致。实际工作中,为了应对账卡一致率等考核指标,设备部门建立了很多虚拟的设备号,因而资产也对应建立虚拟的资产号,但部分资产又确实不存在,比如某些融资租赁资产,实际使用在县公司,而立项建卡资产管理却在市公司层面。

(三)账卡和实物都存在但信息不对应,信息管理混乱

1.历史的因素,存量信息简单。一些2000年以前的资产,由于当时管理方式粗放,信息收集简单,跟不上ERP、PMS、中台等信息系统规范性和精益性要求,导致系统内一些信息很简单粗放,无法与实物匹配。比如2000年前的房产建筑物分类很简单就两类,而现在光房产资源一项就划分3大类、11小项类别。

2.固定资产录变更,未及时重分类或分类不准。固定资产目录是实物管理与账务管理的核心枢纽,对于贯通实物ID、智慧竣工决算、多维精益核算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2021年国网509号文发布的固定资产目录就对部分变电设备、自动化设备、输电线路、运输工具的类别进行了调整。如果财务部门未及时重分类调整,就会出现信息分类不准或混乱的情况。

3.资产打包打捆现象导致对应不一致。实际工作中常存在项目或资产打包打捆的情况,导致财务管理方面未能一物一卡的建账,实物管理又分散到不同部门或使用人手中,导致账卡物不能一一对应,给后续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4.工作不到位,主观因素应对指标考核。比如在工程决算未完成时,各项资产的价值分摊未确定,为应对两率考核,将各类资产打捆转资,未进行分类或者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进行分类等等,从而形成资产卡片与实物不对应。

四、内审有效路径查证

在内审工作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固定资产信息表现特征,可以采用不同的审计路径进行查证,主要有查阅法、查询比对法、访谈法、分析复核法等。

(一)查阅法

对疑似账卡与实物信息不一致的固定资产,可以查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目录》比对资产类别是否分类准确;对于在建工程转资是否规范,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否分类完整,资本化日期是否折旧准确与否,可以查询《国家电网公司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办法》、ERP系统项目模块、财务模块、设备模块说明书以及固定资产账卡物相关规定;查阅车辆行驶证、房产证等信息比对车辆、房产是否信息一致。

(二)查询比对法

对疑似账卡与实物信息不一致的固定资产,除查阅相关规章制度文件外,还可以通过车辆管理系统、PMS系统、不动产管理系统、项目管理大数据平台查询相关的资产或设备,对系统内的数据与账务卡片数据、实物管理部门数据进行查询比对。对于涉及的在建工程项目,通过ERP系统项目模块,获取项目编码、开竣工时间、里程碑计划以及转赠固定资产相关信息;查询ERP系统财务模块CJ20N项目构造器获取项目编码及在建工程卡号,进而通过财务转资程序查询资产编码、固定资产增减变动额等相关信息,两者互相印证比对。目前浙江配网系统使用供电服务指挥系统,也可以通过供指系统进行三方印证。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还可能延伸至前端物资采购系统、设计概算造价系统等,进而多方印证。

(三)访谈法

对于房产建筑物、车辆、输配变、自动化、在建工程等大宗资产和设备可以采用访谈法,与审计单位的财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物资管理人员、车辆调度人员以及运行人员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实际业务操作流程以及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于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大宗资产,部门新人还真不一定知道,如需了解更详细的信息,需要诚恳耐心的、技术性的访谈一些部门性的老师傅。比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电力用地都是政府划拨或政策性给予的,很多就是年代久远的账外资产。

(四)分析复核法

目前审计固定资产信息质量,单靠一种方法或单靠账面卡片信息,很难判断出所以然,需要对资产寿面全流程进行跟踪。资产数据抽取后,既需要针对个体进行麻雀剖析式分析,也需要批量数据样本进行大数据分析,还需要根据经验对不同规模或相同售电规模的企业进行横向比较,进行综合性分析复核,既需要数据的比对,也需要账实的核对。比如拿车辆、电脑来说,这些资产与房屋建筑物不同,他们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如果不是对每辆车和每台电脑建卡,并定期盘点核对的话,就无法反映其购入、使用、处置及其他变动情况,很难保证使用数与账面一致,所以不仅要分析财务账面数、实际使用数、还要分析部门台账情况以及物资报废情况表等,相互分析复核,进行全方位印证数据的真实性。

五、内审取证模式

目前审计取证的方式主要有账项基础模式、制度基础模式、风险基础模式和问题导向模式,这四种模式各有特点,实际审计工作中会交叉使用。就固定资产信息质量检查来说,笔者认为以账项基础模式和问题导向模式交叉使用为主,辅助以风险导向模式会更有效率、更清楚的了解固定资产信息存在的问题。比如按账项对资产查询,可以通过资产编码穿透查询,获取该项资产的历年增减变动额,也可以通过资产编码查设备编码等,或者通过账目资产明细表罗列全面增减变动数据,这种取证模式主要依靠会计系统,相对方便,但仅能反映资产价值层面,对实物层面就无能为力。对于问题导向模式,比如可以查询ERP业务审计系统项目模块,通过“项目审计-项目决算审计-转增资产查询”功能点,锁定可疑资产编码,进而取证。

六、内审推动资产信息质量提升经验

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大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为了提升固定资产的信息质量,首要是提升固定资产信息的可靠性,确保账卡物一致性,只有基础性牢靠,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数据决策支撑。根据以上特征,内部审计推动电网固定资产信息质量提升有效经验如下。

1.对存量的大宗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电网企业全面彻底的资产清查非常耗时耗力,成本效益也得谨慎考虑,但对存量的大宗资产应当进行一次摸家底式的清查,特别是历史原因形成的物在账不实的资产,该盘盈就得盘盈入账,不能总是当成账外资产,这对资产本身和公司利益都欠妥,固定资产信息质量就更无从谈起。

2.对曾经被费用化的资产建议完善台账。需要完善的台账包括哪些没有建卡的低值易耗品,这些资产虽然在账目上被当成费用一次性摊销,但实物却真实的存在,完善的台账对实物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能作为会计报表信息的有益补充。

3.分类别整改存量的信息不对应资产。在自查或内审协查的基础上分阶段分类别整改尽可能到位,尽最大可能将账卡物信息保持一致,该调拨的要调拨到位,需报废的要流程到位,PMS与ERP要联动到位,清理一批“僵尸”虚拟设备号及卡片。

4.对增量资产管理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严格规章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国网不缺乏相关制度,但缺乏严格的执行力。从项目管理到财务管理、设备管理,需要各专业、各部门密切配合,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需要建立一种协调机制,确保增量工程项目实施、竣工决算、转增资产等各环节能规范运作。

猜你喜欢

实物电网资产
带你学习实物电路图的连接
穿越电网
当手绘遇上实物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实物与宣传不符,卖方担责吗?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