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用不腻的过渡金句提升作文高级感

2023-03-20高海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韶华变通一代人

高海艳

作文的“高级感”,首先是立意的“高级”,即作文的思想有深度,深刻有洞见,这是一篇作文的“灵魂”;其次是表达上的“高级”,体现在语言选材等方面,这是一篇作文的“品相”。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二者缺一不可。

在写作文时,学生常用词汇来进行过渡,如“总之”“由此可见”“静而思之”……这样的过渡不出错,但表达效果一般,毫无亮点。最好的提升办法就是先声夺人,使用高端小众的过渡金句,提升表达效果。

物如此,人亦然。

释义:这句话出自宋代姜夔的词,原句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所有的事物都像这个样子,人也是这样。

我们可以用主题词替换法,把“物”替换成其他主题,应用范围很广。

运用示例:有道是“蓬莱文章建安骨”,“风骨”原指文作端直耿介、慷慨疏朗,浸染着东方气韵。文如此,人亦然。“魏晋风骨”的恣肆放诞、耿直悲怆,渐渐融入世人的审美倾向,以其超拔的风度、气节将华夏美德一脉相传。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

释义:这句话活用了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是潮平显得两岸宽阔,遇到顺风船帆正可悬挂,比喻面对顺风顺水的大好形势,应当积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个过渡句展现了青年一代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家国情怀、青年精神、责任担当、理想信念等主题的作文都适用。

运用示例: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吾辈青年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只争朝夕,向着新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更加令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释义:这句话的本意是:文章可以片刻之间通观古今,眨眼之时天下巡行,出自陆机的《文赋》。如今在慨叹岁月更替、人生短暂、珍惜时光的句段里,经常借用它来过渡。

运用示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回看历史,古今成大事者都明确思想变通之重要。善于变通者,能审时度势,适时调整自我,最后取得成功;而固执己见者,则往往思想僵化错失良机,终被淘汰出局。楚汉相争时,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刚愎自用,不知变通,让刘邦逃过一劫;而刘邦能屈能伸,善于抓住时机,变劣势为优势,最终天下一统。何以如此?皆由“变通”二字决定。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释义:这句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大意是说,江山各处都保留着前人留下的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临瞻仰。

这个过渡句可用于抚今追昔、展望未来的语境,常用在结尾段。

运用示例: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百年前的青年点亮革命的火炬,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照亮了风雨如磐的暗夜;而今的我们应勇担强国责任,接过奋进的火把,照亮中华民族的远大前程!吾辈青年当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负青春岁月,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释义:这句话出自《人民日报》,非常万能的一个过渡句。“历史”一词,可以替换成“创新”“奋斗”“奉献”等,适用于各种作文主题。

运用示例: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奋斗精神铸就青春的底色,与新时代的中国一起前行!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释义:这是杜牧的诗句,很小众的一个过渡句,表达效果惊艳。此句暗含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而起的气势,只不过时机未到,姑且算作“潜龙勿用”之时。

运用示例: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年逾七十而仕的姜太公,六十多岁成就霸业的晋文公,从无人识到天下知的过程中,都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时间作为检验他们的试金石,就像那汹涌的浪。大浪淘沙,淘去了没有真才实学之辈,留下的是德智双全、有真正价值的英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韶华不负追梦者。

释义:这个过渡句,是《人民日报》的高频句,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任何正能量的作文都可以用它来过渡。

运用示例:星光不问赶路人,韶华不负追梦者。14亿多中国人民往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将汇聚成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历史洪流。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更加需要我们激发“拼出来、干出来、奮斗出来”的精神状态,用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摘自《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韶华变通一代人
一代人
不负韶华,砥砺筑梦
中纺院 不负韶华
透析经典模型 灵活拓展变通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韶华·奋斗
从俗从宜,各安其习——《理藩院则例》对《大清律例》刑罚规定之变通
我们那一代人都崇拜毛主席
英汉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与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