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文化之本,创传承之新
2023-03-20梁宇豪
梁宇豪
在幾千年的积淀中,传统文化早已浸入了我们的魂,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历史长河,成为华夏儿女一生的底色。
近年来兴起的“文化热”,虽是本着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却存在使传统文化褪色、暗淡的现象:各种为追求收视率而篡改历史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各种跟风形成的国学课堂遍地都是,各种弄虚作假的中医养生术应有尽有……凡此种种,皆与传播传统文化背道而驰。
要真正做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需守住它的根本,方能熠熠生辉。
坚守传统文化之本,需要我们尊重历史,保持敬畏。钱穆先生曾说,对本国以往历史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如此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只为追求功利而不尊重不善待历史与传统,必将对文化与社会发展产生阻碍,贻害无穷。近年来《王者荣耀》可谓风靡全球,然而游戏中却存在不少篡改历史的成分:荆轲成了手持剑刃的女性,拿毛笔的李白成了手握长剑的刺客,古代文人墨客的诗句被胡乱当成游戏中角色的对话……这对中国历史和青少年教育造成重大误导,这是对文化的冲击,也是对逝者的不敬。尊重与敬畏,是传统文化本色焕发光彩的基石。
坚守传统文化之本,需要我们守正创新,保持自信。波兹曼曾言:“一旦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死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的热播,到故宫文创产品的走红,再到云端博物馆的蓬勃发展,种种文化现象启示我们,当世俗深陷喧嚣沸腾的名利漩涡时,运用现代技术和创新视角精心打造传统,才能让传统典籍和文物的价值得以提升,才能赢得当代人的青睐与钦佩。假如没有坚持守正创新,那么这些典籍和文物就会离这个时代越来越远,直至淡出人们的视野。
坚守传统文化之本,需要我们深挖内涵,保持本真。如果单纯关注传统文化的形式,而对其后的本质不深挖,不研究,那么充其量不过是演了一部“古装剧”。为什么《华阴老腔》能红遍大江南北,征服观众?只因为扎根民族厚土,不仅把老腔那苍凉古朴的“西北风”演绎得淋漓尽致,还让人们感受到了浓郁的西北文化内涵与淳朴特色。内涵与本真,才是传统曲艺生生不息的动力。当然,这种坚守,既有对传统的敬畏,也有包容变化的底气,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走得更远更好。
作家冯骥才说:“民俗是一条浩荡大河,只有新的洪流不断注入,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尊重历史,保持敬畏;守正创新,保持自信;深挖内涵,保持本真。惟其如此,才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这是时代的呼声,也是人民的期待。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传统文化之本如同那纤纤生长之苗,虽羸弱,却生机盎然;亦如那清清始流之水,虽涓细,却历久弥新。坚守传统文化之本,既要使它保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华,又要以日新月异的创造,丰富这活化传统的工笔画!让传统文化本色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将更强,中华文化之灯将更加璀璨夺目!
评点
作者开篇从热点问题说开去,用先驳后立的方式点明中心,引人入胜。而后,由此展开的三个分论点更是从不同角度有力地论证了坚守传统文化的正确途径,论证思路明了清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善于精选诸多哲理名言作为理论支撑,引用诸多时事材料作为事实论据,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得语言优美生动,文采斐然。文章选材精当,内容丰赡,论证有理有据,结构严谨,堪称文质兼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