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关键能力的高中语文单元长作业设计与实施*
2023-03-20杨丽琴
◎ 杨丽琴
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内化的过程,是课堂之外重要的育人阵地,有助于继续发展和扩充教育价值。在“双新”实施背景下,长作业作为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生成和外显学生素养的一种单元作业形式,探索作业设计和实施的有效策略有助于突破语文学科作业困境,提升作业的育人功能,促进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深入实施。
一、单元长作业的实施背景及内涵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任务群”双线结构编排单元,单元学习指向学生自主关联结构和有效深度思维等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然而,在统编教材的推进实施中单元视野下的作业设计及实施依然面临着以下尴尬窘境:教师作业观念相对滞后;作业设计零散而缺乏单元系统性,重复低效而缺少深度思维;作业实施重结果而轻过程,数量不少却收效不佳等作业育人成效低。基于语文学科作业的困境与教材的育人宗旨,探索单元作业的有效形式、设计及实施路径,提升作业育人成效,势在必行。
单元长作业是相对“短作业”而言的长程作业,其显性的表现是作业完成时间放长,隐性的内质则是学生在突破单元学习关键点时,面对更加复杂更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延长自主学习、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在知识的梳理整合和迁移运用中走向深度学习,这与统编教材实施中支持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生成所主张的作业形式高度契合,是单元学习内化生成的有效形式。
单元长作业以长周期性为外显特征,以关注情境、凸显过程、开放多样、关联整合为内在要素,指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实现这一核心特质(见图1)。以上单元长作业的六项特点也可以转化为教师在进行此类作业设计时所遵循的原则。
图1 单元长作业特征图
二、单元长作业的设计流程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单元长作业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更是有效突破课堂时空限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过程,落实学科育人的重要一环,其设计应该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一)确立单元长作业目标
单元长作业对标的是单元核心学习任务的突破,是基于对课堂教学的充分评估,运用其优点特长对课上无法开展的学习活动、难以培养的关键能力和品格进行的调整和补充。
单元长作业目标的确立,首先需要研读任务群要求理解教学要点,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聚焦单元学习任务提炼关键点,分析学情确立学习困难点,以确定单元作业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长作业的特点,择其重难点初步拟定长作业目标。当然,单元长作业目标并非确定后就固化不变,而应动态调整,即需要在教学中立足单元整体的统一性,依据学生差异、课堂教学及短作业实施等教与学的实情,进行优化。
作业目标的表述也是目标确立的重要一环。长作业时间跨度长,前后关联性强,目标的撰写过程既是作业开发者进一步自我厘清的过程,也有助于学生及家长更好地理解作业的意义,以实现作业效能的最大化。王月芬在《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一书中提出一个完整的单元作业目标应包含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及表现程度这四项基本要素[1],这同样可以作为单元长作业表述的技术性支持。依据这一表述,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长作业的目标可表述如下。
学生(行为主体)通过阅读文本材料(行为条件),编一份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作品选(行为条件)并完成为之撰写序言、提要(行为条件)等学习活动,切实(表现程度)感受(行为表现)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对象),充分(表现程度)把握(行为表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对象),领略(行为表现)不同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对象)。
(二)形成单元长作业方案
单元长作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像课时短作业以一道道题目汇集的形式呈现,而更适宜以小型的学习项目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为主,故设计作业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也可据此规划作业进程。一般而言,一份完整的单元长作业方案应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其一,设计作业内容,明确完成要求。根据单元长作业的目标及特点,综合任务群特点及教材单元文本特性等因素创设长作业整体情境,力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而后依托情境设计出一项核心作业内容,并基于对学情的预判形成多个下位的细化分项作业,构成对核心作业的层层支持。再明晰地列出每个分项作业的完成要求。为辅助学生对将要完成的作业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呈现作业中部分内容的参考示例。如选择性必修第一单元基于单元学习目标,围绕单元学习任务一的落实,设计选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作品作为单元长作业的核心作业,以主题作品的初读与筛选梳理、主题作品的重读与分类编纂、主题学习意义的再识与思辨三项为细化分项作业并编写每项细化作业的对应要求(见表1 和表2)。
表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作品选编单元长作业方案框架表
表2 “主题作品的重读与分类编纂”细化分项作业要求示例表
此外,为使所设计的单元长作业更加科学合理,教师还需要填写作业属性表,充分考虑作业的学习水平、完成时间、类型及来源等要素,以表格的填写促进长作业方案的合理完善(见表3)。
表3 单元长作业属性表
其二,提供学习支架,呈现学习资源。单元长作业的完成过程以学生课后的自主合作开展为主,教师提供充分的支持是学生出色完成一个有挑战性的单元长作业的必要条件。在设计方案时,教师应调研并细致推演学生于完成作业的各环节中,在同伴学习组织、学习资源查找、学习方法获得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点,并据此提供相应的支持工具或材料,如工具表格、步骤方法、要点提示、资源查找网站或攻略等。这是对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的凸显与重视,也是单元长作业内化能力生成的关键。因此,在此次长作业中为让学生在浸润式的阅读中充分地理解主题内涵,提供了包括毛泽东《七律·长征》《习近平在建党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20 篇作品作为补充阅读资源,并设计相应表格指导学生从历史时期、作品体裁、内容概括、形象主体、突出事迹、历史意义、艺术特色七个方面展开梳理,同时提供作品选序言及栏目提要撰写的格式要求和示例。从资源补充、表格呈现再到写作示例提供,为学生长作业的完成提供了阶梯式的支持支架,减少了长作业完成过程中的不必要障碍。
其三,预设学习成果,开发评价工具。单元长作业之长程性决定了其反馈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其自主开放性则决定了它的评价应是描述性呈现、师生共同参与的;而其对完成过程的关注则决定了评价的过程性、表现性。这需要教师在撰写单元长作业方案时明确表述学生最终需要呈现的学习成果,并据此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表,以准确的描述性语言分维度、分要素、分项地细致呈现学生完成作业过程及结果的评价要点。将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作评价的过程,通过评价来引导和促进学生作业过程的自我管理,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在此次长作业中,笔者开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作品选编评价工具表(见表4),将评价表附于作业方案之后,并对评价维度和要素进行解读,由此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单元长作业结果呈现及教师的评价要求。
表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作品选编评价工具表
三、单元长作业的实施要点
(一)明晰作业实施过程,彰显学生作业主体
传统意义上课时练习题作业实施的流程一般是:教师布置—学生完成—教师批改讲评—学生订正。其中,教师是一个评价者,学生则是被考察者。师生的互动主要是围绕作业结果展开,这将作业功能窄化为课堂学习的巩固与深化,究其根源在于关注了作业的育分功能而弱化了其育人功能。
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单元长作业实施中,作业被认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流程一般包括:前期的作业方案解读—中期的困难与经验交流及作业优化与跟进指导—后期的成果展示反馈与学习效果反思(见图2)。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作业方案规划作业完成进程、梳理经验与困难、完成作业展示、反思学习成果;教师则通过方案解读、组织经验成果交流、开展困难指导、促进自我反刍等活动,深度参与作业的完成过程。因此,单元长作业的实施过程是以学生作业进程推进为主体的,师生及时动态互动的过程。
图2 单元长作业设计及实施流程图
(二)落实三课型两跟进,实现教师有效指导
在单元长作业的实施中,教师适切地指导也是保证效果的关键因素。单元长作业的长程性使教师要思考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需要依据学情,基于学理逻辑,根据长作业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如可以采取“三课型两跟进”的指导模式。
“三课型”是指,其一,布置作业时开设一节“起始课”,结合设计的作业方案进行作业说明,让学生明确作业目标、时间进度、工具资源、成果要求、评价规则等,并指导学生展开分组,制订组内作业分工和计划。其二,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询问,甚至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适时开展“交流课”,以便学生间互相出谋划策、汲取经验,并调整后续的作业完成思路或安排。其三,终期时,应开设“展示课”,这不仅是为学生搭建作业成果呈现的平台,实现同伴互助、互评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对作业完成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反刍梳理的过程。
“两跟进”是指“基于中期交流的困难点跟进指导”和“基于后期展示的薄弱点跟进强化”。突破困难点,强化薄弱点才能更好地实现能力生成。教师需要在中期交流后对课堂上无法解决的学生的困难点进行梳理并跟进指导,如对作业方案进行调整完善,对资源工具进行补充,又或者展开方法路径的指导等。作业展示的意义不只在于展现实施的成效,也在于暴露与发现知识或能力点的不足。学生作业展示后,教师的总结中应匹配作业目标,指出不足,并明确后续跟进强化的方式。
(三)建立作业学习小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长程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单元长作业往往以学习活动的形式呈现,这需要学生间的互助合作完成,建立作业学习小组是应然的选择。单元长作业比较复杂,完成过程需要学生聚焦最终的作业成果,依据作业方案,基于各自的特长,形成小组个性的作业进度与安排,并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多次、反复的研讨。在实际的作业完成中,学生容易因进度安排不佳、分工不恰当、研讨不充分、成果不明确等因素而难以完成学习要求或成果不佳。因此,学习作业小组的管理需要落实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运用领雁思维,确立一个组织协调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较强的引领者,整体把握小组作业进度,引领深度研讨;其次,实施任务驱动,指导学生按照作业成果分解任务及细化进程,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有序与有的放矢;最后,具有过程意识,开发一个团队作业记录工具表,借助线上平台,详细记录小组的研讨情况,纳入作业过程评价。
当然单元长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并非分离与割裂的,二者也不是由设计到实施的线性化、单向度的过程,而是围绕实现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生成这一目标构成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如图2 所示设计与实施互动共生,设计需要随实施的情况而动态调整,实施的成效有赖于设计的科学合理。
四、反思与展望
作业的过程不只是巩固所学,也并非止步于教学成效的评估诊断,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科关键能力生成的落点。在“双新”实施背景下,单元长作业以长程性特征,以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生成为旨归,通过外显和跟踪学生学习过程来评估学生学习成效,这无疑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实施过程中发挥作业育人功能的一种有效尝试。
但不可忽视的是单元长作业的实施必然意味着时间长、投入多,如果设计和实施不当就可能导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这需要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中始终以生成学科关键能力为目标,把握保障质量的作业设计、关注学生主体的作业指导、建构高效管理的作业小组、凸显学习过程的作业评价等关键点,系统思考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从而提升长作业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