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赋能林业物流管理高质量发展

2023-03-17

林业经济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国林业林产品联网

物联网诞生于经济高度繁荣、网络技术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充分发挥了信息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经济社会转型、企业发展、生态建设等的推动作用。由刘云飞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一书,立足于信息化时代背景,研究物联网技术对林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林业物联网的内容、建设现状、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林业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一书共有十章内容。第一章从理论视角分析林业物联网的相关内容。第二章介绍林业气象传感器,分析不同传感器的特征。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介绍土壤水分、养分、酸碱度传感器和林木胸径、树高、叶绿素、空气负离子传感器。第五章讲解林业物联网近程通信的关键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近程组网和路由技术等内容。第六章系统阐述林业物联网中的远程通信技术。第七章和第八章介绍森林火险预警相关内容,研究自动监测、防火预警等理念,分析预警信息平台原理和应用策略。第九章探析单株木材和林木生长的测定方法。第十章介绍林业物联网的整体设计方案,分析不同系统的设计思路,提出采集节点、网关节点等软件的安装和测试方法。

参阅全书可知,林业物联网技术为中国林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林业企业必须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将物联网技术融入物流管理,优化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第一,完善林业产业供应链,提高林业资源运输效率。林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其物流管理的核心就是将各种原木材料运输到各加工厂和销售点。然而,目前中国林业供应链不够完善,材料运输效率不高、储存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林业产业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林业物流管理平台,加强对工厂、代销点等的管理,完善产业链,实现林业产业发展和供应链运转的有机融合。同时,物联网技术还能够提高林业物流管理的服务能力。一方面,物联网技术能够利用自身庞大的计算能力收集林业物流信息,进行分类储存,实现各类信息的高效运转;另一方面,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实现林业物流信息共享,协调林业各生产部门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保障林业企业物流管理系统正常运行。比如,传统的林业物流采用点对点的模式,从生产车间运输木材到加工车间,距离可能较远,利用物联网技术,生产车间可以在周边寻找合适的木材加工厂,减少木材运输、存储等费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二,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一体化的林业物流渠道。纵观中国林业产业发展实际,产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不足,经济实力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产品生产周期长、物流管理程序复杂、物流渠道不够完善,导致林产品存在滞销的风险。因此,林业企业必须创新物流渠道,利用物联网技术收集和整理物流管理中的信息,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从而提升林业物流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林业企业拓宽合作渠道,除了与原木加工商、林产品销售商等进行合作,也可以与中医药、烟草、高端家具厂等开展合作,拓宽林产品流通渠道,降低林产品滞销风险。同时,林业企业要利用物联网技术规划和整合林业物流渠道,搭建林产品物联网,形成林业产业资源整合和业务互补平台,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运营能力。比如,对于原木生产基地来说,林业企业一方面可以培育經济林、速生林等,将其加工为原木出售给家具厂;另一方面可以与中药供应商合作,在天然林中种植珍贵的中草药材,提高天然林的经济效益。

第三,整合不同林业主体的力量,扩大物流的辐射面。由单一企业建立的物联网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辐射面有限,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存在生产管理失衡、运转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林业龙头企业可以与其他林业企业达成物流管理合作关系,利用物联网技术共享林产品运输、加工、销售等渠道,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实力。林业产业规模扩大也可以增加企业谈判的筹码,林业企业在和烟草公司、中医药企业等进行谈判的时候,可以将物联网物流管理体系作为自身优势,向对方展示企业的经济实力,通过物联网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保障合作顺利进行,并为日后合作奠定基础,促进企业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杨丽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林业林产品联网
“身联网”等五则
1980年代以来关于近代中国林业史研究述评
中国林业重要文化遗产评定标准初探
抢占物联网
《中国林业经济》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负责任林产品贸易与投资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
绿奥诺林产品贸易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林业企业海外生存之路——秘鲁
中国负责任林产品贸易与投资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
我国首部地方性林产品名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