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2023-03-17

林业经济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科农林院校

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培养农林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必须主动适应农林业发展情况,结合新的社会形势和教学特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由乔富强主编、中國林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一书,立足当前社会形势和农林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农林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一书共有六章。第一章讲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和重点,解析社会对新型农业人才的需求和“双创”政策,并分析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和前景。第二章分析农科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定位,提出就业信息搜集的方式、求职准备策略、就业陷阱等,研究求职和就业权利保护策略。第三章基于“双创”契机,研究农科类学生的创业选择和时机把控方式,分析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第四章探析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用流程,以北京市为例,解读创业优惠政策。第五章分析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相关措施,提出要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推动学生顺利创业就业。第六章分析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案例,分享创业的故事和成功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思路。

参阅该书可知,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利于未来顺利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高等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发展规划。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必须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农林专业的特征和新的社会形势,完善农林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结合新的社会形势,丰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目前,中国农林业正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变,需要大量农林专业人才。高等农林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立足于新时代发展的需求,结合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情况,以教学、实践、科研为核心,不断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收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创新创业最新政策,从而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同时,学校要紧密结合农林业发展实际情况,开展专项课题活动,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先收集相关知识和政策,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建立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学平台。实践教学能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等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般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齐全。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其他高等农林院校、农林企业等进行合作,建立农林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以便学生经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之后,可以深入实践基地进行专项技能和创新能力培训,获得较为真实的创新创业体验。同时,高等农林院校可以外聘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兼职教师,弥补一些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学中的不足;邀请知名企业家和农林专家开展主题讲座,分享创业案例;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心理疏导,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保驾护航。

第三,根据农林专业特征,加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为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高等农林院校必须建立更加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比如,高等农林院校可以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分析农林行业的特征,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课程,以便学生在课余时间登录教学平台选择符合自身未来发展方向的课程。同时,高等农林院校需要完善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必修课学分占比高、考核力度较大,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和核心类课程;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学生能够通过选修课程了解更多的农林知识和生产技能,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此外,高等农林院校要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其他专业课程进行融合,使创新创业教学成为专业课程的第二课堂,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既注重知识传授,也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

(付姝兰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

猜你喜欢

农科农林院校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