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两创”视域下的新文科建设

2023-03-17孙晓春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4期
关键词:两创中国方案知识体系

孙晓春

编者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今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并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精辟深邃、内涵丰富。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我们“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创造性提出并阐述“两个结合”,强调赓续中华文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也为新文科建设指明方向。为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进新时代高等文科教育建设,展现新文科具体实践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的发展趋势,本刊特组织该栏目,与读者共飨。

摘要:新文科建设是知识增长与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20世纪初以来形成的现代文科体系,不是根据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逻辑发展而成,而是模仿英美教育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科体系之间的断层是一种历史的遗憾。目前致力于建设的新文科,是对现代文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而不是对现代文科体系的颠覆,更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国学或重建儒学。在新文科建设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是重拾传统的学术话语,而是要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那些优良的思想成分,通过现代话语加以解读和阐释,使之成为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都可以理解并且乐于接受的知识,从而为增进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提供中国方案。

关键词: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文科体系;新文科;中国方案

DOI: 10.20066/j.cnki.37-1535/G4.2023.04.01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新文科建设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关于新文科建设,诸如新文科建设的路径,如何把当代世界的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新文科建设中,新文科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学界目前仍在讨论之中。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视角,对新文科建设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正逢其时的新文科建设

新文科最早是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为了将新技术与老文科相结合而提出的概念①。但是,美国人在提出“新文科”概念以后,在新文科建设方面并没有做更多的事情。到目前为止,新文科并没有成为一个内涵确切的概念。至于新文科与现有的文科即人们所说的“老文科”的关系如何,新文科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新文科这样一些问题,人们仍在讨论中。

我们所说的新文科,是相对于现有的文科体系而言的。现行的文科体系是近代以来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但如果把欧洲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学科发展视为连续的过程,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把握近代以来学科发展的全貌。我国现行的学科体系也是依照近代西方的学科分类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我们也曾有过学科调整,但基本的学科架构并没有质的改变。

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同时,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也意味着对旧有的学术传统的颠覆。在欧美国家,现代学科体系的确立虽然也有革命性的意义,但其与旧有的思想文化传统之间总是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而中国社会则不然,在近代文科体系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文科”只有小学、经学、史学等门类,这些学科门类的特点是内容宽泛、研究对象模糊。随着近现代文科体系的建立,以往那种大而化之的文科便退出了历史舞台。总之,现代文科体系并不是传统的学科体系的逻辑发展,而是对传统文科体系的替代。

较之中国传统的文科体系,现代文科体系有着研究对象明确、学科边界清晰、专业理论内涵丰厚、研究方法科学的优势。近百年来,中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与现代文科体系是分不开的。在我们已经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今天,新文科建设也被提到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议程上来。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新文科,新文科建设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致力于建设的新文科将有哪些特点,是首先需要弄清的问题。

为什么要建设新文科?有人认为,“新文科的产生是由于欧美国家近年来文科式微,学生不再报名、选课,文科教师因此产生危机感,为了减缓这种危机发生的可能,他们开始了创建新文科的努力”②。文科式微,在欧美某些国家或许可能,但这并不是世界各国教育的普遍现象,尤其不是中国的现实状况。就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而言,新文科建设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

首先,新文科是知识增长和教育发展的结果。

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知识的增长是学科体系进步的真实动力。在欧洲,近现代学科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部分人认为,这一过程始于文艺复兴以后。实际上,17世纪以后实验科学的发展对近代学科体系的形成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改变了人们有关社会生活的观念。在实验科学推动下建立起来的近代学科体系,是一个精细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与中世纪以前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是,人们不仅开始用理性的方法来看待自然现象,也开始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

科学的观念与方法在根本上对近代的文科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法国哲学家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的问世与社会学的诞生。受实验科学的观念与方法的影响,孔德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以科学取代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时代,实证的方法可以解决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全部问题。《实证哲学教程》全书共六卷,于1830年至1842年陆续出版,其中包括数学哲学、天文学哲学、物理哲学、化学哲学、生物哲学和社会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这部著作对于自然科学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其社会哲学部分却直接推动了社会学的诞生。孔德的本意是要建立一个包罗万象、能够说明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哲学体系,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后续发展历程表明,孔德的这一愿望没有达成。不过,社会学作为一门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填补了近代文科体系的空缺。

如果说近现代文科体系定型于19世纪的话,时间至今已经过去了两个世纪,而这两个世纪恰恰是知识快速增长的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世界已经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与之相应,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取得了以往从未有过的进展。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考古学研究中,运用C14与热释光技术测定历史文物的年代。在人类学研究中,运用基因测序技术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的族群分布与文化类型,从而解决了以往研究手段无法处理的问题。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研究中,人们往往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深刻理解研究主题。例如,关于公平分配问题的研究,在计量经济学家进入该领域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只能停留在价值层面,当计量经济学家参与讨论以后,人们在应然的分配构想以外,理解到了社会生活中可能的公平分配。数学知识应用于政治哲学、伦理学的结果,使得人们在公平分配问题上摆脱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乌托邦幻想而直面现实社会生活,进而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方法。

在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本身也因为知识的增长而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交叉学科的涌现,如政治社会学、政治伦理学、政治心理学、历史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等。在我国,这些学科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这些学科的出现,意味着某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被應用于其他研究领域,文科体系内部原有的学科边界正在变得日益模糊。

在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同时,以单一学科为主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方式也在改变,人们开始尝试通过相邻学科的组合办学,培养复合型人才。许多高校都开办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验班,如PPE(哲学、政治学、经济学)、EML(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等。虽然这种实验班的学科组合在每所高校都有所不同,但存在共性,即打破以往学科单一、教学内容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通过学科整合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术视野。这在一定意义上预示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向。

其次,新文科建设是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需要。

近百年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之以往,现代社会具备更加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也更加丰富。在现代社会,即使是十分简单的经济事件,往往也是由错综复杂的原因引发的,或许经济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发生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次级抵押贷款机构“两房”的破产,引起了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并且使得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减弱。次贷危机表面上是一个典型的经济事件,然而,它的深层原因可以追溯到罗斯福新政以来在美国社会一直流行的“居者有其屋”的观念。罗斯福曾说过:“一个房屋所有者的国家不可战胜。”在罗斯福以后,尽管历届美国政府的施政方针各有不同,但鼓励美国国民成为房屋所有者的取向却一直没有改变。曾连任两届总统的乔治·布什曾主张要把美国建设成为“所有者的社会”。“所有者的社会”没什么不好,但要使美国国民成为房屋所有者,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产生了以鼓励低收入人口购买房屋的低利率政策。于是,有了为购房者提供贷款担保的“吉利美”,也有了大量的低质住房抵押贷款。当吉利美为了转嫁风险,以传递证券的方式,通过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房地美”将住房贷款整体打包推向市场的时候,这场金融危机便已经在路上了。

次贷危机实际上是“居者有其屋”的观念以及与之关联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商人的贪婪以及人们对于市场过于乐观的预期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为这场危机的成因作出合乎逻辑的说明,仅仅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肯定是不够的;要防止这种事情的再度发生,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学或政治学答案。因为在当代世界不存在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存在单纯的政治问题。

19世纪以来的现代文科体系,是根据当时的人们对社会生活领域的理解而建立起来的。每一门学科都指向特定的社会生活领域,每一学科的基础理论都是为了社会生活领域的实践建构起来的,每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也只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领域才具有充分的解释力。然而,随着近百年的社会发展,社会愈益展现出复杂与普遍联系的特征。人们逐渐认识到,向度单一的学科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拓宽学科视野,更新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建构解释力更为充分的新文科,是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必须做的事情。

二、新文科建设: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不是回归传统

近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一直是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在某种意义上,新文科建设也是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回避的话题。要理解传统文化与新文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文科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如前所述,我国现代学科体系的确立,是中国传统的学科体系被近代学科体系替代的过程。中国传统文科没有学科分类,现代人所说的文史哲以及政经法等方面的知识,被统合在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里,即人们通常所说的 “国学”。在“国学”这个概念下,并没有学科之间的边界。

中国现代学科体系形成于民国初年。自1912年蔡元培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起,便着手进行教育改革。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壬戌学制”。“壬戌学制”是以英美学制为模版制定的,这一改革案对大中小学的学制以及文科的学科设置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从而奠定了中国近代的教育体制和学科体系。“壬戌学制”以后建立起来的文科体系,在学科设置上更加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它在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状况。

随着近代学科体系的确立,中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仅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几乎每一个学科都出现了在国际学界很有影响的学者。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众多学术名家,如费孝通、冯友兰、邓广铭、何兹全、徐中舒,都是在这一时期培养出来的。民国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与现代文科体系的确立是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过程中,按照苏联模式对高校文科教育予以调整。例如,在学科设置方面,考古学与民族学从原有的人类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发展的学科,政治学与社会学则被视为伪科学而遭到裁撤。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是全面照搬苏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客观地说,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可谓得失参半。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学科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但是其消极影响也是显明的,它直接导致我们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停滞甚至退步。到了20世纪70年代,除中国史等学科以外,其他学科的研究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国际学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中国对仿苏联的文科模式又作了调整,当年被裁撤的政治学和社会学学科在高等学校重新恢复。此后,管理学也被引入并且成为文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传统学科内部,产生了诸多分支学科。可以说,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是当代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国际学术界实现对接并且迎头赶上的四十年。

当我们回顾近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的时候,不难发现:中国近代的文科体系并不是传统知识体系的逻辑发展。近代学科体系确立之后,在许多研究领域,传统的知识与话语便逐渐被人们遗忘,这对于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体系之间的断层,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有着悠久历史并且在当今世界仍然有着重要影响的中国,它的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不应该被阻隔于现代知识体系之外。因此,当我们致力于新文科建设时,消解中国传统的知识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之间的断层,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消解这个断层?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决定着新文科建设的走向,甚至决定着新文科建设的成败。

在前些年的国学热与恢复儒学的思潮中,有人曾经提出了一个放弃现代文科体系,回归国学的主张。有人认为,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问,在地域的意义上,“国学是‘中学而不是‘西学”,不是舶来的学问。在时间的意义上,“国学是‘古学而不是‘今学”①,应该放弃现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分类而回归“国学”亦即文史哲不分家的统合知识体系。本人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主张回归国学或恢复儒学的学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强调传统国学与近代文科体系之间的地域差别而忽视二者的时代属性。其实,除地域差别以外,传统的国学与现代文科体系之间更为重要的是时代的差别,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历史时代。冯友兰先生在论及近代中国与世界时曾经说过:“科学的进展突破了地域,中国不再是孤立于‘四海之内了,她也在进行工业化,虽然比西方世界迟了许多,但是迟化总比不化好。说西方侵略东方,这样说并不准确。事实上,正是现代侵略中世纪。要生存在现代世界里,中国就必须现代化。”①冯先生这段话是在叙述近代中国哲学的历史背景时说的,不过,对于我们理解国学与现代文科体系也有重要启示意义。理解和把握国学的时代属性,对于新文科建设尤其重要。

回归国学或重建儒学的主张有一个理论前提,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知识体系能够遵循其自身逻辑不断发展,并且能够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现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对传统的国学的“割裂与伤害”②。也有人认为,现代的文科体系是阻挠儒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力量,“是在援用一系列西方学科范畴来解读儒家经典的过程中,使儒学走上一条知识化、哲学化的道路,这不仅不符合儒学自身的一贯传统,也使得它割断了与自己的真正传统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原来的活的传统变成了死的传统”③。这一说法不符合近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事实。

“国学”被近代学科体系所替代,或者说,从传统的知识体系向现代学科体系的转变,是中国传统社会在走向现代的历史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事情。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改良传统教育体制、效仿西方国家实行近代学科体制的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康有为在1898年写给光绪皇帝的《请开学校折》中说:“吾国周时,国有大学、国学、小学之等,乡有党庠、州序、里塾之分,教法有诗书、礼乐、戈版、羽籥、言说、射御、书数、方名之繁……后世不立学校,但设科举,是徒因其生而有之,非有以作而致之,故人才鲜少,不周于用也。”④在这篇奏折中,康有为对周代学校教育的叙述肯定是不准确的,他把传统教育的落后完全归咎于科举制度,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过,康有为这段话揭示了一个事实,以儒家伦理政治学说为核心的传统知识体系已经不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康有为才主张废科举、兴新学,建立新型的学校制度,“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⑤。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改革教育的主张在当时没有付诸实施,但其想法却无疑被人们接受了下来。清廷于1902年颁行的“壬寅学制”以及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当初康有为的想法是相连贯的。在这一意义上说,传统的知识体系被近现代学科体系所替代的深层原因,是传统的“国学”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如果现代化仍然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那种放弃现代文科体系、回归文史哲不分家的国學、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开历史倒车的主张,便是不可接受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放弃现有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而回归国学是不可能的。近代以来建立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与传统国学有着不同的学术话语,这首先体现为基本概念的差异。概念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要素,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人们不仅要借助于概念来分析和解读研究对象,而且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通过对概念的理解而形成和表达的。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时代的知识体系有不同的学术话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概念的差异。

在传统国学被现代文科体系取代的同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学术话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许多常用的基本概念逐渐从学科的概念体系中淡出。例如,近代以前,历代儒家经常使用的仁、义、礼、智、信、命、义、理等概念,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经很少被提及;人们在放弃这些概念的同时,找到了诸如美德、习俗、制度、理性、普遍法则、规律这样一些概念作为替代。在学界大多数人看来,建立在现代概念体系基础上的学术话语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表达思想观念,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生活。虽然在中国哲学和思想史的研究中我们还会接触到上述那些传统概念,不过,这些概念只是研究者的分析对象,在实际的研究中,人们通常要用现代的学术话语加以解读;在现代文科体系中,传统国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已经不再具有表达功能。

当然,传统国学的一些概念也在近现代文科体系中保留了下来;但是,人们在使用这些概念的同时,却为之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民主”一词中国古来就有,在传统话语中,“民主”的意思是“民众的主人”①;但在近代以来的话语体系里,民主指的则是基于人民权利的民主政体。再如“专制”,在传统中国的语境中,是指权臣独揽权力的僭越行为,《韩非子·亡征》:“婴儿为君,大臣专制,树羁旅以为党,数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②。到了近代,康有为等思想家则用专制的概念来说明古代社会的集权体制,这一理解被学界沿用至今。再如“社会”一词,在中国古代系指民间逢节日举行的演艺、祭祀等集会活动。史载唐开元十八年六月,为了给唐玄宗庆生,“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并就千秋节先赛白帝,报田祖,然后坐饮散之”③。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秋社》也有“八月秋社……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的记载。到了明代,又有人把由若干朋友组成的民间团体称为“社会”④。今天,“社会”这个概念几乎每一个学科都会用到,但其含义较之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现代人所说的社会是由于人与人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活共同体,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赖以依存的生存环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个概念由今人与古人共用,而被赋予新的含义的情况还有很多,这些概念已经成为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构成。

现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概念体系,是现代文科话语体系的基础,如果离开了概念体系,我们将无法准确地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也无法表达我们的思想观念。在这一意义上说,我们拟议中的新文科建设只能是现代文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而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对现代文科体系的颠覆;通过新文科建设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不应该是回归传统国学或重建儒学。

三、在新文科建设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新文科建设是现代文科体系的发展而不是回归传统。在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吸收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源,使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融入新文科,从而消解现代文科体系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间的断层?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如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我们应该围绕古往今来人们共同关注的思想主题,深入发掘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恒久价值的思想成分。

冯友兰先生在论及中国哲学在现代社会是否还有价值这一问题时指出:“任何民族或任何时代的哲学,总是有一部分只相对于那个民族或那个时代的经济条件具有价值,但是总有另一部分比这种价值更大一些,不相对的那一部分具有长远的价值。”②冯友兰先生这句话,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也同样适用。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传统的思想文化,而传统思想文化也可以分为具有长远价值和相对价值的两种文化。历史上的思想家,是对社会生活认识和理解最为深刻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学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大多是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提出来的,这决定了传统思想文化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在这一意义上说,既往思想家的思想学说主要是与他们生活的时代相适应的;然而,在更抽象的意义上来理解,这些思想家们所讨论的却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关心的思想主题。例如,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才是真正优良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应该在什么样的道德原则规范下运行?如何防止社会生活中的权力被滥用?国家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国民?如何实现正当有效的国家治理?在表面上看,历代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十分具体,但在事实上,他们回答的却是人类所面对的永恒的思想主题。时至今日,既往思想家曾经面对的社会主题,我们仍然要面对;他们曾经回答过的问题,我们仍然要回答。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来说,传统思想文化之所以是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不仅仅是因为以往的思想家曾经提出了德治、法治、无为而治之类的思想主张,而在于古代思想家与我们思考着共同的思想主题。正是由于这些共同的思想主题,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才成为我们的反思对象。我们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反思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现实社会生活的质量。

在新文科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是照抄照搬以往思想家的经典语句和具体的思想主张,而是要在传统的思想文化中发掘那些具有恒久意义的思想主题,把思想家围绕这些主题所表达的道德诉求、思维方式及其思想学说的内在逻辑,在相关学科中体现出来,从而为现代人的理论反思提供可靠的知识背景。

其次,在新文科建设中,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站在现代的立场上,立足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根据现代的价值尺度对传统思想文化作出恰当的取舍。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③也就是说,并不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全部内容都能成为现代社会的思想资源。即使是历史上那些最为优秀的思想家,由于价值取向、知识背景所限,他们的思想学说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局限性。因此,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思想文化有所取舍。那么,对于传统的思想文化取什么、舍什么,我们依据什么原则来决定对于传统思想文化的取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思想史“是现在和过去之间无终止的对话”①。历史上,这种对话每个时代都有发生,在今天却已大不相同。在中国古代社会,对于前人的思想学说,虽然人们也要思考与辨正,主要目的却是阐释与传承;而生活在现时代的我们则不然,对于传统的思想文化,我们虽然也有继承、发展的责任,但继承的前提却是反思与批判。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与以往的时代有着本质的不同,当代中国人基本的价值观念不是来自传统的思想文化,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正,都不是传统的思想文化提供给我们的。因此,在我们这个时代,“现在与过去的对话”一定不同以往。

价值观念是约束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观念。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思想文化取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现代人以理性方式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反思和裁判的过程。对于传统思想文化取舍的标准,不是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在历史上曾经获得怎样的成功,也不是思想家对于自己的思想主张论证得如何精致,而是当代中国人所认可的价值理念。在传统思想文化中,只有那些能够与現代价值理念相融通的成分才是真正优良的成分,才有可能直接地转换为现代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

再次,在新文科建设中,应该把传统的思想文化放在现代话语背景下加以解读,从而使传统的思想文化中那些有益的成分成为人们可以理解的知识,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遗产。

我们致力于建设的新文科应该是公共的知识体系,公共性是知识的基本属性。这里所说的知识的公共性,一方面是指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在没有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可以为所有人获得和掌握;另一方面则是知识体系的普遍适用性,即对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生活具有广泛的解释力。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种只能为少数人掌握、只是适用于局部区域、只能解释某些特别的社会现象的知识体系能够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总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知识。

在近年来有关社会科学本土化、建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的讨论中,一些学者主张放弃近代以来的学科体系和规范,重拾传统国学的基本概念,并以之替换现有的学术话语,进而重建传统的知识体系②。这一说法的要害在于把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错误地理解成了传统话语体系,其逻辑结果是简单地回归传统,而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新文科建设中,我们之所以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国学不是具有充分公共性的知识体系。具有公共性的知识体系是由内涵清晰、定义准确的概念构成的;思想家的理论建构,总是要以概念的定义为起点。然而,由于思维方式的原因,中国古代思想家却很少从概念的定义入手来讨论问题。从先秦两汉至宋明,历代儒家始终没有摆脱概念模糊的局限。概念的模糊使得思想家的思想学说成为思想界以外的人们难于理解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境的变化,人们理解传统思想的难度也愈来愈大。以至于到了今天,国学或传统儒学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中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知识。如果真的如那些主张回归国学者所说,用传统的国学或儒学替代现代的知识体系,在我们的社会中,如何使传统话语成为人人可以理解的公共知识,将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在新文科建设中,我们之所以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仅是用中国话语、中国学术来解决中国问题。只能解决本土问题的学术话语,是公共性严重匮乏的知识体系。我们致力于建设的新文科,应该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这个知识体系不仅能解决本土问题,而且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生活,对于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问题,都应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因此,在新文科建设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是重拾传统的学术话语,而是要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那些优良的思想成分,通过现代话语加以解读和阐释,使之成为可以为生活在现时代的人们——无论是现代中国人,还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都可以理解并且乐于接受的知识,从而为增进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提供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 向 哲]

① 百度百科:《“新文科”词条》,2023年4月14日,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6%96%87%E7%A7%91/ 23137059?fr=ge_ala,2023年9月27日。

② 吴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設的时代转向》,《探索与争鸣》2020 年第 1 期,第 26―28 页。

① 慕朵生:《重建国学教育体系》,2016 年 6 月 13 日,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8379,2023年9月27日。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5页。

② 慕朵生:《重建国学教育体系》,2016 年 6 月 13 日,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8379,2023年9月27日。

③ 方朝晖:《文明重建、中西学术与儒学的转型——论当今儒学转型的三个条件》,《哲学动态》2007年第5期,第12―15页。

④ 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康有为政论集》,汤志钧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05页。

⑤ 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康有为政论集》,第306页。

① 古典文献中“民主”一词多见,其意均为民众的主人。如《尚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时人评论赵孟语:“其语偷,不似民主。”贾谊《新书·连语》:评论商纣王说:“执(势 )为民主,与民为仇。”

② 韩非子:《韩非子·亡征》,聂明主编,《皇家藏书》第3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27页。

③ 《旧唐书·玄宗纪》,《二十五史》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第31页。

④ 明人冯梦龙在在《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这篇小说中便有“帮来大张员外在日,起这个社会,朋友十人,近来死了一两个人,不成社会”的说法。

①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1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第37―38页。

③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第11页。

①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② 参见慕朵生:《重建国学教育体系》,2016年6月13日,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8379,2023年9月27日;靳凤林:《王道政治的转型升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道德与文明》2018年第3期,第89―93页。

猜你喜欢

两创中国方案知识体系
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两创”(上)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两创”背景下推行中小企业社保差异化征缴方式研究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资本市场是推动“两创”发展的重要保证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整合资源优势 推动 “两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