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个结合”下的管理学新文科建设模式

2023-03-17胡海波姜浩天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4期

胡海波 姜浩天

摘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到来,作为以存量促增量的实践行为,“管理”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相契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为管理理论与实践增加了民族性特征,因此管理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指导思想、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上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與中国气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体系与教育体系的源头活水,管理学教育需要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研究方向、师资队伍、系列成果与培养体系上展现出原创性与科学性。江西财经大学经酝酿初试、发展壮大、品牌成熟与持续发力的十八年探索,已在中国管理思想领域形成一支跨多学科的研究队伍、一组持续深入的研究方向、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与一套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讲好中国管理故事、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砥砺前行。未来的管理学新文科建设,应团结各方力量,面向经济活动主战场与人才培养主舞台,建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管理学知识体系,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新文科建设;管理学教育

DOI: 10.20066/j.cnki.37-1535/G4.2023.0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21-083)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① 与时俱进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成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依托,而离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没有中国特色。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2021年“七一”讲话 “两个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明确要求“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与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学同样需要找到自己的“根”和“魂”,在“物理—人理—事理”的多学科知识平衡中①,为新时代发展新理论、为新商科培育新人才。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卓越拔尖经管人才培养的助推器与不可逆转的大趋势。2018年,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苏州召开②,部署新时代、新文科与新经管的建设任务。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山东大学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③2021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面向发展理念、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领域分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特色质量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等6个选题领域设定了22个选题方向④。可以说,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性大学如何在守正创新中促进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当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阐释管理学在“第二个结合”背景下进行新文科建设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必要性,从团队建设、研究方向、成果矩阵与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剖析历史任务,结合江西财经大学18年来的经验探索,论证如何在管理学的新文科建设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坚持文化守正创新、建设中国管理学派、优化中国管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第二个结合”与管理学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

在日常用语中,“管理”通常被解读为“管人理事”或是“管事理人”,即管理是通过自身能力及与人合作,在组织中“做事”的活动,其中“人”作为主体或客体,“物”作为客体或媒介,是“事”的一体两面⑤。如曾仕强将管理一“事”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服从同一律的科学性管理技术,二是服从辩证法的人文性组织行为⑥;相似地,贾旭东用管物、管人、管事来划分管理中物的工具效率、人的心智结构与事的行为效益⑦。可见管理的实践性客观上决定了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⑧,要以人为中心,兼顾本然层面的自然科学技术工具革新与应然层面的人文历史文化基因适配,做到实然层面的长期短期系统效益提升。因此,管理学新文科建设应在“第二个结合”中用中国理论阐述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并创新发展管理教育,加快培养新时代管理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移植创新与管理实践民族性的契合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最初以“舶来品”身份于清末民初进入中国①,因其在标准化与高效率方面的天然优势而受到追捧,但在移植过程中不断涌现与既定理论解释相去甚远的实践模式。如管理决策的长期取向、管理创新的渐进策略、管理角色的身份认同、管理沟通的由情入理等管理实践,与理论在移植之初所解释的短期效益、颠覆突破、契约认同与由法入理在侧重点上已经发生了偏移②,成为本土情境修正后的一种实践模式乃至理论创新。

这些管理异象的发生是因为管理不仅是一种实践,还是一种文化,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③。中国文化中衣食住行等行为表征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与集体人格④,形成了独特的认知系统与良知系统,即文化的深层结构⑤,使“管理”在中国不但拥有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共性基因,还有着修齐治平成长历程下的个性旨趣,基于管理实践民族性的排异与创新成为一种筛选机制,不断磨合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⑥。

(二)文化自信对管理理论自主性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欧美模式与管理理论的争相学习,我国的管理理论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绩与突破,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成与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⑦。但在理论研究范式与学科体系建设的模仿超越进程中,本土历史文化和传统管理智慧不知不觉中被矮化,或被打上“僵化落后”的负面标签,或是特色基因提炼不足成为理论注解的素材,国际话语权严重缺失⑧。

这种自卑与偏见使传统文化一度被视为管理理论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阻力,迫切需要站在中华文化的主场产出原创的科学理论。有学者认为虽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崇尚知识、尊师重道、勤奋严谨的优良传统⑨,但传统教育中的德性化、教条化、守成化、控制化、功名化等倾向扼杀了管理理论发展的科学性、实踐性、创新性、能动性与利他性⑩。不可否认,任何一种文化中都会存在与时代要求不符的糟粕,但更重要的是将其中超越时间、跨越国度的“优秀”部分予以理论化,如传统的“教化”目的是“启智”而非“洗脑”??,尽孝悌之义要看见“父慈子孝”与“兄友弟恭”的双方交互,灰度是对管理满意解而非最优解的要求等等。

(三)复杂情境对管理学科交叉性的呼唤

进入信息技术革命后的“第四代管理学”阶段后①,管理中所遇到的复杂问题变得难以依托模型化的自然学科范式表述清楚、分析透彻、预测准确②。为平衡好人理、物理、事理间的各种确定的与不确定的、显性的与隐性的关联关系,客观上要求管理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走向交叉融合。

管理学的“第二个结合”建立在“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之上,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等自然科学休戚相关。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管理。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迅猛,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不但改变着管理的技术、环境与模式,还给管理的价值、伦理、旨趣带来了冲击③。前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性公理,后者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感性选择。因此,管理学的“第二个结合”与文学、史学、哲学等社会科学关系紧密。若不能以结构化、半结构化甚至非结构化的方式审视传统文化与当代理论、管理移植与管理创新、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必然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文化本位主义”或“理论实践脱节”的误区④,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二、“第二个结合”与管理学新文科建设的历史任务

交叉学科建设不是简单的“1+1=2”,而是从师资到育才、从教学到科研的系统工程。不同学科在教学内容与研究范式上不尽相同,因此新文科建设必须以学科交叉为“催化剂”,以多学科知识平衡与聚变推进新文科建设来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⑤。在“第二个结合”中推动管理学新文科建设,既要打破依附于单一学科的资源配置,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审视管理学,又要在文理交叉、文工融合中阐释中国经验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规律,用管理学视角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构建自主体系、培育时代新人的时代任务,如图1所示。

(一)文史哲师资融合化解学科错位

传统国学教育中的四书、五经、六艺等教学内容,朗读、吟诵等教学方法,内证实验、训诂考据等研究方法与现代学科门类的范式之间存在错位①。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为例,其在国学教育之中是经史子集的汇通之学,但在现代学科门类中,则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分科之学:《诗经》可属文学,《尚书》《礼记》《春秋》可属史学,《周易》可属哲学②。于是在历史上曾经对政治改革、制度建设、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学经典散落在各文史哲学科之中,成为理解传统文化的切面,汗牛充栋的丹青史册在丰富学科基础的同时将国学道术相分,形成碎片化趋势,且受限于“懂管理的不懂国学”“懂国学的不懂管理”等窘境,存在中西管理学原理盲目嫁接与牵强附会的不良倾向。

从当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分类来看,国学可以是“文科+文科”的内部交叉学科,其学科体系不必取代其他文史哲学科的各自独立性③,但可以利用国学的内生性整合优势,令文史哲学科形成合力,让管理学从所谓的“万金油”变成真正的“博雅科学”。国学教师可以讲授文史哲课程,文史哲教师同样可以讲授国学课程,因此可以通过交叉学科教师同台授课的方式化解学科错位,完成管理哲学、基础理论、操作理论到典型模式的链式学科闭环。

(二)纵深式靶向研究夯实学科基础

一门学科的基础根植于其深厚的理论积淀,文化相对主义与理论不可通约性决定了管理理论与管理学科的中国特色④。与发源于工厂生产的西方管理科学不同,中文语境下的“管理”概念来自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修身治国实践,双方的概念内涵与理论边界不对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只是中国古典管理“四治”体系中“治生”的内容⑤。因此需要遵循中文的概念体系与逻辑体系,从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梳理出属于管理学的内容,形成靶向式的多元研究路径持续走深走实,筑牢新文科、新管理的学科基础。

在众多管理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中,多遵循“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以管理主体的德性论与能力论为着眼点进行理论分野。不论是“修己安人”的中国式管理⑥,还是“人为为人”的东方管理⑦,亦或是“禅定直观”的自觉管理⑧,都在强调实践理性相较于先验理性而言的价值排序及其演化逻辑差异⑨。要读懂文化在这些管理异象背后的影响机理,既需要从管理现象中抽象出中国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又需要在历时性维度上知晓这些原理从何而来、有何变化、走向何方,还需要在共时性维度上探讨这些原理如何持续发挥作用。

(三)多元化成果矩阵扩大学科影响

随着近几年“国学热”的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日渐得到管理学科的重视与肯定,但与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管理学等前沿领域相比,仍然属于小众。简要检索后可知: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项目查询中,以“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儒家”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立项项目主要集中在哲学、管理学、应用经济与理论经济四个学科之中,总数不足40项且仅有一项重大项目;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传统文化”和“管理”两个主题,在“企业经济”“工业经济”与“管理”三个学科中检索CSSCI期刊文献,也仅得到297篇文献。重视程度与发表频率仍显不足。

因此,要在管理学论文发表、课题申报、教材专著与学术交流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见度与出镜率。一方面,要得益于有志于用传统文化讲好管理故事的科研人员提高产出;另一方面,则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平台搭建,为各类成果的发表与认可创造更多机会,避免其成为鲜人问津的冷门绝学。

(四)可持续人才梯队保障学科致用

义务教育阶段国学基础的不足与高等教育阶段研究范式的缺位,一定程度上造成传统文化与管理学融合过程中的人才梯队断层与普遍畏难情绪。200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学进入高等教育①。但长期以来仍然存在着“研究机构多而教学机构少”“虚体机构多而实体机构少”的“两多两少”格局,尤其表现为“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传授,轻修身践行”的不平衡②。在身教与境教、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缺乏有机融合的情况下,“知”与“行”成为文化与管理的“两张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准则、审美旨趣、研究范式等无法转化为实践行动,在主流研习范式面前处于边缘地带③。

人才梯队的可持续保障,在于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述形态与内在学理,完善师生文化认同与学术素养④。要在核心课程体系、研究范式开发、文化学以致用与校园文化渲染等方面下功夫,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⑤,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践行中⑥,借鉴各交叉学科的规范研究方法,发展出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国学管理研究范式,实现想做、能做与愿做的统一,如“扎根理论+历史编纂”“案例研究+民族志”“定性比较分析+训诂考据”等等。

三、“第二个结合”与管理学新文科建设的江财模式

高校承担着大学生与研究生社会化的专项功能,是学生仅次于家庭的学习生活场域。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⑦,一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管理教学研究的融合①,以“融中西管理智慧,育商界厚德英才”为使命,以“做管理思想的践行者”为要求,自世纪之交便开始布局相关教研工作。以“东方文化与管理研究所”(现升格为“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成立为标志,经酝酿初试、发展壮大、品牌成熟与持续发力,江西财经大学围绕“中国管理学派”建设与中国管理思想“5+2”育人工程,现已拥有一支跨多学科的研究队伍、一组持续深入的研究方向、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与一套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图2所示。

(一)内育外引,形成一支跨多学科的研究队伍

考虑中国管理思想的交叉学科属性,江西财经大学以工商管理学科为核心,建立起一支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跨业界的研究队伍。

首先,立足“中国管理思想”的管理学、史学、跨文化三大视角,在院内吸纳企业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市场营销系、物流管理系与旅游管理系教师,以院内“教授博士论坛”为平台,从多个层面解读中国管理思想;其次,在校内邀请会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审计史、中国古典哲学、汉语言文学专家加入团队,并将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扬州大学等一批兄弟院校的资深教授聘请为客座研究员,定期以“双人同台,内外对话”的形式开展“中华文化与中国管理思想研讨会”;最后,跨越理论研究层面,聘请传统文化植入型企业与传统文化嵌入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为兼职导师与任课教师,并与合作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教学实践基地”与“产教协同育人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教材与文献,变成看得见的企业课堂与教学案例。

(二)合纵连横,形成一组持续深入的研究方向

从中国管理思想的原理、流派与组织三大视角出发,江西财经大学在基础、朝代、百家、人物、典籍、赣商、红色与案例八大板块持续深耕①,形成一系列研究方向与原创观点。

原理角度侧重阐明中国管理思想的逻辑体系与研究范式。提出“中国管理学派”的概念②,并以天时、地利、人和对标管物、管事、管人三大研究对象③。立足“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核④,以普遍和谐为价值观、天人合德为本体论、圣贤人格为主体论、无为而治为方法论⑤,开发出一套以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经营管理、国家管理、军事管理为逻辑主轴,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标、管理内容与管理方法构建“五域五元”的中国管理思想研究范式⑥,并提出“六个坚持”,即坚持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三位一体的管理观察、中文文法的概念阐述、科技向善的价值准则、经学考据的国学方法与自上而下的全员参与⑦。

流派角度侧重论证中国管理思想的源流演变与职能赋能。在源流演变上或按时间划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四个生产力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对应管理思想孕育、萌芽、发展与承接的四大阶段来分析阶段特征⑧,亦或是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近代的断代方式剖析管理思想发展轨迹⑨,在朝代初创、盛世与没落的不同历史阶段,辅以相应明君圣主与古圣先贤的具体管理举措进行详细论证。职能赋能上,如以儒家的克己复礼与集体主义、和谐精神与家族主义、以人为本与义利并重来构建识才、选才、育才、用才的人才管理范式⑩,推动创业型企業向长寿型企业转型??,用整体思维理性地适应世界??;或用道家阴阳交互、有无相生、三生万物、道法自然等思想诠释企业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的交互演化机制??;亦或是在战略分析、战略决策、战略行动、战略目标的分析框架下解剖兵家战略管理思想,发现传统军事组织以利害关系推导为基本原则和逻辑,结合伦理、谋略与武力等方法战胜竞争对手,其中擅耕心、重体悟、修秩序等良性竞争策略与企业战略相符,但无所不用其极的恶性竞争策略则与现代商业伦理相悖??;或将尊道贵德、无为而治的老子思想内核置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管理职能下导出“道术向心”的基本认识等??。

组织角度侧重研讨中国管理思想在组织层面的现代转化。一是聚焦“赣商”这一极具江西地方特色的传统商业组织,讨论江右商帮的商人构成、资金来源与经营方式,并同晋商、徽商、浙商进行比较研究①,在新时代弘扬诚实勤奋、悟真怀善、德惠桑梓的赣商精神,用技术创新与深加工让赣商实现从卖原字号到品牌产品的转变②;二是关注红色革命时期的传统文化演变,如“群众路线”的“心本管理”与国民政府与根据地等组织中的物资管理与审计思想等③;三是用案例研究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管理故事,如儒道思想以“仁民爱物”“物我齐一”构建企业生态伦理④,企业如何营造与品牌形象相适应的君子文化⑤,老字号如何运用文化烙印构建动态能力等⑥。

(三)成团成簇,形成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一是论文课题成团。期刊论文方面,扎根中国管理思想研究方向发表CSSCI以上论文70余篇,《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形成轨迹和发展路径》获企业管理学界最高学术成果奖“蒋一苇学术成果奖”;课题研究方面,“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通史(多卷本)”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司马法伦理管理思想研究”“中国背景下关系治理形成机制及效用研究”分别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会议论文方面,在中国管理思想方向撰文以文赴会,获第十二届中国管理案例学术年会唯一获奖论文、第二十五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唯一一等奖论文、第二届中国管理思想与商业伦理高端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励20余篇。

二是理论专著成簇。出版“中国管理思想精粹丛书”三版三辑共49册,其中16册获2018年国家出版社基金项目资助,先后获江西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西省第四届理论成果奖(江西省最高理论成果獎,全省管理学科唯一获奖),其中《中国管理学原理》一册获Springer出版社国际出版,成为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领域的英文代表作之一。同时,学校参与企业管理出版社“企业管理思想史”项目,以比较视角分析中西创新管理⑦、供应链管理⑧与营销管理⑨的思想演变,将管理思想从古至今串联起来。

三是学术平台成群。连续举办十二届海峡两岸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后更名为“全球华人企业管理学术论坛”;承办的第二十五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超80万人参与,获8000+在线点赞次数;举办的首届“中华管理思想论坛”更是获得了超50万的网络播放量,同时还举办了中国管理思想研究研讨会、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研究工作坊、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学术研讨会暨本土管理思想专题论坛等多个重大会议。《“5W”案例模式赋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用中国管理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以“两个结合”引领,创新构建管理学体系》等典型模式获《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四)言教境教,形成一套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课程建设出特色,在本科、硕士、博士各培养层次开设“中国管理思想课程群”。开设《中国文化与当代管理》《中国管理哲学》《中国管理实践前沿》《商业伦理学》《儒家管理思想》《道家管理思想》《兵家管理思想》《佛家管理思想》《赣商管理思想》《王阳明管理思想》等20余门方向课与选修课,其中“制胜·一部孙子傲商海”课程上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为推动教学研究互促互进,还在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MBA)中分别开设“东方管理与企业战略”“东方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

二是案例开发出亮点,用中国管理案例开发讲好中国故事①。牵头与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杭州象外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申报中国管理实践的最高荣誉“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两次获评年度杰出奖。获评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46篇,入库全球最大的哈佛、毅伟国际案例库8篇,出版中国管理学案例选辑3册,将案例成果转化为偏远农村扫盲课程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获评全球仅三项的全球信息系统协会首届影响力大奖。

三是教学改革出效果,精品课程与教学成果涌现。《用案例讲好中国管理故事:江财5W模式赋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加入“中国管理思想”全新出版的《管理学》教材获财政部优秀教材二等奖,相关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全国管理案例教学精品课、江西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奖励10余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先秦时期经营管理思想体系研究》获评江西省2021年唯一特优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四是校园活动出新彩,沉浸式感知传统文化。自2016年连续承办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文化活动,打造留学生一二三课堂融合,向国际友人传播茶、瓷、医、药、蚕、丝等传统文化知识;承接教育部语言合作中心“汉语桥”项目,将中国管理思想课程输出至韩国K-MOOC慕课平台,推动课程走向国际。在校内落成全国高校首个中华管理思想文化园、成立“文化的力量”宣讲团,融合互联网技术打造情境交融的实体教学体验场地,连续举办八届研究生“政解小讲堂”主题党日活动,定期组织硕博研究生解读重要会议与系列讲话中的文化思想,并由学院党委书记带队,指导本科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式管理模式探索”为主题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省级二等奖。

四、“第二个结合”与管理学新文科建设的未来展望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否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与日常行动力。在未来,“第二个结合”下的管理学新文科建设应面向经济活动主战场与人才培养主舞台,聚各学科发展主体之合力构建独立自主的管理学知识体系,不仅关注“管理是什么”,而且关注“管理应该是什么”,以“非排他性”视角拥抱理论实践前沿,与世界各国文明一道,为化解人类重大管理难题贡献力量。

(一)面向经济活动主战场与人才培养主舞台

“第二个结合”下的管理学新文科建设应兼顾经济发展的功能属性与伦理属性。一方面,信息革命的洗礼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与展现形式,文化与管理应主动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文化、技术与产业三大基点相互支撑与赋能①,用文化动漫、文化手游、文化元宇宙、VR文旅等多种业态激活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②,用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等多种沉浸式体验营造全新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空间,让日用而不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智时代得到全景式呈现,管理学应为文化与技术找到更科学的匹配策略,探索数字化于中国酒③、中医药④、中国茶⑤、中国瓷⑥等文化关联产业的赋能机制,让文化“两创”的成果全民共享;另一方面伴随着新一轮全球化的不可逆转,在“一带一路”建设与“命运共同体”倡议下,跨国经营与跨文化管理下的中国管理模式与管理文化将进一步走出国门,接受国际情境的检验和发展⑦,中国管理学应发挥其重人伦、尚和合的独特优势,以人民中心代替资本中心、以科技向善代替工具理性,化解因数字与算率带来的伦理困境与负外部性,以及中等收入陷阱与周期性经济危机等固有难题,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西文化与管理“殊途同归”的共性价值。

人才培养主舞台不仅为高校而设,应该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贯通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全员、全方位与全过程。其一,突破教育的培养层次边界。通过绘本与科普图书等形式,结合四大名著与其他新课标读物中的管理故事,将管理教育延伸至幼小中高阶段。其二,突破教育的单一学科边界。在高等教育阶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让文化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大学语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中,将文化瑰宝中的科技、数理、医药等内容与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其三,突破教育的氛围渲染边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典籍里的中国》《非遗里的中国》《本草中国》等文化节目极大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文化与管理的融合营造了友好环境,各省市级单位可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进一步丰富宣传渠道与展现方式。

(二)教研机构、名刊专栏与会议论坛共聚力

管理实践的发展是理论界、咨询界与实务界勠力同心的结果⑧,管理学科的发展则同样需要教研机构、名刊专栏与会议平台的多方聚力。教研机构与名刊专栏的合作指向研究范式与成果发表,教研机构与会议论坛的合作指向平台搭建与集思广益,会议论坛与名刊专栏的合作指向刚性标准与弹性方向。

在“四个自信”与“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下,“第二个结合”与管理学新文科建设呈现向好趋势。高校教研机构方面,自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后更名为“东方管理研究院”)以来,江西财经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工程技術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各自的“文化+管理”研究中心;名刊专栏方面,不仅有《管理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开设“管理学在中国”“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东方管理”“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等专栏,《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也不定期发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知识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等主题征文,更有《中国文化与管理》这种专刊的出现;会议平台方面,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论坛、中国管理思想与商业伦理高端论坛、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研究工作坊、中国文化与管理论坛等交流平台竞相涌现。管理学新文科建设的多方合力已然具备。

(三)古今互释、中西互诠以兼容并蓄求创新

在存异的同时,管理学应该重视古与今、中与西的求同,在理论的平等对话与互诠互释中兼容并蓄、迭代创新。诚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下的人文精神与道德理性是现代工业社会所迫切需要的,西方文明中的科学精神与制度理性也是知识经济所需要的①。文化自觉并不是一种文化偏狭,而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一种自知之明,知道它的形成渊源、发展过程、民族特色与未来趋势;既不是文化回归的“复古论”,也不是文化清算的“独尊论”,而是文化在转型适应新时代、新环境时所选择的自主地位,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②。

中西管理理论在诸多研究上的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为管理学新文科建设的普适性提供了新的可能。如泰罗的《科学管理》与《考工记》《梦溪笔谈》《天工开物》都存在着追求标准化管理的“工匠精神”③,X理论和Y理论、性善论与性恶论都是在关注“人性假设”这一管理前提④,产品的市场占有周期与功能、质量、心理、伦理的营销阶段大都遵循着《易经》四象的生命循环⑤,波粒二象性的量子力学中蕴含着能量转化的阴阳观⑥,组织惯例与组织烙印的形成与再造过程中不乏以史为鉴的自省行为等⑦。经过不断比较与抽象,中华文化的世界共性渐渐跃然纸上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分工效率、统一指挥、控制跨度、秩序优化等管理学原理提供了意义建构与协调机理⑨。

五、结 语

“第二个结合”与新文科建设是党和国家赋予管理学教育的重要使命。江西财经大学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动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中华管理思想文化园、中国管理哲学年鉴、中华管理思想文博馆、中华管理思想论坛等育人工程建设,搭建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平台与一系列实践、案例基地,坚持师生教育、朋辈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位一体”,在讲好中国管理故事、传播中国管理理论中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并呼吁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学术共同体勠力同心,继续做好“两个坚持”,使文化传承兼顾精神高度与价值变现,实现软着陆。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结合理工文史哲等学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与价值旨趣。将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等管理思想以文脉寻根的方式,从历史与现代、功能与意义等视角进行纵深诠释,阐明文化深层结构对现代管理的影响,如农耕文明与土地资源的天然绑定、乡土社会与安全依赖的先天匹配,使得家邦制传统至今尚存①,即便是在非家族企业中,仍有视员工如家人,以育德传家和爱众齐建构共同愿景,从而形成企业与员工之间共生关系的“泛家族”与“超家族”现象②。虽然随着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来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早已超出农业社会的空间约束,但若将现代毗邻国家类比为古代邻里街坊,血缘关系与地缘治理的底色没有变,只是在“地球村”的范畴下,在表现形式上拓展成了民族关系与全球治理;若将公司职能划分与男耕女织生产相比较,虽然生产单元有企业与家庭之别,劳动工具有数智技术与辕犁牛马之分,但以分工合作求整体增量、以多次分配求公平公正的底层管理逻辑同样没有变。

二是坚持知行合一,结合管理案例学典型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适样本与复制模式。虽然中国管理实践一直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倾向”,但组织经验支撑的缺乏也一直存在,需要直面管理实践和文化履践,运用管理案例学的抽样逻辑与复制逻辑,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学理基础(哲学根基)、知识发现(案例研究)、知识传播(案例教学)到知识应用(案例应用)的逐步落地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所明确的23个重点项目④均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体保护”,这其中离不开企业的商业运作:如激活老字号企业工业遗产的冗余资源,以数字化技术渗透与全息化技术具身守牢产品质量、打造品牌特色,创造文化适用的新情境与市场的新链接,助力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①;或以乡村非遗传承为基点,挖掘在地文化与组织美学,唤醒文博潜能与文旅价值,将文化符号与乡贤形象嵌入产品设计与空间生产,撬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②。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内求生生”的理论气质、“明史求是”的唯物根底、“动态平衡”的辩证方法、“人民中心”的根本主体与“协同万邦”的国际关怀③。这些内在契合与相互成就为中国特色管理学建设筑牢了文脉基底与文化自信,激发了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以管理学视角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必然能为新文科建设与新人才培养固本培元、凝神铸魂。

[责任编辑 黄海啸]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4页。

② 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3年6月2日,https://www.gov.cn/yaowen/tupian/ 202306/content_6884331.htm#1,2023年10月16日。

① 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21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时代呼唤新文科建设,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第一次会议召开》,2018年12月21日,http://moe.gov.cn/jyb_xwfb/s5147/201812/t20181221_364304.html,2023年10月16日。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2020年11月3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 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2023年10月16日。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2021年3月2日,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8/moe_741/202103/t20210317_520232.html,2023年10月16日。

⑤ 吴照云:《构建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思考》,《管理世界》2021年第6期,第5―7页。

⑥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行为》,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第1―5页。

⑦ 贾旭东、何光远、陈佳莉等:《基于“扎根精神”的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路径研究》,《管理学报》2018年第1期,第11―19页。

⑧ 王培林:《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课程探析》,《科技创业月刊》2022年第6期,第148―151页。

① 刘文瑞:《管理学在中国》,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年,第38―42页。

② 罗家德:《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大原则》,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年,第12―14页。

③ 彼得·德鲁克:《管理》,辛弘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第1―2页。

④ 余秋雨:《中国文化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第23―27页。

⑤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7―12页。

⑥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年,第97―116页。

⑦ 苏勇、段雅婧:《当西方遇见东方:东方管理理論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年第12期,第3―18页。

⑧ 马文军:《〈中国管理学〉教材建设六论——推进“新文科”管理学体系建设的思考》,《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2期,第68―78页。

⑨ 王义遒:《中国文化传统与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的改革——从丘成桐先生一席话说起》,《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第11―13页。

⑩ 肖正德:《教学改革中的文化阻滞力——我国传统教学文化特质及对当今教学改革的牵制》,《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3期,第200―204页。

?? 刘文瑞、李尧远:《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基本框架、作用机制与智慧汲取》,《中国文化与管理》2022年第2期,第67―82页。

① 陈劲、吴庆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素与第四代管理学》,《科研管理》2019年第8期,第12―19页。

② 盛昭瀚、于景元:《复杂系统管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新领域》,《管理世界》2021年第6期,第36―50页。

③ 黄有方:《推进管理学领域新文科建设的方向与举措》,《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1期,第17―19页。

④ 吴照云、姜浩天、巫周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管理学路径》,《清华管理评论》2023年第4期,第92―101页。

⑤ 靳诺:《新文科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生教育》,《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期,第5―10页。

① 颜世富:《东方管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90―91页。

② 张波:《关于国学学科范畴之思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第2页。

③ 吴根友:《当代中国大学如何安排“国学”学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147―150页。

④ 杜运周、孙宁:《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必要性、可行性与思路》,《管理学报》2022年第6期,第811―820页。

⑤ 苏勇、于保平:《东方管理研究:理论回顾与发展方向》,《管理学报》2009年第12期,第1578―1587页。

⑥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第1―20页。

⑦ 苏东水:《东方管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4―184页。

⑧ 贾旭东:《自觉管理——基于“中华学术范式”的管理思想、理论与方法》,《上海管理科学》2022年第3期,第3―7页。

⑨ 程少川:《中国哲学的实践理性基因与管理学未来》,《中国文化与管理》2020年第2期,第57―65页。

① 肖永明:《新文科建设与国学学科发展》,《国学学刊》2023年第3期,第8―10页。

② 郭齐勇:《中国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269―302页。

③ 李尧、张宏锋:《“两创”融入“新文科”的内生逻辑与创生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0期,第229―234页。

④ 曹胜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9期,第47―52页。

⑤ 杨小云、屈林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Z1期,第58―60页。

⑥ 张亮、郭明姬:《新文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的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8期,第148―155页。

⑦ 邓辉、万建香:《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江西财经大学为案例》,《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1期,第87―97页。

① 卢福财、李春根、万绍红:《井冈山精神铸魂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科学阐释与江财实践》,《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1期,第85―92页。

① 吴照云:《中国管理思想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1―10页。

② 吴照云、姜浩天:《中国管理学派:源起、发展与建设》,《中国文化与管理》2022年第1期,第2―16页。

③ 胡海波:《中国管理学原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57―152页。

④ 吴照云、姜浩天:《天人合一:中国管理学派的理论基石》,《管理》2022年第2期,第123―148页。

⑤ 吴通福:《中国古典管理哲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0年,第39―40页。

⑥ 吴照云:《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构筑中国管理之基》,《经济管理》2021年第9期,第5―15页。

⑦ 吴照云、巫周林、姜浩天:《中國管理学派:履践、责任与未来》,《中国文化与管理》2023年第1期,第2―12页。

⑧ 吴照云、李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形成轨迹和发展路径》,《经济管理》2012年第7期,第184―192页。

⑨ 参见方宝璋:《先秦政府治理思想》,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1―4页;龚贤:《秦汉国家管理思想》,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1―5页;龚贤:《魏晋南北朝管理思想》,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0年,第1―3页;龚贤:《隋唐国家管理思想》,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0年,第1―5页;方宝璋:《宋代国家管理思想》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0年,第1―3页;方宝璋:《元代管理思想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21年,第1―3页;龚贤:《明代国家管理思想》,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1―2页;方宝璋:《清代管理思想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21年,第1―3页;余焕新:《近代管理思想》,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1―6页。

⑩ 蔡文著:《儒家人才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18―25页。

?? 余长春:《儒家创业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21―26页。

?? 余焕新:《儒家行为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27―36页。

?? 徐鸣:《道家与企业虚拟资本创新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11―39页。

?? 钟尉:《兵家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70―80页。

?? 柳振群:《老子管理思想》,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105―160页。

① 贺三宝:《江右商帮兴衰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研究》,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7年,第63―83页。

② 贺三宝:《“江右商帮”兴衰与赣商重塑》,《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第114―118页。

③ 方宝璋:《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审计经验略论》,《审计研究》2013年第5期,第23―28页。

④ 胡宇辰、程月明:《儒道伦理思想与构建当代企业生态伦理》,《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第38―41页。

⑤ 胡海波、吴照云:《基于君子文化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德胜洋楼的案例研究》,《当代财经》2015年第4期,第66―75页。

⑥ 胡海波、余钒、王怡琴:《老字号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过程——烙印视角的案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年第2期,第130―144页。

⑦ 胡海波:《创新管理思想史》,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2年,第1―3页。

⑧ 舒辉:《供应链管理思想史》,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2年,第1―4页。

⑨ 谌飞龙、王新刚、甄英鹏:《营销管理思想史》,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3年,第1―5页。

① 胡海波、费梅菊、余钒等:《如何用教学案例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管理故事?》,《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22年第2期,第221―230页。

① 王育济、李萌:《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产消机制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第41―50页。

② 周茜茜、萧放:《遗产与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本的当代实践》,《文化遗产》2023年第1期,第40―46页。

③ 潘安成、刘皓、常玉凡:《“勤劳节俭”何以能推进中国传统企业的健康发展?——以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集团为例》,《管理评论》2020年第11期,第321―336页。

④ 邓伟升、许晖:《当东方遇到西方——管理移植与创新视角下的闫希军“理性和合”管理思想探索》,《管理学报》2020年第5期,第633―644页。

⑤ 郭伟锋、郑向敏:《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影响机理研究:武夷山茶文化案例》,《旅游科学》2016年第5期,第74―84页。

⑥ 陈莎莉、郭凯欣、龚克等:《中国传统文创产品与用户匹配机制研究——以宇弦陶瓷为例》,《外国经济与管理》2021年第7期,第141―152页。

⑦ 黄群慧:《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管理学的发展——情境、历程、经验与使命》,《管理世界》2018年第10期,第86―94页。

⑧ 谭劲松:《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定位的讨论》,《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第71―79页。

① 田晓明、黄启兵:《论我国“新文科”建设之中国特色》,《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91―98页。

② 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87―200页。

③ 郭会斌、郑耀洲、张景云等:《匠心租金的构念、获取路径与演化过程——基于六家“百年老店”的阐释》,《管理世界》2023年第7期,第100―120页。

④ 巩见刚:《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研究》,《管子学刊》2016年第4期,第79―83页。

⑤ 贾利军:《东方营销学》,上海:格致出版社,2022年,第70―91頁。

⑥ 黄金枝:《“波粒二象性”的新说与古论》,《中国文化与管理》2022年第1期,第112―124页。

⑦ 王砚羽、谢伟:《历史的延续:组织印记研究述评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12期,第91―102页。

⑧ 吕力:《文化深层结构视角下管理的中国经验、逻辑及其扬弃》,《管理学报》2015年第11期,第1571―1578页。

⑨ 胡祖光:《东方管理学》,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24―227页。

① 吴稼祥:《公天下:中国历代治理之得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9―43页。

② 晁罡、谷欣然、王磊等:《超家族主义:家文化在当代中国企业的新形态》,《外国经济与管理》,2022年第10期,第20―35页。

③ 苏敬勤:《管理案例学论纲》,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年,第14―25页。

④ 光明网:《一图速览|未来5年,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这么干》,2021年4月16日,https://m.gmw.cn/baijia/2021-04/16/ 1302235681.html,2023年11月7日。中央宣传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主要有15个原有项目与8个新增项目,原有项目包括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及数字化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戏曲传承振兴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系列文化经典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新增项目包括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华古文字传承创新工程、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与城市文化生态修复工程。

① 欧阳桃花、倪泽波、杜文宇等:《激活“工业遗产”价值的李渡酒业转型案例研究》,《管理学报》2022年第7期,第956―964页。

② 胡海波、程乐、姜浩天:《十里芳菲:商业美学助力古村价值共创》,《企业管理》2023年第10期,第61―63页。

③ 本书编写组:《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年,第3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