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楼房养猪现状与分析
2023-03-17赵小刚
赵小刚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31)
湖南是全国的生猪大省,生猪产业是湖南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湖南省生猪规模化程度快速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延长,龙头企业迅速壮大,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据省级畜牧部门统计,目前湖南省的规模猪场占比达到63%左右。
由于湖南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可利用土地有限,加上近年限养、禁养的规定,疫病防控对养殖选址的较高要求,致使规模养殖选址用地相对困难,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规模养殖用地难等问题,楼房养殖成为近年一种现象级行业发展方向,湖南省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龙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扬翔农牧有限公司、湖南悦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养殖企业积极探索楼房养猪模式,在平面养殖向立体养殖转变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湖南现代化楼房养猪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楼房养猪模式虽然优势特别显著,但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存在一些不足和劣势。2022年我们对全省湖南楼房养猪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楼房养猪模式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撑。
1 全省楼房养猪的基本情况
据摸底统计,截至到2022年12月31日湖南省楼房养猪场(3 层及以上)共186 家,占地面积约2.16 万亩,合计栋数354 栋,建筑面积约316.94 万平米。设计存栏能繁母猪数23.36 万头,当前存栏生猪168.8 万头,预计年出栏生猪350 万头左右,约占全省总量的5.7%,有力推动了生猪稳产保供。
从楼层层高来看,湖南省楼房养猪场层高大部分为3~5 层,其中3 层的90 个、4 层的50 个、5 层的23 个、6 层的19 个、7 层的3 个、8 层的1 个。楼层最高的是位于汨罗市的湖南悦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规模最大的是位于茶陵县的湖南龙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十里冲基地,设计36 栋5 层楼房栏舍,可存栏生猪70 万头。
从建场时间来看,大部分建设时间较近。其中,20 世纪90年代建设的有7 家;2000~2009年建设的有20 家;2010~2018年建设的有44 家;2019年后新建设高标准楼房养殖场,共计115 家,占总数62%。
从建设资质来看,有64 家楼房养猪场是审批手续、设计单位资质、施工单位资质齐全的;有33家为“三无”情况。从监理情况看,有76 家养殖场开展了施工监理,占41%;92 家无监理,占49%。从竣工验收情况看,有54 家养殖场竣工验收合格,占29%;5 家养殖场自行验收,94 家养殖场未验收,占53%;摸底时还有21 家养殖场尚未完全竣工。经县级部门初步评估,认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有4 家。
2 主要优势
2.1 节约土地资源
从实践来看,楼房养猪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难问题,成倍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相同占地面积下比平铺式养猪模式能提供更多的生猪产能。特别是在湖南省等南方地区,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在难以找到生物安全条件好、面积大的养殖用地情况下,采用楼房养猪模式,既可节约用地,又能减少地形条件局限。
据测算与调研发现,在相同产能的情况下,6层楼房养猪模式的猪场占地面积只有平铺式养猪模式的1/3,并且随着楼层适当增加,土地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如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新化九阳猪场,存栏母猪13200 头,采用楼房养猪就有效避免了平铺占用土地,其中分娩楼和妊娠楼依据地形条件一字排开,极大地减少了平整土方量;如龙华农牧1 个楼房养猪基地的产能相当于1 个生猪养殖大县的全部产能。
2.2 有利于实现智能化养殖,提高养殖效率
楼房养猪模式有助于整合各类生产资源要素,生产设施设备相对集中,各种管道线路铺设路径更短,人员管理半径小,更易实现智能环控、精准饲喂、机器人操作管理、全量收集吸附除臭、生物安全升级,从而提高智能化管理效率和劳动效率,是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一种创新。从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情况看,当前母猪与肥猪的楼房与平房各占一半产能,楼房母猪场的生产成绩均处于中上水平,7~120 kg 阶段料肉比2.65∶1、成活率96%、单位增重成本约12.5 元/kg,楼房养猪育肥场单人饲养量在2500~3000 头,饲养效率高。据湖南龙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反映,母猪繁殖力可提高10%以上,人均劳动效率提高30%以上。
2.3 疫病防控方面的优势
企业反映,楼房养猪带来的生产工艺和环保工艺的优化升级,分区管理、同进同出的模式,在防控非洲猪瘟和蓝耳病等方面作用明显。同时,同等养殖规模占地比平养少,外围需要防控的范围也更小,更便于做好防疫工作。楼房各层独立不交叉,上下层员工不能随意走动,净道污道分离,生产互不影响。加之楼房出入口少,楼梯自身屏障优势,通过强化管理,更有利于对病源及人员进行有效阻隔。猪群离开地面远离老鼠、猫等野外动物,也能起到一定的生物防控作用。
2.4 环保方面的优势
楼房猪场可充分利用楼房势能落差,将各楼层粪尿收集到低处,减少环境污染面,同时配套先进设备,集中通风、集中除臭、集中排污,采用密封管道运送死猪和胎衣,集中无害化处理,杜绝交叉污染。单层猪场难以推广的除臭工艺在楼房养猪项目中得到普遍应用,当前单体规模较大的楼房养猪普遍采用智能环控设施,精准调控猪舍环境,保障猪群健康;在废气处理上,风机端外墙增设废气处理装置,通过PE 多孔滤网配合液体喷淋,极大程度地去除猪舍排放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实现猪场废气达标排放。
3 存在的问题
3.1 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楼房养猪模式相对平铺式养猪模式,特别是在南方复杂地形条件下,地基处理成本高、施工复杂,造成了成本的大幅增加。另外,楼房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楼层加高、墙体加厚、抗震等级提高、地面防渗防腐蚀标准提高,施工要求提高,单位面积的建筑成本比平层要高不少。此外,每层独立的粪污收集系统、空气过滤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猪只转运坡道和升降机、废气处理等配套设施设备成本也有所增加。湖南龙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认为,楼房养猪单位建筑成本较平层养猪提高20%~30%。
3.2 施工安全隐患加大
目前,湖南省有3 层以上的楼房猪场186 个,共354 栋,建筑面积316 万平方米,存栏生猪168万头。但是,楼房养殖的建筑设施大多没有办理建筑许可手续,没有进行建筑质量安全鉴定和监管,甚至有一些养殖场的职工居住楼也没有按建筑质量安全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3 仍有接触性疫病防控风险
楼房养猪内部生物安全相对复杂,特别是层与层之间的物理隔断,几乎无法做到彻底,在非洲猪瘟、流行性腹泻等接触性传播疾病的防控方面,难度比较大,防控效果还未得到时间的验证。
3.4 运营成本较高
一是设备设施较多、需要大量人工维护,上下楼通过电梯转运猪群,当电梯设计数量不足或故障时影响实际生产效率。二是饲料经过多次中转,颗粒饲料粉碎率较高,饲料造成浪费。三是场内清洗消毒频率较高,对设施设备腐蚀较大,运营维护成本增加。四是部分猪场存在渗漏问题,猪场的活荷载比普通民用建筑荷载要大很多,又因多数猪场建在偏僻的山林里,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猪场楼板开裂出现渗漏。五是土地复垦相对较难。楼房养猪模式的猪舍地基深、地面硬化厚,土地复垦相对平铺式养猪模式难度更大。
4 相关政策建议
目前,楼房养猪模式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尚存在建设成本高、施工监管责任不清、运营成本和维修费用较大的劣势。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能从工程监管、建设标准等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楼房防渗漏、除臭气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力度,为楼房养猪模式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撑,助推生猪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4.1 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安全监管
根据《建筑法》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养殖楼房的建设设施应属房屋建筑,其建筑安全监管应由住建部门负责。当前,楼房养殖的建筑安全隐患主要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质量等方面,尤其是大型楼房养猪等养殖建筑项目,其建设期间的高支模、深基坑、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建筑施工和养殖楼房建筑质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迫切需要加强养殖楼房的建筑安全监管。楼房养殖的安全生产包括养殖建筑设施安全、畜禽养殖生产安全、楼房养殖中的电梯等特种设施运行安全等。建议国家层面对楼房养殖这一新业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进行明确,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养殖楼房的畜禽养殖安全监管、动物防疫合格证审查、动物疫病生物安全监管,住建部门负责养殖楼房的建筑设施安全生产监管,市场监督部门负责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督。
4.2 加快楼房猪场的建设标准、政策要求
楼房养猪模式是采取独立楼栋、独立楼层、小单元饲养的生猪生产模式,不同于楼层的简单叠加,目前在设计、工程施工、养殖流程等方面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建议尽快制定和出台国家楼房养猪建设标准,充分考虑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严谨科学的设计和建设。
4.3 加大楼房猪舍建设防渗漏、 低成本臭气处理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应用推广
建议建立国家级专家团队,加大对楼房养猪防渗漏、低成本臭气处理等关键技术的技术攻关与应用推广,专题研究解决楼房养猪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加强专业指导。
4.4 解决土地复垦等难题
目前国家已出台政策允许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并要求各地根据本区域农业生产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和建设标准。但目前对楼房多层立体养殖用地的取得及退出复垦条件还缺乏明确规定,建议尽快明确相关条件及程序,以更好解决楼房养猪的“进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