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摭论

2023-03-17吴媛姣

河池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对歌大歌鼓楼

钱 伟,吴媛姣,胡 菡

(贵州财经大学 1.文学院;2.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3.泰国汉语教学中心,泰国 曼谷 10240)

自古以来,侗族人民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记事,以歌为乐,以歌为美,创造了灿烂的侗歌文化。民歌丰富了侗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正如侗族民谚所云:“饭养身,歌养心”。侗族民歌种类丰富,可分为合唱歌曲与单声部歌曲两大类,前者即通常所说的“侗族大歌”。

一、侗族大歌的特点与类型

侗族大歌是最复杂、最具艺术性①侗族大歌无指挥,无伴奏,属于多声部的自然民间合唱复调式音乐,调式属于中国五声调式当中的羽调式。它的出现打破了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大歌被视为南侗民歌的代表,成为侗族传统文化的标志。的侗族民歌,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与广西北部的三江这4个南部侗族聚居县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全州有侗族120万,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四成左右。该州所辖的黎平县是侗族人口最多的县,有侗族人口32万。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是侗族大歌的中心区域,含今黎平县永从岩洞、口江、双江、肇兴、水口、龙额,从江县小黄、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贵州榕江和广西三江的部分村寨则属于大歌流行的边缘地区。。侗族大歌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嘎”在侗语中即“歌”之意,“老”在侗语中是“宏大”“广阔”之意。该名称准确地概括了侗族大歌的特点:首先,大歌结构较长,一首歌包含若干段落,除“声音大歌”外,一般都在六七段以上,“叙事大歌”则在百段以上;其次,除平常练习外,仅在民族节日③侗族的节日丰富多彩,不仅有全民族,也有一村一寨、一族一姓的节日,可概括为农事性(如活路节、土王节、播种节、吃新节等)、社交性(如斗牛节、花炮节、为也、行歌坐月及各种歌会等)和祭祀性(如“萨堂”祭奉、清明节、过社、端午节等)三类。农事性节日与农事季节相关,多为预测丰收、祈盼丰收、欢庆丰收;社交性节日主要是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及村寨之间联络感情;祭祀性节日则体现的是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和招待宾客等重要场合才演唱,具有浓厚的仪式化色彩;最后,大歌必须由歌队或歌班来演唱,不能独唱,因为它至少包含两个声部。总之,侗族大歌在结构、演唱方式和场合上均与其他侗歌明显不同。

在侗族大歌中,鼓楼大歌侗语称为“嘎得楼”,内容多为民族历史、人生礼仪等严肃题材,是侗族村寨在“月也”(集体做客)时,主客双方在鼓楼里男女对唱的歌,多以村寨名为歌名,其曲调庄重厚实、古朴平和,极富感染力,代表性歌曲有《鸡尾长长不离身》。

声音大歌也叫谐声大歌,侗语叫“嘎所(索)”,多是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等,歌名常冠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之名,代表性歌曲有《蝉之歌》《松鼠歌》《知了歌》《三月歌》《布谷催春》等,反映了侗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叙事大歌叫“嘎窘”,内容主要为神话、传说、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等,如《珠郎娘美》《莽岁榴美》《元董金美》《金汉烈美》等。叙事大歌根据音乐形态和艺术风格又可分为“嘎锦”和“嘎节卜”两种。前者段落短而多,节奏分明,代表性曲目有《嘎英台》①此歌内容源自古代汉族民间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后者段落长而少,节奏性不强,代表性曲目有《嘎奶岭母》。

礼俗大歌是侗族在各种礼俗场合演唱的多声部歌曲的总称,因演唱场合的不同一般分为拦路歌(嘎莎困)、踩堂歌(嘎耶)、酒歌(嘎考)。

伦理大歌叫“嘎想”。这是一种劝人行善的歌,内容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目的是让侗家人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规范、家庭伦理等方面的教育,代表性歌曲有《父母恩深》。

童声大歌叫“嘎腊温”。“腊温”即“小孩”之意,“嘎腊温”意为孩童们唱的歌,其特点是结构简短、活泼愉悦、节奏鲜明、曲调清新、朗朗上口,常见的有《筑塘歌》《小米歌》《螃蟹歌》《山羊歌》等。

混声大歌由男女混合演唱,常见的有《天地人间充满爱》《五月蝉歌》等。

戏曲大歌称为“嘎戏”,这类大歌穿插在侗戏里,由台上演员领唱,台下和后台的演职员在尾声参与合唱,烘托气氛,以示终结,如侗戏《丁郎龙女》中的合唱歌曲《丁郎龙女结夫妻》。

二、侗族大歌的演唱与传承

侗族大歌多在民族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贵客时在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其演唱主体是民间歌班。这种歌班在各村寨都有,数量不等,少则一两个,多则十几个。侗族歌班成员一般都是自愿参加、利用业余时间演唱和学习大歌。从性别上分男声歌班、女声歌班和混声歌班3种;从组成结构上分家庭歌班、房族歌班(或鼓楼歌班)和同村寨同龄歌班4种;从年龄上分儿童歌班、少年歌班、青年歌班、壮年歌班和老年歌班5种。

侗族儿童通常在3至5岁时便开始随父母或兄姐学歌,至8岁时加入儿童歌班接受正规的大歌教育,旁听村寨的对歌。此后,随着年龄增长,到十三四岁时,其便参加少年歌班,成为青年歌班的后备军,若村寨有对歌活动可临场见习。当年龄到了十七八岁时,其便可加入青年歌班,成为对歌的主力。此时若村寨有对歌活动,他们便会主动参与。歌班成员成家立业后便可加入壮年歌班②这里的壮年歌班仅指已婚壮年男子组成的男声歌班。女声歌班在歌班成员婚后自然解散。。壮年歌班是村寨对歌的主力军。当歌班成员到了五六十岁时,其子女已长大成家并养育儿女,己荣升公婆的老人组成老年歌班。老年歌班大部分是重新组合的结果。他们从艺术形式上加重了“说”的成分,理性的表达更为明晰。

侗族歌班属民间的自发组织,是侗族大歌传承的根基。每一个歌班通常代表一个村寨或一座鼓楼或一个族姓。歌班成员一般最少3人,多则可达20人,常见的是5至10人。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歌班,歌师(侗语称“杭”)所授内容不同:儿童歌班主要教唱简单易学、通俗易懂的歌曲,歌词多为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少年歌班主要教唱礼仪文化和道德故事方面的歌曲;青年歌班则主要教授在各种场合的对歌技巧。

歌师教歌有严格的步骤:首先是对歌词的教授③贵州民族大学教授、侗族学者龙耀宏认为:“对于侗族人来说,侗族大歌的核心内容是歌词,而不是音乐,唱歌时注重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和声音效果,但是现在侗族大歌在公众面前的表演最注重的反而是声音效果和表演形式,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参见刘大泯、王义著《贵州民歌艺术论》,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第311页。,主要采用四度音范围内朗读的方式,在一句句的教学中将所有的歌词熟读背诵;第二步教全体歌班成员唱低声部的旋律,包括在持续低音下的轮流换气以及如何使声音保持平稳;第三步教领唱者在低音伴唱的基础上开始搭配高音;最后一步教歌班成员两个声部的合唱技巧。

侗族大歌的演唱作为一种集体行为需要依靠歌班集体智慧和默契配合来实现,单靠个人力量无法完成。侗族大歌的演唱在无伴奏、无指挥的情况下达到整齐划一、声调一致,非一日之功,必须经歌师严格训练与学员长期的学习实践才能做到心灵相通。在长期锤炼中,歌班成员练就了良好的乐感和张口就来的音准。

三、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

侗族大歌源于侗族人民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历史悠久、优美动听,歌词中蕴含了神话传说、历史地理、生产经验、生活知识、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丰富信息,折射出侗族人民对自然、人生与社会的观察思考,可谓侗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和侗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余秋雨曾用生动而精辟的语言描述侗族大歌的功能。他说:“歌声成了民族的默契、村寨的共识、世代的叮咛。但是,这种叮咛从来不是疾言厉色,而是天天用多声部自然和声完成。这里所说的‘多声部自然和声’已不仅仅是一个音乐概念,而是不同年龄间的一种共同呼应、集体承认。这里的课本那么欢乐,这里的课程那么简明,这里的教室那么敞亮,这里的考试那么动人。”[1]6

(一)传授基础知识,进行启蒙教育

侗族歌谣中有言:“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对于侗族儿童来说,“侗歌”就是书本,“歌班”就是学堂。侗族民众常将“嘎腊温”(童歌)比作汉族的《三字经》与《弟子规》,这种说法十分贴切。

在侗寨,当孩子到了七八岁时,父母便会把他们送到附近的歌班(“高嘎”)接受歌师的训练。歌师是村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和智者,熟知本民族历史文化、民俗习惯、伦理道德。歌班分男班与女班,并按儿童的年龄划分为大、中、小三个歌班。歌班对于侗族儿童的教育涉及万物起源、民族历史、生产劳动、伦理道德与恋爱婚姻等多个方面。如《筑塘歌》唱道:

呀依呀,娃娃筑塘堵水一天三次垮,大人砌好田埂才好种庄稼[2]18。

这是一首关于生产劳动的童歌,浅显通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曲调灵动。

侗乡长久以来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故传授农业生产知识的侗族大歌对此必不可少,如《十二月歌》:

正月里来要砍柴,要砍柴;二月里来把粪挑,把粪挑;三月要把秧种撒,秧种撒;四月里来要栽秧,要栽秧;五月田间除杂草,除杂草;六月里来看田水,看田水;七月闲来家中坐,家中坐;八月快忙割谷子,割谷子;九月里来粮进仓,粮进仓;十月里来工渐少,工渐少;冬月里来活做完,活做完;备好衣料过大年,家家户户好热闹[2]20。

再如《十二月劳动歌》:

正月砍柴高坡上,二月开荒种地在山间,三月挑肥去施秧,四月赶牛去耕田,五月插秧别歇气,六月除草一坵又一坵,七月磨镰割青草,八月时节收稻谷,九月禾谷装满仓,十月空闲坐地享,十一月冰冷入寒冬,十二月扛锄扛犁去开荒[2]21。

这两首农事歌都把一年当中的农事活动融入歌中,教育人们在一年中应适时播种、劳动、收割,不误收成。歌词反映出侗族先人长期以来积累的生产经验,对传统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有的歌唱出了侗族对于四季起源的理解:春夏秋冬由“风”来划分。如《风的来源歌》:

当初风公住天上,坤岁请他下地来。他下地来分季节,春夏秋冬各分开[2]22。

还有的歌系知识问答,内容涉及衣食住行,都是人们必知的生活经验,如《琵琶歌·盘歌》:

高坡什么黑像炭?坝中什么白像布?河边什么三起又三落?寨边什么无颈脖?高坡老鸹黑像炭;坝中白鹳白像布;河边鱼鹰三起又三落;寨边老鹊无颈脖……什么东西似骨头?什么东西全身油?什么东西全是肉?什么东西全身筋?山中核桃似骨头;园里南瓜全身油;园里茄瓜都是肉;园里丝瓜全身筋……[2]23

侗族儿童正是在这样的歌唱中将鸟兽草木之名牢记于心。

(二)讲述民族历史,增进族群认同

大歌《姜良·姜美》是侗族对本民族起源的追寻,兼有对在同一地域内生活的苗、瑶等兄弟民族间关系的思考。

女唱:你说谁人生儿用刀砍,剁成细块拿到坡上散?什么变成苗家住坡顶?什么变成侗家住水边?什么变成瑶家身穿花衣服?什么变成客家住在大平原?

男唱:我说“姜美”生儿用刀砍,剁成细块拿到坡上散。头变成苗家住坡顶,肉变成侗家住水边。五脏变成瑶家身穿花衣服,骨头变成客家住在大平原[2]25。

歌中的“姜良”和“姜美”系侗人祖先,关于他们和子孙迁徙的故事,侗族古歌《侗族祖先哪里来》中是这样讲述的:

我们侗家祖先,落在什么地方?就在梧州那里,就在浔江河旁,从那胆村一带走出,来自名叫那胆的村庄。住在梧州那里,人下实在兴化,住在梧州那里,人口连年发展。父亲这一辈,人满院坝闹嚷嚷;儿子这一辈,人口增添满村庄;姑娘挤满了坪子,后生挤满了里巷。地少人多难养活,日子越过越艰难。树丫吃完了,树根也嚼光。不能困在这里等饿死,祖先召集众人来商量。大家相约出去,找那可以居住的地方。侗家苗家相约沿河走,为寻生路离家乡……[2]28

侗族大歌具有记录族源的述史功能,但其与书面记载的历史有明显区别。如果说后者是一种客观历史,那么前者则更多的是一种主观历史,它并不拘泥于具体的时间和事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民族历史的唱颂,为本族群确立一个共同的时空坐标。

(三)开展道德教化,促进侗寨和谐

侗族是个重视道德、一心向善的民族。侗族大歌中劝世歌很多,如《父母歌》《婆媳歌》等,教育人们尊敬老人、孝顺父母、友善待人、互相帮助、和谐共处。千百年来侗族人民尊老爱幼、和谐友善的淳朴民风不能不说与侗族大歌的广泛流传有一定关系。

余秋雨曾深情地讲述侗族大歌的道德教化功能:“像那首《珠郎和娘梅》的叙事长歌,就在向未婚男女传教着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忠贞,为了爱情与忠贞该作出什么样的抗争,付出什么样的牺牲”[1]6-7。

很多侗族大歌讲述父母抚养子女的艰辛,劝说世人孝敬老人,比如《父母恩深》唱道:

把乌黑的头发给了我,您才白发苍苍;

把美丽的面颊给了我,您才皱纹深深;

把温暖的胸膛给了我,您才心血耗尽;

把坚强的毅力给了我,您才腰身弯曲[2]30。

《孝敬父母歌》唱道:

我唱支歌给大家听,唱的是有些人忘掉老人们的恩情。母亲养我们下来就像那藤子靠刺蓬,抚养我们她多么操心!孩子落地就做好四条带子的背带,做好背带就把娃崽放上背上去背。上山下山背着一路走,山高山低,母子总在一堆……老人吃多一点,劝你莫要讲,不要骂什么病拖疾磨,听来不像样。今天我唱支歌一是劝大家,二是给你听,我唱的对不对,请大家细思量[2]31。

《劝世歌》唱道:

世间动物靠母生,劝告世人莫忘本;田地虽大难比母恩大,海洋虽深难比父恩深……父母恩情说不尽,恩深似海尽管报答,到头难报半毫分……长大成人靠父母,无父无母难成人。当媳妇的也要孝敬公和婆,你的父母他的父母都是一样亲……丈夫人笨妻子莫把是非弄,搬弄是非恐怕儿子随后跟[2]32。

《人不做活一生穷》唱道:

男人懒做活路无钱粮,女人懒织布匹常穿破衣裳。老人叫他上坡种田他就打瞌睡,坐在家里用那凳子来当床。三天丢田不管田无水,五天丢沟不理秧发黄。田土路远更是懒去看,养有鲤鱼也被猫拖光……快快回头勤耕种,多有收益人家才会夸你是好儿郎[2]42。

《送客出门》提到:

热情好客是侗族传统美德,款待客人唯恐礼数不周,正像这首酒歌所言:送客两步离屋檐,愧我寒家礼不全;人少招呼礼不到,望乞遮盖莫传言……送客出门客走西,今日难分又难离;自愧寒家不懂礼,无言道谢空作揖[2]43。

(四)祭祀神灵祖先,祈求降福消灾

侗族是个崇拜祖先和自然的民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地区侗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神称“萨岁”或“萨玛”。“萨岁”在侗语中意为“祖母”,“岁”意为“首要的”。“萨岁”即侗族的祖先女神,源于侗族社会中的母性崇拜。侗家人认为,“萨”有主宰一切的神威,不仅能保佑人畜兴旺、村寨平安、五谷丰登,而且还能够影响风、雨、雷、电诸自然神,使其赐福村寨。在大歌流行的地区,几乎每一个侗寨都设有供奉女神“萨”的神坛,侗语称“然萨”(祖母屋)或“堂萨”(祖母堂)“堂问萨”(祖母殿),汉语叫作“圣母祠”。

作为侗族崇拜的女神,“萨”是侗族大歌必不可少的演唱内容。侗族南部方言区几乎每个村寨的重要事件都会有“祭萨”的参与,祈求平安顺利。“祭萨”活动的核心便是“哆耶”。这是一种祭祀歌舞,其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耶歌”①因歌词中含衬词“耶”而得名。。祭祀形式为踏歌起舞、一问一答。在问答之中,关于“萨岁”的英雄故事便通过口耳相传,印刻在侗人心中。如《祭萨·进堂耶歌》:

问:你猜哪个上天退三步?你说哪个下地停三停?谁人木桩插地下?插在地下保谁人?

答:我猜雷婆上天退三步,我猜香婆下地停三停,只有萨岁木桩插地下,插在地上保万民[2]46。

再如《踩堂歌》:

哈哈耶呃耶,

迈步进歌堂就放三声炮哈,

耶耶放三声炮哈耶,

三声啊铁炮啊,

七声钢炮哈耶,

三声啊铁炮啊七声钢哈耶,

七声钢炮就是炮炮响哈,

耶耶炮炮响哈耶,

我们祖母啊喜欢热闹喊进歌堂哈耶,

我们祖母喜欢热闹喊进歌堂哈,

耶呼耶[2]50。

(五)传递情感信号,寻找人生伴侣

在侗寨,青年男女常以歌作为传情达意、寻觅伴侣的工具,其主要形式为“鼓楼对歌”与“行歌坐月”,盛行于冬末春初。此时正值节庆与农闲,年轻人有充足时间见面交流。

对歌前,男女歌班会聚在一起吃长桌宴。尽兴之时,姑娘们会端起米酒唱起“酒令歌”:

什么出来尖又尖?什么出来手捏拳?什么出来打凉伞?什么出来满坡连?[2]52

男歌班成员彼此商量后答唱:

笋子出来尖又尖,蕨菜出来手捏拳,蘑菇出来打凉伞,葛麻出来满坡连[2]53。

酒足饭饱后,歌班便去鼓楼对歌,形式为“请姑娘”②“请姑娘”指一个寨子的男歌班邀请另一寨女歌班到本寨鼓楼对歌。此活动一般在每年正月初三到初六进行,以初五最为热闹。。在此过程中,年轻人有了相互认识的机会,然后再通过“行歌坐月”,情意绵绵地对唱“琵琶歌”,心有灵犀后互通信物,立下爱情誓约。

行歌坐夜①在六洞、九洞地区的侗寨,一旦青年男女在“歌堂”对歌,时间往往持续较长,甚至是通宵达旦,故有“行歌坐夜”之说。因“歌堂”俗称为“月堂”,又引申出“行歌坐月”之名。在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叫作“甲腊担”(汉语称“走姑娘”),是侗族南部方言区男女青年最普遍的一种社交娱乐活动。

“行歌坐夜”活动场所一般选择在“歌堂”。歌堂或是侗家的堂屋,或是侗家的侧房,也有可能是在姑娘的房间。一般而言,侗家少年到十四五岁时就可参加“行歌坐夜”这种社交活动了。

(六)加强村寨交往,密切族群关系

在侗族地区至今流行的“为也”习俗,是侗族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重大社交活动。“为也”是侗语音译,也作“月也”“外嘿”“为嘿”。在文献中,“为也”多被写成“吃乡食”或“吃相思”,意为“走众亲”“做众客”。这是一个村寨或族群的全体成员集体去另一村寨做客、走访对歌的寨际联谊活动。

“为也”作为一项规模盛大的集体性交流活动,往往在农闲时节的二月前后进行。在活动过程中,寨子的领导人物“款首”要带领本寨全体成员出寨相迎,用长凳、草绳、草标、纺车、簸箕、禾把等生活物品拦在寨门口,以“忌寨”的形式设置一定障碍,并且采用“拦路对歌”相互问答、互相交流。如主寨女歌班的《忌寨歌》有以下生动的歌词内容:

我们正忌寨,

昨夜寨里下猫崽,

刚下猫崽生人不能进,

今天回去明天再转来[2]66。

而客寨男歌班《莫忌寨歌》则以“辩论”的风格予以回应:

你们莫忌寨,

这个月份不会生猫崽,

若是真生猫崽你们交好运,

不必忌讳太多快把寨门开[2]68。

此种拦路对歌的形式是一问一答,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要反复进行几个循环,直到主寨女歌班暂时无歌以对,主动撤去障碍物后方结束。此时,主寨鸣炮让路,客人进寨。进寨必先进鼓楼,客人进入鼓楼时往往要围绕鼓楼的4根柱子转3圈,然后寨老们在火塘四周进行叙谈,其他成员则以户为单位到不同的家中做客。当酒足饭饱后,主、客寨的男女歌班便会先后进入鼓楼,夜以继日地开展“鼓楼对歌”活动。对歌形式为主寨女歌班对阵客寨男歌班,主寨男歌班对阵客寨女歌班。在整个“为也”活动中,除组织双方歌班演唱山歌、大歌、情歌和琵琶歌等外,还要进行侗戏、芦笙比赛等系列活动。当活动进入高潮时,主人与客人便会“搭肩、摆手、踩脚”跳舞,一边“耶哎呀……耶咳……耶毁呀”地唱起来,这时“为也”活动达到高潮。

鼓楼既是侗寨的地标,又是侗寨的颜面,还是侗寨的舞台,因此互夸鼓楼就成为村寨联谊对歌的重要内容。在“为也”对歌中,客寨歌班对主寨鼓楼的夸赞必不可少。在礼俗大歌《你们的鼓楼接云天》中这样唱道:

走进鼓楼歌声阵阵欢,

你们讲理让座在两边;

我像聋羊来自深山冲,

乱冲乱撞无礼坐中间。

这座鼓楼人人羡,

名扬四方千里远,

水下惊动到那龙宫底,

天上惊动到那凌霄殿。

……

建这鼓楼的木匠手艺巧,

本领非凡赛神仙;

画的老虎会张嘴,

好像就要走下板壁回林间;

雕的麒麟在檐角,

会动双脚会眨眼;

红花绿叶万字格,

山水龙凤样样鲜。

你们的鼓楼顶上啊,

形状奇特变化万千;

它像蜜蜂的窝千孔万眼,

它像燕子的窝垒泥点点,

它像一盏明灯已经拨亮,

永远挂在你们寨子中间[2]82。

为不误农时,“为也”通常在农闲时的正月初九或初十举行,连续3天。去“主寨”做客的“客寨”一方不需携带礼品,但要带去本寨的大歌与侗戏,“主寨”一方则宰牛杀鸡,热情款待宾客。其间伴以“拦路歌”、侗戏表演、鼓楼对歌、“行歌坐月”,最后送客出寨,至花桥处再次唱起“拦路歌”,表达对宾客的恋恋不舍。

“为也”充分体现出侗族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说是侗族的狂欢节。它不仅促进侗寨间建立良好关系,营造和谐团结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作为侗族民族文化的奇葩,侗族大歌对侗族民众的心理与文化影响深远。侗族大歌是侗族社会陶冶情操、讲述历史、传授知识、劝人向善、凝聚族群、祭祀先祖的重要手段,具有抒情、审美、娱乐、叙事、社交等多重价值。侗族大歌不仅记录了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而且寄寓了纯朴的审美观念,更展示了其乐观豁达、积极向上、追寻自由的人生态度。

猜你喜欢

对歌大歌鼓楼
对歌昆虫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对歌趁年青
侗族大歌传承的结构
——基于从江县侗族大歌传承实践的分析
鼓楼颂
对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侗族大歌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跳跳龙失踪
侗寨鼓楼传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