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3-03-17敖俊
敖俊
摘要: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全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此次制度改革,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重若丘山的意义。符合执行条件且有能力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民办学校作为此次改革主体之一,由于新制度实施准备时间短、内容丰富、核算难度大,学校自身情况复杂,在衔接及实行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问题。本文从实践角度指出民办学校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民办学校顺利、高质量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存在问题;对策
在财政部宣布全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后,制度覆盖的行政事业单位掀起了一场会计革命。符合执行条件且有能力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民办学校,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可以有效反映学校整体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本,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学校的预算执行和财务情况能够得到充分反映,但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在衔接及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一、民办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意义
从2014年底,财政部发布《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到2018年,财政部文件《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财会〔2018〕21号)明确要求,全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统一规范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全方位施行绩效管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政策支撑作用。《政府会计制度》运用“八要素”的会计核算模式,不仅在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关联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有顯著提升,为相关的决定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信息途径;而且在资产的精确性方面也有明显增强。
对于符合执行条件且有能力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民办学校而言,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能够有效反映学校整体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本,为相关工作提供支持;能够有效增强单位或部门间的信息对比性,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从而保证在相同会计期间、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相互可比;新政府会计制度中预算报表和财务报表的双重结合,可以有效预防资金滥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充分反映了学校的预算执行和资产负债情况,为后期的运营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依据,优化资源配置。
二、民办学校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中遇到的问题
(一)时间紧、任务重,在过渡衔接方面可能存在缺陷
财政部在2017年10月24日发布的《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财会
〔2017〕25号)中宣布,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从宣布执行到正式执行,将近1年时间,要从各种不同的旧制度过渡到新制度,对于广大民办学校的财务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事件。如何在遵守新制度的前提下,对比旧制度科目余额进行准确的新账建设、实行新旧科目余额过渡和衔接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对比分析新旧制度下财务会计科目设置的基础上,采用怎样核定、拆分或归集的方式确定新科目的衔接余额;相对复杂的预算结余类科目的衔接,应该怎样通过勾稽关系过渡;对于一些尚未形成支出的往来款业务如何过渡到新账等问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衔接过程中,都是实际工作中极其重要又容易产生缺陷
的部分。
(二)双核算的会计核算基础增加了核算难度
政府会计制度的亮点之一就是实行双基础核算,突破了传统核算模式的局限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的同一项经济业务既要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又要进行预算会计处理,双重模式平行记账,既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这与原有行政事业单位采取传统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模式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要在两种核算基础中灵活切换。而传统的会计核算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短期内财务工作人员的固有观念很难转变。同时,在一笔业务中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都纳入核算范畴,不同的两种核算方法存在本质区别,在处理过程中增加了难度。再次,在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核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核算范围和方法存在差别,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核算的难度。
(三)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人员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说到底依然是基层财务工作者的落实实施。如何执行、怎样执行、执行的效果如何都与财务工作者息息相关。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八要素框架和“双系统”、“双基础”、“双功能”的独特模式,翻倍的工作量,对财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财务人员是财务信息的首要提炼者,要想更快地适应和融入新制度,提升工作效率,就迫切需要财务人员具有更高层次的财务素养、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求专业能力及综合水平能够与之相匹配。同时,在新的历史进程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开展财务工作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会计核算,要求财务人员从基础的财务核算逐渐转型为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要把财务管理者在规划决策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来,从专业的角度,为学校正常运转及长足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建设性建议
及意见。
(四)具体核算事项中反映信息不完整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双基础核算的要求下规定,针对应该归属于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管理范畴的暂付款项,在付出款项时,本年度不做预算会计处理。待下一年度按照实际结算或报销的金额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并在预算会计中同时借记相关支出,贷记资金结存科目。资金结存主要是反映核算单位归属于部门预算管理范畴内的资金进出、调整以及滚存等情况,在此科目下设置三个明细科目分别为“货币资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及“财政应返还额度”,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收支情况以及结存状态,同时兼顾与财务会计中相关货币资金类科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本文认为,当学校发生以上所述不纳入当年预算的经济事项时,财务会计进行核算的同时预算会计不进行核算,到次年实际结算或报销时才进行预算会计处理,那么就会导致当年年终时,预算会计资金结存明细科目下的货币资金无法真实反映学校的货币资金情况,造成预算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反映不真实、不完整。不利于报告使用者对学校的整个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五)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是内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全方位、全过程以及全员参与的计划安排,实行全面预算对于提高预算执行力、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的预算管理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从领导层到学校的其他职能部门都一致认为,预算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预算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只是停留在财务部门以上年决算为基础进行预测和估计,没有真正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作用;其次,预算管理手段的落后未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对预算管理资源分配的指导性大大降低,致使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甚至可能引发各部门之间不必要的矛盾,不利于部门间的团结合作;再次,预算绩效机制的缺乏,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学校疏于对预算执行的跟进和控制,与之相关的事前、事中管理和事后考评机制不完善,缺少对资金的有效监管与控制,极易造成预算不合理、支出与实际差异过大,不能充分反映学校的真实运营情况,难以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民办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夯实新旧衔接准备工作,加强审计监督
针对新旧制度的衔接问题,本文认为,首先应该认真研读《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相关规定,规范单位新旧制度的衔接,尽快领会和掌握新制度要求,全面清查盘点学校资产,核实学校的资产与权益状况;清理学校往来账及债权债务,特别是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以及“其他应付款”等重点往来科目的余额清理,为衔接新账及追溯调整做好前期准备等。同时,在学校夯实衔接工作的基础上,也可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力量,从第三方的角度进行衔接把关,双管齐下,使新旧制度衔接工作更加准确,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可靠。
(二)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会计核算效率
现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奠定了政府会计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石,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为财务核算所用值得深思。首先,提升财务管理软件的核算功能应该是首要考虑因素。在政府会计制度双核算、双基础的要求下,运用财务管理软件巧妙建立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有效平衡衔接,通过系统来实现勾稽和平衡,既可以降低核算差错、提高准确性,又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压力;其次,通过加强财务管理软件的建设,可以实现财务系统与资产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的衔接。例如,在进行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相关分录核算的同时,能够同步推送相关资产信息进入资产系统管理平台,后期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计提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时,能够进行直接取数使用;再者,利用财务管理软件与合同系统的对接,可以及时获得相关项目的合同信息,包括预算额度、预算进度、支付比例等,便于在财务核算时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实现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和支出,而不是依靠财务人员对合同的判断来确认,避免因主观判断失误造成错记等。再次,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校园网络化平台的衔接,对提高核算效率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教职工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推送财务报销信息及完成相关审批流程,既省时省力,又能节约资源,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学校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水平。
(三)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借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这个契机,本文认为,学校应当及时关注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情况,一方面加大学习宣传的力度。积极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新制度、掌握新规定,明了政府会计改革的目的及意义;另一方面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拥有扎实的会计核算基本功;不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培训和交流,不断运用教育、交流培训以及实践锻炼等方法让财务人员有学习的机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快地掌握新知识构造,提升专业化知识水平。同时,学校还可从职称、职务或晋升等多方面考虑设置相关考核指标,建立相应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考核和评价的依据,让提升自身整体素养成为财务人员积极主动上进的目标和动力。
(四)设立相应科目解决实际业务中的核算问题
为了更好地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让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有效结合,做到跨年往来账的清晰明了,一一对应,本文认为,可在预算会计中增设辅助往来科目和待处理支出科目在新制度下进行财务核算。例如,当学校发生纳入本年度预算的个人借款业务跨年结算时,财务会计中增加相应往来款科目,减少货币资金科目,同时,预算会计中增加增设的辅助往来款科目或待处理支出科目,减少资金结存下货币资金科目。这样处理可以使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相互对应,解决因跨年结算导致当年预算会计资金结存明细科目下的货币资金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货币资金情况问题,在实际业务处理中清晰完整。
(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在以往学校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工作的重心大多放在收支核算上,重决算轻效果,绩效评价与预算结合机制缺失。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是两条并行的平行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严谨和细化,建立以绩效管理为目标的预算管理体系成为大势所趋。本文认为,要积极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大宣传和学习的力度及广度,普及《预算法》等相关财经法规,增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及重视程度,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由领导层统领全局,学校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共同制定预算方案;其次,在预算过程中逐步细化预算内容,合理构建预算执行的管理及监督机制,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参与监督,随时关注执行进度与效率,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防止出现突击花钱等现象,做到“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确保预算的顺利执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再次,科学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层层分解预算目标,可将不同岗位的薪酬和业绩目标相结合,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激励和约束来调动参与人员的潜能及工作热情,制定可行合理的考核指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每年末,全面考核、评价本年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效果,增强预算执行单位资金支出责任感,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我国政府会计工作的新征程,同时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下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新制度的实行也给执行单位带来了不少的难题与挑战,对学校财务会计工作及财务人员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会计核算主体只有在充分认识自身情况的前提下,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尽快转变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模式,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及信息化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牢固树立财务工作者“学习一直在路上”的意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多思多想,怀揣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进取,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确保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积极推动我国政府会计事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升刚.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1,(10):138-140.
[2]沈沖.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2021,(01):127-128.
[3]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Z].财会〔2017〕25号.
[4]刘虹.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学校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J].财会研究,2021,(02):106-107.
[5]祝杨.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新旧衔接中的会计核算难点和对策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2 (03):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