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会计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2023-03-17赵盼
赵盼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过去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国家发展需要。因此,我国于2019年开始着手建设全新的财政预算管理系统。为响应黨的十九大号召,我国深化财政预算改革,为做好新时代财政预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传统制度模式的根深蒂固,政府部门的部分财务工作者难以适应全新的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存在的问题不甚了解。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进行了细化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善建议,希望能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政府部门;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财务管理;财政预算
党的十九大从全局发展和战略高度着手,强调加快建立现代化财政体系,明确提出了建立科学、全面、规范、透明且具有约束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对预算制度建设的要求。但与党的十九大对预算制度建设的新要求相比,我国当前各级财政预算管理水平提升工作在未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直至2019年6月,为了事先财政预算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财政部党组经审议通过了《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方案》,决定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结合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相关决策部署。各个下属单位也先后成立了领导工作组,积极开展一体化建设相关工作。
一、建设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意义
(一)符合我国预算改革的相关要求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推动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然而,为了创造更好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我国始终将生态建设、民生及社会保障,以及公共路桥工程建设视为工作中重点。但却造成了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不断地增加,甚至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使政府陷入了财政危机。面对严重的收支不平衡造成的政府财政风险,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现有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支持并约束政府的各项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带动各部门开源节流,通过降低成本消耗来提高政府的效益回报。并采取加强财政预算一体化建设的管理手段,全面管控政府财政支出的所有细节。提高政府的项目储备、预算编审,以及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报告等工作的水平,对所有工作项目施行全过程、标准化、自动化的管理。以此提高财政预算的实效性和资金的利用率。帮助各地政府减轻财政负担[1]。
(二)实现了预算改革的具体目标
为了实现预算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各地政府已经引入了信息化技术,成功构建出适用于财政资金管理和实现同步交流的线上监管平台。但受限于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水平,当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数据,尚未实现线上智能化共享。使得我国政府财政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形同虚设,对促进财政预算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型发展,并未提供任何实效性的帮助。因此,为了尽快实现财政预算管理改革,需要全面搭建可以容纳个地方政府的线上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严格遵守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财政预算标准,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改革的发展进程。
(三)全面开展财政事前监督
根据政府开展的经济活动,财政监督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三大环节。部分地方政府通常只采取亡羊补牢式的事后监管,使得政府的财政监督工作无法发挥作用。不能实现提前预案和过程调控,导致政府的财务管理、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财政政策的落实工作都无法顺利开展。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当地财政的全面崩盘。因此,政府应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重点开展事前监督工作,以此推进财政监督工作的开展,发挥其实效性,有效地规避各类财政风险发生[2]。对突发异常也可以及时相应处理,有效都避免公共财政资金的损失
和浪费。
(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政府的财务管理,作为政府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保障。而加强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向人民群众公开披露政府在开展公共管理工作中有哪些作为,还可以加强廉政监督,确保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经过了合理的规划和使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正因如此,才应该推进我国政府财政预算的一体化建设,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将节约成本渗透到政府各项经济活动的每一处细节,全面实现降本增效,使政府的实际支出与预算规划趋于一致,全面规避在中间环节管理不善、造成财务经营风险等情况的发生。
二、新时期背景下财政政策及分析
自2018年以来,世界经济一路走低。我国在寻求经济稳定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正增长。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达到6.1%,成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唯一经济增长的国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能源消费同比下降。
现行的财政政策提倡提质增效,注重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以此实现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将进一步减免税收,为各行各业降低税收压力。新时代的财政政策要求,务必把明确各方责任、加强风险管理等工作落实到位,大力推动政府工作项目与国家新型科技领域的接触与合作。鼓励本地企业相应国家“科技强国”发展战略,深耕行业、刻苦钻研,全力打造面向现代化和科技化转型的产业集群,为我国庞大的经济市场体系注入科研力量,推动各个行业的多样化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在全球市场实现进一步的跨越,以此满足国家和人民的基本需求[3]。
三、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存在问题
(一)财政预算平台有待完善
财政预算改革的全面深化,推动了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平台的功能整合。然而,一体化预算管理平台的相关功能依然存在着一些功能上的缺陷,并没有完全实现智能化和数据化。仅有一部分简单的录入和操作功能可以在系统能实现。仍有很多功能和流程复杂的操作内容,不能在系统功能模块中实现。系统功能不能实现协同管理和资源共享,就显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仅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填上便捷化操作,甚至还因为功能的限制,需要线上、线下分别进行,导致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了。
同时,一体化预算管理平台在稳定型和兼容性上,也存在部分问题。经常会出现因为数据计算量太大导致的系统崩溃,或上传数据时用时过长且最终上传失败等情况。虽然,平台的软件供应商会不定期地针对平台系统开展内侧检查和功能修复工作,但以目前的建设进度,短期内这个一体化平台系统几乎很难实现全面智能化和便捷化的功能优化和模块构建。此外,由于平台系统不具备智能化自动审核功能,政府的财务人员利用平台完成相关操作后,还需要线下通知后台信息审核人员开展审核工作。否则就有可能造成审核端工作量挤压,财务端迟迟不能完成信息录入等情况,给双方都带来了不小的线上办公压力。且依然会因为审核的不及时,导致付款期限延长等制约管理效率的种种情况出现。
(二)财政预算方案的精准度不足
由于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使得各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也产生了明显的差异。虽然,各个地方政府每年都会收到国家统一拨款的预算资金,但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整体的预算收入相对较少,财政资金也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他们基本上依靠上级分配或转移的资金等方式,支持政府的财政运作和经济活动的开展。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持续增长的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和逐年减少的财政分配之间,必然会产生日益激化的矛盾。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能力。如果任凭经济矛盾持续激化、致使政府的各项工作规划不能顺利开展,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人民对不作为的政府缺乏信任,政府对民生管理失去信心的严重管理危机。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急需优化
政府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依据政府财务部门的经营活动需求,增设部分模块功能。现阶段我国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体系中,用于开展集中支付和会计核算的系统软件并未实现实时同步的数据传递。而无法实时交互的信息数据也造成了集中支付环节的困难,相关财务数据对接不过去,还需要人工反复上传操作,不仅效率变得低下,还有可能出现差错和披露,严重影响了政府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给其他相关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和影响。
(四)财政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不同各政府部门因为各地的公共服务工作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其职能和职责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农业部门将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而地方政府则会选择动用财政资金投入到加强城市建设和民生工程等领域。如果财政部门需要对每一笔资金进行流入流出的监管,必然会给财务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必然会有财务工作人员因此而增加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而实际上仅仅是记录资金的流向和使用落实情况并不会對政府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和控制政府财务预算管理带来任何帮助作用,不过是徒增了财政的人力成本。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和财务监管环节没有可参照的标准和制度,脱离于制度和数据共享,盲目地融合交流,反而会影响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存在差异
由于财政部门的工作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变动并不大。也正因如此,大多数预算单位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在业务能力、信息化操作水平和财务管理综合水平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基层的财务工作者通常身兼多职,工作内容繁杂。因而没有更多的经历深耕领域,无法实现提高自身综合业务水平的成长目标。同时,还有一些预算人员对预算编制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偏差,导致本应谨慎细致对待的预算编制工作,趋于形式化,甚至某些预算项目是在时候进行填写上报的,完全违背了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初衷。另外,预算单位的管理者主要负责行政领域的工作内容,对基本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知识掌握不足,对相关政策规则也并不熟悉。
四、优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一体化的具体策略
(一)全面构建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平台
首先,在构建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时,需要由政府部门结合内部业务需求,细致地梳理政府内部经济活动的各处细节,然后依托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制定对信息管理平台的相关功能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寻找到资质优越的智能化信息平台供应商,完善和优化信息平台软硬件设施建设,实现平台的智能化、便捷化,以及及时共享等功能的实现。
其次,该平台应当在写入财政和预算管理的相关标准后,可以实现系统对财务人员和其他使用者的智能化提醒功能。嵌入政府财政部门的线上人才技能培养模块,全面提高政府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线上办公水平,让工作人员更加熟练地使用平台各项功能,提高政府内部的办公效率,加强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协作与资源共享。
最后,还需要政府和供应商合力,加强平台系统的体量和计算能力的水平。在保证稳定运营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速度和效率的提升,保证各部门使用者的信息贡献和线上沟通的及时性。还要责成供应商定期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平台维护和功能更新工作,不断优化完善平台系统的各项功能,真正地实现工作的高
效便捷[5]。
(二)开展预算一体化系统的培训工作
在完成信息平台的一体化建设之后,还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全方位培训。在充分掌握国家财政政策的同时,充分理解一体化预算管理的概念和实施方法。并在培训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内心的竞争意识,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建设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
首先,可以邀请专业的财务会计培训师对政府财务部门开展培训。也可以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模拟演练,剖析案例成因、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让抽象、晦涩的财务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帮助大家充分理解、灵活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结合信息技术来强化综合财务预算的工作的操作流程,整理好下一步的系统优化和改进意见,纳入平台建
设排期。
在培训工作中结束后,需要组织一场综合性的验收考试,确保全体财务人员已经充分明确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并根据成绩反馈进行有查漏补缺,为政府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后续工作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在培训结束后组建互助学习小组,通过布置课后讨论课题来促进组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沟通分享,帮助全体人员进步成长,提升自身的综合预算管理素养。
(三)增强对预算方案编制的管理
提高预算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可以结合政府部门有限的财政资金,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细化地开展财务分配工作。在编制预算计划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向,突出预算储备,正确地把握财政资金支出的份额,加强部门预算的刚性和约束力,全面严格地进行调整预算。部分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必须由同级人大进行批准,才能具有法律效力。要在政府建立预算管理小组,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优化并完善政府的采购和资金的预算编制,逐步推进预算资产的整合。通过高效使用效益资金,细化各类资本和项目的支出预算编制,使计预算管理更加准确可行,具备实用性。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要想实现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必须从当前财务部门的实际状况出发,结合财务数据和项目规划,对财务预算进行细化地研究,找出背后存在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然后再进行一体化整合工作。这需要对相关财务工作者进行全面的预算一体化培养。在预算项目分类管理环节,也实现了财务管理工作中效率的全面提高。完善预算业绩管理,也对今后的财务工作顺利开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之,通过全面监督各个财务环节的制度执行效果,可以在实现我国政府部门的财政管理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国家公职部门更好地支配资金,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参考文献:
[1]叶昌花.政府会计制度下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构建[J].2021.
[2]李婷婷.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分析[J].环球市场,2020,000 (007):85-86.
[3]唐瑶.预算一体化背景下财务与预算管理整合方式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22 (9):2.
[4]李学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乡镇政府财务管理的影响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2 (22):3.
[5]孙骞.基于预算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20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