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背上的传承与追寻

2023-03-17卢晓倩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海勒蒙古马牧歌

一、引言

蒙古马是蒙古族的象征,亦是草原文明的象征。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它一直象征着一种特殊且积极进取、奋勇冲劲和拼搏奋斗的精神,同时,它对中国文化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蒙古马精神扎根于深厚的草原文化,自草原的土壤中勃发成长。小说《呼伦贝尔牧歌》将故事地点定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亦是蒙古马精神较为浓厚的地区。在小说中,牧马人策马奔腾、守望相助;牧马女坦诚大方、明辨善恶……蒙古马精神在这群蒙古族人中传递激荡,筑成草原文化坚硬的精神盾牌。以下,笔者对小说《呼伦贝尔牧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探讨作家的创作意图,并从人物事迹和行为中获取蒙古马精神的内核。

二、《呼伦贝尔牧歌》中蒙古马精神的内核

(一)吃苦耐劳、坚忍不拔

蒙古马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便是耐力好。蒙古马耐饥渴,在远行征途中不用喂饮。当遇到灾难时,马群就像……自动降低“伙食”标准,不挑食、不厌食,啃嚼苦涩带刺的杂草以维持生命。[1]夏耐酷暑,冬耐严寒,这是蒙古马吃苦耐劳品质的体现,亦是蒙古族人民吃苦耐劳品质的体现。小说《呼伦贝尔牧歌》的故事情节主要是依靠两个牧马人的对话进行的。在骑红马汉子(前进帽)和骑白马汉子(牛仔帽)的对话中,可以得知草原牧场上的艰苦生活。背靠长河,依偎自然,马蹄掀起的尘烟淹没了生活的土灰。牛仔帽赶过牲畜,当过修理工;前进帽驻守村落,以畜牧为生;巴德玛在牧闲时便做民族服饰……作家在描述他们的生活时,将苦难平铺给了读者。作家海勒根那生于内蒙古,长于内蒙古。对于草原生活,他了解且亲身体验过。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精神并非是他想象虚构出来的,而是他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看到过牧场人民与苦难抗争的场景,才体会到的。在作家笔下,草原人民的生活是苦涩的,但他们拥有着如蒙古马般吃苦耐劳、无畏艰难的精神。

海勒根那之所以能如此详实地叙写出蒙古马精神吃苦耐劳的内涵,关键在于他做到了深入生活。正如鲁迅所言:“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①海勒根那取材于家乡,感受着牧场的风土人情,将自身所见所闻融合于小说中,传达给了读者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审美经验。他将抽象的蒙古马精神实体化,让读者更真切地体会到蒙古草原的寒风与蒙古族人民的坚韧,令他们对蒙古马精神的内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身为蒙古族人民,海勒根那的刻苦钻研、潜心写作亦是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精神的体现。

(二)守望相助、开拓进取

蒙古马的群体生活意识和能力非常强,亲情观念也很浓重,有的马离开马群多日,回到家族中会以互咬鬃毛表示亲热。蒙古马虽然生性刚烈剽悍,但对主人和故乡却充满着无限的忠诚和眷恋。整个族群共同前进,互帮互助,这是蒙古马的生活特征,也是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特征。在小说《呼伦贝尔牧歌》中,蒙古奶奶将捡回来的牛仔帽视作亲孙子,真心疼爱呵护他长大;前进帽亲自去接都(弟弟)回家,一路开导鼓励他前行;巴德玛所在的嘎查(村)知晓她家的困难情况后,将她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努力帮助其脱贫。在呼伦贝尔辽阔的大草原上,这个族群始终互相帮扶着、前进着。作家海勒根那将小说取名为“牧歌”,也许是因为牧歌里的故事唱着归乡的旅途,也可能是因为牧歌里有“寻不到踪影,心便无法安稳”②的蒙古马精神。

蒙古马守望相助、开拓进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作家对呼伦贝尔牧场上的族群关系的描写中。小说开篇写道:“那两匹马,一红一白,一前一后,一会儿后面的追过前面的,一会儿又并辔而行。马背上的人也随之并肩而行。”③马在并辔而行,人也在并肩前行。海勒根那对这种族群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方面,他基于客观环境,描绘了真实的草原、人情。他的思想活动围绕着呼伦贝尔牧场这个大环境进行,无论是绿得沁人心脾的丘陵草原,还是一排排闪烁银色的大风车,都是他所要叙述的对象。他以作为客体的自然对象为主,而以作为主体的作家思想活动服从于客体,这是他的“随物宛转”,④也是他的第一个深入。另一方面,海勒根那在呼伦贝尔草原的自然環境上刻画了一群牧马人的生活,他并没有刻意地为了推动故事发展而描写故事,而是任由故事自然发展。所有的故事都在两个牧马人的对话中展开,这时的客体都沦为主体思想活动的衬托。此刻的海勒根那以作为主体的作家思想活动为主,用主体去锻炼、改造作为客体的自然对象,这是他的“与心徘徊”,⑤也是他的第二个深入。海勒根那运用心与物的相互辩证,在自然草场环境中刻画牧马人的心灵历程,令读者对互帮互助的族群关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正是由于他的“两个深入”的成功运用,才使守望相助的蒙古马精神内核能够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与读者的现实经验相融合,使蒙古马精神内涵得到丰富与发展。

(三)忠于职守、甘于奉献

几千年来,蒙古马和蒙古族相伴而生,对于蒙古族人民而言,“马是不会说话的战友”。蒙古马历来有忠于主人、忠于职守的美誉,能为自己的主人流血流汗,赤胆忠心非一般家畜可比。在小说《呼伦贝尔牧歌》中,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蒙古马精神在牧马人身上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蒙古族人民一生与草原为伴,额尔古纳河孕育着健壮的牛羊,长生天庇佑着生于草原的子女。牧马人一生忠于草原,回报草原。前进帽担任着第一书记的职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们建新房、买米面,这是他对人民的尽心负责;蒙古奶奶将被遗弃的草原子女捡回家中,悉心呵护其健康成长,这是她对后辈的无私奉献;牧歌里的阿爸勇于担责,作别新婚妻子,跟随军队前行,这是他对自身义务的履行。他们只是呼伦贝尔广大群众的缩影,他们代表着千千万万担责任、做奉献的普通民众。蒙古族人民在长生天庇佑下长大,与蒙古马为伴,亦学到了蒙古马身上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的精神。

作家海勒根那用他的笔诠释了蒙古马的赤胆忠心,也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职责与奉献。他将笔触深入真实生活与场景中,同时,带给读者的又是更高的、更理想的思想精神。他的创作实践符合“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⑥这一论断。他的《呼伦贝尔牧歌》融入了自身深切的生活体验,以如实呈现和翔实考证为坚实基础,直接描绘了牧马人、骏马等这些“标准”的民族元素,切实做到了“文学源于生活”。而在这片广阔草原的牧民生活中,他又能抽取出最为核心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通过隐晦的言语传递给读者,将小说中可贵精神的闪光点、人性的善意放大给读者看,使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更具有典型意义和理想色彩,切实做到了“文学高于生活”。海勒根那笔调下的牧场与牧民都是奉献的主体,他们在草原上生活并努力建设草原,这是身为子女对草原母亲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忠于职守的蒙古马精神在他们天性中的体现。

三、《呼伦贝尔牧歌》中蒙古马精神的传递

(一)血缘式传递:由长辈到后辈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蒙古马是蒙古族人民亲切的伙伴与朋友。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蒙古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能力,早已融入了蒙古族人民的血脉,幻化为蒙古族人民心中的图腾。在小说《呼伦贝尔牧歌》中,蒙古马精神植根于草原人民的天性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在长辈对后代的养育与教导中成长起来的。牛仔帽坚忍不拔、勇于担责的品性是在蒙古奶奶的谆谆教诲下形成的。那些小畜吸取母畜的奶水,学习生存的本领,延续着种族的生命。人和它们一样,也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这其中传下来的内容,除了生活的本领,更多的是为人做事的道理,也就是常说的蒙古马精神。蒙古奶奶将自身甘于奉献、守望相助的美好品质传递给她照顾过的、关爱过的每一位后辈,在物质上,她对孩子们倾其所有,在精神上亦是如此。她在日常言语和动作中表现出来的仁慈与宽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受过她恩惠的草原子女们。除了蒙古奶奶外,还有许多长辈用言行影响着他们的子女,如牧歌里的阿爸始终哼唱着归乡的歌谣,用一首在草原广传的牧歌呼唤着远在他乡的游子重回草原母亲的怀抱。作家海勒根那身为蒙古族人,不仅对游牧生活有着深入了解,对这种血脉传承更是有着独特的体会。他意识到蒙古族人民族群共同生活的特质,认识到草原人民技能与经验的言传身教。他在小说中塑造了长辈与后辈这一组相对的人物形象,以这种身份之间的差异向读者直观地展示由上到下的精神传承方式,让读者能够清晰感知到蒙古马精神在两代人的血液之间的流动。这种基于生养之恩的传递方式,使蒙古马精神在时代发展中不曾断绝,历久弥新。

(二)群体式传递:由集体到个体

蒙古马精神形成于草原社会几千年来的生产生活,在蒙古族人民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其特质逐步显现并得到发展。在小说《呼伦贝尔牧歌》中,新时代蒙古马精神除了依靠血缘的代代继承外,还通过群体相互扶助的方式在蒙古族人民中传递。驻村工作队忙前跑后,为大家想办法、找出路,协调专家给老人治病并帮扶巴德玛尽快脱贫;前进帽长期驻守村落,为人们做实事、谋生活,亲自接牛仔帽并为其以后的生活做打算。驻村工作队承载着群体的希望,前进帽代表着群众的呼声。他们的行动是在蒙古马精神的驱使下进行的,同时,蒙古马精神又通过他们的行动传递给了个人。这种群体与个体的互动是毫无血缘羁绊的,支撑蒙古马精神传递的力量是纯粹的族群联系。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草原大地上,基于同一地域,形成了依靠游牧为生的蒙古族群。他们的精神图腾、生活方式,除了家族的世代传承外,还主要通过族群的共同影响来得以传扬。守望相助的蒙古马精神就是在这种群体与个体的互动中传递下来的。群体的行动影响着一个个蒙古子女的身心生活,塑造了他们坚强的性格,使蒙古马精神在族群中延绵不息。群体对个人的尽心帮助是蒙古马精神的体现,亦是蒙古马精神得以广泛传扬的途径。

海勒根那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他对于这种群体与个体的互动深有感触,这在他的其他小说中也得到了体现。如在《巴桑的大海》中,巴桑以残缺的身体,在想象中的父亲的感召下,在老额吉慈母般的关爱下,在阿丽玛朦胧爱情的鼓舞下,冲出了命运的罗网,在草原和大海中唱出了自己生命的浩歌。主人公巴桑的精神胜利亦是依靠群体的帮助取得的,除却父亲、额吉的血脉羁绊,还有着布仁、阿丽玛的竭力相助。这种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是海勒根那在族群中生活多年所获的体验,是蒙古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呈现出来的。群体与个体相互扶持、共同发展、彼此影响。蒙古马精神的优秀品质便在这种相互扶持中得以传递,影响着子孙后代。

四、结语

蒙古马精神涵盖了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等多种思想精华,具有丰厚的历史意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历史发展中,蒙古马精神与草原人民的意識形态相互契合,成为促进内蒙古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文通过对小说《呼伦贝尔牧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了解了蒙古马精神的内核及传递方式。对于蒙古马精神的认识,有助于人们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蒙古马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注释:

①鲁迅:《叶紫作<丰收>序》,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9页。

②③海勒根那:《呼伦贝尔牧歌》,《小说月报》总第511期,2022年7月,第138页,第136页。

④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3页。

⑤⑥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页。

参考文献:

[1]芒来.什么是蒙古马精神?[J].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05):15-17.

(作者简介:卢晓倩,女,本科在读,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海勒蒙古马牧歌
海勒妙释“偏见”
蒙古马
田园牧歌难不难?
零下40摄氏度
永远的牧歌
天山牧歌
蒙古马
哦!蒙古马
海勒妙释“偏见”
海勒妙释“偏见”